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馬開始發展副業了?這可能是目前最便宜的可穿戴機器人外骨骼

2020-12-05 AutoLab

文/田忠朝

柯馬是誰?

柯馬與ABB、庫卡、安川、發那科等同屬世界著名的工業自動化設備供應商,提供機器人及汽車生產設備整體解決方案。

但最近這家以機器人為主業的設備供應商卻發布了一款可穿戴機器人外骨骼——MATE

你印象中的機器人外骨骼是什麼樣子?

這樣

還是這樣?

但現實是這樣 ↓

這就是柯馬機器人外骨骼MATE,並都不科幻,也不複雜。

我想你一定和我一樣很好奇穿上這套裝備能否讓人變身大力士?

答案是不能。

因為這只是一套輔助上肢運動的外骨骼,純機械結構,本身並沒有動力單元。但它左右各有一個力矩發生器盒子,內部有被動彈簧機構,通過儲存和轉化潛在的機械力來創建可變的輔助力(7個等級)。

比如手臂在放下的時候可以將勢能存儲到彈簧中,再次舉起時彈簧勢能釋放輔助手臂抬起。

所以它能提供多大的力矩呢?

很小,我們在現場體驗了一下,基本感覺不到輔助力的存在,但它確實能夠輔助你的肢體運動,是不是很神奇?

這似乎與我們在科幻電影或遊戲中看到的外骨骼裝備不同,它不能增強人的力量或速度。

因為這套設備開發的初衷就不是為了增加使用者的機動性能,僅僅作為一套上肢外骨骼,而非全身,用於減輕使用者身體負擔。

比如在重複性且勞動強度大的汽車總裝車間、搬運、裝配、輸送等,MATE可與使用者身體充分貼合,機械肩鏈能準確地複製肩部的運動軌跡,從而為操作員提供有效的姿勢支撐和移動協助。

