翻看史書,會發現歷史上曾經存在過大量不可思異的動植物,比如民間常說的斷腸草,這種被傳說中可入口立亡,讓人肝腸寸斷的毒草,在武俠小說中更是大名鼎鼎。那麼,這種斷腸草是什麼?現在還有嗎?
1、斷腸草能救人嗎
雖然史料中對斷腸草的稱呼各不相同,但多數人傾向認為,斷腸草應該是鉤吻草。而關於鉤吻草的毒性,不同史料的說法又是不同的。比如《本草》認為,鉤吻草可以入藥,主治腳膝痺痛,惡瘡疥蟲,咳逆上氣,喉痺咽塞等。
斷腸草同時被叫做野葛、胡蔓草、火把花等,《本草》稱其有「大毒」的同時還「主療甚多」。對此醫聖孫思邈甚至說:「寧食野葛,不服五石。」認為魏晉時流行的五石散害人太「猛毒」,看到五石散的方子就燒掉,不讓它流出禍害蒼生。
2、斷腸草能殺人嗎
但是,在另外一些史料中記載,斷腸草只有殺人之能,而無絲毫愈疾之功,所含「大毒不可解」。《夢溪筆談》作者沈括記述,自己到福建中部遊歷,看到當地人吃野葛自殺,入口半片葉子就死,同時喝水的話死得更快,常常杯子沒從嘴邊拿開人就死去了。
沈括稱,野葛在閩中被稱為「吻莽」,在嶺南被稱為「胡蔓」,民間則俗稱「斷腸草」。沈括認為,斷腸草是人間至毒,不可入藥,而此野葛與《本草》所說不是同一種植物。那麼,為何史料所說究竟誰正確?
3、斷腸草究竟長啥樣
斷腸草究竟長啥樣?也許知道它的樣子,就能做出區分了。但史料記載同樣不一,比如有說它長得如同梔子葉,還有說樣子極象中藥黃精,只是花為紫色,不是黃精的白花,葉子上有纖毛,而黃精的葉子很光滑。另有說法是斷腸草「葉長尖,條蔓生」。
甚至還有史料認為,鉤吻草和斷腸草本是兩種植物,稱鉤吻草狀如黃精,背陽而生,入口口裂,觸肉肉潰,因此稱為鉤吻。同時在湖北有一種草,外形類似於葵花,葉子上滴下的水珠,人碰上就留下瘡傷,喝下去會筋斷骨裂,因此叫「斷腸草」。
4、斷腸草確實無藥可解嗎
吃了斷腸草是不是無藥可解?關於這個問題,史料同樣記載不一。一說,如果剛剛吃下去,可以舀來大糞湯給人灌下去,可解毒性。聯想到古人催吐的辦法,多採用灌糞湯,能不能解毒尚難定論,只能姑且聽之。
二說,人少量喝下斷腸草後,要迅速取來正在孵化尚未出生的雞蛋,細細研磨,摻上麻油灌下去,催吐之後就解毒性。看法,斷腸草喝下後是有救的。
越看史料越讓人糊塗。大千世界,變幻萬千,斷腸草究竟何物都沒搞清楚,去追問「現在還有這種草嗎」純屬多此一舉。只能說,我們曾經與一個紛繁複雜的世界擦肩而過,那個世界裡有太多今人未知的神奇故事……
你說是這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