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大型施工單位,幾十億的工程都說幹虧了,錢到底去了哪裡呢?
但凡能接到數十億大工程的,基本上已經與民營企業無緣了,要不是央字頭國字頭企業,要不就是地方政府性企業,他們在做一些大項目時,並不單純就項目而項目,很多都是有附屬條件的,接到的項目表面上看好像不賺錢,但他們可以通過其它方面的協議來彌補這種損失。比如說,一個舊城改造的大項目,有些大企業在做時可能是虧錢的,但是他們可以通過低價拿地,或者是政府補償用地等方式來保證自己的利益。
既然是做企業,數十億的大程,就那麼甘心情願的虧著?我想沒有誰是傻子,尤其是民營,不像其它國央企那樣,餓了哭兩聲就有奶了,比發像某油公司,虧了1.8萬個億,人家就是厲害,虧成那樣了還能維持下去,而民企則不然,他們除了利潤沒有其它造血功能,是不可能虧的,也經不起虧。
當然,幹項目也確實有很多虧的,但這個虧和甲方關係不大,基本上都是自己內部的管理問題,一個大工程,在做預算的時候,對於各項開支和利潤核算是非常嚴謹的,是不可能算虧的,而且對於一些可能發生的變故都有預案。之所以能虧,是因為公司內部看不見的大大小小的手太多了,公司越大,如果管理機制跟不上,那麼漏洞就更大,容易流失的資金就越多。我們可以觀察一下那些喊虧的企業,下面的管理層哪一個不是富得流油,具體原因大家都懂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