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A認為月球金屬含量高於預測,美俄歐中印計劃開採星際礦產

2020-07-07 陝西地礦科技楊為先

據Mining.com網站報導,最早於2025年開始月球採礦的計劃變得更加有吸引力。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一個團隊發現,有證據表明,月球這個地球的天然衛星表面以下金屬含量可能比以前認為的更高。

這個研究團隊利用NASA的月球勘測軌道器(LRO)上的微型射頻(Mini-RF)數據分析認為,月球表面以下某些金屬比如鐵和鈦的含量比預測的要高。

此項發表在地球和行星科學通信(Journal Earth &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的研究成果對目前最公認的月球成因理論提出了質疑。該文質疑火星大小的物體撞擊地球引起上地殼大部分氣化而形成月球的假想。

論文第一作者伊薩姆·希格(EssamHeggy)表示,「通過加深對月球表面以下金屬實際含量的了解,科學家們能夠更進一步聚焦月球成因、演化及其對地球適居性的影響。」

NASA聲稱,此項證據是科學家在月球北極地區衝擊坑底部尋找冰時發現的。也就是說,在衝擊坑口底部的細粒灰塵來自月球更深層,是流星撞擊月球時衝擊產生的。因此,這些灰塵能夠代表月球更深層巖石成分。

研究人員發現,大的和深的衝擊坑口的金屬含量要比小和淺的坑口高。特別是在衝擊坑直徑在1-3英裡時,介電常數或電性能隨衝擊坑規模而增加。但是,當衝擊坑直徑在3-12英裡時,其電性保持穩定。

開礦命令

4月份,美國總統唐納·川普籤署一項命令,鼓勵美國公司商業性開發月球和其他天體資源。

該令將外層空間歸類為一種「法律上和物理上的獨特人類活動領域」而不是「全球公有地」,這為美國不受任何國際公約束縛而在月球採礦做了鋪墊。

此項命令聲稱,「美國人有權在外太空從事商業性礦產資源的勘查、開發和利用」,並強調美國從來沒有籤署1979年月球公約。而月球公約規定,任何太空活動都必須遵守國際法。

NASA認為月球金屬含量高於預測,美俄歐中印計劃開採星際礦產

NASA正在籌建有輪子甚至支架的月球基地,以增加著陸區的安全性、設備冗餘以及獲得重大發現的機率。

俄羅斯聯邦航天局(Roscosmos)迅速做出反應,譴責美國政府此舉為殖民主義。

Roscosmos負責國際合作事務的副局長謝爾蓋·薩維利耶夫(Sergey Saveliev)指出,「歷史多次證明,當一個國家出於自身利益開始領土擴張時,任何人都知道這會帶來什麼。」

美國提出的月球採礦全球法律框架,即所謂「阿爾忒彌斯協定」(Artemis Accords)是NASA為尋求合作的最新舉措。NASA計劃未來10年在外星體建設人類基地和空間站。

為實現在月球、小行星甚至其他行星開採資源的目的,NASA已經同幾項公共和私人計劃進行了結盟。

2015年,美國國會通過了一項法案,公然允許美國公司和公民開採、銷售和擁有任何太空物質。

該項法案中有一項重要的條款,聲明並沒有授權給企業和個人「對任何天體的主權,主權或獨佔權利,或者管轄權,以及所有權」。

1966年,美國、前蘇聯和其他國家共同籤署的外層空間條約規定,國家不能在太空擁有領地。

川普一直重視美國對外太空的控制權,2019年成立了太空軍,必要時發動太空戰。

NASA此前制定了一項長期月球探索計劃,包括在月球南極建立一個基地。

萬億市場

美國既不是第一個也不是唯一一個希望在月球採礦的國家。

俄羅斯近些年來一直計劃重返月球,並可能在更遠的外空旅行。2018年,Roscosmos制定了一項計劃,準備未來20年在月球建設一個長期基地,而普京總統也宣稱將很快實施火星探測計劃。

