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克隆猴外,你還知道哪些克隆動物?

2020-11-23 騰訊網

  聽說今天一早,大家都被兩隻小可愛刷屏啦!大眼睛、巴掌臉,還是一對雙胞胎。它們就是克隆猴「中中」和它的妹妹「華華」。一起來看看它們的故事吧!

  2017年11月27日,「中中」在位於上海的中國科學院神經科學研究所、腦科學與智能技術卓越創新中心的非人靈長類平臺誕生; 2017年12月5日,第二個克隆猴「華華」誕生。今天(1月25日)凌晨,國際頂尖學術期刊《細胞》以封面文章在線發表此項重大突破。

  什麼是克隆呢?

  克隆是英文"clone"或"cloning"的音譯,而英文"clone"則起源於希臘文"Klone",原意是指以幼苗或嫩枝插條,以無性繁殖或營養繁殖的方式培育植物,如扦插和嫁接。在大陸譯為「無性繁殖」,在臺灣與港澳一般意譯為複製,轉殖或群殖。 中文也有更加確切的詞表達克隆,「無性繁殖」、「無性系化」以及「純系化」。克隆是指生物體通過體細胞進行的無性繁殖,以及由無性繁殖形成的基因型完全相同的後代個體組成的種群。通常是利用生物技術由無性生殖產生與原個體有完全相同基因的個體或種群。

  為何此次克隆受到關注如此之大?

  利用體細胞克隆技術,不僅誕生出了包括馬、牛、羊、豬和駱駝等在內的大型家畜,還誕生了包括小鼠、大鼠、兔、貓和狗在內的多種實驗動物,但與人類最為相近的非人靈長類動物體細胞克隆的難題一直沒有得到解決,也就難以建立模擬人類疾病的動物模型,因此成為一個世界性難題。

  你知道這些克隆動物嗎?

  綿羊多利

  1996年,一隻名叫多利的綿羊被成功克隆誕生,這隻雌性綿羊一直存活了6年。這是世界上第一隻被克隆的哺乳動物,它被認為是人類克隆研究領域上最大的成功,之後數以百計的類似多利的哺乳動物被克隆出來。

  山羊米拉

  山羊米拉是在1998年克隆的,當時它和自己的姐妹們是從美國實驗室被製造出來,科學家利用家畜克隆技術生產對人體有益的藥物成份。

  老鼠庫姆利納

  2000年,科學家在美國夏威夷成功克隆一隻老鼠,這隻老鼠被命名為「庫姆利納」(Cumulina),它一直存活了兩年7個月。據悉,這在克隆研究領域是一項重大突破。

  獼猴特拉

  2000年,實驗室首次成功克隆了一隻叫做特拉的獼猴,後來科學家們陸續克隆了多隻猴子,可用於研究人員測試糖尿病等病症。

  歐洲盤羊奧姆布雷塔

  2000年,一隻叫做奧姆布雷塔的歐洲盤羊被成功克隆,科學家這樣做是為了營救目前世界上數目稀少的歐洲盤羊,避免它們從地球上滅絕消失。

  野牛諾亞

  2001年,一隻叫做諾亞的亞洲野牛被成功克隆,據悉,近年來亞洲野牛的數量銳減。諾亞由於痢疾只存活了兩天。

  兔子

  2001年,科學家成功克隆出兔子,他們克隆的兔子是純白色,之後科學家陸續克隆了30多隻兔子。

  貓科畢

  這隻名叫科畢的貓於2001年成功克隆,從此開闢了寵物克隆市場,並最終形成了克隆寵物的國際性行業。

  老鼠拉夫爾

  2002年,一隻叫做拉夫爾的大老鼠終於成功地被克隆,據悉,它經過15次克隆才最終成功。雖然像拉夫爾這樣的大老鼠最終可能用於實驗室研究,但是大老鼠的克隆技術較難實現,並且大老鼠的克隆對於人類醫學研究意義重大。

