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德宏州高度重視森林生態資源保護工作,圍繞建設「美麗德宏」的目標,堅持綠色發展,加快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全州森林面積不斷增加,森林覆蓋率持續提高,森林生態資源不斷增加,生物多樣性保護取得明顯成效。
△錢明富 攝
自然保護地得到進一步整合優化。整合優化後,全州自然保護地為8個,總面積91974.37公頃,比整合優化前增加27020.79公頃,佔全州面積的8.23%。其中,自然保護區面積為52947.66公頃,佔保護地面積的57.57%,比調整前減少1772.84公頃;自然公園面積為39026.71公頃,佔保護地面積的42.43%,比調整前增加28793.63公頃。
生態得到進一步修復。德宏州積極爭取資金900萬元,加強盈江國家溼地公園、梁河南底河國家溼地公園溼地生態保護修復,建立了梁河縣龍江流域、曩宋河流域、隴川龍江水電站水庫、芒市龍江河谷4處溼地保護小區,有效提升了溼地保護率。2020年,全州溼地總面積達21165.60公頃,溼地保護率為53.25%,較2019年提升了20.66%。
野生植物極小種群得到有效保護。實施篦齒蘇鐵、滇藏欖、萼翅藤等極小種群野生植物就地、近地和回歸保護基地建設項目,開展珍稀瀕危保護植物採種繁育工作,繁育千果欖仁、雲南娑羅雙、野波羅蜜、滇桐、東京龍腦香、海南黃花梨、千果欖仁等珍稀瀕危植物2310株,完成63626株野生植物遷地保護工作。收集保存國家級保護植物32種、珍稀瀕危1種、其他重點保護11種。
紮實推進德宏旗艦物種的監測保護。通過實施「秘境之眼」項目,安裝160臺野外紅外相機,對保護區野生動物開展全面監測。目前,共整理出照片43181張、視頻38863條,監測到野生動物37種,隸屬於6目16科,其中,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5種、二級保護動物10種、「三有」保護動物18種、其他2種;爬行類1種,隸屬1目1科;鳥類40種,隸屬於5目12科,其中,國家一級保護動物2種、二級保護動物6種、「三有」保護動物14種,其他18種。首次拍攝到紅鬣羚、穿山甲的影像資料。其中,穿山甲是國內首次拍攝到在野外活動的影像資料,為開展穿山甲保護監測工作積累了經驗。
做好野生動物疫病監測。切實抓好境外野豬非洲豬瘟防堵和秋冬候鳥禽流感監測防控,制定管護方案和計劃,建立網格化管理制度,加大野生動物棲息地和邊境地區野生動物及鳥類等野生動物資源保護力度。全州4個省級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監測站監測到嚙齒類、靈長類、鳥類等野生動物11607隻,報告監測信息1186條。
來源:德宏州林草局
【來源:德宏政務】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