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相萃取局限與優勢以及使用技巧

2020-11-29 儀器信息網

  在2003版的「食品衛生檢測方法」標準系列中,有一個較大的改動就是很多項目,尤其是農藥項目的前處理普遍使用了固相萃取技術(詳見表1 )。現針對這一技術的原理、使用和誤區進行探討。

  一.固相萃取技術簡介

  固相萃取(Solid Phase Extraction,簡稱SPE)技術,發展於上世紀70年代,由於其具有高效、可靠、消耗試劑少等優點,在許多領域取代了傳統的液-液萃取而成為樣品前處理的有效手段。

  一些傳統的介紹SPE的書籍將其歸於一個液相色譜的原理,這其實是引起使用不當的主要源由之一。把SPE小柱看作一根液相色譜柱,不如把它看成單純的萃取劑更合適,因為:液相色譜的重點在於分離,而SPE的重點在於萃取。

  固相萃取技術在樣品處理中的作用分兩種:一是淨化,二是富集,這兩種作用可能同時存在。

  固體萃取和液-液萃取相比,其長處在於方便和消耗試劑少,短處在於批次間的重複性難以保證。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在於:液體試劑的重複性好,只要其純度可靠,不同年代的產品的物理化學性質都是可靠的。而固體萃取劑就算保證了純度外,還存在著顆粒度的差異,外形的差異等液體試劑不存在的且難以衡量的因素,不同年代不同批號的萃取性質可能會有較大的區別。

  從理論上和廠家宣傳來看,固相萃取應該在色譜分析的前處理上得到很好的應用:有機溶劑用得很少,可批量處理樣品,既可富集,又能除雜質,給人印象是前處理的革命性進步。然而現實情況,起碼在國內,雖然推廣了多年,實際應用還是相當有限。

  SPE應用得不廣,與我們的使用方式和期望有關,也與它本身的局限有關。對於供應商來說,從經濟利益出發,向來都是忽略固相萃取的局限與不足。固相萃取可以作為前處理手段的一個很好補充,但是在使用時,一定要清醒知道到它的優點和缺點,注意因地制宜,揚長避短。

  二、固相萃取的應用優勢

  在什麼項目的前處理適合使用固相萃取技術,即用固相萃取會比普通的溶劑萃取更理想,個人認為有以下幾種情況:

  (一) 水中有機物的前處理。

  此類常規處理基本上是用與水不相溶的有機溶劑振蕩萃取,用固相萃取的優勢在於

  (1) 可以定量地重複前處理過程。

  溶劑振蕩的操作一般只能要求到控制時間的程度,卻無法控制振蕩頻率,強度,動作,我們知道,每個人的振蕩動作是不同的,就是同一個人,也很難保證始終劃一的動作。所以說,溶液萃取的動作是不定量,不能重複的。

  而在應用固相萃取時,比較容易保持過柱和洗脫速度的均一和穩定,因此,固相萃取的萃取過程是可以重複,可定量的。

  (2) 現場處理。

  水中有機物的分析有一個長期困擾我們的瓶頸。即有機物在池塘水庫等環境中能保持相對穩定,但是一旦進入採樣瓶這個小環境中,就會迅速發生變化,所以很多水的有機物分析方法要求即採即分析,最多不能超過4 個小時,可一般的情況是,從取水回到實驗室的時間就遠遠不止4 小時了,樣品發生了變化,分析結果的可靠性可想而知。

  如果引入固相萃取技術,由於其設備簡單,體積小,易於攜帶,完全可以做到在現場一邊採樣,一邊進行前處理。採樣者帶回實驗室的是固相萃取柱,而不是水樣。這樣就能保證我們處理的是真正成份穩定的水樣。

