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基礎定律之三:木桶定律

2021-01-16 財經一網通

木桶定律(Buckets effect / Cannikin Law)由美國管理學家彼得提出的,其核心內容為:一隻水桶盛水的多少,並不取決於桶壁上最高的那塊木塊,而恰恰取決於桶壁上最短的那塊。

根據這一核心內容,「水桶理論」還有兩個推論:其一,只有桶壁上的所有木板都足夠高,那水桶才能盛滿水。其二,只要這個水桶裡有一塊不夠高度,水桶裡的水就不可能是滿的。這就是說構成組織的各個部分往往是優劣不齊的,而劣勢部分往往決定整個組織的水平。


木桶定律幾種演變:

每個組織都是不同的木桶,因此木桶的大小也不可能完全一致。直徑大的木桶,其儲水量自然要大於其它木桶。也就是說,一個組織在成長初期,他的起步也是不完全一樣的,有的基礎紮實,有的基礎侷促,有的資源面廣,有的資源面窄,這都對組織的最初的發展起到關鍵的作用。

演變二:在每塊木板都相同的情況下,木桶的儲水量還取決於木桶的形狀

根據物理學,在周長相同的條件下,圓形的面積大於方形的面積。因此圓形木桶是所有形狀的水桶中儲水量最大的,它強調組織結構的運作協調性和向心力,圍繞一個圓心,形成一個最適合自己的圓。有一句話說得好,結構決定力量,結構也決定著水桶儲水量。

演變三:木桶的最終儲水量,還取決於木桶的使用狀態和相互配合

在特定的使用狀態下,通過相互配合,可增加一定的儲水量,如有意識地把木桶向長板方向傾斜,其儲水量就比正立時的水桶多得多。為了暫時的提升儲水量,還可以將長板截下補到短板處,從而提高儲水量。

水桶的長久儲水量,還取決於木桶各木板的配合緊密性,緊密的銜接可以增加儲水的牢固性、增強儲水的持久性。一個團隊,如果沒有良好的配合意識,不能做好互相的補位和銜接,最終儲水量也不能提高。

這樣的木板組合只能說是一堆木板,而不是一個完整的木桶、一個團隊。

儲水量的多少是動態的,目標設定儲多少水,決定於做多長的木板,而不是越多越好。多了是浪費投資,少了是不求進取。在企業競爭中,儲水量的多少並不越多越好,市場競爭並不是所有木板都超過對手,有時為了競爭需要還故意賣個破碇給對手,而以自己的集中優勢攻別人的相對弱勢取得勝利。就如田忌賽馬,當敵眾我寡時,就需要集中一點予以擊破,這就是相對競爭優勢。

所有的儲水過程,還在於都是為了讓水得到最大的使用價值。

一個木桶至少要有兩塊最牢固的木板裝成提柄,才能輕鬆提取。這兩塊長板必須能負荷起整個水桶的重量。這就是板塊的明星效應:如果木桶的板都一樣長,只是說明你有這個儲水潛力,如何發揮潛力及把它運用出來,必須要有一定的借力,運用提或拉的動作操作起來。

所以,一個組織要發展必須要培養核心競爭優勢,以這一二點核心優勢能夠統領整個組織的發展。

演變六:木桶儲水多少同樣取決於各塊板之間的配合程度

木桶儲水的多少也取決於板與板之間的配合程度,即板與板之間的縫隙大小。在組織裡每個組員都是一塊木板,而且每塊木板都會有自已的長處和短處,也就是說每一個組員要能包容別人的缺點,發揮自已的優點,相互協助,密切配合,只有這樣才會縮小相互配合的縫隙,達到最佳儲水量。

這一點非常重要,如果木板的厚度不夠,那麼木桶的直徑越大,木板越長就越危險。我們可以將組織成員的技能看成是木板的長短,成員的品德看成是木板的厚度。這樣就很容易理解了,對於一個組織來說,組織的發展不僅僅是看他擁有多少有能力的成員,更要看他擁有多少品德優秀的成員。如果沒有品德,那麼這個成員對於組織的損害程度與他的技能將成正比。

