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腦機外骨骼機器人」問世 穿上「盔甲」秒變「大力士」

2020-07-03 人民網
新一代「腦機外骨骼機器人」問世 穿上「盔甲」秒變「大力士」

說起外骨骼系統,網上有許多相關的演示視頻。日前,航天科工集團二院某研究所就研製出一款「腦機外骨骼機器人」。穿上這款「盔甲」,再瘦弱的人也會秒變「大力士」。

在該所試驗室,筆者有幸體驗了這款「腦機外骨骼機器人」的威力。戴上科技感十足的「頭盔」後,筆者視野裡便出現詳細的操作界面,不用說話,只需用目光選擇「搬運」功能後,中央處理終端便迅速捕獲筆者意圖,「腦機外骨骼機器人」輔助筆者輕而易舉地搬起50公斤的重物。

項目負責人張利劍副總設計師對筆者說,「腦機外骨骼機器人」能夠識別視覺皮層產生的腦電信號,從而實現「意念控制」。

為了研發這款產品,張利劍帶領團隊用了6年時間。最初的研發靈感,是源於10年前的一次國外觀展經歷。在那場展會上,張利劍第一次接觸到「外骨骼機器人」。現場,外方技術人員運用「外骨骼機器人」輕鬆搬運重物的場景,令他印象深刻。

當時,在國內這項技術還處於一片空白。於是,張利劍萌發出製造外骨骼機器人的想法。面對技術與資料極度匱乏的現實窘境,張利劍勇挑重擔,成立攻關組。經過苦心研發,國產「外骨骼機器人」終於問世。

在測試過程中,張利劍發現「外骨骼機器人」無法輔助人上下樓梯。他先是嘗試在機器人手部安裝控制開關,經過試驗,這種操作方式在搬運貨物時十分不便。之後,他又試著用聲音控制,但聲控系統反應遲緩。就在大家一籌莫展時,張利劍提出了一個新穎的想法——用腦電信號控制機器人。

雖然腦電信號傳輸速率快,但容易受到幹擾。一次生活經歷,讓張利劍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有一天下班回家,張利劍隨手把金屬頭盔扣在手機上,手機信號徹底消失。這時候,他大腦裡萌發出一個想法:「如果將信號接收器鑲嵌在頭盔內部,之前腦電信號受幹擾的問題不就迎刃而解了嗎?」

說幹就幹。沒過幾天,一款「腦意識頭盔」成功誕生。當測試人員戴上「腦意識頭盔」,產生的腦電信號成功指示外骨骼機器人動了起來。看到這一場景,大家驚喜不已。「雖然機器人動作幅度並不大,但能證明我們的努力方向是正確的。」張利劍說。

隨後,張利劍帶著團隊的幾位工程師開始調試程序、優化代碼,對幹擾噪聲進行徹底清除,最終實現外骨骼機器人的穩定運行。產品定型後,張利劍將改進後的產品命名為「腦機外骨骼機器人」。

張利劍滿懷信心地帶著「腦機外骨骼機器人」參加世界機器人大會,並一舉斬獲「BCI腦機接口大賽創新創意獎」。

如果說世界機器人大會是一場首秀,那麼陸軍裝備部舉辦的「超能勇士-2019」單兵外骨骼系統挑戰賽就是一場大考。與國內諸多外骨骼機器人同臺競技中,「腦機外骨骼機器人」憑藉操作方便、靈活機動等優點,一路過關斬將,最終奪得跨越障礙和彈藥裝填兩個項目冠軍。

載譽歸來後,張利劍和團隊沒有停止研發的步伐,就在前不久,新一代「腦機外骨骼機器人」問世。張利劍說,相信在不久的將來,經過不斷改進升級,質量更輕、功能更強、信息化程度更高的新型「腦機外骨骼機器人」會成為未來戰場應用的「新寵」。

