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變·院長說|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院長肖海鵬:醫學教育如何應變...

2021-01-10 澎湃新聞
思變·院長說|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院長肖海鵬:醫學教育如何應變局開新局

2021-01-07 17: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醫學教育是衛生健康事業發展的重要基石。近年來,我國醫學教育蓬勃發展,培養了大批高素質醫學人才,給衛生健康事業的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猝然來臨的新冠肺炎疫情不僅給公共衛生體系帶來了重大考驗,也促使我們對醫學教育模式進行反思。面對疫情提出的新挑戰、實施健康中國戰略的新任務,我國醫學教育在人才培養結構和模式等方面還存在不少短板,亟需進一步調整。

學科體系待優化

科研能力需加強

第一,傳統醫學教育專業體系失衡。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和現代疾病譜的變化,社會及醫學界逐漸將注意力轉向以心腦血管疾病、腫瘤、代謝性疾病為代表的慢性非傳染性疾病。即便我們經歷了SARS、伊波拉等新發或再發傳染病,傳染病仍未引起足夠的重視。醫學教育體系也未能順應發展趨勢,傳染病學學科等級從二級降為三級,課時相應減少,學科邊緣化日益突出,從事傳染病、重症醫學等方向的專業人才缺口持續擴大。此次全國馳援武漢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醫護人員中,僅有三分之一是重症醫學相關專業的人員,佔全國重症醫護力量的十分之一。面對前線大量的危重患者,不得不依靠較少接受系統性傳染病防控和危急重症救治培訓的人員,這不僅增加了感染風險,而且影響了危重症患者的救治效率。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醫務人員暴露出的精神心理問題也不容小覷。多項研究顯示,患者積壓或死亡帶來的挫敗無力感、超負荷工作等多種壓力共同作用,易誘發醫務人員產生應激反應,繼而引發情感耗竭、職業倦怠等情況。而缺乏專業人才運用專業手段進行應對,也反映出我國醫學教育缺乏精神心理教育、精神心理專業人才稀缺等問題。

第二,學科交叉融合機制尚不完善。新冠疫情還折射出醫學內部學科割裂、協作研究機制不完善的現狀。疫情早期,社區、醫院、疾控中心未能快速有效聯動,直接影響了防控效果。儘管部分基礎醫學研究機構較早獲取了病毒序列,並有針對性地採取了實驗室診斷方法,但並未及時轉化為臨床可及的診斷工具。醫院、研究機構聯合開展病毒檢測分離、疫苗研發、潛在藥物篩選等工作也相對滯後。另外,缺乏高效的協作聯動機制,使得醫學研究與網際網路、大數據、人工智慧、信息科學等學科的交叉融合更顯不足。

第三,醫學科研創新攻關能力不足。醫學研究是臨床決策的重要依據,一定程度上反映著國家的科技水平和綜合實力。儘管疫情期間我國研究人員在運用中醫藥成果、分享救治經驗等方面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得到了國際的高度讚譽,但醫學研究體系仍暴露出不少問題。例如,高校和臨床一線缺乏快速開展疫情科學攻關的敏感意識和組織能力,缺乏能夠組織開展高水平臨床研究的臨床科學家,欠缺以臨床問題為導向的創新科研能力。因此,在缺少統籌組織的狀態下,不少脫離臨床實際的低水平重複研究出現,適用於臨床的高水平研究產出效率不盡如人意。

促進學科交叉融合

培養複合型領軍人才

在當前形勢下,針對疫情暴露出的問題,如何推進醫學教育創新發展和醫學人才培養?

