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期間,廣西壯族自治區梧州市婦幼保健院中醫科每天都會接待近20名受脊柱側彎、頸椎疾病困擾的患兒,這個數字比平時多了3—4倍。正在接受推拿整脊、頸椎牽引、中藥燙療等治療的患兒年齡大多在7—14歲,其中年齡最小者僅有4歲。
據了解,今年3月以來,梧州市婦幼保健院已經深入多所小學為在校小學生進行免費的脊柱側彎篩查,初篩陽性率約12.9%。
什麼是脊柱側彎?
正常人直立時的脊柱:從正面看,是一條垂直於地面的線;從側面看,有四個前後方向的彎曲,頸椎段凸向前、胸椎段凸向後、腰椎段凸向前、骶椎段凸向後,類似「S」形,稱為脊椎的生理彎曲。
脊柱側彎:脊柱形態發生了改變,正面觀不在一條直線上,呈「C」型或者「S」型改變。側彎會在不同部位發生,如胸椎側彎、腰椎側彎、胸腰同時側彎等。
脊柱側彎的典型表現
梧州市婦幼保健院中醫科副主任醫師潘志誠介紹了脊柱側彎患兒普遍存在的一些表現,如:
1.上課注意力不能集中;
2.寫作業或考試時頭暈;
3.平時易頸肩部酸痛、腰部酸累痛等;
4.比較嚴重的患者甚至會出現胸悶心悸等症狀。
脊柱側彎的危害
1.影響了外觀和正常的生活;
2.嚴重影響著脊柱的承重和傳遞功能,導致心肺功能、胃腸系以及神經系統受損;
3.甚至危害生命。
如何早期發現?
潘志誠醫生提醒,早期脊柱側彎通常沒有明顯不適,外觀上也看不到明顯的軀體變化,尤其是穿著衣服時不易被發覺,因此家長們要注意觀察孩子是否有細微的異常表現,例如:
1.頭總是偏向一側;
2.肩膀不等高;
3.背部摸上去有不對稱的凸出;
4.腰部以及下肢長度看上去高低不對稱等;
5.兩側肢體力量不一樣或肌肉發育程度不均。
如何早期預防?
1.從中醫的角度看,體質虛弱,脾腎不足的孩子更容易患脊柱側彎症,日常可以通過內服中藥或者藥膳等方式調理身體;
2.在生活和學習中避免錯誤的姿勢,注意勞逸結合,堅持適當的體育鍛鍊,保證充足的睡眠;
3.做好早期篩查,發現有側彎情況,儘早在專業醫生指導下進行姿勢訓練和矯正操治療;
4.嚴重變形者則需要通過手術進行側彎症矯正。
供稿:廣西壯族自治區梧州市婦幼保健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