盧森堡是首批計劃在天體採礦的國家之一,為推進近地行星資源的勘查和商業利用,2018年該國成立了航天局(LSA)。

不過,與NASA不同,LSA並不執行研究或發射任務,其目的是促進航天工業經濟項目負責人、投資者和其他夥伴之間的合作。

在新興起的歐洲網絡幫助下,科學家去年宣布了未來5年內在月球開採資源的計劃。該項計劃由歐洲航天局負責,與阿里安集團合作,打算開採無核能源,據說價值數萬億美元。

中國和印度也計劃在月球開採氦-3資源。21世紀以來,中國探測器已經兩次在月球著陸,後續還有更多的發射任務。

在加拿大,大多數計劃來自私人部門。最引人注目的一項計劃是來自安大略省北部的德爾申創新公司(Deltion Innovations)與月球快車公司(Moon Express)合作,這也是經政府允許在地球以外空間進行勘查的首家美洲私營企業。

太空合作計劃包括小行星採礦、捕捉太空碎片以及在火星建設首個人類居住地,億萬富翁馬斯克還提出了向火星發射無人飛行計劃。

地質學家以及太空採礦的先行者,比如美國行星資源公司(Planetary Resources)都認為小行星的鐵礦石、鎳和貴金屬含量都比地球高,其市場以萬億美元來計算。

