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何可變系統,可拆卸模塊,這款新型機器人可以代替人完成更多危險任務

2020-09-25 前瞻網

9月23日,奧納夫(aunav)公司推出了新機器人aunav.NEO,這是目前世界上唯一配備幾何可變系統的爆炸物處理機器人。幾何可變系統使得該機器人可在執行任務時調整其寬度,以適應任何時間和任何情況下的任何環境。

奧納夫公司位於西班牙,專注智慧機器人技術,在應對常規軍事彈藥(EOD)、簡易爆炸裝置(簡易爆炸裝置)以及化學、生物、放射和化學(CBRN)威脅方面的領先技術。該公司此前還推出過 超級臂反恐防爆機器人aunav.MEGA,臂長達到了驚人的18米,該機器人還被引入了中國。

最新機器人aunav.NEO由該公司獨立開發和製造,主體結構採用航空鋁合金和高強度鋼合金,最大時速5KM,採用軍用標準可充電鋰離子電池供電,工作時間可達5小時。擁有四個可獨立或協同運動的履帶,配備防傾覆系統、避障系統和定向雙向音頻系統。

aunav.NEO旨在滿足安全和武裝部隊的需求。這是一個多功能系統,能夠在不同的場景下,尤其是在人類難以進入的區域運行。

該款新型機器人的創新之一是其可變幾何系統。利用該系統,機器人可以實現快速和遠程調整其寬度,從而使其能夠在同一任務中的不同場景下運行。

機器人自帶的自穩定技術進一步補充了該系統,該技術使得機器人始終相對於地面保持水平位置,並且不受樓梯,坡道或不平坦地形的影響。

憑藉這一特性,能夠在飛機、公共汽車或地鐵過道或地下隧道等狹小空間中和簡易爆炸裝置、彈藥或CBRN威脅(化學、生物、放射性、核威脅),當然,它在崎嶇的地形和開闊的空間也能表現出色。

aunav.NEO還可以爬上飛機的臺階,調整自身寬度以通過過道,打開上層行李箱並拿起並取出裡面的可疑物品。根據該公司的數據顯示,機器人手臂可移動的最大質量為75KG。

另一個重要的創新是其可拆卸模塊。aunav.NEO的機械臂、履帶和電池可以輕鬆拆卸,從而可以在各種車輛(包括汽車後備箱)中運輸,摺疊後的長寬高分別為848x564x815mm。裝載和連接零件只需要兩個人即可完成,可操作性高。

由於採用模塊化設計,操作人員可以輕鬆地將不同的附件(例如攝像機)合併和更換到機器人不同部位。因此,這種多功能性使其能夠根據每個任務的需要進行專門配置。

控制單元方面,操作人員可通過特製平板操作,機器人機身配備了8個攝像頭,因此操作人員可通過控制單元同時查看8個方向的視頻。

該機器人還提供了7種不同配色。

奧納夫總經理帕勃羅·巴斯克斯(PabloVázquez)表示:「和我們以往所有產品一樣,aunav.NEO機器人特有的可靠性,同時也是我們最新一代的產品,並結合了最先進的技術。」 他還說:「公司的目標是為安全和武裝部隊提供最先進的解決方案,以便他們可以安全地應對高風險情況,並最大程度地保證成功」。

編譯/前瞻經濟學人APP資訊組

原文來源:

https://counteriedreport.com/aunav-presents-the-aunav-neo-the-only-explosive-disposal-robot-in-the-world-with-variable-geometry/