  從實際應用來說,在水的檢測中用固相萃取技術取代傳統液液萃取還有相當的工作需要摸索,目前尚不能完全取代,但是其發展的前景很值得看好。

  (3) 有機試劑消耗量的減少。

  在處理水樣時,如果用固相萃取,則只需要在洗脫時用到有機溶劑,用量比傳統液液萃取要少數十倍以上。對於實驗者的人身保護和環境保護有著積極的意義。

  (二) 批量生物材料的藥物成分萃取

  這是固相萃取在實際應用中比較成功的範例,主要是指在醫院中檢測血樣和尿樣時的前處理工作,由於對藥物成份的吸附是固相萃取的優勢,加上樣品單一,組成固定,在確定方法後很適合大規模批量的淨化操作。

  (三)免疫親和固相萃取。

  萃取的理想狀態就是特異性富集或特異性排斥,可是不論是溶液萃取還是固相萃取,基本上是相似相溶的,最多做到「某一類」層次上的萃取,而無法達到「某一種」層次的萃取。

  在固相萃取柱的基礎上加上免疫親和技術,可以利用其生物特異性選擇吸附,能夠達到近於理論的完美萃取。

  實際困難在於雖然其概念很好,但是由於技術難度相對較高,可供應用的更少。

  三、固相萃取的應用局限性

  (1)樣品局限性

  固相萃取不適於處理固體樣品。對於固體,必須將其先製備為液體形態才能進行固相萃取操作,這一點就遠不如液體萃取了。

  即使是液體樣品,固相萃取也有其額外的苛刻要求,即液體必須潔淨度高,不能有懸浮物或其它固體顆粒,否則會在柱前形成堵塞,無法繼續過柱及洗脫操作。所以固體樣品要製備成液體,液體樣品最好還要過濾。相比來說,溶劑萃取就不存在這個麻煩,稍髒點也影響不大。

  (2)結構局限性

  固相萃取柱的結構很簡單,除了塑料管,只有篩板和填料了。就這簡單的結構,帶來了便利,也帶來了與生俱來的矛盾,一些我們在用溶劑萃取時永遠不會遇到的矛盾。

  矛盾1 液面的問題。

  當我們進行活化、淨化,洗脫等典型的固相萃取操作時,會使用不同溶劑,這時的操作要求在液面下降到篩板時換加不同溶劑,加得太晚,會使填料中乾涸產生氣泡,影響結果的穩定性(甚至會因為溶液的張力問題而使液面無法下降)。相反,如果加得太晚,會使加入溶液和在篩板上的原有溶液混合,產生一個其實是我們不希望存在的、無法預料極性的新洗脫液,使結果的可靠性大打折扣。

  加液加到篩板,說得容易做起來難,如果單獨做一個樣品可以緊盯液面操作。但是在批量操作時只會顧此失彼,固相萃取技術實用的一個重要意義就在於,其可以方便可靠地批量處理樣品,如果這個意義削弱的話,其實用性也就大大降低。

  液面問題是制約固相萃取應用成功的主要瓶頸,雖隱蔽卻無法迴避。

  解決的方法有兩種。

  第一種解決方法是乾脆不用理會液面的困擾,每次都做到抽空溶液,這種做法倒是不會產生篩板上的溶液混合的問題,但是又會出現一個新的問題,即填料看起來是抽乾了,但實際表面還是有數量不定的液體,每次乾涸程度不一致,也無法重複。

  另一種解決方法就是在使用固相萃取器時用電導探針測試,這個方法比較精確,但是也有一個新的問題,探針需要一個清洗過程,否則會有交叉汙染的可能,而且有這類裝置的固相萃取器價格一般相當地昂貴。且一個探針在同一時間只能探測一個樣品管,要同時監測一批小柱則很困難。

  矛盾2 填料的裝填鬆緊問題。

  用液體萃取時我們從來不用考慮整個溶劑的密度是否均勻,但是對於固體填料,我們卻不能忽略這個問題。在同一批次甚至同一包裡的幾個小柱,加上相同溶液時,我們會發現液體過柱的速度是不均勻的,總是有快有慢。

  由於生產工藝和成本的綜合考慮,固相萃取小柱不可能採用類似填充液相色譜柱的勻漿高壓法,所以填料的裝填鬆緊不均勻是必然的。這就造成一個問題,由於液體流過的速度不一樣,在每次加液的時間也會不一樣,不利於同步批次處理樣品。而且回收率也會不同。看過一些公司的所謂全自動固相萃取器,其原理都有一個假設,即每根小柱的流過速度應該一致,可惜,這真的是假設――「假」的「設」想。