上圖:技術人員測試「腦機外骨骼機器人」。 趙 森攝

相關焦點

  • 前瞻機器人產業全球周報第76期:亞馬遜將在澳大利亞建立首個機器人...
    豐田將成立新的人工智慧研發公司 豐田汽車公司宣布將建立一家新公司,即豐田研究院(TRI),作為一家研發企業,最初將重點放在人工智慧和機器人技術上。總部位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帕洛阿爾託的史丹福大學附近的矽谷。第二家工廠位於美國麻薩諸塞州劍橋市的麻省理工學院(MIT)附近。
  • 省力神器,單人輕鬆搬運280斤,秒變大力士
    省力神器,單人輕鬆搬運280斤,秒變大力士 2020-11-22 17:13
  • 動物的神奇「外骨骼系統」它們有著極其豐富的骨骼形式!
    當人們穿上amp套裝時,手臂活動傳遞的amp套裝的力量增加了百倍,使人們成為不可戰勝的「大力士」。這種出現在科幻電影和小說中的外骨骼,顯然是現代仿生學的一個內容。那麼,動物中有原型嗎?這應該從「肉包骨」或「骨包肉」的問題開始說起。乍一看,很多人會覺得這個問題很有趣。當然,動物當然都是肉包著骨。
  • 我國新一代步行外骨骼機器人問世
    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先進技術研究院獲悉,該院先進機器人應用工程技術中心,突破了人機混合智能的生機電系統協調一體化關鍵技術,建立穿戴外骨骼機器人主動認知智能,形成人機協同混合增強智能,實現了對可外骨骼機器人的直覺控制,秒變「鋼鐵俠」的夢想走進現實。
  • 國產「腦控機器人」走向家用,填補腦機接口商業化應用空白
    近日,在第十七屆國際裝備製造博覽會上,瀋陽新松機器人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松機器人」)發布了新產品腦波控制機器人I型和II型,分別面向醫院與家庭用戶。據介紹,兩款機器人主要用於心理教育與治療領域,可用於訓練正常兒童以及自閉症、多動症、智力障礙等特殊兒童的專注能力和自我學習能力。
  • 傳奇中戰士如何才能穿上戰神盔甲?
    當戰士到了29級之後就可能穿上戰神盔甲了,戰神盔甲可能是高級戰士的身份象徵。只要有合適的裝備搭配,29級戰士的負重點數就可以穿上戰神盔甲了。先來比較一下戰神盔甲和重盔甲的區別:戰神盔甲:重量45 持久力30 防禦 5-9 魔御3-5 需要攻擊力46重盔甲:等級要求22 防禦4-7 魔法防禦2-3 重量23 持久性25戰神盔甲的防禦比重盔甲多了1-2,魔御多了1-2,而且戰神盔甲的特久比重盔甲高出了許多,戰士出去練級是衝上去硬砍
  • 馬斯克說的腦機接口怎麼回事?
    電影《阿凡達》男主角坐在輪椅上用意念去控制人造「外星人」軀體;電影《環太平洋》中,大戰外星球怪獸的機器人接受人腦的指令;電影《X戰警》中的X教授擁有心靈感應和精神控制的超能力;電影《金剛狼3》中由波伊德·霍布魯克出演的反派角色唐納德·皮爾斯腦控機械手臂。 如今在科學界,人與人不用言語而僅用思維進行交流的研究已取得重大進展「腦機接口」技術的飛躍發展,讓人和機器共存。腦對腦直接溝通的時代已然來臨。
  • 馬斯克的腦機接口迎來新進展,令人不安的技術和未來
    Neuralink發布了一項可擴展的高帶寬腦機接口系統。該系統由一個類似縫紉機的機器人和一些粗細只有4至6微米、比人類頭髮絲還細的線路組成,可在神經外科醫生指導下進行植入操作,在癱瘓患者頭骨上鑽4個8毫米的洞,並植入腦機接口設備,使他們能夠用大腦控制手機或計算機。
  • 刀劍神域:桐人後宮團在UR裡的裝備,愛麗絲、亞絲娜穿了盔甲!
    而在一個全新的遊戲裡,主角們的裝備必然有所變化,那麼桐人、亞絲娜、莉法、詩乃、愛麗絲等人在新遊戲的裝備又是什麼?感興趣的小夥伴可以來了解下,主角團的裝備與之前遊戲相比變化很多,基本都穿上了盔甲。【桐人】首先說下桐人裝備,在SAO裡桐人一身黑衣,而在ALO裡也是如此,並且不穿盔甲,哪怕軟甲也不穿(GGO裡穿軟甲);但在UR裡,桐人卻是一身盔甲,而之所以穿成這樣,也是因為遊戲本身的緣故;在UR遊戲裡,除了劍之外,還有槍的存在,如果不穿盔甲的話,被遠程狙擊就危險了,
