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穿戴設備終極形態 你我變成「生化人」

2021-01-10 OFweek維科網

  21世紀,人類社會已經進入了技術轉型期。小到網際網路、物聯網對人類生活方式的影響,大到人工智慧、機器人逐漸應用在製造業及科研領域,仔細想想,你會發現科幻電影中的人類社會已經逐漸成型。

  值得關注的是,可穿戴設備尤其是運動健康類的產品,已經成為人們生活的一部分。而業內人士一直認為,可穿戴設備將是人類醫療技術的一個突破口,諸如蘋果等科技巨頭,已經開始嘗試把設備產生的數據更好地利用起來。當然,可穿戴設備的形態還多以手環、手錶、耳機為主,這並非是最為理想的。事實上,「植入型」正在成為一個頗有前景的新方向,也許人類有一天會變成「生化人」,當然,這可能是一件好事。

  一. 植入型智慧型手機

  目前,智慧型手機發展已經遭遇瓶頸,主要是其形態存在限制,僅僅是屏幕更大、處理器更快、拍照更強,已經無法吸引用戶頻繁更換。至於可以隨意改變形態的柔性手機,暫時還難以商品化。當然,柔性手機也並非最終形態,業內人士認為,無形化才是最終方向。

  目前,Autodesk正在研發一種手環型設備,能夠將圖像投射到人工皮膚上,可進行流暢的智能應用操作。另外,研究人員也在積極開發骨傳感式嵌入傳感器、 甚至是視覺化嵌入設備,最終打造出嵌入式的、無形化的通訊設備,非常值得期待。

  二. 智能藥丸和治療晶片

  植入型設備另一個非常有前景的方向,無疑是醫療領域。目前,採用可降解材質、內置連接晶片的藥丸,已經是很多研究機構、知名學府正在研究的項目,它們內置監測傳感器,可以從不同方面監測用戶身體信息,並及時發送給醫生,讓醫生可以更好地監測病人的生物數據。

  不僅僅是監測,植入型治療設備也是一個頗有前景的發展方向。倫敦的科學家日前開發出一種吞咽膠囊,內置電路及傳感器,並且促進遺傳物質生成,當肥胖症患者感到飢餓時,能夠抑制飢餓感,從而實現減肥的作用。另外,可輔助治療心臟雜音的設備,也在積極開發中。

  三. 智能紋身及皮膚

  對於一些朋友來說,「植入」聽上去可能還有些不可靠和可怕,不要擔心,智能紋身、仿生皮膚,同樣有望改變人們使用數碼設備的體驗。

  摩託羅拉與VivaLnk合作的NFC紋身、歐萊雅的防曬貼紙紋身,這些都是非常基本的應用形式。比如美國公司研發的MC10可穿戴傳感器,貼在皮膚上即可監測人類的體溫、心率甚至是大腦活動數據;而諸如東京大學研發的電子皮膚,僅有1微米厚,甚至可以分析傷口的感染情況。智能紋身、皮膚越來越薄、壽命越來越長,將是一個發展方向,會真正改變可穿戴設備的體驗。