  矛盾3 填料的質量穩定問題

  在我們開啟一瓶二氯甲烷或丙酮時,只要買的不是偽劣產品,就是不同公司的也可以放心使用,因為它們的萃取性能是穩定可靠的。而固相萃取則不同,就是同一公司的正品填料,每次的產品性質還是有些許差異,不同公司的相差更大。而如果換一家公司的固相萃取柱或同一公司不同批次的小柱,都需要我們把所有的項目做一遍質量評估,那估計也沒有太多人願意使用。

  矛盾4 不能加熱

  一般的加熱行為可以改善吸附作用,可是由於固相萃取柱的套管是由塑料製造的,一加熱就會變形,所以只能做常溫操作。

  (3)項目局限性

  從各家供應商提供的資料來看,做得比較好的應用主要在處理藥物方面,即分子量比較大,性質比較穩定的那些物質。液體萃取的相似相溶理論已經久經考驗,而固相萃取靠的是吸附與洗脫,已經完全不是經典的萃取過程了,並不是所有的項目都適合用。很多經典的液體萃取實驗到現在也不能轉化到固相萃取,即使轉化,效果也不理想。

  四、應用固相萃取技術時的注意事項

  1. 儘量慢

  我們在用固相萃取時,面臨的一個問題就是:液體應該以什麼速率過柱流出,我的經驗是,要想效果好,就要慢,儘量慢。

  對於固相萃取柱中的填料,我們如果局部放大地看,能夠看到其實它們是有很多的空隙,液體流通的渠道很多,如果流得快,相當比例的待測組分還來不及與填料充分作用就地從通道流失;所以要慢,給它們一個充分作用的機會。

  如何慢呢?一個竅門就是不要用配合抽氣機使用的所謂固相萃取器,而採用再普通不過的重力法。利用重力的作用使液體向下流出。在實驗速度上,重力法遠不如吸力法,但是在實驗效果方面,重力法遠比吸力法優勝,用吸力法只能得到譜帶吸附,用重力法卻能得到柱頭吸附,在速度和效果兩者的平衡中,我們還是傾向於優先保證好的效果。

  舉例來說,一個3 ml 500mg的C18小柱,如果加甲醇活化,其甲醇全部流至篩板時間約為20 分鐘,而在過樣品液時,25ml的液體最多2 小時可以流完,而且用重力法如果得當,工作速率不一定比吸力法差很多。因為我們可以充分利用空閒時間,用吸力法必須有人在旁邊守候,而重力法由於不需要用電,可以充分利用午休和晚上時間過柱,液體量大時接個堆疊接頭和延長管即可,安排好實驗步驟,工作效率一樣很高。另外,重力法不需要抽氣機和固相萃取器。

  2. 儘量少

  在固相萃取條件選擇上,有人為了提高提取效率,儘量多加液體,或選擇填料量大的小柱,我覺得大可不必如此。尤其在用重力法時,由於效率高,很多情況下是柱頭吸附,並不是所有的填料都在起作用,填料多了不僅液體流出速度會更慢,而且在洗脫時的擴散會很明顯。

  因此建議,夠用就行,在能保證效率時,填料儘量少,加液也不宜多。

  3. 實驗條件不宜過分細化

  固相萃取從原理上是色譜分離,但是在操作時最好只把它作為吸附萃取劑使用,由於填料性質、鬆緊常有差異,因此在實際實驗中不必因為追求效果的最佳化而設計出很複雜的洗脫程序。

  在建立條件中,我們應該儘量多利用現成的資料,儘快地建立起體系,同時要對操作過於複雜的步驟保持警惕性,在實驗效果,實驗速率和易操作性三者中取得平衡點。

  4. 只用一次

  固相萃取柱最好只用一次。因為從嚴格的意義上來說,很多物質的吸附是不可逆的,一次吸附,無法洗脫,影響著下一次吸附,雖然有人做過重複利用的實驗,但是總體來說為了節省一點經費而大大增加了結果的不可靠性和不確定性,是很不合算的行為。