https://aunav.com/en/product/aunav-neo/

相關焦點

  • 世界上唯一配備「幾何可變系統」的爆炸物處理機器人
    9月23日,奧納夫(aunav)公司推出了新機器人aunav.NEO,這是目前世界上唯一配備幾何可變系統的爆炸物處理機器人。幾何可變系統使得該機器人可在執行任務時調整其寬度,以適應任何時間和任何情況下的任何環境。
  • 新型自重構機器人獲IROS最佳機器人設計提名
    在電影超能陸戰隊中,主角小宏設計了一款由成千上萬的微磁單元組成的微磁機器人。每個帶有磁性的微型單元都是獨立的個體,它們通過磁力即可互相連接,在人類的控制下隨意排列組合,可以任意變換成橋梁、快速移動的階梯等等三維空間上的結構,不受障礙物影響地去完成各種任務。電影中,反派卡拉漢教授在盜取這款微磁機器人後,能輕鬆的上天、入地,創造一切可能。
  • MIT發明一款計算機系統,可自動設計機器人結構
    然而,設計出來的機器人可能並不像我們想像中那麼理想。如下圖所示,這款機器人在爬行過程中看起來十分吃力,而且過長的 「手臂」 也讓它行動遲緩。Allan Zhao 認為,機器人是為各種無窮無盡的任務而設計的,然而 「它們的整體形狀和設計往往非常相似。」 例如,「當你想製造一個需要穿越各種地形的機器人時,你可能會立刻想到一個像狗那樣的四足動物,我們想知道這是否真的是最佳設計。」Allan 的團隊推測,更多的創新設計或許可以改善機器人的功能。
  • 前瞻機器人產業全球周報第88期:3000公裡「隔空」操作機器人 為71...
    這隻機器狗將頭轉向了拍攝者。這段視頻在社交平臺上播放量超千萬,引起了人們熱議。有的人在誇讚技術炫酷,有的人則說自己感到恐懼,強烈抨擊機器人技術。特種機器人:幾何可變系統,可拆卸模塊,這款新型機器人可代替人完成危險任務9月23日,奧納夫(aunav)公司推出了新機器人aunav.NEO,這是目前世界上唯一配備幾何可變系統的爆炸物處理機器人。幾何可變系統使得該機器人可在執行任務時調整其寬度,以適應任何時間和任何情況下的任何環境。
  • 仿章魚機器人可任意變形
    智東西3月19日消息,史丹福大學的機器人團隊新近發明了一款軟體機器人,可以任意改變形狀,據稱設計人員是從章魚身上得到了靈感。機器人由柔軟織物材質的管道和滾筒模塊組合而成,管道裡充滿空氣。使用者只需操控配套的小型發動機,就可讓機器人改變形狀。
  • 隨著人工智慧的飛速發展 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崗位被機器人代替
    > 隨著人工智慧的飛速發展,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崗位被機器人代替。 美國德州萊斯大學研究院主任瓦爾第說,「機器人將危及數千萬個工作機會,未來30年內將幾乎完全取代人力。」 這種說法目前看來可能有些誇大,雖然未來人和機器人之間的關係仍然有待商榷,但是在這個大趨勢下,總有一群人將成為第一批被取代的人。 「在未來,體力勞動者將是最早被機器人取代的群體。」
  • 俄將建戰爭機器人部隊,代替人類士兵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俄羅斯媒體援引俄軍工企業消息人士的話報導稱,俄羅斯2025年將出現第一支多功能機器人部隊,未來將在戰場上代替人類士兵。 來自軍工部門的消息人士對俄新社說:「到2025年,我們應當在基礎和實驗設計層面完成這項任務,然後將這支機器人部隊納入現有的武裝部隊自動化指揮體系。」
  • 這款機器人可以跟人類一樣把能量儲存起來
    如果用鋅電池代替機器人的外殼,它們的功率可以增加72倍。密西根大學的一組科學家發明了一種生物形態電池,可以讓機器人像人類一樣儲存能量,類似儲存在身體各處的脂肪當中。這個想法是通過模擬生物的分布式能源來增加機器人的電池容量,而且事實證明,這種新型電池也可能比傳統的鋰離子電池擁有更多的能量。
  • 【媒體聯盟】這個厲害了——反恐防爆機器人,就是倆字:實用!
    溫馨提示:建議在wifi下觀看,土豪君隨意反恐防暴機器人(Anti-terrorism robot/Counter-terrorism defends against riots the robot )是新型多用途反恐防暴機器人的簡稱,可用於代替人在危險、惡劣、有害環境中執行探查、排除或銷毀爆炸物、消防、搶救人質以及與恐怖分子對抗等任務。
  • igm機器人系統 - CSDN
