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痛悼念阿雷西博望遠鏡,科學精神永垂不朽

2020-12-04 猩預售

全球第二大的射電望遠鏡,阿雷西博望遠鏡由於遭受颶風侵襲,經搶修無效,被迫永久關停。

在它運轉的半個多世紀中,阿雷西博望遠鏡不僅多次幫助天文學家斬獲諾貝爾獎,而且在多個研究領域作出過開創性的貢獻。在地外文明探索上,阿雷西博就是一個先鋒。

有人特意為阿雷西博寫了一篇訃告。這篇訃告就像對待一位老朋友一樣,回顧了它的生平往事。

沉痛悼念阿雷西博望遠鏡,科學精神永垂不朽

位于波多黎各的阿雷西博天文臺射電望遠鏡,長期勤奮工作,任勞任怨,積勞成疾。然而因為年久失修,不巧近幾年又遭遇超強颶風的襲擊,傷重病危。雖然經過緊急救治,但最終醫治無效,於2020年12月1日逝世,享年60歲。

在長達半個世紀的時間裡,阿雷西博都是全球最大的射電望遠鏡。這個紀錄直到2016年,才被中國的天眼望遠鏡打破。

阿雷西博能長這麼大個子,其實跟它「出生的方式」有很大關係。

1960年,阿雷西博望遠鏡在波多黎各的阿雷西博山區誕生,孕育它的是美國康奈爾大學教授威廉·戈登。你如果熟悉地理,應該知道波多黎各是美國的一個自治邦,不過它距離美國本土2000多公裡,是大西洋上的加勒比海中的群島。而阿雷西博就出生在群島的北岸。

天文學家通常會用射電望遠鏡,研究宇宙中那些肉眼看不見的低溫目標,或者比較瀰漫的星際氣體。

作為全球最大的射電望遠鏡,阿雷西博的一生可以說戰功赫赫。從少年時期,它就展現出了驚人的天賦。

緊接著,阿雷西博望遠鏡又發現蟹狀星雲的中心隱藏著一顆脈衝星,也就是旋轉的中子星。

在這個基礎上,阿雷西博望遠鏡再次發現相互繞轉的兩顆中子星。而這個發現讓負責這項研究的天文學家獲得了諾貝爾獎。

在我們的太陽系裡作出發現之後,阿雷西博望遠鏡又經過了幾次升級改造。

比如說,它最初的架構使用金屬網,你可以把這個架構理解為它的骨骼。可後來阿雷西博的架構被升級成了38000塊獨立可調整的鋁板。這讓阿雷西博望遠鏡達了到更高的觀測精度,觀測無線電信號的波段範圍提升到了5000兆赫。這是之前的10倍。

升級後的阿雷西博望遠鏡又取得了驚人的科學發現。

1989年,它直接拍攝了一顆小行星的無線電波段的照片。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拍到我們太陽系內小行星的無線電波段的照片。一年之後,也就是1990年,阿雷西博望遠鏡再次立功。它發現了一顆新的脈衝星,而且確認脈衝星附近有三顆環繞它的行星。要知道,這是人類第一次發現太陽系外的行星。這是一個重大意義的發現。如果像地球這樣的行星在宇宙裡普遍存在,就意味著生命有可能並不孤獨。這個發現也讓負責這項研究的天文學家獲得了諾貝爾獎。

你看,從我們附近的太陽系小天體,到遙遠的太空深處的脈衝星,阿雷西博望遠鏡不斷地獲得「人類第一次」的新發現。

天文學家相信,如果宇宙中別的星球存在高等級智慧生命,它們可能會發射出可以破解的無線電信號。阿雷西博望遠鏡長時間檢測這樣的信號,試圖搜尋地外生命存在的跡象。同時,它還主動出擊,把人類的重要信息進行編碼,然後用信號發射器向太空發射廣播。

在科學工作之餘,阿雷西博望遠鏡也積極發展自己的文化興趣愛好。它參與拍攝了《007黃金眼》《接觸》和《X檔案》等等熱門影視作品。由於它極其專業的鏡頭感,阿雷西博望遠鏡受到科幻電影導演們的歡迎,成了科幻電影電視作品中常見的客串嘉賓。