  因此建議,只用一次。如果想節省經費可以從減少填料量和使用小容積管入手,儘量用堆疊接頭和延長管。

  5. 慎用固相萃取器

  所有的供應商都會在推薦固相萃取柱的同時,推銷固相萃取器,最簡單的固相萃取器也要幾千,如果貼個進口商標價格更要加幾倍,這樣的價格還不包括抽氣機。但是這樣的配置就是再加上調速開關,也很難得到好的結果,主要問題就是把小柱的不平行性放大了。

  建議:實在不適合重力法的才用固相萃取器。

  至於全自動固相萃取器,應該說,現在市面上還沒有比較理想、適合食品檢測的機器,主要問題就是無法解決一批小柱中液面下降不一致的問題,加上價格很昂貴,性價比也自然不高。帶液面測量的也不能對多批量的小柱同時檢測,且有交叉汙染的危險。

  目前的全自動固相萃取器基本上是走重力法路線,倒是迴避了密封的難題。

  6. 不可忽視傳統的液體萃取

  有些人在初次接觸固相萃取時,總覺得它能取代液體萃取,實際上就象毛細管電泳無法取代液相色譜一樣。固相萃取在某些場合比液體萃取合適,但是在更多情況下,還是傳統的液體萃取更可靠更合適。這一點從目前實驗技術的實際發展可以得到印證。

  關於液固萃取,我們不要僅僅把它看作是一個提取過程,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它還是一個淨化過程,是把固形幹擾物排除淨化的過程。理解這一點,有助於我們優化選擇實驗方法。

  7. 實用性是實驗設計成功與否的最終準繩

  在設計一個實驗時,開始要考慮到其技術上是否先進。而在實際運用中,最終決定這個方法是否可行,是否能夠存在的關鍵是實用性。一個實驗方法不僅要解決問題,而且能夠在人力,物力,財力三方面達到平衡,且滿足可持續、可重複操作的要求。

