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唯一配備「幾何可變系統」的爆炸物處理機器人

2020-10-03 指南車工業機器人

9月23日,奧納夫(aunav)公司推出了新機器人aunav.NEO,這是目前世界上唯一配備幾何可變系統的爆炸物處理機器人。幾何可變系統使得該機器人可在執行任務時調整其寬度,以適應任何時間和任何情況下的任何環境。

奧納夫公司位於西班牙,專注智慧機器人技術,在應對常規軍事彈藥(EOD)、簡易爆炸裝置(簡易爆炸裝置)以及化學、生物、放射和化學(CBRN)威脅方面的領先技術。該公司此前還推出過 超級臂反恐防爆機器人aunav.MEGA,臂長達到了驚人的18米,該機器人還被引入了中國。


最新機器人aunav.NEO由該公司獨立開發和製造,主體結構採用航空鋁合金和高強度鋼合金,最大時速5KM,採用軍用標準可充電鋰離子電池供電,工作時間可達5小時。擁有四個可獨立或協同運動的履帶,配備防傾覆系統、避障系統和定向雙向音頻系統。

aunav.NEO旨在滿足安全和武裝部隊的需求。這是一個多功能系統,能夠在不同的場景下,尤其是在人類難以進入的區域運行。

該款新型機器人的創新之一是其可變幾何系統。利用該系統,機器人可以實現快速和遠程調整其寬度,從而使其能夠在同一任務中的不同場景下運行。

機器人自帶的自穩定技術進一步補充了該系統,該技術使得機器人始終相對於地面保持水平位置,並且不受樓梯,坡道或不平坦地形的影響。


憑藉這一特性,能夠在飛機、公共汽車或地鐵過道或地下隧道等狹小空間中和簡易爆炸裝置、彈藥或CBRN威脅(化學、生物、放射性、核威脅),當然,它在崎嶇的地形和開闊的空間也能表現出色。


aunav.NEO還可以爬上飛機的臺階,調整自身寬度以通過過道,打開上層行李箱並拿起並取出裡面的可疑物品。根據該公司的數據顯示,機器人手臂可移動的最大質量為75KG。


另一個重要的創新是其可拆卸模塊。aunav.NEO的機械臂、履帶和電池可以輕鬆拆卸,從而可以在各種車輛(包括汽車後備箱)中運輸,摺疊後的長寬高分別為848x564x815mm。裝載和連接零件只需要兩個人即可完成,可操作性高。


由於採用模塊化設計,操作人員可以輕鬆地將不同的附件(例如攝像機)合併和更換到機器人不同部位。因此,這種多功能性使其能夠根據每個任務的需要進行專門配置。

控制單元方面,操作人員可通過特製平板操作,機器人機身配備了8個攝像頭,因此操作人員可通過控制單元同時查看8個方向的視頻。

該機器人還提供了7種不同配色。

奧納夫總經理帕勃羅·巴斯克斯(PabloVázquez)表示:「和我們以往所有產品一樣,aunav.NEO機器人特有的可靠性,同時也是我們最新一代的產品,並結合了最先進的技術。」 他還說:「公司的目標是為安全和武裝部隊提供最先進的解決方案,以便他們可以安全地應對高風險情況,並最大程度地保證成功」。