相關焦點

  • cf手遊:終極生化如何變成終極獵手和深淵終結者
    大家好我是繁星,終極生化模式,也是更新了,一段時間了,許多小夥伴們也還不清楚,如何變身終極獵手和深淵終結者,還有各種的等級獎勵。進去生化大廳可以看到,60級可以拿到一個刀鋒皮膚,玩成挑戰任務更可以得到超級美麗動人可愛御姐大長腿孫尚香,其餘的我就不多說了,總的有500級,單單生化鑽石盒子就有19個,運氣好開個188鑽石也是有可能的,其中,還有一些光效,皮膚。
  • 3D列印+納米技術,為可穿戴設備打造靈活又耐用橡膠石墨烯傳感器
    這種材料和3D列印工藝使定製的設備能夠精確地適合用戶的體型,同時與現有的可穿戴設備相比也提高了舒適度,並由於簡單而降低了製造成本。Toyserkani是機械和機電工程的教授,他說這種橡膠石墨烯傳感器可以與電子元件搭配使用,製成可穿戴設備,記錄心率和呼吸頻率,記錄運動員跑步時施加的力量,讓醫生遠程監控病人,以及其它許多潛在的應用。
  • 市場規模超25億美元,可穿戴生物傳感設備前途無量
    不過,目前已經商業化的可穿戴設備主要實現心電圖(ECG)和光電容積圖(PPG)測量心率,分別屬於電化學和光學生物傳感器類型。除了這兩類傳感器,可穿戴設備其實還有一類更具價值的生物傳感器。生物傳感器通過無創測量體液中的生化標誌物來反映生理狀態。這些生物標誌物主要包括汗液、淚液、唾液和間質液,以及體液中的代謝物、細菌及激素等。
  • 可穿戴生物傳感設備:市場規模超25億美元,可對汗液、淚液及唾液...
    可穿戴設備以其對人體生理信息動態、連續及實時的監控對我們的日常生活產生了廣泛影響,在大健康行業得到了廣泛的關注。不過,目前已經商業化的可穿戴設備主要實現心電圖(ECG)和光電容積圖(PPG)測量心率,分別屬於電化學和光學生物傳感器類型。 除了這兩類傳感器,可穿戴設備其實還有一類更具價值的生物傳感器。生物傳感器通過無創測量體液中的生化標誌物來反映生理狀態。
  • 可穿戴設備中的傳感器功能分類
    根據市場研究機構IMS預測,2011-2016年可穿戴設備市場複合年增長率為53.7%,到2016年市場規模將超過60億美元,出貨量超過1.71億件。
  • 可穿戴電子設備的特點及其市場挑戰
    實際上,許多消費電子產品已經變成與原始設計初衷並不一致,如手機有時是作為音樂播放器攜帶的,這並非其設計初衷,但由於消費者對功能和連接便攜性的需要,就自然而然變成這樣了。 可穿戴電子產品已由救生設備發展到時尚配飾,從活動監控手環、智能手錶、智能眼鏡到 GPS 定位鞋:所有這些產品的市場需求目前都在增長。
  • 科學家用普通鉛筆和紙張創建可實時監控心率的可穿戴設備
    近日,來自密蘇裡大學的研究團隊展示了如何使用普通的鉛筆和紙張,來構建生物識別的可穿戴設備。這些皮膚上的電子設備可用於監測各種局部物理條件,包括生物物理(溫度、生物電位)傳感器、汗液生化(pH值、尿酸、葡萄糖)傳感器、熱刺激器和溼度能量採集器。
  • 可穿戴計算機之父史蒂夫-曼恩
    可穿戴式計算機(騰訊科技配圖0騰訊科技訊(坎貝)北京時間8月8日消息,在很多人眼中,史蒂夫·曼恩(Steve Mann)是世界上首位「電子人」(cyborg)。
  • 可穿戴設備四大電源管理解決方案匯總
    可穿戴設備中的電池通常非常小,設備又需要長時間工作而不用充電,因此功耗是一個關鍵的設計考慮因素。要保證可穿戴設備的時尚性,電路需要保持在極小的尺寸以內,這使電源管理等器件更傾向於採用單晶片解決方案。為應對電池技術難以解決續航時間的訴求,可穿戴設備有可能採用新型電源,例如對太陽能或熱能進行能量採集。   可穿戴設備電源的安全性也不可忽視,充電器需要考慮到各種保護措施。
  • 鋰氟化碳電池讓可穿戴設備續航時間長達10年?
    電子設備的電池壽命一直是影響使用體驗的重大問題,從智慧型手機到流行的可穿戴設備無一例外。顯然,你不會購買一款每天都要充電的智能手錶,所以研究人員正在積極研發新類型電池,來從根本上解決這一問題。據最新的研究成果表明,使用了鋰氟化碳(CFx)的新型電池,有望為可穿戴設備提供長達10年以上的電池壽命,並且不需要充電。
  • [PAINWeek2015]可穿戴神經刺激設備緩解慢性疼痛