  因此,再先進的技術,也要服從實用性,否則就沒有生命力。

相關焦點

  • 固相萃取與固相微萃取的原理及操作
    在正相萃取時目標化合物如何保留在吸附劑上,取決於目標化合物的極性官能團與吸附劑表面的極性官能團之間相互作用,其中包括了氫鍵,π—π鍵相互作用,偶極-偶極相互作用和偶極-誘導偶極相互作用以及其他的極性-極性作用。正相固相萃取可以從非極性溶劑樣品中吸附極性化合物。   反相固相萃取所用的吸附劑通常是非極性的或極性較弱的,所萃取的目標化合物通常是中等極性到非極性化合物。
  • 如何選擇固相萃取柱
    固相萃取柱是從層析柱發展而來的一種用於萃取、分離、濃縮的樣品前處理裝置,常見的固相萃取柱大都以聚乙烯為材料的注射針筒型裝置,該裝置內裝有兩片以聚丙烯或玻璃纖維為材料的塞片,兩個塞片中間裝填有一定量的色譜吸附劑(填料)。選擇固相萃取柱的關鍵除了要求的規格之外,決定分離性能的是它的填料。
  • 固相萃取裝置的保留和洗脫
    上海皓莊儀器有限公司固相萃取是一個包括液相和固相的物理萃取過程。在固相 萃取中,固相對分離物的吸附力比溶解分離物的溶劑更大。  1、保留和洗脫: 在固相萃取中最通常的方法是將固體吸附劑裝在一個針筒狀柱子裡,使樣品溶液通過吸附劑床,樣品中的化合物或通過吸附劑或保留在吸附劑上(依靠吸附劑對溶劑的相對吸附)。「保留」是一種存在於吸附劑和分離物分子間吸引的現象,造成當樣品溶液通過吸附劑床時,分離物在吸附劑上不移動。保留是三個因素的作用:分離物、溶劑和吸附劑。
  • 傅若農第二十一講:碳用於固相萃取的演變
    活性炭作固相萃取吸附劑  活性碳是最早使用的固相萃取吸附劑,開始主要使用工業級別的活性碳,但是,使用了一段時間以後,吸附性能不能令人滿意,就把它改性,以適應萃取分離的要求。在製備活性碳當中,要得到所需要的性能,碳化和活化過程的參數中最重要的是原料的選擇和預處理。
  • 固相微萃取技術:完美應對食品、環境等各類檢測
    固相微萃取聽起來有點陌生,但是它適用的領域可與生活日常息息相關。該技術可以完美應對食品檢測、空氣檢測、水質檢測等各類檢測活動。日前,青島一對博士夫妻攻克固相微萃取技術,成功打破了歐美20年的技術壟斷,成為了我國檢測儀器的研發成果的裡程碑事件。
  • 從理論研究、儀器製備到技術應用,第七屆固相微萃取技術研討會「無...
    報告指出,隨著快速自動化實驗室的發展,固相微萃取技術及其相關科技的發展越來越迅速,固相微萃取、針式捕集阱系統和薄膜微萃取整合了現場採樣與前處理步驟,相關高性能塗層、簡單的設備以及校準程序便於在異質矩陣中準確和精確的測定,是常規繁瑣和耗時的L-L和L-S萃取法最好的替代,未來研究將聚焦矩陣表徵以及組分與基質之間的相互作用。
  • 固相微萃取裝置(SPME)操作規程SOP
    固相微萃取裝置(SPME)操作規程SOP   固相微萃取裝置(SPME)︰具有免溶劑、快速、萃取簡單、可現場攜帶採樣之儀器。可應用在非常多的領域;如藥物分析、食品   分析、環境汙染分析(VOC、PAH、PCB、有機氯、有機磷殺蟲劑)等等。
  • 錦囊寶典 | 你想要的固相萃取技術與應用知識都在這
    ̷̷ 這些問題在《固相萃取技術與應用》(第二版)中都能找到答案。該書從固相萃取的基本理論入手,系統地介紹了固相萃取技術的基本原理,固相萃取材料,固相萃取方法的建立與優化,固相萃取的自動化。第6章  固相萃取前的樣品處理第7章  基質固相分散萃取與分散固相萃取第8章  固體支撐液-液萃取第9章  固相萃取的自動化第10章 固相萃取技術在環境分析中的應用
  • 萊伯泰科全新推出Sepaths全自動柱膜通用固相萃取儀
    一種柱膜可以通用的、適合不同樣品體積的、可以模塊組合的、全自動的固相萃取儀全新面世。萊伯泰科美國研發中心近幾年潛心研究,繼推出AutoClean GPC凝膠色譜系統、SepLine多通道固相萃取系統外,再次發力,Sepaths 全自動柱膜通用固相萃取儀成為今年的新星。
  • 固相萃取柱的操作需要四個步驟分別是?
    固相萃取柱是基於色譜分離的樣品前處理方法,是近年來應用較為普遍成熟的樣品預處理方法。包括固相(具有一定官能團的固體吸附劑)和液相(樣品及溶劑)。由於萃取吸附劑具有不同的官能團,能將特定的化合物吸附並保留在萃取柱上。
  • 青島博士夫妻攻克固相微萃取 產品可"聞"農殘