到了2010年代,經過50年的連續工作,阿雷西博望遠鏡已經上了年紀,急需休假進行全面的身體檢查。但是,體檢和日常保健的經費經常落實不到位。這導致阿雷西博望遠鏡的身體狀況每況愈下。

雪上加霜的是,最近幾年發生的幾場颶風,都給阿雷西博造成了不小的危害。2017年瑪麗亞颶風導致波多黎各的一條電纜折斷。折斷的電纜跌落到望遠鏡的鏡面上,損壞了30塊鋁板。即便是這樣,阿雷西博望遠鏡仍然堅持科學工作,在缺少一根電纜和一部分鏡面的情況下,繼續跟蹤星空中的目標,儘可能收集數據。

2000年之後,中國開始布局建造一臺500米口徑的射電望遠鏡,這臺望遠鏡預計會取代阿雷西博望遠鏡,成為世界第一。中國的資金投入豐厚,人才積累充足,很有信心成為未來射電天文學的研究中心。而且從一開始,中國就提出向全世界分享自己的觀測數據和科學成果。

阿雷西博望遠鏡在波多黎各的山谷中,和越來越多的雜草為伴。過去輝煌時代常見的天文學家們,漸漸地也不再來訪。國際會議上更是越來越少見阿雷西博望遠鏡的發言。年邁的阿雷西博靜靜地衰老。

2020年8月,阿雷西博的健康再一次受到了重擊。一次熱帶風暴造成阿雷西博望遠鏡上,一根負責結構支撐的纜繩斷裂,鏡面上出現了長達30米的裂縫。這相當於是它的「肋骨」斷了,還順帶損傷了周圍的「內臟」。

2020年11月19日,美國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宣布,放棄阿雷西博望遠鏡的搶救,在接下來幾周時間內逐步清理安全區域,阿雷西博望遠鏡正式退役。2020年12月1日,阿雷西博望遠鏡第三根電纜斷裂,整個觀測平臺徹底倒塌。