在這個過程中,MATE將工人的手臂承受的大部分力通過支撐骨架轉移到骨盆,減輕其在重複作業時的肩部肌肉疲勞。

同時還能減少員工的心臟疲勞並改善作業姿勢,從而減少職業病的發生, 因為遵循生理運動,沒有阻力和錯位,還能提高重複任務的精度和質量。

至於為什麼不採用電機等主動式助力,主要還是基於安全和便攜考慮。

這套設備總重量才3kg左右,使用時幾乎感覺不到它的存在。而如果採用電源電機等機構會讓裝備整體重量至少增加一倍,將成為工人的新負擔。

其次,如果採用主動動力,比如液壓或電機,在電量耗盡時設備容易鎖死造成使用者手臂不能及時收回,很可能會被生產線設備誤傷,造成意外事故。

最後,這套裝備的價格應該不會太貴,據開發者介紹,按照一名汽車裝配工人每天做4600次抬臂動作,它的使用壽命可達2.5年。

相關焦點

  • 外骨骼機器人的普及之路還有多遠?
    對於機器人來說,在我們的腦海中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那種鋼鐵機身、力大無窮的模樣,可是隨著科技發展,機器人不再限定於單純的機器,一種可穿戴的外骨骼機器人進入到大眾的視線中。外骨骼機器人並不是為代替人力,而是與人結合,賦予勞動者更多的能力、力量。
  • 可穿戴機器人 讓殘障人士站立行走(圖)
    在數十個國家和省區市展館中,主打智能化、科技牌的「四川精品館」成為最吸引眼球的展館之一,來自日本的專業參展商還特意趕來現場考察「四川造」可穿戴外骨骼機器人。  可穿戴外骨骼機器人  引來專業參展商考察  翼龍無人機、殲十模型機……上午早上10十點,隨著人流湧進大會展示區,華西都市報記者一眼就看到了「四川精品館」的特色標識。
  • 25斤重可穿戴機器人助殘障人士獨立行走
    美國科學家發明「可穿戴機器人」,能夠幫助殘障人士重新行走。難能可貴的是,這是同類產品中重量最輕的。  這款「可穿戴機器人」是由電力推動的外骨骼,人稱「電子腿」,可以幫助腿部殘疾的人士獨立行走。它只有27磅重(約合25斤),和笨重的輪椅相比,可謂輕巧。
  • 英漢思機器人朱瀚琦:30秒穿戴、價格低至千元,這樣的消費級輕量化...
    「2013年,我剛進入這個行業時,伯克利的Homayoon Kazerooni教授設計的外骨骼機器人就已經落地了。」提到行業發展歷程,朱瀚琦回憶介紹道。但正如任何行業最早期的產品一樣,Kazerooni的外骨骼機器人存在著很多可改進的空間,比如重量過重、使用門檻高、價格高等。
  • 我國新一代步行外骨骼機器人問世
    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先進技術研究院獲悉,該院先進機器人應用工程技術中心,突破了人機混合智能的生機電系統協調一體化關鍵技術,建立穿戴外骨骼機器人主動認知智能,形成人機協同混合增強智能,實現了對可外骨骼機器人的直覺控制,秒變「鋼鐵俠」的夢想走進現實。
  • 截癱殘疾人穿戴機器人挑戰馬拉松
    在兩支手杖的助力下,邁開雙腿,用和常人一樣的步態開始緩慢行走,一公裡、兩公裡……在這裡,他們用5到6小時完成了4公裡的行走挑戰。和他們一起出發的還有北京的殘疾人朋友,看到邵海朋和李濤能夠在器械的輔助下站起來行走,挑戰不可能,他們都敬佩不已。北青報記者了解到,今年11月11日,由新疆克州人民政府、北京市殘聯、西安市殘聯等多地部門支持,由北京大艾機器人公司協辦的「大愛一路,行走無疆」科技助殘馬拉松公益活動拉開大幕。至今,兩位挑戰者已經完成了新疆克州、西安兩座城市的挑戰,日前來到北京。
  • 原來是在測試外骨骼送餐機器人
    22日,一名外賣騎手身背3個外賣箱的視頻引發熱議,幾個餐箱壘起來足有一人高,只見這個騎手身體微微前傾,全身被幾個「機械外骨骼」一樣的設備支撐著,走起路來就像一個機器人。有網友笑稱,「外賣鋼鐵俠來了!」 原來,這名外賣騎手使用的是一套機械外骨骼設備,該設備經常在科幻作品和遊戲中出現,如今卻被應用到了外賣送餐領域。
  • 中國智造再創佳績 悠行外骨骼機器人躋身國際外骨骼康復領域
    2020年4月初,悠行外骨骼機器人獲得了NMPA二類醫療器械註冊證,成為目前國內首個適用於「中樞神經病變導致下肢運動功能障礙的人群
  • 外骨骼?沒錯你就是鋼鐵俠
    因此,外骨骼機器人一般是指那些能夠保護自身,並增強人類能力的可穿戴機電設備,從單一的穿戴電子類產品,後續逐漸形成電子、機械、仿生的跨界融合,形成一項面向未來的獨特前沿技術,在應用領域上也發展衍生到包含那些能夠增強(幫助康復)殘疾人的可穿戴設備,主要用於幫助病人做步態康復訓練。
