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泛濫物種的問題,這幾年經常成為一個熱門話題,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為隨著中國經濟發展的加快,人類活動對自然生態的幹預也就越來越大,這就可能在其中會帶來一些很不少的影響,就比如物種滅絕和物種泛濫,兩者雖然極端不同,但卻會帶來一個同樣的效果,那就是自然生態的絮亂,從而影響人類活動。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水葫蘆大家都見過吧,作為外來物種,它在中國南部的江河地帶泛濫,將水面染成綠油油的一片,因此也就導致了水體缺乏陽光,最終藻類消失進而影響魚類消失,還可能帶來航道堵塞的問題,這對於漁夫和航運來說都是有影響的,因此生態界的滅絕和消失都應該值得重視,就比如我們今天要介紹的這個物種,如果它泛濫了,其實帶來的後果更加嚴重。
這個物種就是旱獺,也就是俗稱的「土撥鼠」。是一種棲息在草原和低山丘陵地帶的一種陸生穴居動物,是一種以草、漿果、地衣、苔蘚、根和花為食的草食性動物,外觀和其他鼠類都比較相似,體型肥粗壯,耳小眼細、四肢粗短、利爪堅硬且擁有一個蓬鬆短扁的尾巴。根據了解,旱獺共有6個亞種,包括天山亞種,內蒙亞種和阿爾泰亞種等等,絕大多數都可以在中國境內發現,從東到西的話,從黑龍江到內蒙古再到新疆都有分布,從北到南來說,從新疆,到甘肅,到青海,四川和西藏也都有棲息地,因此土撥鼠在中國分布的範圍其實特別寬闊。
而這個物種其實原先很少有人對它產生關注,但自從中國中文網絡環境中出現了一個土撥鼠的表情包後,這個物種也就開始頻繁走入國人的視野當中。這個物種其實是特別可愛的,土撥鼠的外形蠢萌無比,並且性情十分溫順,也比較親人,多數的土撥鼠都不怕人,也不會咬人,因此這樣的外表讓它成為了「寵兒」,有著大量的國人專門前往內蒙古草場,西藏草場,四川的莫斯卡前去探望這些小東西,然後專門餵食它們,因此土撥鼠的種群數量得到了「偏愛」後,據了解就有了很大的增長,在一些地區快速繁殖起來,就比如四川的莫斯卡這裡,當地的土撥鼠數量就比之前多了不少。
那麼這個物種真的那麼人畜無害嗎?事實上有著太多的人就關注土撥鼠的蠢萌外表,也就被他們的外表漂亮,這個物種其實遠遠沒有那麼人畜無害,首先它是藏民和內蒙牧民的心頭大患,因為藏區主要以經營牧草為生,而土撥鼠就是破壞草場的元兇之一,善於挖洞的它們,會將大量牧草的根咬斷,造成草場退化,產量迅速降低。
其次的話,土撥鼠作為嚙齒類動物,並且是其中極為容易攜帶潛藏烈性病菌的物種,是很容易傳播一些疾病的,就比如鼠疫等等,因此它們一向被疾控和植保部門列為殺滅的黑名單,不可在人類區域大量繁殖。因此為了安全,請別再大量餵食土撥鼠了,投餵野生動物本來就不怎麼提倡,還是一個有危險的野生動物,也希望遊客別再任性,讓別人的生活為你買單了。
(拒絕野味,從我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