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偽裝」成感冒膠囊家族的胃鏡、可穿戴的機器人、據說影響腦電波的睡眠機……

2021-01-20 河北綜合廣播

快節奏的現代生活引的健康問題不少,飛速發展的時代帶來的「黑科技」同樣層出不窮。醫療器械及醫藥保健展區是進博會七大展區之一,今年吸引了來自34個國家和地區的近370家企業參展。

一張醫療床上,記者看到一粒比普通感冒藥大不了多少的膠囊正在中間翻滾騰挪。

磁控膠囊胃鏡系統

據介紹,這就是磁控膠囊胃鏡系統,與普通胃鏡不同,患者不插管,只需要像吃感冒藥一樣,喝下重量僅為5克的膠囊,十五分鐘就能完成胃部檢查,而且無痛、無創、無麻醉、無交叉感染。別看這個膠囊不大,但卻能夠承受人體三倍以上的壓力,所以也不需要擔心它在胃內會破損。

像遊戲操縱杆的還有愛布外骨骼康復步行機器人的手杖,簡單的說,這是一款可穿戴的機器人,也是人工智慧和機器人『體力』的完美結合,用於幫助交通事故、手術或神經系統等疾病導致的下肢不便的患者走路,或者進行康復治療。可由一臺平板電腦來操作,醫生把患者的參數輸入電腦後,可以循序漸進的調節康復訓練的難度,同樣,手杖上也有操作按鈕,患者可以自己操作,而不再需要輔助者。

工作人員操控機器人行走

穿戴機器人模擬演示

快節奏、高壓力的生活中,現代人失眠已經不算新鮮事,甚至有人覺得不算病,可是天天睡不著也讓很多人挺痛苦。來自加拿大Nutri Air公司的慢波睡眠機展廳,圍觀的、體驗的絡繹不絕。