  騾子格姆

  騾子是不能生育的,除非採用克隆技術,2003年,美國愛達荷州研究小組成功地克隆了一隻叫做格姆的騾子。據悉,它不僅是第一隻被成功克隆的馬科動物,而且它也是第一隻被克隆的無法生育的動物。

  非洲野貓迪特尤克斯

  雖然目前非洲野貓並未滅絕,但2003年美國科學家還是克隆出了非洲野貓,作為克隆其他更容易出現數量驟減的物種樣本。

  鹿杜威

  2003年,美國德克薩斯州農業機械大學成功克隆了一隻白尾鹿,並取名為杜威。雖然它的家族成員存在於北美洲地區多次動物克隆實驗,但科學家們仍不懈進行克隆鹿實驗,其目的是用於研究鹿基因,並形成更好的鹿基因。

  雪貂利比和利麗

  2004年,美國依阿華大學首次成功克隆出雪貂利比和利麗,這對於研究呼吸管疾病非常有用,同時雪貂也是瀕危滅絕的物種。

  水牛穆拉罕

  印度成功地克隆了一頭水牛,將其命名為穆拉罕,最終它成為高產乳奶的來源,據稱,每時每天可產出35公斤牛奶,但是這頭克隆水牛僅存活了5天就死亡了。

  狗史努比

  2005年,韓國科學家挑戰了一項克隆技術,最終他們利用幹細胞移植手術培育出世界上第一隻克隆狗,並將這隻克隆狗命名為史努比。據悉,科學家利用幹細胞移植手術培育方法可用於研究人類疾病。

  你還知道哪些克隆動物嗎?

  歡迎和萌主互動交流噢!

