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科學功勳動物:克隆羊多利薛丁格的貓

2021-01-10 IT之家

據國外媒體報導,人類雖然是地球上最具智慧的生物,但是人類的許多新發現或科學突破都是在其他生物物種的幫助下完成的。比如,綿羊、貓、大猩猩等都是曾經幫助科學家取得重大發現或科學突破的功勳動物。

1.綿羊多利

綿羊多利出生於1996年7月5日,它的出生證明了利用成年哺乳動物的細胞進行克隆是可行的,也標誌著生物技術新時代的到來。由於這個細胞取自另一隻綿羊的乳腺細胞,因此這隻克隆羊也就以胸部豐滿而著稱的美國鄉村音樂天后多利-巴頓的名字而命名。不幸的是,綿羊多利因關節炎和肺病等原因而死亡,它的死亡也被認為是克隆動物「早衰」引起的。它的DNA「年齡」是其身體「年齡」的兩倍。

2.薛丁格之貓

奧地利著名物理學家、量子力學創始人之一埃爾溫-薛丁格曾經利用一隻真的貓進行了關於量子理論的思想實驗,該實驗被用於闡述量子力學的哥本哈根詮釋的局限性,即粒子只要沒有被觀測,就可能以所有狀態形式存在,只有被真實觀測了,才會隨機以某種形式出現。在薛丁格的假想情形中,一隻被密封於盒子中的貓,在盒子打開之前,你無法知道它是死的還是活的,因此它的狀態是既是死的,又是活的。

3.大猩猩科科

科科是一隻西部低地大猩猩,現年42歲,體重約140公斤。它從1歲時就開始學習手語,它的教練是弗朗辛-帕特森。科科現在的詞彙量約為1000個手語姿勢,可以「聽」懂2000多句話。不過,科科的成就也引起了一些爭議,因為有的科學家認為科科就和巴甫沃夫的狗一樣,其表現僅僅是條件反射。

4.會用工具的黑猩猩

1960年,當英國著名動物學家珍妮-古道爾抵達坦尚尼亞時,當時普遍認為只有人類才會使用工具。卡薩科拉群落中的黑猩猩大衛-格雷比爾德和其它一些黑猩猩徹底改變了這種說法。古道爾發現,這些黑猩猩會將小樹枝上的樹葉摘掉,然後用小樹枝來釣白蟻。她還首次發現了黑猩猩會吃肉,這讓她對黑猩猩有了新的認識,黑猩猩此前一直被認為是「溫和的素食者」。

5.黑猩猩太空人

在美國空軍挑選黑猩猩參加位於新墨西哥州霍羅曼空軍基地的「太空黑猩猩學校」過程中,漢姆擊敗了40多個競爭對手,成為首隻被送往太空的猿類。它的名字也取自「霍羅曼航空宇宙醫療中心」的英文首字母。1961年1月31日,漢姆從卡納維拉爾角空軍基地起飛,突破地球大氣層,經歷16分鐘39秒的航程,抵達253千米高的太空。漢姆的亞軌道飛行比前蘇聯太空人尤裡-加加林成為首個進入太空的人類要早10個星期,它的任務為美國下一步載人航天奠定了基礎。漢姆於1983年去世,其遺體埋葬於新墨西哥州國際太空名人堂。

6.巴甫洛夫的狗

在研究消化系統究竟是如何工作的時候,著名生理學家伊凡-巴甫洛夫發現,在給狗餵食之前,它們就開始流口水。他明白了狗狗們的反應應該是與其助手的白色實驗室服裝有關係,後來他又通過鈴聲實驗證明了狗流口水的反應。他的發現揭示了一個完全不相干的條件通過訓練和實驗究竟是如何引起反射的。

7.非洲灰鸚鵡阿列克斯

非洲灰鸚鵡阿列克斯買自寵物店,它是著名心理學家艾琳-裴伯的訓練和實驗對象。通過為期30年的實驗,艾琳-裴伯證明了語言、交流和智慧並不是大型靈長類動物大腦的專利,一些「相對較小」的動物也可以擁有高級認知能力。阿列克斯可以數數,認識100多個單詞,甚至可以理解語法。去世前,它對艾琳-裴伯說的最後一句話是,「你很好。明天見。我愛你!」