    [PAINWeek2015]可穿戴神經刺激設備緩解慢性疼痛
  • 體溫——可穿戴計算設備的新能源?
    電池技術的瓶頸正在成為可穿戴計算設備發展的一個阻礙因素,因為其屬性決定它應該是長期伴隨人體而非需要花長一部分時間去充電的。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如今大部分可穿戴設備的廠商都在耗電量上下功夫——減少應用在後臺的運行、降低屏幕損耗等。但實際上,這些可穿戴計算設備的發展趨勢是很人體結合的越來越緊密,未來它們也很有可能成為人體的一部分。
  • 可穿戴設備快速滲透企業市場 變革在所難免
    對於一些企業來說,可穿戴設備將顯著提高公司工作流程和生產能力方面的測評精度。利用從這些設備收集的數據,企業對於自己員工的了解將達到新的水平。可穿戴設備利用大數據重新定義人力資源可穿戴設備的出現可以讓企業收集員工日常大量的數據信息,使得其可以基於員工的數據進行未來安排的預測分析。
  • 可穿戴設備論文精選-2020.08.15
    Big Data - 大數據 可穿戴設備可以連續數天或數周,以每秒多次的高頻率採集用戶數據。但這樣做會很快的消耗電量,並且對內存大小有很高要求。如果我們強行滿足這些要求,會使得可穿戴設備過於龐大臃腫,不便攜帶。比較合理的做法是,默認態時,讓可穿戴設備處於低耗電模式,只有檢測到感興趣的事件發生後,再開啟所有傳感器進行高頻的數據採集。
  • 新型傳感器助力醫療可穿戴設備
    打開APP 新型傳感器助力醫療可穿戴設備 瑞爾特傳感器之家 發表於 2020-11-23 11:48:35   3、微型聲學傳感器   近日美國科羅拉多大學Boulder分校和西北大學的研究團隊研發了一種可穿戴式微型聲學傳感器,主要用於監聽人體心跳和其他健康指標。   此次研發的微型聲學傳感器的重量僅為0.01盎司(約為0.28克),整體包裹在表皮電子中。表皮電子能使傳感器更柔軟輕薄,貼合人體皮膚,近兩年被可穿戴醫用設備廣泛使用。
  • 挑戰想像力 幾款國內絕妙可穿戴設備
    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國內的眾籌網站也在不斷的進步,通過眾籌網站募集資金的硬體項目增加不少,比如最近大熱的可穿戴設備。今天我們一起來看看最近都有哪些比較有創意的智能可穿戴設備。>  HALOBAND 是一款時尚便捷,提供雲服務,有安全性應用的智能可穿戴設備。
  • 變成「生化人」究竟是什麼感覺?並不能感受到未來
    然而,這並不意味著它們是人類形態的未來。 做一個「生化人」的代價 隨著時間的推移,我手指裡的磁鐵開始變得不便。大約一年前,辛苦MacBook鍵盤上一個獨特的驅磁裝置讓我的磁鐵開始失效,目前它基本上已經沒有太多感覺。
  • CF多人生化模式到底發生了什麼?揭秘《新生化酒店》的背景劇情
    好的,我們要來推進穿越火線多人生化模式《新生化酒店》的劇情了,這裡也要說一下啊,在這張圖裡面,我們的時空獵手和鋼鐵終結者就要登場了,講真話,也不知道現在是什麼情況啊,終結者明顯要強於終結獵手和時空獵手的,獵手就算是滿血,被咔嚓幾刀就能給秒掉了,唉,不說了,我們開始推進劇情吧!
  • DevFest2014上海:可穿戴設備時代來臨
    ,可穿戴設備的時代似乎將要來臨,而隨著今年年初Google發布了專為智能手錶打造的全新智能平臺Android Wear,終於可以說可穿戴設備的光輝時代降臨! InWatch葉艇:可穿戴設備產品設計方向作為國內較早開始穿戴設備研發的團隊,葉艇分享InWatch前期產品設計分析的三大方向
  • 樂心BonBon:一款接入微信的穿戴設備,背後很大一盤棋
    一方面讓別人看到我的努力,另一方面反過來讓這種虛榮心督促自己。穿戴設備的社交化真空回到產品身上,穿戴設備在開發附屬 App 時一定會加入社交的機制,你可以隨便挑一個產品名字,在它的產品介紹一欄中,一定有一項 「能夠讓你和朋友分享成績,互相促進」 之類的字眼。這種社交機制,其實相當於一間建在手機中的 「健身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