    2003年,靳釗接受一位女博士的邀請,共同研究「固相微萃取」課題,進行科研攻關,而材料開發就是當時最亟待解決的問題,「固相微萃取技術是利用一種特殊的塗層,塗層所使用的材料,對於這項技術的穩定性、效率等具有決定性意義。」當時國內雖然也有科研人員進行該技術的研究,但材料單一、性能不穩定,無法滿足產業化應用的要求,「我們共同開發了幾款材料,沒想到效果很好。」
  • 固相萃取柱回收率低?一文包治各種「疑難雜症」
    可是,用戶在使用固相萃取小柱過程中也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 根據多年的實驗應用經驗,現將使用過程中常見問題及解決辦法整理在一起,方便大家輕鬆應對固相萃取常見問題。 在此之前,咱們先簡單明了地介紹一下,什麼是固相小柱。
  • 新拓儀器固相微萃取產品:從內銷到出口-抓住機遇實現外匯創收
    近期,新拓儀器公司張和清總經理高興地宣布:「我公司開發生產的的固相微萃取產品不僅受到國內用戶的高度認可,更遠銷德國、加拿大、美國以及新加坡等發達國家」。    作為國內首家從事固相微萃取產品研發銷售的企業。
  • 全自動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譜法串聯質譜測定 水中沙星類抗生素...
    1.介紹沙星類(Quinones,QNs)抗生素(圖-1)是一類人工合成的新型殺菌性抗菌藥物,具有抗菌譜廣、抗菌活性強、與其他抗菌藥物無交叉耐藥性以及毒副作用小、價格低廉等特點,被大量用於治療和預防水生動物疾病及促生長
  • 固相微萃取/GC/ECD直接測定水中的三種氯
    張紅雨*  張杰  黃秀華   國家城市供水水質監測網武漢監測站 430034   摘 要:研究了運用固相微萃取/GC/ECD直接萃取濺定水中的三種氯酚的方法,得到了分析三種氯酚的SHE最佳萃取條件;選取聚丙烯酸酯(PA)萃取頭
  • 消解、固相萃取、微波萃取、超臨界流體萃取等20+儀器分析樣品前處理方法大匯總,必收藏!
    樣品前處理的目的除去微粒;減少幹擾雜質;濃縮微量的組份;提高檢測的靈敏度以及選擇性;改善分離效果;有利於色譜柱及儀器的保護;溶劑置換。藥物分析臨床分析食品飲料分析固相微萃取集「採樣、萃取、濃縮、進樣」於一體,能夠與氣相色譜或高效液相色譜儀聯用樣品前處理技術。
  • Sigma-Aldrich成功舉辦第四屆固相微萃取培訓班
    第四屆固相微萃取(SPME)技術(中國)培訓班,已於2012年7月31號成功在上海舉行。此次培訓,固相微萃取SPME技術的發明人,加拿大Waterloo大學 Pawliszyn教授時隔三年再次來華,親臨上海講授SPME技術的理論原則和最新應用。
  • 傅若農:凌空一瞥洞察一切——神通廣大的固相微萃取(SPME)
    100 17),手動固相微萃取(SPME)進樣器裝置(美國Supelco公司),65 Ixm聚二甲基矽氧烷/二乙烯基苯(PDMS/DVB)萃取頭(美國Supelco公司),15 mL樣品瓶。-1141 20 頂空固相微萃取.氣質聯用分析並比較兩種延胡索揮發性成分   Trace DSQ型氣質聯用儀(美國Thermo Finnigan公司),手動固相微萃取裝置
  • 青島博士夫妻攻克固相微萃取 農殘檢測等打破歐美20年壟斷
    2003年,靳釗接受一位女博士的邀請,共同研究「固相微萃取」課題,進行科研攻關,而材料開發就是當時最亟待解決的問題,「固相微萃取技術是利用一種特殊的塗層,塗層所使用的材料,對於這項技術的穩定性、效率等具有決定性意義。」當時國內雖然也有科研人員進行該技術的研究,但材料單一、性能不穩定,無法滿足產業化應用的要求,「我們共同開發了幾款材料,沒想到效果很好。」
  • 第八屆固相微萃取技術研討會第一輪通知
    2018年10月19-21日,武漢  固相微萃取(SPME)技術是一項集採樣、萃取、濃縮和淨化於一體的新型綠色樣品前處理技術。為加快推進SPME技術基礎理論研究,促進SPME技術在各領域的發展,深入交流和研討SPME技術的新理論和新應用,提升我國在SPME領域的研究發展水平,由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材料與化學學院籌辦的第八屆固相微萃取技術研討會將於2018年10月19-21日在武漢舉行。在此,誠邀全國各科研院所、檢測機構和企事業單位相關人員的參加。  本次會議將採取特邀報告、口頭報告和牆報展示等形式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