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最新封面|對話程和平團隊:大國重器,窺視大腦的奧秘

2020-10-12 brainnews

來源:神經科學通報

近日,程和平院士團隊Neuroscience Bulletin 2020年第10期以封面文章形式發表了題為:Miniature Fluorescence Microscopy for Imaging Brain Activity in Freely-Behaving Animals的綜述。NB編輯部邀請了本文第一作者陳詩源博士分享研究團隊的科研思路,他們是如何一步步地在成像領域深耕、成長。


NB:能否分享一下程院士團隊的研究方向?

目前我們團隊主要關注腦科學領域,融合個體行為、微觀神經活動和大腦的信息處理方式是我們的目標之一。通過在分子、細胞、迴路和系統的不同層面研究動物行為和神經活動的聯繫,最終破譯大腦對信息進行處理的基本原理。在活體高分辨自由運動成像方面,我們聚焦於高時空分辨的微型化雙光子顯微鏡(fast high-resolution,miniaturized two-photon microscopy,FHIRM-TPM)的研發及其在神經生物學和醫學領域的應用。這種頭戴式的微型化顯微鏡可以由動物「戴著跑」,能夠長時程的記錄動物在進行各種生理活動或行為任務時的神經活動。同時,我們也在不斷進行技術革新,我們的第二代微型化雙光子顯微鏡(FHIRM-TPM 2.0)也即將發表,它具有更大的成像視場和三維成像能力。另一方面,藉助北京大學分子醫學南京轉化研究院的全景式、一站式的成像平臺,通過高通量、規模化的設備,成百倍的提高科研效率,以回答大型的腦科學問題,如睡眠、社交、學習、記憶等。


圖1 FHIRM-TPM實物圖


NB:在FHIRM-TPM的研製過程中是否遇到了挑戰,是如何解決的?

2014年,在國家重大科研儀器設備研製專項的支持下,程院士帶領我們這一支跨學科的團隊著手研發能夠真正被神經科學家們使用的微型化雙光子顯微鏡。我們遇到的挑戰主要有以下幾點:一是能夠對神經科學家們最常用的GFP/GCaMPs指示劑成像;二是如何實現高時空解析度;三是如何保證性能的同時,最小化FHIRM-TPM對小老鼠行為的影響。

要對GFP或者GCaMPs成像,就需要把920nm波段的飛秒脈衝雷射無畸變的傳輸到頭戴式探頭。為了減少非線性和色散,我們設計定製了中心波長為920nm的空芯光子晶體光纖。我們整體優化了微型光學系統,其中包括一個NA為0.8的微型物鏡,使FHIRM-TPM具有樹突棘級別的解析度;新型微機電掃描鏡也使其具有視頻級幀率。為了減小FHIRM-TPM對小鼠行為的影響,我們設計了一款柔軟光纖束,使動物運動引起的扭矩和拉拽力最小化,並且不降低螢光的收集效率。

圖2 寬場顯微鏡、臺式雙光子顯微鏡和FHIRM-TPM的對比



NB:能否介紹一下FHIRM-TPM有哪些可能的應用場景?

對於行為範式,我們可以研究社交、恐懼、睡眠、打鬥等。對於模式動物,FHIRM-TPM可以適用於小鼠、大鼠、鳥類、猴、狗等。在技術上,我們也可以實現多腦區成像、多平面成像、結合光遺傳學等。

圖3 同時對正在進行社交活動的兩隻小鼠的前額葉皮層的神經元成像


NB: 為什麼會選擇NB?您是從什麼渠道了解到NB的?在投稿的過程中,NB給您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Neuroscience Bulletin是一個在神經科學領域具有高影響力的雜誌。我們很榮幸受到了魏彬編輯的邀請,讓我們有機會談一些對微型化螢光顯微鏡的理解。在整個投稿過程中,編輯和審稿人們給予了我們這篇綜述很多實質性的幫助。非常感謝!

