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開DS-8201a的神秘面紗

2021-01-17 煮酒論藥

如果選擇設計一款成功率高的ADC,你會選擇哪個靶點?

如何設計核心的有區別度的競爭力?

DS-8201a 做對了哪些,而有哪些方面欠妥?


圖源:Innovations for Next-Generation Antibody-Drug Conjugate


毫無疑問Her2是最受關注的癌症靶點(之一),尤其是在Kadcyla的鋪墊之後,後浪推前浪的蜂擁而上。第一三共選擇了這個成功率高的靶點,當然相應的競爭也激烈。


連接體和毒素的設計


這款ADC從設計上有取巧,這也是日本人精明之處,單抗和靶點都是成熟的體系,毒素的話是臨床因毒性失敗而變廢為寶,汲取了過往臨床的經驗。所以整個ADC設計的核心著重於linker 的設計。Cysteine 連結端採取的是比較大眾的MC設計,在他們最初的設計也篩選了Y段親水的設計,最終放棄了估計有穩定性的影響。同時利用了GGFG四氨基肽段做為溶酶體的酶解位點和自觸發降解的氨基亞甲基,最終釋放細胞殺器DXd.

圖源: Bioorg Med Chem Lett. 2016 Mar 15;26(6):1542-1545

DXd 是一款從天然產物喜樹鹼結構改良版的DNA拓撲異構酶抑制劑,它的活性相對其他毒素彈頭,屬於偏弱一組(圖3)

圖源: Daiichi Sankyo 官網

這和當時眾磚家們推崇的沒有最毒只有更毒的毒素設計的主流導向無疑是一股清流 (這裡就不吐槽PBD了)。DXD相對親水一些,水溶性有明顯改善,並且規避成為外轉運蛋白的底物,這也解釋了DS-8201a對一部分對T-DM1產生抗藥性的病人有顯著療效。DXd還具有一定的透膜能力,從而殺傷鄰近癌細胞。

DXd的另一個特性在於它的內酯環在偏酸和偏鹼的兩種pH條件和HSA 蛋白的附著也影響下會分別以閉環和開環的兩種結構的平衡存在。閉環結構的活性遠大於開環的結構,合理利用這其中的關係,巧妙的設計活性分布,既不影響對癌細胞的殺傷力,又可以降低在循環體系內對正常細胞的誤殺。

圖源: Daiichi Sankyo 官網

DXd羧酸開環構型同時也是有機陰離子轉運(OATP1B/3B)的底物,血液中的游離毒素會很快被肝臟吸納降解,從而降低系統毒性。



早期研究

和其他ADC的體外表徵一樣,DS-8201a 分別從靶向細胞殺傷,抗原結合,effector活性對比了和單抗的差異和等同性。結論是不改變單抗屬性,同時增強對her2陽性表達細胞的殺傷力。

圖源: Daiichi Sankyo 官網

然而下圖則被過度放大解讀了,Kadcyla做為早期的ADC,確實是一個重要的裡程碑,它的缺陷也是給後來者充分學習和改良的。可惜Genentech沒有實質性地接著改進下一代。DS-8201a 的信息也被偏頗的解讀,過度認可它的穩定性。

圖源: Daiichi Sankyo 官網

首先,兩款ADC都極大改變了單抗的屬性,半衰期都劇減。(這裡要否定現在磚家們強調的ADC的半衰期越短越好,來控制毒性,完全是本末倒置) 其次,是否total ADC的表徵是真實反映。第一三共用了「瞞天過海」之計,它的檢測方法是無法區分從DAR1-8的降解產物, 於是讀者看到的是DS-8201a基本完全重疊的PK 曲線。然而不同時段的DAR profile和總量才是最可靠的評估方式。最後是游離毒素,游離毒素是一個重要參數,然而單單用游離毒素評價ADC 穩定性和毒性是比較片面的。更加全面的考衡,游離毒素產生機制,轉運和代謝,還有和其他蛋白共價結合等等,才能有真實的評價。


ADC ADME

DS-8201a 的動物毒性實驗結果很讓人困惑,它的total antibody tissue distribution 在24小時後竟然不是血液中含量最高,幾個核心器官,心,肝,肺,腎,脾的放射含量都很高,如果不是實驗設計執行的偏差,只能說明這ADC 非靶向吸收很嚴重。

圖源:http://doi.org/10.1080/00498254.2018.1531158

另一個讓人更加費解的發現是,單抗和毒素標記的放射譜圖出現嚴重不重疊分布,大量的毒素放射量轉移到colon和large體系,這和它PK curve 裡看到的結果還有一直強調的穩定性改良不吻合。對比一下 T-DM1的結果 (雖然是不同動物體系)可以看到比較正常的分布。