相關焦點

  • 幾何可變系統,可拆卸模塊,這款新型機器人可以代替人完成更多危險任務
    9月23日,奧納夫(aunav)公司推出了新機器人aunav.NEO,這是目前世界上唯一配備幾何可變系統的爆炸物處理機器人。幾何可變系統使得該機器人可在執行任務時調整其寬度,以適應任何時間和任何情況下的任何環境。
  • 機器人也是「相由心生」嗎?
    隨著影視特技越來越強大,故事中呈現的未來機器人也越來越逼真了。▲ 《西部世界》劇照, 圖片來自 Randeedawn然而,外貌並不是他們和人類相似的唯一方面。在大部分故事中,他們也擁有和人一樣的情感和優缺點,更重要的,「覺醒」的他們也對自身存在——「生命」執著。
  • 幽靈AI午夜驚現街頭,感覺世界要被機器支配了!
    編輯:夢佳、依明、白峰 近日,在加拿大安大略省北部的人行道上,人們可能做夢也沒想到,一隻四條腿的「機械怪物」竟然大半夜肆無忌憚地亂跑!
  • AI機器狗午夜驚現街頭死亡凝視,感覺世界要被機器支配了
    編輯:夢佳、依明、白峰近日,在加拿大安大略省北部的人行道上,人們可能做夢也沒想到,一隻四條腿的「機械怪物」竟然大半夜肆無忌憚地亂跑!一名加拿大網友拍下了這段視頻並上傳到推特,並寫道:「夥計們!看看我在街上看到了誰!!」路人向他打招呼,他卻報之以死亡凝視。閃爍的攝像頭仿佛在記錄和訴說著什麼。
  • Facebook 正改進聊天機器人的對話能力,讓它們學會「閒聊」
    儘管 Facebook 關閉了自家個人助手 M,但 Facebook 依然沒有放棄聊天機器人。在過去的幾年裡,Facebook 曾做過很多嘗試,如讓聊天機器人代表用戶進行談判;關閉了兩個突然開始自行對話的機器人「Alice」和「Bob」;發布研究工具 ParlAI。
  • 電波代替神經元,認知機器人的「未來簡史」
    機器人究竟是更像機器,還是更像人?我們為什麼沒有人類意義上的機器呢?AI的研究離不開神經科學,最新的一項研究挑戰了當代神經學家的普遍觀點,認為意識是一種能量場,未來可以用電波代替神經元,產生有真正有思考和感覺的機器人。在著名的印度電影《寶萊塢機器人之戀》裡,AI教授製造出了跟自己一毛一樣的機器人,取名「七弟」,但令他沒想到的是,七弟不僅擁有了意識,還無可救藥地愛上了自己的女友。
  • NASA免費開放軟體下載:從機器人系統到數據處理工具
    這份目錄分為 15 大類,包括可用於數據處理/存儲、業務系統、運行系統、推進研究以及航空技術(aeronautics)的軟體。所有軟體包括兩種提供方式:複製件和在線。每類都包括幾十個可供下載的軟體。如果你覺得全部瀏覽一遍很麻煩,或許你可以看看排在前二十名的軟體名稱。
  • 快訊:華為技術有限公司申請「HICAR 情感機器人」商標
    打開APP 快訊:華為技術有限公司申請「HICAR 情感機器人」商標 機器人大講堂 發表於 2020-12-02 11:23:04
  • EVB:為你的樂高機器人換一個「大腦」
    前言MINDSTORMS EV3 是樂高的第三代機器人平臺,通過它可以對樂高機器人進行編程,用戶也能通過手機完成各種控制和拓展操作。來自中國的團隊 FATCATLAB 為 樂高 MINDSTORMS EV3 開發出了一個更加強大的「大腦」EVB,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它怎麼樣。
  • 「魔神Z」美少女化?新動畫「機器人少女」明年1月公開
    「魔神Z」美少女化?新動畫「機器人少女」明年1月公開 動漫 178動漫頻道 ▪ 2013-07-29 14:42:50
  • 瘋狂前行的「AI教育」,「含AI量」到底幾何?
    瘋狂前行的「AI教育」,「含AI量」到底幾何?
  • 奇幻類輕小說「為美好的世界獻上祝福!」動畫化決定!