8.達爾文地雀

在鳥類學家約翰-格勞德和其他朋友的幫助下,查爾斯-達爾文從來沒有注意到他在加拉帕戈斯群島上發現的這些鳥類是如何符合他的進化理論的。在《物種起源》一書中,沒有提及這些雀類,而且1936年之前也沒有人知道「達爾文地雀」。但是,這並沒有阻止它們實際上成為達爾文進化理論的完美例證,即使達爾文自己也從未意識到這一點。

9.瑪羅麗的腔棘魚

1938年12月,南非一家小型博物館館長瑪羅麗-考特內-拉蒂邁發現了一條史前魚類。此前,這種魚被認為已經滅絕至少7000萬年。這種魚被認為是一種介於魚類和四足類動物之間的物種,因此這一發現也被認為是上世紀最重大的動物學發現。瑪羅麗發現的腔棘魚就好比是活化石,是在大海中暢遊的海中活恐龍。但是,一直到1952年,瑪羅麗的朋友詹姆斯-史密斯才發現第二條標本,關於這種魚的重大生物學謎團才得以最終解開。

10.勞倫茲的鵝

1935年,奧地利動物行為與心理學家康拉德-勞倫茲指出,如果一群灰雁鵝剛剛孵化出來,它們來到這個世界上發現的第一個事物是「我」(康拉德-勞倫茲),那麼它們就會把「我」當成自己的母親。根據這一理論,康拉德-勞倫茲闡述了胎教的原理,詳細描述了動物在生命的早期是如何從雙親那裡學習各種行為特徵的。康拉德-勞倫茲證明,動物的一些行為是天生的,其他的都是後天學習的。這一研究發現也幫助他於1973年獲得諾貝爾醫學和生理學獎。