相關焦點

  • 世界首個體細胞克隆猴誕生刷屏 這些體細胞克隆技術知識你該知道
    這標誌著中國將率先開啟以獼猴作為實驗動物模型的時代。該項成果於1月25日以封面文章在線發表在生物學頂尖學術期刊《細胞》上。什麼是體細胞克隆?體細胞克隆猴與胚胎細胞克隆猴有何區別?2000年,美國就誕生了胚胎細胞克隆猴,體細胞克隆猴與胚胎細胞克隆猴有什麼不同?體細胞克隆與胚胎克隆相比的優勢在哪裡呢?
  • 克隆猴在中科院誕生,複製人還遠麼?
    克隆猴的成功,將推動中國率先發展出基於非人靈長類疾病動物模型的全新醫藥研發產業鏈,促進針對阿爾茨海默病、自閉症等腦疾病,以及免疫缺陷、腫瘤、代謝性疾病的新藥研發進程,同時也會讓中國成為世界腦科學人才的匯聚高地。通過這種方式克隆的猴,能在短時間內產生大批遺傳背景相同的模型猴。
  • 揭秘克隆猴誕生:靈長類動物的克隆難度為何這麼大
    年,就有科學家克隆出了靈長類動物,這是一隻名為「Tetra」的克隆猴,只不過它的誕生是通過胚胎分裂的方法,即胚胎發育到8細胞時,人為地被分為2個4細胞的胚胎,再分別發育,該方法並非使用常規的動物克隆技術體細胞核移植進行,因此無論從科學意義還是實用性上,都比較受限。
  • 克隆猴成功了,複製人還會遠嗎?
    21年過去,科學家利用體細胞核移植技術(SCNT)克隆出許多其他的哺乳動物,如豬、牛、羊、貓、狗等,但未能克隆與人類更接近的非人靈長類動物。直到今年1月24日下午,中國科學院在北京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中科院科研團隊突破了體細胞克隆猴這一世界難題,在國際上首次實現了非人靈長類動物的體細胞克隆。今天,這一世界級成果在國際權威學術期刊《細胞》上發表。
  • 「中華」克隆猴領跑世界,率先以獼猴作為實驗動物模型
    1月25日,生物學頂尖學術期刊《細胞》(Cell)以封面文章在線宣布世界上首個體細胞克隆猴的誕生。這也是從1996年第一隻克隆羊「多利」(Dolly)體細胞克隆成功後,與人類相近的靈長類動物(獼猴)的體細胞克隆的難題首次得到解決。
  • 世界首例體細胞克隆猴在中國誕生:盤點那些克隆動物
    克隆猴的成功,是世界生命科學領域近年來的重大突破,將為腦疾病、免疫缺陷、腫瘤、代謝等疾病的機理研究、幹預、診治帶來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  盤點那些克隆動物  早在1952年,英國生物學家約翰·古爾就已經成功從成年青蛙皮膚的細胞成功克隆出了蝌蚪,小小的蝌蚪改寫了生物技術發展史,成為世界上第一種被克隆的動物。
  • 克隆猴已經有了,複製人還會遠嗎?其實你想太多了
    克隆技術是人類生物學發展的巔峰,自從克隆羊多莉出現後,無數人就在擔心的同時憧憬著,什麼時候會有複製人的出現。2019年,中國科學家創造出了兩隻體細胞克隆猴「中中」和「華華」,這是人類第一次通過體細胞克隆的靈長類動物,受到了世界生物學界的廣泛關注。
  • 克隆猴誕生,複製人還會遠嗎?
    自1996年第一隻克隆羊「多莉」誕生以來,這20多年間,人類已經先後克隆出了牛、鼠、貓、狗等動物,但在靈長類動物的克隆上卻屢屢碰壁。不過,就在前段時間,這一技術壁壘被我國科學家打破,我國已經成功克隆出了兩隻猴子!
  • 20年前的今天人類成功克隆猴,複製人引發倫理擔憂
    文丨張育(網絡配文)#克隆#2000年1月14日(農曆1999年12月8日),一隻克隆獼猴在美國呱呱墜地。這是全世界第一次成功地克隆靈長類動物———在基因上與人類最接近的動物。克隆猴美國俄勒岡地區靈長類動物研究中心的研究小組最先在著名的《科學》雜誌上發表了他們的這一克隆成果。這隻短尾克隆猴名叫泰特拉Tetra,其克隆方法同第一隻克隆羊多莉的誕生完全不同。克隆猴採用了胚胎分裂的辦法。Tetra在胚胎分裂157天之後幸運地降生。研究中心在此後用同樣的基因克隆出多隻猴子,它們將用來試驗新藥,從而為人類的健康和醫療做貢獻。
  • 世界首隻克隆猴在中國出生
    22日,克隆猴「中中」和「華華」在中科院神經科學研究所非人靈長類平臺育嬰室的恆溫箱裡向外張望。新華社記者 金立旺 攝  兩隻克隆猴目前生長狀況良好;第三隻克隆猴最早月底誕生  新京報訊 昨天,世界頂尖生物學術刊物《細胞》(Cell)以封面文章的形式在線發表中國科學家成功克隆靈長類動物獼猴的成果。