2020年9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加快醫學教育創新發展的指導意見》。《意見》指出,要分類培養研究型、複合型和應用型人才,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為推進健康中國建設、保障人民健康提供強有力的人才保障。

這就要求醫學教育者抓住有利時機,從創新人才培養模式、促進學科交叉融合、優化頂層設計等方面持續深化改革。我認為,有一些新方向可以探索:

第一,培養能夠應對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醫學人才。更新醫學人才培養理念及方法,完善課程體系設置,將公共衛生教育有機融入醫學生教育、住院醫生和專科醫生規範化培訓等醫學教育的全鏈條中,強化醫學人才在傳染病防控、危急重症救治和精神心理應對等方面的能力。

第二,培育臨床醫學加公共衛生的複合型領軍人才。實踐證明,具備臨床醫學及公衛背景的複合型醫學專業人才往往能夠更好地勝任臨床醫療、衛生政策決策和領導者的角色。可結合我國實際,研究與探索臨床醫學博士加公共衛生碩士培養的中國模式,並逐步推廣。

第三,培育臨床醫學加基礎醫學的科學家。一方面,醫學院校從事基礎研究的科研人員大多無臨床醫學背景,很難以臨床為導向開展探索疾病本質與規律的醫學基礎研究。另一方面,臨床醫生缺乏基礎研究訓練,不善於進行轉化醫學和精準醫學的前沿探索,難以為疾病的診治提供創新性的新理念和新思路。因此,可從臨床醫生中選拔有志於從事基礎研究的人才,探索臨床醫學加基礎醫學的人才培養模式,培養既懂臨床又懂基礎研究的科學家。

第四,培育「醫學+X」的創新拔尖人才。應把握以網際網路、大數據、人工智慧、信息科學為代表的新一輪科技革命發展機遇,探索醫文、醫理、醫工交叉融合的「醫學+X」創新拔尖人才培養模式,選拔有志於獻身醫學的非醫科優秀本科畢業生進入臨床醫學培養體系,將多學科基因注入醫學。

此外,圍繞國家的教育方針,還要加強院校教育頂層設計、完善體制機制、建設優秀師資隊伍,促進醫學學科發展,提高複合型醫學人才培養質量。只有從頂層設計上形成醫學人才培養整合系統和體制機制,才能真正培養出大批能夠應對各類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和提供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務的高質量醫學人才。