信息來源:Mining.com網站

相關焦點

  • 到月球開採礦產為何甚囂塵上?
    ◎趙臘平/文7月3日, 在業界頗有影響的加拿大礦業網刊發署名塞西莉雅·賈馬斯米(Cecilia Jamasmie)的報導稱:最早於2025年開始的月球採礦計劃現今變得更有吸引力了!本周,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一個研究小組發現的證據表明:月球這個地球的天然衛星的表面下蘊藏的金屬含量,可能比人們先前想像的要豐富得多。
  • 美國計劃在月球上開採資源,那裡有什麼礦產?
    美國總統川普宣布了美國在月球上的開採計劃。讓我們看看這是否值得。換句話說,月球上有什麼礦產?研究表明,月球土壤富含氧氣,因此許多元素以氧化物的形式存在。主要是月球地下的矽。月球就像地球——矽佔地球的30%,地殼佔地球的30%。然後是鋁和鈣。在月球上開採鋁並將其帶回地球並不是最具經濟意義的想法。在未來,我們可能需要鋁來組建月球上的生產。下一個地方是鐵,特別有價值的鈦。在一些地區,鈦的含量是地球土壤的兩倍。
  • 月球礦產極其豐富,人類有可能前去開採嗎?或許暫時「難以下手」
    月球礦產極其豐富,人類有可能前去開採嗎?或許暫時「難以下手」月球作為這個美麗地球的衛星,從四十多億年前,就一直在地球的上空在為這個地球,抵擋來自宇宙的傷害。月球距離這個地球,又只有38.4萬米。所以我們人類自古以來,就對月球有著非常多的研究和傳說。當然在以前的時候,我們人類對月的研究,只限於在地面上對其進行觀測。直到五十年前,我們人類的航天技術有了一個大的進步,才能親自登上這個月球,去實地的進行研究。但是這個月球有著太多的奧秘,所以我們到現在為止,還在不停的對月球進行研究和探索。當然不僅僅是因為好奇,在這個月球上,還有著豐富的礦產資源。
  • 地球礦產即將殆盡,為什麼不開採其它星球?
    但人類文明需要發展進步,且嚴重依賴礦產類資源,如果地球的礦產開採殆盡怎麼辦呢?我們知道,宇宙中有著無數的天體,這些天體都含有豐富的礦產資源,為什麼人類不想辦法開採一下?那麼,接下來就讓我們來詳細了解一下。
  • 繞月探測器發現月球上的金屬礦產,月球在未來有哪4個重要作用?
    NASA關於月球的研究中又取得了新的發現,研究人員通過月球偵察軌道飛行器(LRO)通過分析隕石坑發現地下有高含量的鐵和鈦等金屬,在此之前認為月球是一顆金屬資源匱乏的天體,除了表面有大量的氦-3資源能進行大規模開採,並沒有發現有其它值得開採的礦產資源,如今隨著太空探索熱潮的興起,人們又把目光放到了這顆既熟悉又陌生的月球上,對於月球上有礦產資源意味著這裡會成為人類首個在地外開採資源的天體
  • 這時候還想劃分月球?NASA提出月球開採的「阿爾忒彌斯協議...
    該協議還將依據國際法制定一個框架,賦予私營公司對月球礦產資源的所有權。對此,俄國家杜馬議員克林採維奇表示,美國此舉意在建立一個類似於北約的太空聯盟。但如果沒有俄羅斯的技術,該計劃的實施將非常困難。他表示,各國都希望參與到月球開發中,這是國家力量的一部分,而能否參加「阿爾忒彌斯計劃」取決於各國是否遵守「美方希望看到的行為準則」。不過,川普政府尚未與盟友分享協議草案。未來幾周內,美方計劃與加拿大、日本和歐洲國家以及阿聯等太空夥伴正式就協議展開磋商,並與川普政府認為在月球開採上志趣相投的國家進行會談。
  • 如何在月球上開採火箭燃料?
    換句話說,如果我們能有效開採月球資源,月球就會成為前往火星和其他星球途中一個節省成本的星際加油站。月球開採帶來的效益每個國家都想從月球開採當中分一杯羹:歐洲航天局建設 「月球村」 設想就包括採礦作業,中國的 「嫦娥五號」 月球探測器和取樣返回任務也被認為是進一步了解月球水含量的前期調查。
  • 人類計劃未來聯合開採月球資源
    包括俄羅斯、美國、中國和印度在內的多個太空強國以及私人太空探索公司已承諾花費數十億美元來抵達月球,並開採其大量資源。但這些雄心是否可行?Evgeny Slyuta博士說,月球上目前沒有價值開採,以人類目前的技術也沒有辦法大規模運回地球。
  • 開採月球上的氦3,對實現可控核聚變有何意義?
    月球是地球唯一的衛星,不但承載著人類對外太空探索的希望,而且還可以作為人類向更加遙遠的深空進行星際探測和航行的中轉站。與此同時,隨著地球上資源、能源消耗量的不斷增加,將目光放到其它星體上進行能源資源開採越來越成為一種趨勢,而月球作為距離地球最近的星體,勢必會「近水樓臺先得月」,對月球資源的開發,估計在不久的將來將會成為一種熱潮。