  • 克隆猴在中國誕生有啥重大意義?複製人離我們還有多遠
    克隆猴「中中」和「華華」在中科院神經科學研究所非人靈長類平臺育嬰室的恆溫箱裡(資料照片)  體細胞克隆猴的誕生,意味著中國科學家成功突破了現有技術無法克隆靈長類動物的世界難題。  那麼到底克隆技術是怎麼一回事? 克隆猴到底有什麼用?打破非人靈長類動物克隆障礙,下一步會否觸及複製人的敏感地帶?  什麼是克隆技術  克隆是英語單詞clone的音譯,意為「無性繁殖」,它的原意是指幼苗和嫩枝以無性繁殖或營養繁殖的方法培養植物。  隨著時間的推移,克隆的內涵已經擴大了。
  • 首例體細胞克隆猴在中國誕生!孫悟空的絕技「現實版」
    體細胞克隆猴的成功,將推動我國率先發展出基於非人靈長類疾病動物模型的全新醫藥研發產業鏈,加速針對阿爾茨海默病、自閉症等腦疾病,以及免疫缺陷、腫瘤、代謝性疾病的新藥研發進程。​看到這則新聞,很多人還不是很理解這件事的重要性。
  • 世界首例克隆猴在中國誕生
    自1996年第一隻克隆羊「多利」誕生以來,21年間,各國科學家利用體細胞先後克隆了牛、鼠、貓、狗等動物,但一直沒有跨越與人類最相近的非人靈長類動物的「屏障」。  克隆猴為什麼難?它的誕生有什麼價值?在克隆猴的誕生地——中國科學院神經科學研究所非人靈長類平臺,研究團隊給出了解答。克隆猴有啥價值?
  • 克隆猴"量產" 有望開啟藥物研發加速度
    首批克隆猴「中中」和「華華」又多了5個「小夥伴」。繼2017年中國率先攻克非人靈長類實驗動物克隆世界難題後,24日,中國綜合英文期刊《國家科學評論》封面刊登了克隆猴的最新突破。在嚴格遵循科研倫理的前提下,我國科學家首次得到一批用於疾病研究、遺傳背景一致的克隆疾病猴模型,按下全球藥物研發「快進鍵」。
  • 克隆猴橫空出世,複製人還遠嗎?
    世界首例體細胞克隆猴在中國橫空出世了。去年11月27日,中國科學院公布,世界首例體細胞克隆猴「中中」誕生,10天後,第二隻克隆猴「華華」誕生。今天,國際權威學術雜誌《細胞》將以封面文章形式在線發布該成果。啥叫體細胞克隆?
  • 中國克隆猴技術領先世界 將解決實驗動物模型缺失問題
    2018年3月18日訊,在今年兩會期間的記者會上,科技部部長萬鋼談及「中國科技創新5年來變化」說到中國在基礎研究領域的成果時,不僅提到了量子糾纏、外爾費米子、胚胎幹細胞,還提到了克隆猴。這些克隆猴有個意味深長的名字——「中中」、「華華」和「夢夢」。
  • 克隆猴「量產」 有望開啟藥物研發「加速度」
    繼2017年中國率先攻克非人靈長類實驗動物克隆世界難題後,24日,中國綜合英文期刊《國家科學評論》封面刊登了克隆猴的最新突破。在嚴格遵循科研倫理的前提下,我國科學家首次得到一批用於疾病研究、遺傳背景一致的克隆疾病猴模型,按下全球藥物研發「快進鍵」。
  • 克隆猴之後,真會有複製人?
    克隆猴為什麼這麼重要,這麼難?更有人擔心,同為靈長類的猴子克隆出來了,之後會不會真的有複製人出現?   克隆猴此前多次嘗試均告失敗   體細胞克隆猴的誕生之所以得到科學家、媒體和公眾的廣泛關注,首先因為這件事真的不容易。   從1996年7月第一隻體細胞克隆綿羊多莉誕生後,能否把這項技術應用到靈長類動物身上,就成了國際上關注的一個焦點。
  • 克隆猴,中國成功了!這意味著什麼?
    突破克隆猴世界性難題自從1997年「多莉羊」體細胞克隆成功後,體細胞克隆技術經歷了多年的發展,先後誕生出包括馬、牛、羊、豬和駱駝等在內的大型家畜,以及包括小鼠、大鼠、兔、貓和狗在內的多種實驗動物,但與人類最為相近的非人靈長類動物體細胞克隆的難題一直沒有得到解決,成為世界性難題。20年來,美國、中國、德國、日本、新加坡和韓國等多家科研機構在此方面進行不斷探索和嘗試,但始終未能成功。
  • 體細胞克隆猴第一人:技術無法申請專利,領先窗口期僅有一年
    而克隆猴的遺傳背景完全相同,這讓它們成為了非常完美的實驗動物和動物模型。對醫藥工業和人類疾病研究來說,這最大程度地減小了試驗誤差。也就是說,克隆猴提供了完美的統一的參照物,因為它們是一致的。當使用這些克隆猴作為實驗對象時,與自然繁殖的猴群相比,前者得出的實驗結果更可靠,因為人為引入的幹擾因素更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