隨著醫學教育的變革不斷適應醫學發展和科技革命的新要求,相信我們一定能夠打造出一支能肩負重任的卓越醫學人才隊伍,為實現健康中國提供堅實的人才保障。

文: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院長肖海鵬

原標題:《思變·院長說|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院長肖海鵬:醫學教育如何應變局開新局》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肖海鵬教授臨床醫學教師團隊先進事跡材料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肖海鵬教授臨床醫學教師團隊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秉承中山大學「德才兼備,領袖氣質,家國情懷」 的人才培養目標和 「醫病醫身醫心,救人救國救世」的醫院醫訓,注重師德師風建設,以勝任力為導向,突出人才培養的核心地位,借鑑國際經驗,及時將最新科研成果融入教學,培養能夠為祖國醫學事業獻身的醫學精英人才,實現全程、全方位育人;服務社會,不僅聚焦國家重大戰略,積極承擔國家重點科研
  • 中大副校長肖海鵬榮獲歐洲醫學教育聯盟大獎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陳輝通訊員 彭福祥 潘曼琪 圖/醫院提供記者從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獲悉,9月7日至9日,歐洲醫學教育聯盟(AMEE)召開2020線上年會,大會對醫學教育領域有突出貢獻的專家進行表彰。
  • 中山一院院長肖海鵬:補缺!現正籌建20間負壓病房
    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以來,30家省級定點收治醫院成為社會關注熱點。有沒有好奇過,為什麼定點醫院群裡沒有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3月5日,中山大學副校長、中山一院院長肖海鵬教授解開謎底:中山一院目前尚無負壓病房,無法收治病人。
  • 中山大學副校長肖海鵬:91名醫療隊員馳援武漢,未發生感染
    2020-02-04 17:53 羊城派 文/羊城派記者 豐西西 張璐瑤 蔣雋 圖/羊城派記者 宋金峪 梁喻 2月4日下午5時,廣東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在廣州廣東大廈舉行新聞發布會,通報廣東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最新情況,重點就如何做好廣東省教育系統疫情防控工作進行發布
  • ...2020年中國腫瘤防治聯盟年會暨中國精準醫學大會在廣州召開
    出席本屆大會的領導嘉賓有原衛生部副部長黃潔夫,中國癌症基金會理事長趙平,原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醫政醫管局局長、清華大學醫院管理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張宗久,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醫政醫管局副局長李大川,中國醫院協會副會長黃力,廣東省衛健委副主任周紫霄,廣東省醫學會會長姚志彬,廣東省科學技術協會黨組書記鄭慶順,中山大學常務副校長、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院長肖海鵬,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副院長何曉順,
  • 東南大學校友、國家傑青翁建平升任蚌埠醫學院院長
    近日,蚌埠醫學院召開領導班子擴大會議,宣布省委決定:聘任翁建平同志為蚌埠醫學院院長。翁建平,江蘇常熟人,九三學社社員,研究生學歷,醫學博士學位,主任醫師。本科畢業於南京鐵道醫學院(現東南大學),碩士、博士均畢業於中山醫科大學(現中山大學),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衛生部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榮獲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紀念章。教育部國家重點學科內科學(中山大學內分泌代謝病)首任學科帶頭人,國家臨床重點專科(內分泌科)首任學科負責人。
  • 2020廣東廣州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院本部)招聘事位人員7人公告...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簡稱中山一院)地處廣東省省會廣州市,始建於1910年,是「雙」建設高校——中山大學附屬醫院中規模、綜合實力最強的附屬醫院,也是國內規模、綜合實力最強的醫院之一,是一所具有百年歷史和學術沉澱,學科基礎實力雄厚,具有學科群體優勢的大型綜合性醫院。
  • ...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廣州醫科大學|程...
    11月14日,復旦大學醫院管理研究所正式發布2019年度中國醫院綜合排行榜、2019年度中國醫院專科聲譽和專科綜合排行榜。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排名《2019年度中國醫院排行榜(綜合)》第6位,蟬聯華南第一。
  • 人事調整:譚蔚泓院士任中國科學院大學附屬腫瘤醫院院長
    中國醫院管理案例評選,醫院卓越管理實踐大秀場。點擊查看 6月13日中午,中國科學院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召開幹部大會,宣布新院長任命決定。浙江省衛生健康委黨委書記、主任張平、委黨委副書記夏建成、委辦公室主任傅志敏、中科院院士譚蔚泓教授出席會議。醫院領導班子和全體中層幹部參加會議。