  • 我國醫療機器人行業發展前景分析
    日前,中科大先研院李智軍教授團隊開發多地形環境下無拐支撐的新一代步行外骨骼機器人,推進了我國外骨骼機器人在康復醫療行業的快速發展。據了解,該款機器人基於仿生學和人體工程學自主研發的一款智能可穿戴式下肢外骨骼機器人,重約40kg,能夠根據不同穿戴者的身高進行調節,是目前國內自由度數最多的外骨骼機器人。   近年來,我國醫療機器人應用效果良好,不斷滲透。
  • 俄展示新型機械外骨骼:可背70斤掃雷機器人,行軍9小時不累
    文/鳳凰軍事俄展示新型機械外骨骼:可背70斤掃雷機器人,行軍9小時不累機械外骨骼這種裝置,放到多年前提起,很多人一定第一時間想到的是科幻電影,影片中的武裝人員經常會穿戴這種裝備事實上隨著科技的發展,科幻電影中的那些看似遙遠的「黑科技」已經逐漸出現在當今世界了,就比如前面說的機械外骨骼,似乎就已經開始出現在世界舞臺了。從外觀上看,機械外骨骼就是一種類似於軀幹護具的裝置,由於是機械,所以還是有一定重量的。
  • 「我們站起來了」 外骨骼機器人讓癱瘓殘疾人重拾信心
    現場體驗  「穿」起機器人 癱瘓的他圍著會場走了起來  32歲的自貢人林寒現場帶頭體驗了這款「機器人」。林寒2013年因意外造成腰椎斷裂,神經嚴重受損,下肢癱瘓。在「機器人」的幫助下,林寒圍著會場走了起來,臺下隨即掌聲四起。  林寒是這款「機器人」研發團隊的志願者,2015年9月,他被邀請參加全國第九屆殘運會暨第六屆特奧會開幕式,並依靠外骨骼機器人進行了聖火傳遞。這一幕,讓無數腿疾患者看到了希望。  「身體在恢復,心情也好了很多。」林寒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告訴現場的殘疾朋友,「站」起來後,他的身心都在快速康復。
  • RT:英國將開發微創手術用可穿戴式機器人設備★科學家試圖教會機器人感覺疼痛以保護人類
    ★英國將開發微創手術用可穿戴式機器人設備3月15,新華社消息,英國布里斯托大學14日宣布,包括該校研究人員在內的一個聯合研究團隊將開發用於微創手術的可穿戴式機器人設備,以幫助醫生更高效地完成外科手術。
  • 邁步機器人:瞄準肢體外骨骼康復訓練市場,建設智能康復體系
    隨著科技智能化的演進,人們逐漸摒棄了「重治療輕康復」的傳統觀念,由此,具備助殘行走、康復治療等功能的康復機器人順勢成為剛需,被稱為特殊環境下的「可穿戴設備」。據統計,在我國醫療機器人市場中,康復機器人所佔份額達40%。
  • 不一樣的「終結者」,日本腦電波控外骨骼裝置
    日本應該是世界機器人技術和產業最先進的國家,但日本也是老齡化最嚴重的國家。面對著老齡化,少子化造成的勞動力緊缺,日本將機器人技術發揮到一個更高的層次,通過腦電波控制的外骨骼裝置幫助老年人和殘疾人再次動起來。那它是怎麼做到的呢?
  • 義大利機械製造商柯馬推出雙臂擬人概念機器人Amico
    義大利機械製造商柯馬(Comau)日前在2015義大利米蘭工具機展覽會(EMO)上,展示了其最新研發的雙臂擬人概念機器人Amico。
  • 下肢機器人關節_外骨骼機器人系統中人體下肢關節力矩動態解算...
    1.相關綜述柔性助力機器人可在一定程度上解決和避免助力外骨骼存在的人機關節難以對齊、附加質量大、步態不一致等問題 [16] .
  • 「偽裝」成感冒膠囊家族的胃鏡、可穿戴的機器人、據說影響腦電波的睡眠機……
    快節奏的現代生活引的健康問題不少,飛速發展的時代帶來的「黑科技」同樣層出不窮。醫療器械及醫藥保健展區是進博會七大展區之一,今年吸引了來自34個國家和地區的近370家企業參展。一張醫療床上,記者看到一粒比普通感冒藥大不了多少的膠囊正在中間翻滾騰挪。
  • 36氪首發|康復需求增長帶動外骨骼機器人市場,「邁步機器人」獲數...
    助行機器人MAX-1陳功表示,目前下肢康復外骨骼機器人將於今年10月完成臨床試驗並且很快到拿到CFDA認證並投放市場;手部康復外骨骼機器人將於明年年初完成二類器械審批;面向個人銷售的助行機器人則將於今年下半年開始發售。
  • 「牛迪科技」研發的機械外骨骼讓你輕鬆搬起上百斤重物
    什麼是機械外骨骼?可能很多人都難以回答這個問題。但如果看過漫威電影,大家對鋼鐵俠一定熟悉。託尼·史塔克穿上他的鋼鐵盔甲後,戰鬥力會瞬間爆棚,不僅舉起巨石毫不費力,甚至還可與強敵搏鬥,而這個鋼鐵盔甲,便就是機械外骨骼。 說的直白一點,機械外骨骼是一種由鋼鐵框架構成的機械式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