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醫學領域5大院士:鍾南山院士領銜,中山大學僅佔1人

2020-10-11 康復不多餘

廣東省是我國經濟第一大省,人口第一大省,醫療資源十分豐富,不管數量還是質量都位居全國第三位。然而其頂級醫療資源配置卻遠遜於北京、上海,就是跟身後的江浙魯相比,優勢也不明顯,隨時可能被趕超。

兩院院士是醫學領域最高最權威專家名譽,是優質頂級醫療資源的最核心體現。這方面廣東省並不佔優,甚至有些薄弱。

目前,廣東省醫學領域院士在職僅有5人,這一數據遠不能與北上兩大醫療、教育中心相比,就是與身後看似醫療、教育水平普通的山東、浙江省也無明顯差距甚至還不如。據統計,山東省也有在魯醫學兩院院士5人,浙江省更有醫學兩院院士8人,其中浙江大學醫學院5人,杭州醫學院2人,溫州醫科大學1人。院士數量,比較起來廣東並不佔優。

在此,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這5位院士,領略一下他們的風採。

一、鍾南山:1996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84歲


工作單位: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專業:呼吸內科

學術任職:國家呼吸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主任。

研究方向:重點研究支氣管哮喘和氣道高反應性的關係、呼吸衰竭與呼吸肌疲勞、慢阻肺及肺心病人營養狀態與營養療法。

二、鍾世鎮:1997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95歲


工作單位:南方醫科大學

專業:人體解剖

學術任職:中國解剖學會名譽理事長,廣東省創傷救治科研中心主任。

學術貢獻:中國現代臨床解剖學奠基人,中國數字人和數字醫學研究倡導者,建立了以解決臨床外科發展需要的應用解剖學研究體系。

三、姚開泰: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89歲


工作單位:南方醫科大學

專業:生理學

學術任職:南方醫科大學腫瘤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導師、名譽所長。

學術貢獻:長期從事腫瘤分子病理學研究,是我國鼻咽癌研究的奠基者之一,也是我國鼻咽癌分子水平研究的開拓者之一。

四、侯凡凡:2009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60歲


工作單位: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

專業:腎臟病學

學術任職:南方醫科大學腎臟病研究所所長,南方醫院腎內科主任。

研究方向:慢性腎臟病的防治

五、宋爾衛:2019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50歲


工作單位: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

專業:乳腺腫瘤

學術任職:中山大學中山醫學院院長、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院長。

研究方向:主要圍繞乳腺癌等惡性腫瘤轉移開展研究。

話說廣東省有一流醫學院校中山大學、南方醫科大學、廣州醫科大學,還有華南理工大學也已成立醫學院,布局醫工交叉,培養創新生命醫學科學人才。與此同時,廣東省投入巨資3年90億打造30家高水平醫院建設。不久的將來,廣東的醫療資源包括諸如院士、傑青這樣的頂級醫療團隊資源將強勢追逐北上,繼續鞏固全國前三位置。