內容亮點

微型化螢光顯微成像技術能夠可視化自由運動動物的大腦活動,這一技術也與其他自由運動成像技術一起被評為2018年Nature Methods的年度方法。在這篇綜述中,我們回顧了過去十幾年來這一領域的發展和現狀,總結了各種微型化單光子顯微鏡和微型化雙光子顯微鏡的優缺點,並展示了其應用範例,以及對未來發展趨勢的展望。


參考文章:
Chen S, Wang Z, Zhang D, Wang A, Chen L, Cheng H, et al. Miniature Fluorescence Microscopy for Imaging Brain Activity in Freely-Behaving Animals. Neurosci Bull 2020, 36: 1182-1190.

相關焦點

  • NB最新封面文章|對話程和平團隊:大國重器,窺視大腦的奧秘
    來源:神經科學通報近日,程和平院士團隊在Neuroscience Bulletin2020年第10期以封面文章形式發表了題為:Miniature Fluorescence Microscopy for Imaging Brain Activity
  • 對話程和平團隊:大國重器,窺視大腦的奧秘
    來源:神經科學通報 近日,程和平院士團隊在Neuroscience Bulletin2020年第10期以封面文章形式發表了題為:Miniature Fluorescence Microscopy for Imaging
  • 【對話】程和平:搶佔生命科學研究的關鍵制高點
    此後的20餘年中,程和平及其團隊在「鈣火花學」這一新興領域開展縱深研究。2008年,程和平應《生理學評論》 (Physiological Reviews) 雜誌之邀,對這一新興領域的研究進程撰寫了近五萬字的綜述。程和平告訴記者,在美國做實驗時共聚焦顯微鏡還是稀有物品,一般人也不會用。「發現了新現象後,還有大量的編程問題、圖像處理問題,還要數學建模。
  • 程和平:搶佔生命科學研究的關鍵制高點
    此後的20餘年中,程和平及其團隊在「鈣火花學」這一新興領域開展縱深研究。2008年,程和平應《生理學評論》(Physiological Reviews)雜誌之邀,對這一新興領域的研究進程撰寫了近五萬字的綜述。程和平告訴記者,在美國做實驗時共聚焦顯微鏡還是稀有物品,一般人也不會用。「發現了新現象後,還有大量的編程問題、圖像處理問題,還要數學建模。
  • 大國重器「深海勇士號」擁有最強大腦「大海撈針」成為現實
    大國重器「深海勇士號」擁有最強大腦「大海撈針」成為現實 原標題:   央視網消息:本月30日,中國4500米載人潛水器——深海勇士號將正式驗收交付,預計在今後30年裡為海洋科考服務。
  • 大國重器是怎麼命名的
    【大國重器是怎麼命名的】「鯤龍」寓意「鯤鵬展翅,蛟龍入海」;「鴻雁」寓意「鴻雁傳信,永不失聯」;還有北鬥、天問、玉兔……你知道這些名字有什麼寓意嗎?戳圖了解今天,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 !為大國重器點讚!驕傲轉發!
  • 大國重器到底有多重?
    在古代,像這樣的「大國重器」是國家和權力的象徵。如今,人們對這個詞的理解早已發生了改變——中國天眼、國產航母、「復興號」列車以及C919大飛機等等,這些都是我們當今的大國重器。它們都擁有共同的特徵:科技含量高,研製難度大,對相關行業乃至國家發展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 海洋「大國重器」集中亮相!與水下機器人彰顯中國實力
    海洋「大國重器」集中亮相2019中國海洋經濟博覽會正在深圳舉行,一大批海洋「大國重器」及高新技術研發成果亮相。「蛟龍」號載人潛水器、 「藍鯨1號」鑽井平臺、「海洋二號」衛星等海洋大國重器的集中亮相備受關注。由中集來福士設計建造的「藍鯨1號」是目前全球最新一代超深水雙鑽塔半潛式鑽井平臺,我國首次成功試採可燃冰,「藍鯨1號」立下了汗馬功勞。
  • 大國重器「兩彈一星」讓中國成有影響力大國
    (原標題:「四史」關鍵詞|大國重器「兩彈一星」讓中國成有影響力大國)
  • 走進大國重器FAST,聆聽來自宇宙的「心跳」