  • 我國公布太空採礦機器人,下月升空驗證技術,未來將開採貴重礦物
    ,有的小行星上所蘊藏的礦產資源,如果以目前的礦產商品價格來衡量,將會出現非常驚人的數據。至於上面的黃金、鉑、等金屬,其含量也同樣比地球表面可開採部分的蘊藏量多得多,有人估計靈神星上面的礦物價值可達七萬億億美元,若將其上的礦物都運送到地球上的話,大部分重金屬礦物價格都會大幅度下跌,黃金的價格將比生鐵還便宜,全球商品經濟價格系統將會被徹底顛覆。
  • 宇宙資源寶庫:月球上有哪些礦產資源?開發難度如何?
    2021-01-09 12:34:47 來源: 南港初晴晴 舉報   月球的礦產資源極為豐富
  • 川普政府起草月球開採新協議 草案內容曝光
    據路透社6日報導,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將其新的月球開採國際協議稱為「阿爾忒彌斯協議」。根據協議草案內容,成員國可在其月球基地周圍建立「安全區」,以防在附近運行的競爭對手幹擾破壞。該協議還將依據國際法制定一個框架,賦予私營公司對月球礦產資源的所有權。對此,俄國家杜馬議員克林採維奇表示,美國此舉意在建立一個類似於北約的太空聯盟。但如果沒有俄羅斯的技術,該計劃的實施將非常困難。
  • 計劃進入倒計時!NASA將探索「黃金星球」,價值1萬萬億美元
    天文學家之所以認為普賽克是一顆寶藏小行星,是因為它可能含有許多貴重金屬,換而言之它很可能是一顆礦產資源豐富的小行星。前段時間國外媒體報導,美國宇航局計劃研發新型小行星探測器「普賽克」,目的就是探測小行星普賽克。
  • 開採海洋礦產資源的可持續之道
    如果以環境可持續的方式開採,那麼深海海底發現的金屬(例如鎳、銅、錳、鈷)有可能幫助我們實現全球清潔能源目標的潛力。但是為了要實現這一目標,我們需要進行深海研究,以確定避免和減少潛在環境影響的必要措施。同時深海研究也能夠加深我們對海洋生物多樣性和海洋生態過程的認識。深海研究與創新是實現可持續開發海洋的關鍵。
  • 月球出現巨大金屬礦藏,儲量堪比五個夏威夷島,各國聞風而動
    月亮是地球上唯一的衛星,從許多角度來看,月球對地球非常重要,因此人類也非常關心月球,人類登上的第一顆行星是月亮,而擁有最多衛星發射器的行星也是月亮。最新的研究報告已經發布,在月球背面發現了巨大的陰影表面,在這方面,科學家說這是一個金屬礦,它位於月球下方290,000米處,密度很高,通過檢測和計算表明,該巨大金屬物體的密度遠高於月球地表,其質量也非常大,總重量為218萬噸。
  • 越界越層開採礦產資源行為如何定性
    ◇在非法採礦罪客體單一特定的情況下,對越界越層開採礦產資源數額特別巨大的行為以盜竊罪定罪處罰,更加符合對其法益(財產權)保護的要求。  越界越層採礦,是指在採礦許可證的水平標高、拐點以外開採礦產資源,其行為與礦產所有權息息相關。對越界越層開採礦產資源數額特別巨大的行為構成何種犯罪的爭議主要集中在兩方面,有人認為構成非法採礦罪,也有人認為構成盜竊罪。
  • 美國NASA擬砸200億搶先太空採礦
    最近,彭博社報導,美國眾議院提出了一項議案,對參與開採、回收和循環利用美國重要礦藏和金屬的公司給予稅收優惠,旨在減少在稀土方面對中國的依賴。川普也曾下令,要刺激稀土磁鐵的生產,試圖發展美國本土的稀土產業。
  • 湖南金屬礦產概況
    在有色金屬礦產中的伴生金礦主要有兩個礦區,一是水口山鉛鋅礦,其金礦儲量達到50噸以上,為大型金礦。二是瀏陽市七寶山銅多金屬礦區,伴生或共生的金礦儲量達31噸。伴生的金礦只能在有色金屬冶煉中回收。另有少量的已氧化形成的鐵帽型金礦,可單獨開採。
  • 月球殖民不是夢!月球水冰開採計劃開始成型啦
    通過國際合作開發月球資源的方式能夠消除這種憂慮。」梅特澤格指出很多國家希望對月表進行科學考察。他說:「如果我們能夠就地取材,便可大幅提高月球探索的效率,同時讓這種研究進一步深入。由於這種利益趨同,我認為月球採礦有望在十年內成為現實。首先,我們要確定月球資源的特徵和數量,而後研發採礦技術和設備並將它們部署到月球,整個過程大約需要十年時間。」
  • 月球殖民不是夢!月球水冰開採計劃開始成形啦
    科學家、工程師和採礦技術專家開始繪製藍圖,規劃勘探和開採月球極地水冰所需的硬體和任務。他們為何對月球水冰產生濃厚興趣?原因很簡單:月球水冰可以轉化成氧、液態水和火箭燃料。開採水冰能夠幫助拓荒者在月球上生存並建造繁榮的殖民地,同時也能讓企業家賺得缽盈盆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