    它的任務是協助或取代人類工作的工作,例如生產業、建築業,或是危險的工作[1]。加上,當時美國失業率高達6.65%,政府擔心發展機器人會造成更多人失業,因此不予投資,也不組織研製機器人,這不能不說是美國政府的戰略決策錯誤。
  • 發那科機器人的優缺點_發那科機器人 - CSDN
    - 減少機器人的停機時間,當對下一個任務進行編程時,機器人仍可在生產線上進行工作。- 使編程者遠離了危險的工作環境。- 適用範圍廣,可對各種機器人進行編程,並能方便的實現優化編程。- 可對複雜任務進行編程。- 便於修改機器人程序。看到離線編程的這些優點後,是不是迫不及待的想看看離線編程軟體長什麼樣子?
  • 「機器人血」機器人ion魚,如何存儲能量,並完成機器人任務
    康奈爾大學的研究人員創建了一個使用「機器人血液」的系統,該血液是機器人結構內的循環液體,用於存儲能量和為長時間的機器人任務提供動力。「機器人血液」增加了諸如水上機器人之類的軟機器人的系統能量密度,可用於複雜,長時間的任務。
  • 救援機器人來了!
    消防機器人在危險性大或者普通消防設備無法有效實施的場地,可以代替消防人員進入有毒、濃煙、高溫、缺氧等高危險性滅火救援現場完成偵查檢驗、搜索救人、滅火控制等任務,在保護消防員安全的同時提高了消防部隊滅火救援能力。
  • 「007」完成不了的任務,它們如何手到擒來?
    該機器人採用了符合真實魚體的形態結構,其驅動部位裝有嵌入式系統。該機器人具有一個新穎的流體驅動系統驅動身體運動,並且具有傳統的機器人的所有子系統板載:電源,驅動器,處理器和控制器。這條機器魚效仿除了真魚類逃避反應,並採用C行啟動控制,因為這樣的遊動需要快速加速身體並進行連續遊動。通過實驗,這條機器魚可以在短短160毫秒內完成逃避反應。
  • 高頻開關電源系統中整流模塊的設計方案
    當市電供電中斷時還可以作為後備電源, 所以說智能高頻開關電源是對供電質量保證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它具有高度靈活組合、自主監控的特點, 另外可靠性強、穩定性好且具有體積小、噪聲低、節能高效、維護方便等也是它的一大優點。  可以說智能高頻開關電源是一種集計算機技術、控制技術、通信技術於一體的高科技產品, 可實現系統的自動診斷、自動測試和自動控制。
  • 重慶大學研發定位與建圖技術,可讓機器人視覺更智能
    將一個機器人隨機放入未知環境中,是否有辦法讓機器人一邊移動一邊確定自己的位置並構建該環境的地圖?近日,由重慶大學王科副教授帶領的團隊的論文 SBAS:Salient Bundle Adjustment for Visual SLAM,將顯著性預測模型應用於 SLAM 框架中去,模擬人類執行這一任務的過程,有效提升了機器人定位及建圖的準確性和魯棒性。1.
  • 湖南千智機器人:深入「禁地」的「特種尖兵」
    在湘潭高新區上千平方米的工作間內,湖南千智機器人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已成功研發出30多款特種機器人。它們肩負著不同的重任,在各自領域徵戰沙場。2020年,在新冠疫情給市場經濟帶來巨大衝擊時,小小機器人成為了區域經濟增長線上新的「閃光點」。 截至2020年12月31日,湖南千智機器人已銷售40餘臺,產值達3000萬元。
  • 波士頓初創公司研發可完成危險任務之無人機
    美國波士頓無人機初創公司Cleo Robotics研發了一款外形像極了甜甜圈的無人機,更因此命名為「Dronut」,取自「Drone(無人機)」和「Donut(甜甜圈)」兩個字。該無人機的機軸由機身包圍,安全性大增,更可用於危險性高的密閉空間。
  • HTC Vive可控制豐田人形機器人
    日本這幾家汽車公司玩機器人玩得很溜大家都有所耳聞。這不,豐田第三代機器人都出來了,而且還擁有特殊技能。豐田公布了其第三代機器人T-HR3。這個機器人的任務是為了探索新的技術,所以這款機器人有更強更新的物理特性。
  • IBM超級機器人沃森2年前在美國著名電視智力競賽節目「危險邊緣...
    這臺由IBM研製的超級計算機最近一次成為「風頭人物」還是在2年前。2011年初,沃森參加了益智類綜藝節目「危險邊緣」,這是該節目有史以來第一次人與機器對決。在2月14日至16日播出的3集節目中,沃森在前兩輪中與對手打平,而在最後一集裡,沃森打敗了最高獎金得主布拉德·魯特爾和連勝紀錄保持者肯·詹寧斯,贏得100萬美元的獎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