    伴隨著2020年青少年「雲上科學營」 活動的開幕,「重器鑄夢」探秘中國科學院大科學裝置專題營將帶領青少年們走進中國科學院五大科學重器,揭開大國重器的神秘面紗。在探秘「觀天巨眼」FAST直播活動中,青少年通過VR虛擬實境技術,一分鐘漫遊FAST後,FAST總工程師姜鵬與FAST臺址勘探與開挖系統總工程師聶躍平分別帶來了特別科普報告,從FAST的建造難度和選址過程的角度出發,帶領青少年們「雲遊」大國重器
  • 我國晶片、北鬥等5個大國重器取得重大突破
    我國晶片、北鬥等5個大國重器取得重大突破 晶片晶圓切割保護 發表於 2021-01-08 10:31:56 「真正的大國重器,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裡。核心技術、關鍵技術,化緣是化不來的,要靠自己拼搏。」
  • 封面論文:鳥類為何這麼聰明,揭秘它們大腦的特殊之處
    封面論文:鳥類為何這麼聰明,揭秘它們大腦的特殊之處 2020-09-29 20:5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兩彈一星、神舟飛船、復興號高鐵……大國重器的血液是他們60...
    在誠信之星中,有一家企業,他們自主研發的產品正在被廣泛地運用於工業製造、航天航空、軍工領域,成為大國重器不可或缺的血液。辛虎和他的團隊時刻關注著分子蒸餾儀上滲出的油品,1000多個日日夜夜,上萬個數據分析。這個勇於攻堅的團隊反反覆覆進行理化測試、臺架試驗,一直堅守到成功時刻。 精誠所至!
  • 海底最深處,潛水冠軍不是大國重器 而是……
    但在「超級工程」、「大國重器」都未曾到達的海底,卻出現了本不該出現的身影……今天是「世界海洋日」,跟小新一起下潛,穿越這些央企打造的「大國重器」,去看看海底到底有什麼——海洋是廣袤博大的它的面積約佔地球總表面積的 71%
  • 程和平院士:2.2克微型雙光子顯微鏡及其在腦科學中的應用
    中國高等教育學會會長、教育部原黨組書記、副部長杜玉波,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副司長徐青森,中國科學院院士、教育部長江特聘教授、北京大學教授、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實驗室管理工作分會理事長程和平,南京大學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美國化學會會士陳洪淵等專家出席會議。
  • 濰柴:見證大國重器的力量!
    濰柴:見證大國重器的力量!
  • 莫讓香菸傍「大國重器」營銷
    (8月16日新華社) 「中國天眼」,具有中國獨立自主智慧財產權的FAST,是世界上已經建造完成的口徑最大、最具威力的單天線射電望遠鏡,在基礎研究眾多領域、日地環境研究、國防建設和國家安全等方面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名副其實的大國重器。
  • 王德寬:成就大國重器「中樞神經」
    我們要靠自己的努力,大國重器必須掌握在自己手裡」。循循善誘,殷殷期盼,猶如指明燈照亮了無數水利水電工作者前行的方向。,投身水利水電計算機監控技術研究多年,從最初的引進-消化-吸收到再創新,他們始終堅持以需求為導向,以自力更生、自主智慧財產權為目標,用汗水和智慧成就了大國重器的「中樞神經」,構建了技術的自由王國。
  • 評論:讀懂「大國重器」背後的創新密碼
    內容提要:「嫦娥五號」登月,為其穩定著陸保駕護航的,是天津大學機械學院空間動力團隊原創的研究成果;國家超級計算天津中心正在研製新一代百億億次超級計算機,作為信創核心驅動技術,涉及龐大產業鏈、萬億級市場……天津北方網訊:「嫦娥五號」登月,為其穩定著陸保駕護航的,是天津大學機械學院空間動力團隊原創的研究成果
  • 中國化學榮獲2020年度政務傳播「大國重器獎」
    中國化學榮獲2020年度政務傳播「大國重器獎」 2021-01-13 17: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