【往期精彩回顧】

經濟學基礎定律之二:酒與汙水定律

經濟學基礎定律之一:彼得定律

十大經濟學基礎概念(10)機會成本

十大經濟學基礎概念(9)創造性破壞

十大經濟學基礎概念(8)理性預期

相關焦點

  • 木桶定律是什麼意思
    「什麼是木桶定律,木桶定律是什麼意思,木桶定律給我們的啟示有哪些?本文我們將簡單了解「木桶定律」。」
  • 三個有趣的團隊「定律」:雁群理論,螞蟻效應,反木桶定律
    三個有趣的團隊「定律」:雁群理論,螞蟻效應,反木桶定律!身為管理者,帶團隊時一定要了解這三個「定律」,否則團隊很難成事。一、雁群理論: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大雁在成群飛行時,會結成人字形的雁陣,這是大家都知道的自然現象,那麼,其中的原因是什麼呢?
  • 生活中的定律:木桶定律
    木桶定律:一隻木桶能裝多少水, 完全取決於它最短的那塊木板。盛水的木桶是由許多塊木板箍成的,盛水量也就是由這些木板共同決定的。若其中一塊木板很短,則此木桶的盛水量就被短板所限制。這塊短板就成了這個木桶盛水量的「限制因素」。若要使此木桶盛水量增加,只有換掉短板或將短板加長才可以。所以這一規律就被總結為「木桶定律」,也常稱為「短板理論」。木桶定律說明了個人或組織的能力與水平並非由最好的部分決定,反而由劣勢的部分決定。簡單的說,如果你的考試成績中數學和物理兩門拿了滿分,而歷史和政治很差,那麼你的總成績就會被差的科目拉下來。
  • 木桶定律(短板效應)木桶理論
    木桶定律:一個水桶無論有多高,它盛水的高度取決於其中最低的那塊木板。生活中處理問題時,我們如果可以先解決導致問題的「短板」,就可以大大的縮短解決問題的時間。就像木桶一樣,所以,想要讓木桶裝更多的水,就必須加長自己最短的木板。1.惡習我們時時刻刻都在無意識的培養著習慣,這令我們在很多情況下都臣服於習慣。然而,好的習慣可為我們小李,不好的習慣會在做事時嚴重拖我們的後腿。所以我們要學會對自己的習慣進行分類分級,將惡習改正,以免將成功會在自己無意識的惡習上。
  • 木桶定律新讀:短板相對論
    希臘巨人安泰因為自身唯一不足而被扼殺的故事,讓人想到了管理學中的「木桶定律」。木桶定律由美國管理學家彼得提出,指的是一隻木桶盛水的多少,並不取決於圍成木桶的最高的那塊木板,而是最短的那塊木板。只有圍成木桶的所有木板都一樣高,木桶才能盛滿水。
  • 醫院管理的「木桶定律」
    醫院管理中有許多管理定律,每個醫院管理者的管理都是各不相同的, 如何讓醫院正常健康的發展,這一直都是醫院管理者思考的問題
  • 新說「木桶定律」和對教育的思考
    曾記得當年中學時代老師課堂上以″木桶定律″教育我們不要偏科,學業要均衡發展。那時候的學習和現在一樣,以升學為主,總分高才能進好的學校,補短板自然成了我們初高中時代的重要邏輯。比如語、數、外成績分別為75%、90%、60%,要重點補習哪個課程更容易使總分考得更高呢?
  • 木桶定律:加長所有的「短板」
    不忽視「短木板」員工 在對於團隊建設的指導性作用上,木桶定律表現在不僅要做到沒有明顯的短板,還要保證每塊木板結實,整個系統堅固,各環節接合緊密無隙,這其中就涉及群體與團隊的概念。 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對「非明星員工」激勵得好,效果可以大大勝過對「明星員工」的激勵。 家電的舞臺上百家爭雄,然而海爾一步一個腳印地跑在最前列。為什麼?
  • 世界10大最著名的心理學效應——木桶定律
    木桶定律是講一隻水桶能裝多少水取決於它最短的那塊木板。一隻木桶想盛滿水,必須每塊木板都一樣平齊且無破損,如果這隻桶的木板中有一塊不齊或者某塊木板下面有破洞,這隻桶就無法盛滿水。 一隻木桶能盛多少水,並不取決於最長的那塊木板,而是取決於最短的那塊木板。也可稱為短板效應。
  • 木桶定律:注重團隊中的薄弱環節