相關焦點

  • 2020金域醫學學術委員會專題研討會在廣州召開,鍾南山等九位院士...
    金域醫學學術委員會主席鍾南山院士,以及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陳曄光院士、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陳潤生院士、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腎科主任侯凡凡院士、哈爾濱醫科大學校長張學院士、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分子醫學研究院院長譚蔚泓院士,北京大學理學部主任謝曉亮院士、香港中文大學李嘉誠健康科學研究所所長盧煜明院士、香港城市大學副校長呂堅院士等9位院士,與來自全國的500位臨床、檢驗、病理及醫學大數據等領域的專家齊聚一堂
  • 鍾南山院士簡介 及傳奇事跡
    鍾南山院士,福建省廈門市人,1936年10月出生,中共黨員,中國工程院院士,教授,博士生導師,著名呼吸內科專家。1960年畢業於北京醫學院醫療系,1979至1981年公派英國進修。1984年被授予首批國家級有突出貢獻專家稱號。
  • 鍾南山院士為醫學前輩浮雕揭幕,其中有他摯愛的……
    12月3日上午,鍾南山院士受邀到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參加該院 在這些醫學前輩的浮雕中,有一位醫學前輩正是鍾院士的母親廖月琴。 鍾南山院士發表講話,身後是他摯愛的母親廖月琴的畫像。
  • 鍾南山院士弟子「聯姻」省中醫院珠海醫院
    他是鍾南山院士的學生,跟隨鍾南山院士奮戰在多次重大呼吸疾病的戰場上;2020年1月,他勇敢逆行,作為第一位馳援武漢的廣東醫生,救助無數重症患者;這一次,他又把自己的學術成果帶到了珠海:在1月14日的籤約儀式上,廣東省中醫院珠海醫院牽手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重症醫學科桑嶺教授,聘任桑嶺教授為客座教授
  • 重磅院士鍾南山、李蘭娟到訪澳大
    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呼吸病學專家鍾南山和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傳染病學專家李蘭娟分別訪問澳門大學,了解澳大的最新發展和探討開展合作,他們均對澳大的發展予以肯定。鍾南山院士充分肯定了澳大的科技創新和轉化體系,並高度評價澳大研究的創新性和前沿性。
  • 鍾南山院士會診後,兩臺氫氧機當天送到患者病房
    今天上午,鍾南山院士領銜廣東省人民醫院、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等專家,對中山市第二人民醫院兩個重症患者進行遠程會診。其中一位患者是2月1日收治入院的31歲剖腹產產婦,此前因病情嚴重,曾接受過鍾南山的遠程會診。經過1個多月的治療,她已陸續撤掉ECMO和呼吸機,目前神志清楚,可以自行飲食,下床活動。
  • 專家組來頭:5人本科層次各不同,高院士本科學歷低,級別卻很高
    現階段,由於形勢需要,醫學領域專家們分為了兩個組別,一個是鍾南山院士領銜的高級專家組,共5人,包含:鍾南山院士、李蘭娟院士、高福院士、袁國勇院士及曾光博士,都是我國呼吸及傳染領域的大人物;另一個是梁萬年博士領銜的普通專家組,人數十餘個;由於高級專家組觀點更權威,數據更精準,組員資歷也更老,所以我們在新聞中所能看到的重大發言場合,也基本是以這五人為主
  • 鍾南山院士年薪是多少人民幣?
    1936年10月,鍾南山出生於南京的一個醫學世家。他的父親鍾世藩早年畢業於協和醫學院,是當時有名的兒科專家。受家庭風氣的影響,鍾南山從小就立志成為一名醫學家。1956年,鍾南山考入北京大學醫學院。畢業後,他留校任教。不過,在北京大學工作期間,鍾南山對醫學並沒有特別多的興趣。相反,他的主要興趣點在體育。
  • 鍾南山領銜在頂級醫學期刊發文,這一篇論文將SCI打下神壇
    當地時間2月28日,由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領銜的「中國2019新型冠狀病毒疾病的臨床症狀」研究論文在頂級醫學期刊《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上在線公開發表。該研究納入了自2019年12月11日至2020年1月29日來自全國31個省(市)共552家醫院的1099例確診新冠肺炎患者。研究得出的中位潛伏期為4天(四分位距,2-7),重度、非重度組新冠患者各有一例患者的潛伏期達24天。不過,團隊認為,單純根據最小、最大值評估人群的潛伏期容易引起誤讀。
  • 國士無雙鍾南山院士
    1985年後,被指定為中央領導保健醫生,受聘為世界衛生組織醫學顧問、國際胸科協會特別會員、亞太分會理事。同年任碩士研究生導師,並獲首批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專家稱號。1990年,被評為全國衛生系統優秀留學回國人員,獲政府通令嘉獎,1992年獲全國衛生系統模範工作者稱號。1993年,受到廣東省人民政府通令嘉獎。
  • 佔76%,領跑全省!廣州136個項目獲2019年度廣東省科學技術獎