    奇幻類輕小說「為美好的世界獻上祝福!」動畫化決定!   出版於角川Sneaker文庫,累計銷項突破40萬部的喜劇輕小說「為美好的世界獻上祝福
  • 以仿生機器人切入市場 「幻爾科技」想打通全年齡STEAM教育
    但「幻爾科技」卻是國內少有的提供從小學到大學的全年齡STEAM教育的公司,自2015年成立以來,已相繼推出了人形、多足、輪式、機械臂等多款形態的編程機器人產品。 幻爾科技創始人張晨陽認為,今天的編程教育就像90年代的英語教育,未來20年必須要懂科技知識才能在世界上立足。
  • vivo全新系統OriginOS體驗:高自由度的「平行世界」
    界面設計是深度定製系統的「門臉」,而這一次OriginOS徹底的打破了Funtouch OS的以前固有的設計語言,不僅設計元素進行了大換血,同時也加入了對深度定製系統的全新理解「平行世界」。「傳統系統界面」與「平行世界系統界面」存在於OriginOS,打開這套神奇系統邏輯的關鍵都在於一個應用「變形器」,「變形器」支持視窗風格、圖標風格以及平行世界三個功能按鈕,分開來聊一聊這三個可操作性的功能按鈕,首先是視窗風格
  • 美國機器人鬥舞堪比人類,馬斯克驚呼:這不是特效!
    —— 羅伯特福特《西部世界》2020 年最後兩天,波士頓動力公司發布了旗下 3 款機器人跳舞的視頻,一改機器人的「笨拙」形象,頗有幾分呆萌。毫不誇張地說,讓我一個大活人跳,還真沒這幾個機器人跳得那麼好。機器人的舞姿引來馬斯克點讚,面對大眾質疑視頻是否合成,馬斯克還特別說明 This is not CGI( 這不是電腦合成的影像)。
  • 力抗群雄唯一解方!搭載V4引擎的HONDA「RVF1000R」研發中?
    除了電子控制系統之外,包括附定風翼的空力套件等,這些配備讓RR-R連在車體方面都贏過RCV-S。想要繼續進行升級並且還要能維持住戰力,也只有在廢氣排放標準改成Euro 6之前的現在才有辦法做到。除此之外,HONDA也打算要將這臺車拿來對抗Ducati的Panigale V4R。
  • 如何拆除炸彈:拆彈專家之拆彈機器人
    儘管炸彈處理機器人已被用來安全地拆除爆炸物已有40多年的歷史。但是,「炸彈處理機器人」一詞用詞不當,因為從技術上講它們不是機器人。但是,某些設備具有輔助系統,如果系統被篡改,可能導致設備爆炸。這就是最好由機器人進行炸彈處理的原因。 炸彈處理機器人由操作員在安全距離內進行控制。他們可以通過機器人上的一系列攝像頭看到機器人看到的東西,並將視圖傳輸到操作員的監視顯示器。
  • 「2019全球人工智慧與機器人峰會」26位嘉賓首公布,直覺會火 | CCF...
    中國自動化學會智能控制和自動化專業委員會委員和 863 機器人專家組海外專家,哈爾濱工業大學機器人與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的成員和「國家特聘專家」,以及山東大學控制科學與工程學院名譽院長。他的研究興趣包括機器人,感知,智慧機器人,以及醫療機器人和醫療器械與設備。他已發表了約 600 份期刊和會議論文,並作為項目負責人主持過 50 多個研究項目。
  • 變態「三角戀」?世界知識、大腦和計算是AGI的新「三駕馬車」
    最近在《神經科學前沿》上發表的一篇論文中,科學家們提供了一個全新的框架來闡述人類大腦提取和處理信息的機制,更有趣。智能來自「偏見」?人腦中有一個歸納偏見的世界模型人類大腦是如何學習的?在功能上,新皮層與海馬系統結合,通過建立豐富的因果模型,將外部經驗內化,這些模型使感知、行動、記憶、想像等能力成為可能。這個豐富的世界模型,讓推理成為現實,推演「如果」之後的結果,解決不同的問題,而不需要在每種情況下都單獨訓練。「從出生的那一刻起,我們就開始利用感官建立一個連貫的世界模型,後面一直在完善和更新」,所以,AGI不是一蹴而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