萬事不決PD-1


和其他抗癌試驗藥物一樣-萬事不決PD-1, 第一三共也嘗試把DS-8201a和免疫治療搭上關係,套用了ADC圈內非常盛行的 immunogenic cell death 假說。然而它的論文結果著實是生搬硬套,貽笑大方,下圖就是一個樣品數據,至於如何評定這套數據就交給腫瘤免疫的專家們了。

圖源: PLoS One. 2019 Oct 1;14(10):e0222280

從取樣設計和試驗結果來看,這篇文章的後期痕跡是相當的大。當然這篇文章並非核心文獻就不細究了。


臨床結果

一期的爬坡實驗設計,可以看到最終的二期推薦劑量(5.4mpk)是遠低於前期爬坡設計的,因為病人出現的副反應,做了減少劑量的處理。而5.4mpk又是非常接近於基於動物實驗預測的藥物活性範圍。

圖源: Daiichi Sankyo 官網

接下來看剛剛發布的DESTINY-Breast01二期數據

圖源: doi: 10.1056/NEJMoa1914510

乍一看DS-8201a的response數據是相當驚豔的,基本是壓倒性的腫瘤組織縮小的反應, ORR 達到60.9%。然而看DOR曲線則是非常詭異,9-14月的平臺區和14-16月區間的斷崖式的下跌,再加上大於半數的退出率(57.1%),讓人不得不重新考量這套數據,究竟是1)病人出現抗藥性,2)生產工藝不穩定,3)數據收集處理受到非正常幹擾 (尤其是對於這種單臂試驗)。

圖源: doi: 10.1056/NEJMoa1914510

其他一些問題比如,在高劑量組上沒有正常的劑量反應比例,同時在在最終劑量選擇上,遠遠低於基於動物試驗所預測的劑量,並且在臨床中被迫降低劑量到5.4 mpk, 對比kadcyla的3.6 mpk,出現了更多的副反應,遠遠沒有體現出設計上和動物試驗中所預期的穩定性。在毒副作用上,出現了新的症狀 (肺炎和間質性肺病)

圖源: doi: 10.1056/NEJMoa1914510

有朋友問我DS-8201a是不是最好的ADC, 直言不諱的說這還差得老遠,但是不能否認DS-8201a確實在幾個方面做得不錯。前陣子還有媒體吹捧第一三共未來目標成為做ADC最好的公司,這個從他們目前的數據和綜合水平來看,差的不是一點兩點。對比一下這三款藥物的整體設計和性質,會比較清晰的看到優缺點。


DS-8201a前景分析


專利,第一三共有效的核心專利應該只有連接體部分,這對於一個潛在blockbuster是一個最大的弱點。有心人是不難在DS-8201a的基礎上設計一個更好的ADC.


工藝:DS-8201a 的8倍偶聯,對整個CMC,產率,穩定性都有影響。(我對它的穩定性一點不看好,可惜一點相關數據都找不到),在最初的文章裡 純化是用了SEC,也是此地無銀,聚集體必然是這款ADC的阿喀琉斯之踵。在商業化的工藝應該有了改進,然而他們家後續ADC已經棄用了這一套設計,基本可以推斷出DAR8並非優選。


臨床結果:別具一格的連接體和毒素彈頭的設計,給成熟的Herceptin藥物如虎添翼,對於中高度表達的MBC有明顯的治療效果,並且能規避一部分Kadcyla抗藥性。雖說是三線治療,但是退出率未免過高, 整個療效未經大樣品量和長期的驗證,數據也是有一定注水可能性。出現了其他ADC未出現過的肺部副作用毒性,基本上進入一線治療無望, 最好的結果是頭對頭取代Kadcyla的二線地位。


交易價值:AZ付出了1.35B首付和5.5B(3.8B裡程支付和1.75B的銷售裡程)的大手筆,收益會如何呢,簡單分析一下,現在三線獲批的價值在峰值應該在300M附近,關鍵是否能和kadcyla頭對頭的二線治療中獲得優勝,這可是將近1.5B的市場。最樂觀的情況是頭對頭完勝kadcyla, 市場在四年後達到巔峰銷售1.2B. 然而更可能的情況是DS-8201在初期療效勝出卻輸在持久性和安全性, 市場佔有率僅達到3,4成。最雪上加霜的是新型ADC競爭對手出現(比如說X),市場份額很快就被鯨吞。因為第一三共仍保留日本市場,並且共享其他市場銷售,這也削弱了這個交易的收益率。