  • 2020上海國際腦機接口行業發展應用大會
    腦機接口作為當前神經工程領域中最活躍的研究方向之一,在生物醫學、神經康復和智慧機器人等領域具有重要的研究意義和巨大的應用潛力,近10年來,腦機接口技術得到了長足的進步和飛速的發展,應用領域也在逐漸擴大。
  • 陳根:腦機接口是與非,再談馬斯克腦機對接
    ,也可以簡單描述為一個「腦後插管」技術,通過一臺神經手術機器人,像微創眼科手術一樣安全無痛地在腦袋上穿孔,向大腦內快速植入晶片,然後通過 USB-C 接口直接讀取大腦信號,並可以用 iPhone 控制。
  • 腦機接口先驅尼古萊利斯:人類無法實現數字永生
    腦機接口技術先驅者之一、杜克大學神經工程學教授米格爾·尼古萊利斯(Miguel Nicolelis)表示,不可能。近日,尼古萊利斯在巴西家中與北京進行了現場連線,在2020年騰訊科學WE大會期間接受了財新等媒體的採訪。
  • 腦機接口先驅尼古萊利斯:人類無法實現數字永生
    近些年來多個與腦機接口有關的著名實驗均來尼古萊利斯的團隊:2008年,他們在美國讓一隻猴子通過腦機接口,用意念「控制」了一個遠在日本的機器人走路;2014年巴西世界盃開幕式上,一名巴西癱瘓少年在腦控外骨骼的幫助下為世界盃進行了開球。此外,通過他的研究,一系列關於哺乳動物如何控制大腦迴路運作的關鍵生理學原理被發現。
  • 癱瘓父親穿機械骨骼接女兒放學引熱議!清華新研究助力無拐杖行走
    大數據文摘出品作者:笪潔瓊最近,一則視頻在微博上引發熱議。一位癱瘓多年的父親藉助外骨骼機甲重新站了起來,並且久違地親自接到了放學的女兒。 機械外骨骼不是個新話題。前段時間,文摘菌曾經報導過現身上海的「機甲戰士」外賣小哥!負重一百斤一口氣爬五樓,給了大家不少未來世界暢想。
  • 北航教授設計的這款外骨骼機器人,竟成為醫療神器!
    在外骨骼機器人的保護和「扶攜」下,老人再次「站立」起來,並在機器人的帶動下雙腿邁步向前。練了二十多分鐘後,老人原本毫無知覺的雙腿有了些許的感覺,他的臉上綻放出少見的笑容。 72歲的張老先生(中)正在進行康復訓練 這款外骨骼機康復機器人的研發者
  • 馬斯克的腦機接口,還有負責在腦袋上插線的機器人
    Neuralink公司(SpaceX和特斯拉執行長埃隆·馬斯克的腦機接口公司)自2017年成立以來,首次透露了它神奇產品的研發進展。據信,Neuralink公司在這幾年裡投入了1.58億美元,用於開發「連接人類和電腦的超高帶寬腦機接口」。
  • 全球前沿技術趨勢:腦機接口、軟體機器人、基因編輯等在列
    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劉琦巖介紹,該報告選擇腦機接口、軟體機器人、神經形態晶片、基因編輯和類石墨烯二維材料五個融合了多個學科、影響多個領域、顛覆大眾思維模式的前沿技術展開深入分析腦機接口(1)技術爆發期已然到來
  • 「腦機接口」技術:讓「腦控」成為現實
    電影《阿凡達》男主角是一位坐在輪椅上的殘障人士。然而,他卻可以用思維去控制一具人造「外星人」軀體,演繹了一場「心靈感應」的神奇。電影《環太平洋》中,「機器人」大戰外星球怪獸,更讓鋼鐵之軀的機器人獲得了人腦的智能。 神奇科幻正逐步走向現實。
  • 《光環》系列代表人物士官長盔甲型號演變史
    他不喜歡與自己的盔甲人甲分離。」 在《光環 4》結尾處,我們能見到士官長卸下盔甲的片段,看起來穿脫這套複雜的盔甲確實挺費事的。很難想像居然要進到一臺機器裡去才能穿上脫下一套盔甲。這麼麻煩的話還真不如一直穿著呢,況且這套盔甲還已經成為了士官長的招牌形象。 上述的一切,主要說明了士官長的盔甲是其存在的標誌。
  • 這可能是目前最便宜的可穿戴機器人外骨骼
    柯馬與ABB、庫卡、安川、發那科等同屬世界著名的工業自動化設備供應商,提供機器人及汽車生產設備整體解決方案。但最近這家以機器人為主業的設備供應商卻發布了一款可穿戴機器人外骨骼——MATE。你印象中的機器人外骨骼是什麼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