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發現
孩子寫字時是這樣的
▼
玩樂時是這樣的
▼
放學走路是這樣的
▼
那就必須引起重視了!
因為繼肥胖、近視後
我國兒童青少年健康正面臨
第三大「殺手」
——
脊 柱 側 彎
脊柱側彎是一種脊柱的三維畸形。正位X光片中,正常人的脊柱應該是一條直線,如果脊柱有大於10度的側方彎曲,即可診斷為脊柱側彎。
脊柱側彎的主要表現為:軀幹雙側不對稱,如雙肩不等高、一側背部或腰部隆起、胸廓不對稱、腰線不對稱等,少部分孩子可能有腰痛症狀。
一項流行病調查顯示:
0~10歲和青春期是孩子發育最快的兩個階段,也是脊柱側彎度數增長最快時期。
目前,我國兒童在青春期的脊柱側彎發病率為2.4%左右,女孩的發病率遠高於男孩:8歲以前,男女發病率比為1:2,8歲以後則為1:8!
看到這些驚人的數據,家長的心肯定被揪了起來:自家孩子的脊柱是否健康呢?
我們可以讓孩子通過一個簡單的動作(前屈實驗)進行自測。
動作要領:讓孩子腳跟併攏,雙腿伸直,軀幹前屈90度,雙手合十,上肢垂直於地面。如果有脊柱變形,會出現兩邊高度不對稱,這在醫學上叫剃刀背畸形。
脊柱側彎的危害不容忽視
脊柱側彎對兒童青少年的危害
精神方面:嚴重影響外觀,孩子會出現心理和精神方面的問題;
身體方面:對孩子神經系統造成損害,甚至可能壓迫脊髓造成無法行走,還會造成心肺功能異常進而影響壽命。
脊柱側彎必須早診早治
青少年脊柱側彎要根據孩子的年齡、骨骼成熟度和側彎程度決定治療方案。
如果側彎小於20°,骨骼成熟度較高,建議觀察;如果側彎大於20°小於45°,骨骼成熟度較低,建議矯正支具治療;如果側彎大於45°並且進展,或出現失平衡情況,往往需要手術治療。
因此,早期發現脊柱畸形並正確治療,對孩子一生有著重要的意義,家長們必須重視起來。
兒童脊柱側彎的原因
原因一
姿勢不當
長期不正確的站、走、坐以及書寫姿勢,使得脊柱得不到很好休息,容易造成背部肌肉的疲勞受損,使得固定脊部兩側正常彎曲的肌肉力量下降,再加上青春期脊柱突增速度比較快,就容易造成彎曲異常。
其中,姿勢性脊柱側彎在兒童青少年中最為常見,這與孩子長時間坐姿不當密切相關。坐姿不當的原因很多,包括課桌椅高矮不適合孩子身高,教室採光不良,孩子趴得離桌子比較近等,這些都易發生彎腰、歪頭、扭身等不良坐姿。
相關調查結果顯示,中、小學生中有很大一部分孩子坐姿是「坐在椅前半部,上身前傾」等不良坐姿。
造成這種坐姿的主要原因是課桌椅存儲空間不足,學生將書包放在椅子上,書包佔據了椅面一半,使學生身體靠不到椅背上,對脊柱無法形成有效支撐。
即使學校按照學生身高調整了課桌椅,學生仍然不能保證有一個正確坐姿。這種坐姿形成習慣後,使得彎腰、駝背、脊柱病變發生的情況增加。
原因二
缺乏體育鍛鍊
導致脊柱彎曲的另一個主要原因就是缺乏體育鍛鍊,尤其是缺乏腰背肌肉的訓練,腰背肌力小也是脊柱側彎的根本原因之一。
平時孩子們不夠重視體育鍛鍊,靜坐少動,同時體力活動形式單一,沒有達到每周至少三次肌力鍛鍊,不親近陽光,這些都是致病因素。
而通過體育鍛鍊來進行脊柱側彎的預防和矯治將非常有效。比如,通過遊泳來平衡肌肉力量,還可以通過一些力量性鍛鍊來增強肌肉力量。
及早發現孩子脊柱側彎
早期脊柱側彎是不容易被發現的,特別是孩子穿著衣服時。作為家長,我們平時還要對孩子多留心觀察:
1. 善用「四橫一豎」觀察法
一豎是指脊椎,四橫包括肩、肩胛下角、腰窩、髂嵴的四條連線。家長可以利用這個方法觀察孩子後背是否對稱:
看兩個肩膀是否等高
看兩個肩胛骨下角是否等高
看兩個腰窩是否對稱
看骨盆兩側髂嵴高度是否一致
2. 準備健康管理日記
家長可以通過記學生健康管理日記的方式監測孩子身體發育。
比如,給孩子脊柱外觀定期拍照,隔一段時間就要記錄,並與之前做對比,這樣可以直觀地發現孩子脊柱發育方面的問題,從而做到早發現、早治療。
3.做好健康監護人
首先,家長要提醒孩子保持正確姿勢,坐姿、站姿、走路的步態等都要注意。
在學習時注意坐姿,寫作業時不翹「二郎腿」;在家中也要給孩子配備與其身高相匹配的桌椅,提醒孩子做作業時每隔40分鐘要站起來活動10分鐘。
其次,平時可以陪孩子進行遊泳、打球、吊單槓等運動。
此外,在生活中還需注意一些細節:
1.孩子睡的床不應過軟。
2.枕頭應以低而柔軟為好。睡覺時,宜讓孩子的整個肩背部一起置於枕頭上,以減輕頸部的屈伸力。
3.避免用單肩背書包。長期背單肩包可能導致孩子高低肩,繼而發生脊柱側彎。
4.平時多曬太陽,多吃含鈣食品。
願每個孩子都能擁有健康的身體
因為這才是人生中
最寶貴的財富
本文來自:首都教育(bjedu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