相關焦點

  • 克隆技術可以克隆出我們自己嗎?看看克隆羊多利的下場就知道了
    當克隆技術出現的時候,一些致力於拯救瀕危動物的學者開始寄希望於通過克隆的方式讓瀕危生物擺脫滅絕的命運。講到克隆技術的實驗大家一定對克隆羊多利一定有所耳聞,在初中的生物書中也有描述過此次克隆羊誕生的大致流程(如下圖)。
  • 多利羊因肺部感染死亡引發克隆動物"早衰"爭議
    東方網2月15日消息:蘇格蘭的羅斯林研究所14日證實,世界上第一隻成年體細胞克隆羊多利已因肺部感染而死亡。該所所長哈裡·格裡芬對德新社說,羊通常可以存活11至12年,而肺部感染對於高齡羊來說是「典型的病症」。多利的死亡再次引發了關於克隆動物是否具會「早衰」的爭論。
  • 多利羊難題亟待破解
    多利羊難題亟待破解 如同它問世時一樣,壽命僅6歲半的多利羊壯年早折,又為克隆技術及其應用帶來了爭論,同時也留下了一些謎團,其中最大的一個謎就是克隆動物是否早衰,有人稱之為多利羊難題。  所謂多利羊難題是指,克隆動物的年齡到底是從0歲開始計算,還是從被克隆動物的年齡開始累積計算,還是從兩者之間的某個年齡開始計算?
  • 世界第一頭克隆羊多利的屍體將在博物館展出
    本報專稿 英國蘇格蘭愛丁堡羅斯林研究所15日表示,在完成必要的研究性屍檢後,剛剛死去的克隆羊多利的屍體,將被陳列在位於愛丁堡的蘇格蘭國家博物館內,並向公眾展出。  培育多利的科學家之一、蘇格蘭羅斯林研究所的威爾莫特教授表示,多利患的是進行性肺病,估計是在與其它羊一起圈養時受到感染的。不過,具體的病因還有待屍檢後才能得出結論,此外,科學家還想通過屍檢結果證明多利是否提前進入老年期。  多利出生於1996年7月5日,它是由羅斯林研究所的科學家從一隻6歲綿羊乳房提取的基因物質複製而成的,也是世界上第一頭細胞克隆動物。
  • 揭秘克隆猴:從「多利」羊到「中中」猴,這一步為何跨越21年?
    vid=484178  新華社北京1月25日電 題:揭秘克隆猴:從「多利」羊到「中中」猴,這一步為何跨越21年?  新華社記者陳芳、董瑞豐  克隆猴在中國成功了。  中國科學院公布,世界上首隻體細胞克隆猴「中中」於2017年11月27日誕生,10天后第二隻克隆猴「華華」誕生。
  • 多利之父:尚無證據證明多利羊確因早衰而亡
    應邀來華出席2008天津國際幹細胞論壇的、被譽為克隆羊多利之父的英國皇家學會會員伊恩·威爾穆特(Ian Wilmut)教授10月14日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尚無證據證明克隆羊多利確實是因為早衰而亡。
  • 世界首批克隆動物今何在 「多利」活到6歲曾產4小羊
    克隆猴有啥價值  疾病研究、新藥測試  將大幅提速  在中國科學院神經科學研究所非人靈長類平臺,世界上首隻克隆猴「中中」,和她的妹妹「華華」除了體型大小略有差異,姐妹倆看不出什麼區別。孫強說,在「多莉」誕生以後,馬、牛、兔、貓、狗、駱駝等哺乳類動物的體細胞克隆相繼成功,但與人類相近的靈長類動物的體細胞克隆一直未被攻克。
  • 24年前就克隆出羊,複製人為何還沒出現?看看克隆羊下場就明白
    雖然筆者只是發揮了想像力,但如果複製人的技術真的被廣泛應用,這樣的事情就不會發生。說到克隆,"多利"是一個不得不提的名字。多利不是世界上第一個克隆動物,但卻是最著名的克隆動物。克隆技術並不難理解,很多植物先天就會克隆自己,比如把土豆切成塊種在地裡,然後收穫一堆土豆。24年前多莉誕生後,全球掀起了一股"克隆熱"。克隆是一種無性生殖技術,這意味著多莉不是自然交配的產物。
  • 克隆技術已經存在20多年,為什麼卻不複製人?看看克隆羊的下場
    20年前就有克隆技術,為何人類如此反對克隆?看克隆羊的下場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各種新奇的技術層出不窮。我們已經掌握了很多科幻電影中才會出現的技術。比如說像人工智慧的出現,他們可以和人類進行交流。並且連面部表情也十分豐富。但是很多科學研究成果在發展的同時。其中也會飽受爭議。
  • 第一隻克隆羊出來以後,還有其他克隆動物嗎?
    而之前的克隆動物都是從胚胎細胞中提取,不象「多利"完全由體細胞發展而來。「多莉」小羊的誕生引發一系列關於克隆「人」的討論,使得人們擔心克隆技術的成熟將給人類社會帶來倫理道德和社會安全方面的危機。同時「多利」的後來情況顯示它有早衰的跡象,並且克隆它的成功率還是相當的低。