體驗者正在體驗睡眠機

公司執行長林志山介紹,這個小圓墩的工作原理是應用空氣負荷電粒子波動幹預腦波,讓人入睡更快、睡得更香,其核心技術已經獲得加拿大和美國發明專利。



相關焦點

  • 吃個膠囊就能做胃鏡檢查,磁控膠囊胃鏡「機器人」落戶寧夏醫科大學...
    「年紀大了,像以前那樣插管檢查難受,沒想到現在吃個膠囊就能檢查!」12月24日,60多歲的患者單平珍因先前做過心臟手術,寧夏醫科大學總醫院為其做了「膠囊胃鏡檢查」。這是寧夏醫科大學總醫院運用膠囊胃鏡機器人技術為胃病患者診療的最新一個病例。
  • 胃鏡不能耐受者的替代檢查方法
    如果患者既不能耐受普通胃鏡,又為麻醉禁忌證做不了無痛胃鏡,可以由一下方法來替代檢查:一,膠囊胃鏡指磁控膠囊胃鏡,只需患者隨水吞下一粒膠囊內鏡,經過15分鐘左右便可完成胃鏡檢查。通過這個系統,醫生可以精確操控體外磁場來控制膠囊機器人在胃內運動,改變膠囊姿勢,按照需要的角度對病灶重點拍攝照片,從而達到全面觀察胃黏膜並做出診斷的目的。這個機器人具有無痛,無創,無死角,無交叉感染等特點,精準操控。約一天後,膠囊機器人可隨糞便排出體外。缺點是價格昂貴,不能對病變組織取樣活檢。
  • 這款加拿大的「睡眠機」,能干預腦波,改善睡眠……
    11月7日,在醫療器械及醫藥保健展區7.2館,來自山東淄博的鄭先生正在體驗來自加拿大的慢波睡眠機,工作人員還在一邊用專業設備記錄了他進入睡眠狀態的電腦波
  • 「人腦直連電腦」或在十年內實現,可穿戴設備將破譯腦電波
    「人腦直連電腦」或在十年內實現,可穿戴設備將破譯腦電波 央視網4月25日報導,關注一些可能在不久的將來成為現實的科幻場景。
  • 25斤重可穿戴機器人助殘障人士獨立行走
    美國科學家發明「可穿戴機器人」,能夠幫助殘障人士重新行走。難能可貴的是,這是同類產品中重量最輕的。  這款「可穿戴機器人」是由電力推動的外骨骼,人稱「電子腿」,可以幫助腿部殘疾的人士獨立行走。它只有27磅重(約合25斤),和笨重的輪椅相比,可謂輕巧。
  • 腦電波翻譯成文字,正確率達97%,會「讀心術」的機器人多可怕
    而更厲害的讀心術者還能將自己的腦電波傳播給他人,做到即使不用開口說話,也能將自己的心聲直接傳遞到對方的大腦裡。讀心術確實是一項非常讓人憧憬的技術,而最近,科學家公布了最新一項研究表示,可以讀取人類腦電波的機器人已經出現,且經過測試和調整,該機器人的準確率已高達百分之97。
  • 基於運動學原理的可穿戴下肢助力機器人
    基於運動學原理的可穿戴下肢助力機器人 陳鋒、湯敏 發表於 2014-02-18 17:50:02   對可穿戴型助力機器人控制策略進行分析。
  • 不一樣的「終結者」,日本腦電波控外骨骼裝置
    日本應該是世界機器人技術和產業最先進的國家,但日本也是老齡化最嚴重的國家。面對著老齡化,少子化造成的勞動力緊缺,日本將機器人技術發揮到一個更高的層次,通過腦電波控制的外骨骼裝置幫助老年人和殘疾人再次動起來。那它是怎麼做到的呢?
  • 新型傳感器助力醫療可穿戴設備
    2、日本研發膏藥式腦電波醫療傳感器   日本大阪大學的科研團隊於2016年8月17日宣布,他們成功研發出如同「降溫貼」一般,可以貼在額頭上使用的膏藥式腦電波傳感器,能夠幫助人們實時觀察大腦狀態。   實驗證實,這款膏藥式腦電波傳感器能夠對睡眠中的腦電波進行無線測量,精確水平與大型醫療設備基本持平。
  • 可穿戴機器人 讓殘障人士站立行走(圖)
    在數十個國家和省區市展館中,主打智能化、科技牌的「四川精品館」成為最吸引眼球的展館之一,來自日本的專業參展商還特意趕來現場考察「四川造」可穿戴外骨骼機器人。  可穿戴外骨骼機器人  引來專業參展商考察  翼龍無人機、殲十模型機……上午早上10十點,隨著人流湧進大會展示區,華西都市報記者一眼就看到了「四川精品館」的特色標識。
  • 可穿戴設備中的傳感器功能分類
    根據市場研究機構IMS預測,2011-2016年可穿戴設備市場複合年增長率為53.7%,到2016年市場規模將超過60億美元,出貨量超過1.71億件。
  • 可穿戴設備終極形態 你我變成「生化人」
    小到網際網路、物聯網對人類生活方式的影響,大到人工智慧、機器人逐漸應用在製造業及科研領域,仔細想想,你會發現科幻電影中的人類社會已經逐漸成型。  值得關注的是,可穿戴設備尤其是運動健康類的產品,已經成為人們生活的一部分。而業內人士一直認為,可穿戴設備將是人類醫療技術的一個突破口,諸如蘋果等科技巨頭,已經開始嘗試把設備產生的數據更好地利用起來。
  • 像背包一樣的可穿戴機器人,讓老人和殘疾人再也不會摔倒!
    同樣,更複雜的工具(例如移動體重支持系統或機器人步態訓練器)體積龐大,或者只能在特定環境中使用。由Heike Vallery教授領導的TU Delft生物醫學工程研究人員Andrew Berry,Daniel Lemus和Saher Jabeen開發了一種背包式可穿戴機器人,可在康復期間提供平衡支撐。GyBAR。
  • 寧波做一次胃鏡大概多少錢
    寧波鄞州博仕胃腸病專科門診部 急慢性胃炎,幽門螺桿菌感染,糜爛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腸炎,腸炎,口臭等 寧波做一次胃鏡大概多少錢?
  • 磁控膠囊胃鏡「機器人」落戶寧夏醫科大學總院
    新華網銀川12月25日電 「年紀大了,像以前那樣插管檢查難受,沒想到現在吃個膠囊就能檢查!」24日,60多歲的患者單平珍因先前做過心臟手術,不能進行電子胃鏡檢查,因此寧夏醫科大學總醫院為其做了「磁控膠囊胃鏡檢查」。這是寧夏醫科大學總醫院運用膠囊胃鏡機器人技術為胃病患者診療的最新一個病例。
  • 日本推出可穿戴式機器人 助人輕鬆搬運重物(圖)
    圖為人們用該機器人搬運重物。中新網7月2日電據日媒報導,日本一家知名廠商將於今年9月推出一款可輔助重物裝卸等作業的可穿戴式機器人「Assist Suite」。最先問世的是可減輕腰部負擔的機型,主要面向物流公司和建築商等客戶進行銷售。
  • 造型科幻:這個睡眠機堪稱午休神器
    MetroNapsEnergyPod是一款造型相當科幻的休息裝置,可讓使用者在辦公的間歇小憩一會,谷歌和NASA對它都青睞有加。最近,製作公司最近與一家名叫Pzizz的技術公司建立了合作關係,為自己的產品加入了音樂播放功能。
  • 新科技睡眠機亮相進博會 給睡眠障礙者帶來福音
    現場眾多的用戶對一款睡眠機產品產生強烈的興趣,紛紛參與產品的體驗活動。一位來自四川的用戶質疑「我這個晚間靠的吃藥都睡不好,白天能睡著?」他在見證體驗後非常激動,他居然在這嘈雜的環境中10分鐘就入睡了。據悉,此款產品是加拿大艾納詩集團公司Air Nutri Solution lnc最新的助睡眠產品:NutriSleep6慢波睡眠機。
  • 安翰「磁控膠囊胃鏡」機器人:一粒小藥丸就能完成的檢查
    如同平時服用膠囊藥物一樣,喝水吞服一粒藥丸大小的安翰「磁控膠囊胃鏡」機器人,僅需15分鐘時間就可以輕鬆完成高科技胃鏡檢查。擁有完整臨床研究數據、真正可精準查胃的安翰「磁控膠囊胃鏡」機器人精準磁控技術領跑世界前沿早在此前的2017年9月-12月,安翰「磁控膠囊胃鏡」機器人就經過層層遴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