阿雷西博離去的消息傳出來之後,天文學界一片譁然。科學家們萬分沉痛,紛紛發文表達遺憾和悼念。

相關焦點

  • 阿雷西博望遠鏡
    沉痛悼念阿雷西博望遠鏡,科學精神永垂不朽位于波多黎各的阿雷西博天文臺射電望遠鏡,長期勤奮工作,任勞任怨,積勞成疾
  • 全球第二大射電望遠鏡被迫退役
    在它運轉的半個多世紀中,阿雷西博望遠鏡不僅多次幫助天文學家斬獲諾貝爾獎,而且在多個研究領域作出過開創性的貢獻。在地外文明探索上,阿雷西博就是一個先鋒。沉痛悼念阿雷西博望遠鏡,科學精神永垂不朽位于波多黎各的阿雷西博天文臺射電望遠鏡,長期勤奮工作,任勞任怨,積勞成疾。
  • 沉痛悼念我國蜜蜂科學家葛鳳晨先生
    今天,我們懷著極其沉痛的心情,深切緬懷我國著名養蜂學家、吉林省養蜂科學研究所主要的創建者、奠基人、首席科學家葛鳳晨先生。2018年8月3日19時30分,葛鳳晨先生因病醫治無效,與世長辭,享年80歲。葛老先生的逝世,是我國蜂業界的重大損失。在此,中國蜂產品協會謹代表全國蜂業同仁向葛老先生致以沉痛哀悼,並向其家屬表示親切慰問。
  • 阿雷西博就是一個先鋒
    1960年,阿雷西博望遠鏡在波多黎各的阿雷西博山區誕生,孕育它的是美國康奈爾大學教授威廉·戈登。你如果熟悉地理,應該知道波多黎各是美國的一個自治邦,不過它距離美國本土2000多公裡,是大西洋上的加勒比海中的群島。而阿雷西博就出生在群島的北岸。在阿雷西博望遠鏡之前,其他的望遠鏡都是人造的獨立建築,這種建築的口徑最大也不超過100米。
  • 最後的輓歌:阿雷西博望遠鏡報廢,宇宙探索黃金時代亦遠去了
    圖源:Getty Images  波多黎各著名的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即將報廢的消息一經傳出,科學界陷入了一種悼念氛圍之中。對許多人來說,阿雷西博不僅是世界第二大射電望遠鏡,也不僅是我們探索描摹宇宙以尋找外星生命的關鍵工具——它更是過去50年間天文學、科學甚至人類成就的標誌性紀念碑。  現在,喪鐘為它而鳴。  阿雷西博的退役標誌著曾一度輝煌的科學調查和太空探索日漸式微,這類活動由類似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的公共組織進行。
  • 世界只剩中國FAST一隻天眼|望遠鏡|射電望遠鏡|阿雷西博|阿雷西博...
    美國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坍塌,世界只剩中國FAST一隻「天眼」: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當地時間12月1日確認,被譽為地球「兩大眼睛」之一的波多黎各阿雷西博(Arecibo)射電望遠鏡塌了,繼今年8月兩次嚴重電纜事故後,望遠鏡懸掛的接收設備平臺當天墜落並砸毀瞭望遠鏡反射盤(天線)表面,望遠鏡很可能已不能再使用,重建是目前最可行的方法之一
  • 美國阿雷西博望遠鏡退役前垮塌
    新華社華盛頓12月1日電(記者譚晶晶)當地時間1日,位於美國海外屬地波多黎各的美國阿雷西博望遠鏡因結構失控而垮塌。11月19日,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宣布阿雷西博望遠鏡將退役,並以可控方式拆除。但拆除計劃尚在進行中,望遠鏡設備平臺就已倒塌。
  • 再見,阿雷西博望遠鏡!
    阿雷西博望遠 鏡(簡稱阿雷西博), 不得不退休了! 11月19日,美國科學家宣布了這個消息。世界各地的科學家,紛紛向它告別。57年前,在美國的一個島嶼上,科學家選了一處鬱鬱蔥蔥的山谷,架起了一口大「鍋」(如圖)。
  • 世界失去一隻「眼睛」——阿雷西博望遠鏡57年留下了什麼?
    近日,美國的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垮塌,世界上只剩中國FAST一隻「天眼」。阿雷西博在服役的57年中有哪些科學貢獻?它和FAST有何異同?(圖片來源:businessinsider.com)阿雷西博望遠鏡於1963年建成,口徑305米,在其主鏡盤上方接近150米的高處,懸吊著重達900噸的科學設備平臺。
  • 阿雷西博望遠鏡塌了,「凝視」宇宙的故事還在繼續
    當地時間12月1日,位于波多黎各的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坍塌了。一時間,關於阿雷西博的各種報導鋪天蓋地。據悉,阿雷西博望遠鏡坍塌是因為3個支撐塔全部斷裂,重達900噸的接收平臺直接墜落到望遠鏡的反射盤上。天線被砸壞,望遠鏡已無修復可能。阿雷西博為何會坍塌?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和阿雷西博同屬於射電望遠鏡,二者有何異同?
  • 美國阿雷西博望遠鏡塌了,世界只剩中國FAST一隻「天眼」
    【文/觀察者網 趙挪亞】一夜之間,曾在人類天文探索史上留下過濃墨重彩一筆,被譽為地球「兩大眼睛」的波多黎各阿雷西博(Arecibo)射電望遠鏡塌了。望遠鏡所有方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當地時間12月1日確認,繼今年兩次嚴重電纜事故後,望遠鏡懸掛的接收設備平臺當天墜落並砸毀瞭望遠鏡反射盤(天線)表面,目前無人傷亡,但望遠鏡很可能已不能再使用,重建是目前最可行的方法之一。