    86%),共獲得自然科學獎20項(佔比83.3%)、技術發明獎10項(佔比71.4%)和科技進步獎100項(佔比74.1%),共有116項成果由廣州市企事業單位牽頭完成。海洋領域獲得突出貢獻獎、科技合作獎、自然科學獎一等獎和科技進步一等獎各1項,獲獎含金量較高。先進位造領域獲得1項自然科學獎一等獎、16項科技進步獎,其中11項由企業牽頭。近年,廣州圍繞產業鏈進行科技創新資源布局取得了不俗的成效,帶動了相關產業的高質量發展。
  • 鍾南山領銜在頂級醫學期刊發文 鍾南山團隊論文詳情
    鍾南山領銜在頂級醫學期刊發文 鍾南山團隊論文詳情  2月29日,記者從廣州醫科大學獲悉,28日,鍾南山院士團隊論文在國際頂級醫學期刊《新英格蘭醫學雜誌》在線發表。  截至2020年1月29日,研究團隊從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552家醫院中提取了1099例經實驗室確認的、由SARS-CoV-2引發的新冠病毒感染疾病(Covid-19)患者數據。該研究分析了患者各年齡段人群分布特徵、感染者症狀、接觸史、影像學表現、治療手段、臨床轉歸(包括病死率)等。
  • 廣東新增兩位院士 中山大學宋爾衛、戴永久當選2019年中國科學院院士
    央廣網廣州11月22日消息(記者鄭澍)11月22日,中國科學院公布2019年增選院士名單。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院長、中山大學中山醫學院院長,我國著名的乳腺外科專家宋爾衛教授增選為中國科學院生命科學和醫學學部院士,中山大學大氣科學學院戴永久教授增選為中國科學院地學部院士。
  • 訪談|鍾南山、李蘭娟兩位院士亮相《可凡傾聽》
    節目播出後,引發轟動,「鍾南山談疫情期間最大壓力」迅速衝上熱搜榜。11月28日,《可凡傾聽》還將播出李蘭娟院士專訪,兩大重磅嘉賓、兩期「王炸」節目,《可凡傾聽》正在努力踐行一檔全國知名人文欄目的社會責任。醫者的大愛都來自家庭「父母給我最大的教育可以概括一句話,當老實人、做老實事,這是給我一個最大的教育。」鍾南山說。
  • 鍾南山:注意新冠病毒「環境傳人」,國內防控面臨兩大風險
    鍾南山指出,目前國內疫情防控面臨兩大風險,一是境外輸入,二是新冠病毒通過環境進行傳播。「冷鏈外包裝的病毒會不會使人感染?病毒濃度達到多高會出現感染?病毒能夠存活多少天?這些新問題都需要我們找出規律,研究預防措施。」總結中國的抗疫經驗,鍾南山認為,關鍵還是做到了四早:早防護、早診斷、早隔離、早治療。「其中早診斷、早隔離是非常關鍵的一環。
  • 中國最牛班,每年只招32人,院士親自面試,畢業年薪輕鬆上百萬
    而且即便是你報了之後也不見得會被錄取,因為有一個院士將會親自面試這一部分人,只有通過了院士的面試才能夠算是通過。但是這裡面出來的人都是佼佼者,畢業之後年薪輕鬆上百萬。而這個班就是廣州醫科大學中山班,班主任就是鍾南山院士,而培養學生都是醫學方面的,而主要授課老師也是鍾南山。所以這些人一般都是博士畢業,出來之後直接就被各大醫院挖走。
  • 鍾南山院士回應了...
    2 月 18 日下午,廣東召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發布會,鍾南山院士在發布會上回答了以下這些問題。1. 磷酸氯喹算是特效藥嗎?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指出,磷酸氯喹還夠不上特效藥,但從現有苗頭來看,會有些幫助,是值得探討的藥。
  • 女明星質疑鍾南山,那讓我告訴你這一年鍾院士做了什麼貢獻
    鍾南山,男,漢族,福建廈門人,1936年10月出生於南京,中共黨員,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呼吸病學專家,中國抗擊非典型肺炎的領軍人物,曾任廣州醫學院院長、黨委書記,廣州市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長、廣州呼吸疾病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中華醫學會會長。1月18日,星期六,84歲的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接到趕往武漢的緊急通知。時值春節前夕,忙碌了一年的人們陸續踏上回家的路。
  • 對鍾南山院士新冠病毒「環境傳人」的研判不可姑妄聽之
    12月19日,共和國勳章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表示,新冠病毒的環境傳播是新出現的課題,需要科學家尋找規律並研究預防措施。(環球網12月19日) 鍾南山院士作為我國資深傳染病醫學專家,在傳染流行病研究方面功績卓著,武漢發生疫情後,鍾南山院士忘我工作,對阻止疫情立下汗馬功勞。
  • 2020官洲國際生物論壇開幕 鍾南山院士致辭 生物島實驗室黃埔學院...
    鍾南山院士表示,這首先得益於「生命至上」的指導思想,並在此基礎上做到早期預防、早期診斷、早期隔離、早期治療,尤其是社區群防群控機製做得非常出色。「這個過程我感覺跟2003年有很大的不一樣。」鍾南山院士認為,2003年非典疫情是一場典型的遭遇戰,當時相關科技研究、科學研究做得不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