  • 276次實驗失敗後成功克隆多利羊,堪稱克隆史上一個裡程碑!
    多利羊是世界上第一隻克隆成功的動物,是用已經分化成熟的體細胞克隆出的一隻羊,也是克隆史上的一個裡程碑,但這個成果也是來之不易的。276次實驗失敗後成功克隆多利羊,堪稱克隆史上一個裡程碑!對於克隆技術,我們可能了解並不多。
  • 24年前克隆出羊,為啥一直沒克隆出人?當知道克隆羊下場後才明白
    24年前克隆出羊,為啥一直沒克隆出人?當知道克隆羊下場後才明白克隆的意思就是複製,拷貝。而在生物學上,克隆又指通過體細胞進行的無性繁殖。人們通過克隆手段克隆出眾多的動物,而最早的就要說克隆羊多利了。克隆羊多利是1996年誕生的,距今已有24年了,多利的誕生推進了人類科學的進步,然而這24年來,克隆了許多動物,為什麼沒有複製人類呢?這其中絕大多數原因就是遭到絕大多數人的反對。克隆羊多利雖然比較成功,但是其壽命卻非常短暫,1996年誕生2003年就去世了。其實在克隆羊多利誕生之前就有科學家克隆了豹蛙和鯉魚,但是因為當時信息不發到所以不為國際知曉。
  • 24年前就造出克隆羊,為何不複製人?看看克隆羊的下場
    要是有人問起我們,世界上最為出名的動物會是什麼呢?估計一千個人可能會有一千個不同的答案,不過如果我說起克隆羊多利的話,你是不是會很熟悉的呢。沒錯無論是電視新聞還是各種科技書籍上,我們總是會看到關於克隆羊多利的介紹。實際上多利的誕生在科學史上有著裡程碑式的成就,畢竟它不是正常生育的一隻羊,而是一隻採用無性繁殖誕生的羊,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克隆技術。
  • 克隆羊多利和它的「遺產」
    1996年7月5日,世界第一隻體細胞克隆動物小羊多利誕生,這被認為是20世紀最重要的科學成就之一。20年過去了,多利雖早已離世,但它留下的「遺產」仍在造福人類。渾身潔白、鼻子粉撲撲、羊毛細長而彎曲,多利的相貌在羊群遍地的蘇格蘭,實在不算「出眾」。但多利的「出身」足以讓全球矚目:它是利用功能已經徹底分化的成年動物細胞無性繁殖而成,是利用克隆技術培育出的世界上第一隻哺乳動物。
  • 24年前就造出克隆羊,為何不複製人?看看克隆羊的下場,多恐怖
    要是有人問起我們,世界上最為出名的動物會是什麼呢?估計一千個人可能會有一千個不同的答案,不過如果我說起克隆羊多利的話,你是不是會很熟悉的呢。沒錯無論是電視新聞還是各種科技書籍上,我們總是會看到關於克隆羊多利的介紹。
  • 初中生物知識點梳理之多利的克隆過程
    多利的克隆過程     克隆是英語單詞clone的音譯,clone源於希臘文klon,原意是指幼苗或嫩枝,以無性繁殖或營養繁殖的方式培育植物,如杆插和嫁接。     如今,克隆是指生物體通過體細胞進行的無性繁殖,以及由無性繁殖形成的基因型完全相同的後代個體組成的種群。
  • 那些關於羊的科學冷知識:羊屁加劇溫室效應
    「有角反芻動物」是最近網上流行的一個段子,英語國家媒體在報導中國羊年時,為了這個羊是「goat(山羊)」還是「sheep(綿羊)」,抑或是別的什麼羊犯了愁,到中國一考察發現,羊年的年畫中什麼羊都有,就更不能確定哪個詞。於是就有媒體祭出「ruminant horned animal(有角反芻動物)」這招。
  • 世界首例體細胞克隆猴在中國誕生:盤點那些克隆動物
    自1996年第一隻克隆羊「多利」誕生以來,20多年間,各國科學家利用體細胞先後克隆了牛、鼠、貓、狗等動物,但一直沒有跨越與人類最相近的非人靈長類動物的「屏障」。比多利羊的克隆早了33年。  多利綿羊  1996年7月5日,世界第一隻體細胞克隆動物小羊多利在美國誕生,這被認為是20世紀最重要的科學成就之一
  • 克隆羊多利的人生之路
    要是有人問起我們,世界上最為出名的動物會是什麼呢?估計一千個人可能會有一千個不同的答案,不過如果我說起克隆羊多利的話,你是不是會很熟悉的呢。沒錯無論是電視新聞還是各種科技書籍上,我們總是會看到關於克隆羊多利的介紹。
  • 除了克隆猴外,你還知道哪些克隆動物?
    2017年11月27日,「中中」在位於上海的中國科學院神經科學研究所、腦科學與智能技術卓越創新中心的非人靈長類平臺誕生; 2017年12月5日,第二個克隆猴「華華」誕生。今天(1月25日)凌晨,國際頂尖學術期刊《細胞》以封面文章在線發表此項重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