結論


總而言之,雖然DS-8201a 剛剛以突破性治療方案獲批三線Her2+ MBC治療,這個交易對於AZ依然有各種趟雷的因素。


END


文章版權歸【煮酒論藥】所有


如果覺得有價值請多多轉發,點讚【原創動力】


轉載請參照【平臺轉載公告】


相關焦點

  • DS-8201a靶向治療獲益人群預測增添精準定位新手段
    揭開DS-8201a神秘面紗 重讀乳腺癌臨床研究重磅數據 DS-8201a是一種ADC,其包含人源化HER2抗體曲妥珠單抗,通過一種四肽可裂解連接物,連結在一種新型拓撲異構酶Ⅰ抑制劑上,從而將細胞毒製劑傳遞到腫瘤細胞內,促進腫瘤細胞凋亡
  • DS-8201:HER2最佳用法?
    新聞事件今天AZN和三共在SABCS年會上公布了其HER2 ADC藥物trastuzumab deruxtecan (DS-8201)的一個叫做Destiny-Breast01的二期臨床結果。
  • Enhertu(DS8201)說明書
    商品名:Enhertu(DS8201)藥物名:fam-trastuzumab deruxtecan-nxki靶 點:HER2【處方藥】 是【包裝規格】 注射劑 100mg新型ADC類抗癌新藥DS-8201在2020年12月8日更新了臨床數據,針對晚期Her2陽性的乳腺癌患者,DS-8201創造了完全突破歷史的臨床數據:客觀緩解率(ORR)為61.4%;中位緩解持續時間(DOR)為20.8個月;疾病控制率(DCR)為97.3%;最新中位無進展生存期(PFS)為19.4個月;預計12個月和
  • 揭開神秘面紗,原來你是這樣的梵淨山
    揭開神秘面紗,原來你是這樣的梵淨山 2020-12-03 09:54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神奇的四氧化三鐵,揭開奇異現象的神秘面紗
    雖然故事眾說紛紜、誇大離奇,充滿了恐怖色彩,但我們用科學揭開奇異故事的神秘面紗,真像不僅讓我們領略了科學的魅力,而且對我們的現代生在活也有積極意義。大家可能聽說過1992年故宮的靈異事件:那是一個電閃雷鳴,風雨交加的下午,遊客們突然看到故宮的紅牆邊出現了行走的宮女,並用相機拍下了這靈異的一幕。
  • 乳腺癌新藥DS-8201獲突破性療法認定
    今日,Daiichi Sankyo宣布美國FDA為其在研新藥DS-8201頒發了突破性療法認定。DS-8201作為Daiichi Sankyo公司的主導ADC產品,是一款充滿潛力的藥物,有望填補這一空白。ADC是一類癌症靶向藥物,它通過連接到單克隆抗體的接頭向癌細胞遞送細胞毒性化療(有效載荷),這些單克隆抗體可以結合癌細胞上的特異性靶點。DS-8201是一種智能化療,它含有人源化的HER2抗體,這些抗體通過一個四肽接頭與一種新型的拓撲異構酶I抑制劑(DXd)有效載荷連接。
  • 揭開核醫學的神秘面紗
    今天就讓我們走進懷化市第一人民醫院的核醫學科,一起來揭開核醫學的這層神秘面紗。核醫學科的核,指的是放射性核素,與核磁共振的「核」不是一碼事,也不同於核武器。核醫學是安全利用核素為人類醫學健康事業做出貢獻的典範,它利用核物理、計算機成像技術,生物生化等現代科學技術對疾病進行診斷、治療及研究。那麼,核醫學科到底是幹什麼的?都有哪些診治項目?
  • 揭開帕米爾高原拜火教的神秘面紗
    2500年前,這裡曾舉行過怎樣隆重而神秘的拜火教天葬儀式,然後,誰又將他們安葬在這裡?面對著被稱為「冰山之父」的慕士塔格峰,頭枕著塔什庫爾幹河,墓主人曾將自己生前怎樣的生活,全部帶入這沉睡了數千年的墓葬中?又留下了多少未解的謎團?這一層層厚厚的神秘面紗,正隨著諸多考古、歷史、民俗專家學者的介入,一點點被揭開。
  • 《葉猴王國》揭開白頭葉猴的神秘面紗
    這部長達一個小時的野生動物紀錄片帶我們進入猴子王國的腹地,追隨並拍攝到了珍稀野生動物白頭葉猴在中國美麗的喀斯特地貌山中的神秘生活。  華影青橙獲得允許進入此前一直禁止入內的地區拍攝,從而幸運地揭開了這群世界上最罕見的猴類的神秘面紗。
  • DS-8201風頭無兩,或將重構抗HER2治療新格局