  • 中山大學新華學院聯合承辦2017年中國生理學會心血管生理學術研討...
    大會特邀來自英國牛津大學、北京大學醫學部、首都醫科大學基礎醫學院、中山大學中山醫學院、南方醫科大學、廣州醫科大學、中山大學新華學院、廣州體育學院、復旦大學基礎醫學院、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軍醫大學、蘇州大學基礎醫學與生物科學學院、南京醫科大學、鄭州大學、河北醫科大學、寧夏醫科大學、山西醫科大學、西安醫學院,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院、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
  • 王辰院士:我當過院長,中國醫院的院長們確實很難
    8月27日,全球使用ECMO(體外膜肺)時間最長的新冠患者從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康復出院。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稱:「一般外科手術或內科搶救呼吸衰竭症候群的病人,用ECMO的時間一般都不會太長,堅持到一、兩個月是奇蹟。而這位病人ECMO上了111天。」
  • 張澄宇:從上交大處長到上海國際醫學中心院長
    整個行業對上海國際醫學中心項目十分關注,希望這支由上海國際醫學中心投資管理有限公司CEO辛樹林這位嫻熟的項目人領銜,與新加坡百匯醫療集團深度合作的團隊,能打造一個社會資本辦醫的經典案例。今年7月,經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同意,時任醫院管理處處長的張澄宇受聘上海國際醫學中心院長一職,這似乎預示著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及其附屬醫院與上海國際醫學中心的戰略合作進一步加深。
  • 中山大學新晉兩位副校長
    金羊網訊 記者孫唯報導:21日,教育部官方網站公布了與中山大學有關的兩則任免通知。蘭平任中共中山大學委員會委員、常委、中山大學副校長(試用期一年)。邰忠智任中山大學副校長(試用期一年)。免去朱熹平的中共中山大學委員會常委、中山大學副校長職務。免去黎孟楓的中共中山大學委員會常委、委員、中山大學副校長職務。
  • 中國科大附一院副院長翁建平獲聘蚌埠醫學院院長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安徽省立醫院)副院長翁建平近日獲聘為蚌埠醫學院院長。
  • 廣東省醫學領域5大院士:鍾南山院士領銜,中山大學僅佔1人
    廣東省是我國經濟第一大省,人口第一大省,醫療資源十分豐富,不管數量還是質量都位居全國第三位。然而其頂級醫療資源配置卻遠遜於北京、上海,就是跟身後的江浙魯相比,優勢也不明顯,隨時可能被趕超。目前,廣東省醫學領域院士在職僅有5人,這一數據遠不能與北上兩大醫療、教育中心相比,就是與身後看似醫療、教育水平普通的山東、浙江省也無明顯差距甚至還不如。據統計,山東省也有在魯醫學兩院院士5人,浙江省更有醫學兩院院士8人,其中浙江大學醫學院5人,杭州醫學院2人,溫州醫科大學1人。院士數量,比較起來廣東並不佔優。
  • 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原院長連慶泉被提起公訴
    2019年10月24日,溫州市龍灣區人民檢察院以涉嫌受賄罪對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育英兒童醫院、第二臨床醫學院原院長連慶泉(正處級)依法提起公訴。溫州市龍灣區人民檢察院起訴書指控:2007年至2019年間,被告人連慶泉利用擔任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育英兒童醫院、第二臨床醫學院副院長、院長等職務上的便利,為有關公司和個人在藥品、醫用耗材、醫療設備銷售、人事招錄等事項上謀取利益,多次收受他人財物,數額巨大,依法應當以受賄罪追究其刑事責任。
  •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東院副院長黃海威:牽頭十餘家三甲醫院創建...
    11月13日~11月15日,由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東院及金域醫學主辦、中山市人民醫院(中山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協辦的「2020年腦脊液檢測及臨床應用學習班暨神經系統遺傳病/罕見病諮詢分中心成立儀式」在中山市人民醫院召開。
  • 院長科主任大爆料:如何當好科主任
    這些問題恐怕說上兩天兩夜也說不完。10月23日,在上海召開的第三屆中國醫院臨床專科建設院長峰會第一場沙龍上,來自全國各地的大醫院院長和科室主任,就如何當好科主任七嘴八舌地展開了一場激烈的討論。速速來圍觀吧。科主任要跟院長「套近乎」 這是訣竅從科室主任成長為院長金哲虎,現任延邊大學附屬醫院院長。
  • 院長在線|濟南市口腔醫院院長杜毅:打造全方位口腔醫療服務體系...
    【編者按】院長是醫院的領導者,是推進和落實醫改的中堅力量。自2012年開始,大眾網聯合山東省衛生健康委員會(原山東省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開設《院長在線》欄目,邀請全省公立醫院院長與網友進行交流對話,讓醫院和患者零距離,建立和諧的醫患溝通渠道,促進我省衛生健康事業穩步發展,為全面推進和落實「健康山東」工作鼓與呼。
  • 中山大學管理學院院長王帆應邀出席2020「中國商學院」教育盛典
    由MBAChina和《經理人》雜誌聯合舉辦的2020「中國商學院」教育盛典即將在12月23日北京盤古七星酒店隆重召開,受主辦方邀請,中山大學校長助理、中山大學管理學院(以下簡稱「中大管院」)院長王帆將出席此次盛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