  • 阿雷西博望遠鏡將重建:前期投入800萬美元
    【環球網科技綜合報導】1月4日消息,據外媒報導,波多黎各近日宣布,將對阿雷西博望遠鏡進行修復。阿雷西博望遠鏡位於美屬波多黎各島,是世界上第二大的單鏡面射電望遠鏡。2020年12月1日,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確認,阿雷西博望遠鏡的平臺坍塌,無人傷亡。
  • 美國阿雷西博望遠鏡垮塌 曾數次遭颶風地震衝擊
    新華社華盛頓12月1日電(記者譚晶晶)當地時間1日,位於美國海外屬地波多黎各的美國阿雷西博望遠鏡因結構失控而垮塌。  11月19日,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宣布阿雷西博望遠鏡將退役,並以可控方式拆除。但拆除計劃尚在進行中,望遠鏡設備平臺就已倒塌。
  • 阿雷西博望遠鏡:聆聽與吶喊者終逝去
    坐落在波多黎各的阿雷西博望遠鏡,在2020年12月1日塌了。當天凌晨,望遠鏡的三個支撐塔全部斷裂,重達900噸的儀器平臺墜落到下面的碟形反射盤上。阿雷西博設備坍塌殘骸|Juan R.Costa阿雷西博望遠鏡直徑305米,經歷了57年的風風雨雨。
  • 美國「天眼」阿雷西博望遠鏡崩塌,全球僅剩中國貴州「天眼」
    美國最大球面射電望遠鏡,波多黎各阿雷西博望遠鏡(Arecibo Telescope)發生災難性意外,望遠鏡鏡面遭上方懸吊設備墜下砸毀。 由於阿雷西博望遠鏡直徑達數百米,整個損毀場面猶如戰區廢墟。阿雷西博望遠鏡現在需要永久拆除,而世界上同級別單一球面射電望遠鏡,只剩全球最大的中國貴州「天眼」。
  • 中科院金屬研究所發訃告悼念師昌緒 設立弔唁廳
    師昌緒(資料圖)  中新網11月10日電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網站10日發訃告,沉痛悼念師昌緒先生。師昌緒先生致力於材料科學研究,在高溫合金、合金鋼、金屬腐蝕與防護等研究領域取得了豐碩成果,主持研製出多項國家急需的戰略材料及部件,豐富和發展了凝固理論、相變理論、性能評價方法;引領和推動了我國納米科學技術、碳纖維、金屬腐蝕與防護、生物醫用材料、鎂合金等學科的快速發展;造就和培育了大批材料與工程科學的傑出人才;就我國大型飛機、航空發動機及燃氣輪機、新材料研究等重點科技領域發展向黨中央、國務院提出多項重要建議
  • 阿雷西博望遠鏡落寞,地球兩隻眼睛,現在僅剩中國天眼!
    阿雷西博望遠鏡坍塌,地球兩隻眼睛僅剩中國天眼!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當年的名氣絲毫不亞於中國天眼的建成,在12月11日經過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的確認,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在經過兩次嚴重的事故之後,終於墜毀坍塌,所幸並無造成人員傷亡。面對這個已經報廢無法使用的望遠鏡,或許這是它最好的歸宿。
  • 美國阿雷西博望遠鏡發生坍塌 現場畫面公布
    據央視新聞客戶端消息,日前,美國阿雷西博望遠鏡坍塌的現場畫面公布。這臺位於美屬波多黎各的大型射電望遠鏡1日因結構失控發生坍塌。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3日公布了事發時的視頻。事故沒有造成人員傷亡。據報導,當時三座吊塔上的殘餘鋼纜無法支撐重約900噸的儀器平臺,導致整個平臺墜落在直徑為305米的反射面板上,至此阿雷西博徹底結束了觀測壽命。坍塌事故發生前,該望遠鏡最後一次使用是在8月6日,之後數日鎖扣輔助鋼纜的一個接頭又發生故障。而故障原因據悉是生產方面出現差錯。11月6日,另一根鋼纜斷裂。
  • 美國「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坍塌,世界只剩中國一隻「天眼」
    美國「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 美國在波多黎各的「阿雷西博 美國「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坍塌 「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由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使用
  • 美國阿雷西博望遠鏡塌了,世界只剩中國FAST一隻「天眼」,可惜
    一夜之間,被稱為地球「兩隻大眼睛」的波多黎各阿雷西博(Arecibo)射電望遠鏡塌了。這架望遠鏡的擁有者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當地時間12月1日證實,在今年8月發生兩起嚴重電纜事故後,望遠鏡懸掛的接收設備平臺當天墜落,並摧毀瞭望遠鏡反射鏡(天線)的表面。目前沒有人員傷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