    未來,DS-8201或可因其在後線治療中的優異療效挺進前線治療。此外,DS-8201對於HER2低表達人群也有效,期待其未來是否會重構HER2陽性乳腺癌整體治療格局。目前DESTINY-Breast01研究數據已經足夠令人驚豔,DESTINY-Breast03研究(二線頭對頭比較T-DM1)數據2021年即將披露,您期待怎樣的DB03數據,才能使DS-8201坐穩二線抗HER2治療?樊英教授:對於DS-8201與T-DM1的頭對頭比較,不論是從前者的旁觀者效應、HER2異質性等機制角度,還是從臨床數據來看,均應是DS-8201完勝。
  • 韋伯望遠鏡將揭開銀河系黑洞的神秘面紗!
    等到它發射後,它將收集穿過塵埃為人們揭開以前所未有的銀河系中心細節。太空望遠鏡科學研究所(STScI)的首席研究員Roeland van der Marel說道:「即便是來自韋伯的一張照片也將是獲得的最高質量的銀河系中心照片。」雖然地面望遠鏡和太空望遠鏡已經為人們提供了對銀河系中心居民們的誘人一瞥,但到目前為止只有最亮的恆星可以被探測到。
  • 臺灣寫真:揭開臺灣少數民族手紋的神秘面紗
    中新社屏東12月26日電 題:揭開臺灣少數民族手紋的神秘面紗  中新社記者 史元豐 路梅  居住在臺灣南部的少數民族排灣族群,雖沒有文字,卻以紋身的方式在手上記錄家族「密碼」。如今,全臺灣仍健在的手紋老人不過十數人。中新社記者日前探訪了其中一個村落,揭開手紋的神秘面紗。
  • 揭開紅珊瑚加工的神秘面紗
    它生長在200米以下的深海之中,它是與琥珀、珍珠一樣的有機寶石,但是它的產量卻極低,形體又是極為複雜,那麼紅珊瑚從深海中打撈上來之後是如何加工成大眾所看到模樣,紅珊瑚在匠人手中又是經過了怎樣錘鍊,才得以華麗轉身,讓我們一同揭開紅珊瑚加工的神秘面紗。
  • 揭開納米藥物的神秘面紗
    今天就讓我們揭開納米藥物的神秘面紗。什麼是納米藥物納米藥物根據生產方式的不同,大體分為兩類。一類是納米顆粒作為藥物載體,把藥物溶解後包裹於內,或者吸附在載體表面。另一類是將原材料加工製成的納米粒,或研發的新型納米作為診療藥物。
  • 造血幹細胞前體神秘面紗揭開
    ■最新發現與創新  科技日報北京5月19日電 (記者唐先武 通訊員俞瑩)軍事醫學科學院307醫院劉兵課題組聯合北京大學湯富酬課題組、中國醫學科學院袁衛平課題組,高效捕獲稀有的造血幹細胞前體,從而在單細胞功能及分子層面揭開了其發育過程的神秘面紗。
  • 「遺失的世界」索科特拉島 揭開神秘面紗
    讓我們跟隨英國《每日郵報》,一起揭開這個神秘島嶼的面紗吧!印度洋遺失島索科特拉島遠觀像科幻電影裡的圖片,但事實上它已進化為一個「世外」島,如同迷失的世界島一樣,已和非洲大陸分離了六、七百萬年。索科特拉島位於印度洋,在距索馬利亞250公裡和葉門340公裡的交匯處。島上的惡劣環境,有大面積的沙質海灘、石灰巖溶洞和巍峨的高山。
  • 化療藥DS-8201或為藍海市場中的ADC ?
    然而其對腫瘤細胞強烈的殺傷能力卻又讓藥物科學家們欲罷不能,因此就產生了旨在提升化療藥物精準殺傷能力的抗體偶聯藥物(Antibody Drug Conjugate,ADC),下面要介紹的DS-8201(Trastuzumab Deruxtecan),即為一款ADC藥物。
  • 中國人率先,為你揭開月球背面的神秘面紗
    中國人率先,為你揭開月球背面的神秘面紗月球對於人類而言,一直都充滿著神秘感,而所謂的月球就是我們肉眼看到的月亮,在漆黑的夜晚非常的皎潔明亮,給人一種出淤泥而不染的感覺,但他又有一種威嚴在讓人們十分的敬畏!
  • 揭開影像學檢查與輻射的「神秘面紗」
    今天,小編就來帶你們揭開影像學檢查與輻射的「神秘面紗」。  1.兒童常見的影像學檢查有哪些?  主要有:超聲檢查、X線攝片、CT、磁共振檢查(MRI)等。  2.哪些影像學檢查有輻射?  簡單來說就是,X線攝片和CT檢查是有一定輻射的,而超聲及MRI檢查沒有。
  • 重磅新藥DS-8201獲批,復發難治乳腺癌的剋星出現!
    今日,FDA宣布,加速批准第一三共和阿斯利康共同開發,靶向HER2的抗體偶聯藥物(ADC)Enhertu(fam-trastuzumab deruxtecan-nxki,曾用名DS-8201)上市,治療無法切除或轉移性HER2陽性乳腺癌患者。 大約五分之一的乳腺癌是HER2陽性乳腺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