    木桶原理又稱短板理論,木桶短板管理理論,所謂「木桶理論」也即「木桶定律」,其核心內容為:一隻木桶盛水的多少,
  • 世界頂級思維(四)反木桶定律才是你成功的關鍵
    因為辯證的來說呢,木桶定律似乎越來越不適合當下人的發展,畢竟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努力去補短板,倒不如去無限擴大你的長板。| 反木桶定律美國管理學者彼得提出了木桶定律,他認為一個人要想成功一定要加長所有的短板,誠然他提出的理論確實有可借鑑之處,狄摩西尼(Demosthenes)——古希臘最偉大的政治家、演說家和雄辯家、希臘聯軍統帥,因口含石子在海邊練習演說
  • 值得分享|解析:鯰魚效應、刺蝟法則、手錶定律、破窗理論、二八定律、木桶理論
    導讀:社會生活當中較常見的現象和規律;鯰魚效應、刺蝟法則、手錶定律、破窗理論、二八定律、木桶理論
  • 企業管理/木桶效應
    什麼是木桶定律?木桶定律是講一隻水桶能裝多少水取決於它最短的那塊木板 。一隻木桶想盛滿水,必須每塊木板都一樣平齊且無破損,如果這隻桶的木板中有一塊不齊或者某塊木板下面有破洞,這隻桶就無法盛滿水。一隻木桶能盛多少水,並不取決於最長的那塊木板,而是取決於最短的那塊木板。
  • 有趣的21個心理學定律之——木桶效應
    盛水的木桶是由許多塊木板箍成的,而木桶的盛水量是有這些木板共同決定的,並非是由一塊或者幾塊決定的。如果其中一塊木板很短,那麼此木桶的盛水兩就會很少,因為即使放入很多水,多餘的水也會從短板處流出來。因此這塊短板就成為了這個木桶盛水量的限制因素。
  • 拿走不謝,四個有趣又有用的經濟學知識
    但是經濟學知識在很多人看來都是枯燥乏味的,想要長期保持學習的熱情的確有些難度。對此,昂道錢夾理財師盤點了幾個在生活中經常用得到的,還非常有趣的經濟學知識,幫助大家在快樂中輕鬆學到有用的經濟學知識。酒與汙水定律說明對於壞的組員或東西,要在其開始破壞之前及時處理掉。對於投資產品和投資項目的選擇,也是這個道理。
  • 六大常見理論:蝴蝶效應、木桶理論、鯰魚效應、青蛙現象、二八定律、羊群效應
    導讀:總聽別人說蝴蝶效應、木桶理論、鯰魚效應.到底這些理論是什麼?今天一併告訴你。蝴蝶效應:上個世紀70年代,美國一個名叫洛倫茲的氣象學家在解釋空氣系統理論時說,亞馬遜雨林一隻蝴蝶翅膀偶爾振動,也許兩周後就會引起美國德克薩斯州的一場龍捲風。
  • 木桶定律:決定水平高低的因素
    多塊木板構成的水桶,其價值在於其盛水量多少,但決定木桶裝多少水的關鍵因素不是最長的板塊,而是取決於最短的板塊,這個木桶定律是美國管理學家彼得所提出來。人無完人,人性是存在許多弱點的,這些短處往往是限制我們能力的關鍵,想要不斷地提升自己,必須加長自己的短板。
  • 職場必知的7大定律,你了解幾個
    一、木桶定律其核心內容為:一隻木桶盛水的多少,並不取決於桶壁上最高的那塊木塊,而恰恰取決於桶壁上最短的那塊。根據這一內容,可以有兩個推論:其一,只有桶壁上的所有木板都足夠高,那木桶才能盛滿水。其二,只要這個木桶裡有一塊不夠高度,木桶裡的水就不可能是滿的。
  • 木桶理論之考研新解
    木桶理論之三:把手  有人認為帶有把手的木桶比不帶把手的木桶更便於運轉,也使人更願意使用它。  從考研的角度來說,把手代表了你的特點和優勢。在考研時,你要選擇能突出你的特點和優勢的專業和學校,這特點正是專業和學校所要求的且別人不具備的。
  • 「木桶定律」咋遵循?
    文/諾媽一隻木桶能裝多少水,與桶壁上最高最長的木板毫無關係,而是取決於它最短的那塊木板有多高。這就是著名的「木桶定律」,由美國管理學家彼得提出,定律中體現的「短板效應」被廣泛應用到各種團建、組織中,從象徵一個企業、一個部門、一個班組,甚至象徵到某一個人,包括我們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