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昌緒(資料圖)
中新網11月10日電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網站10日發訃告,沉痛悼念師昌緒先生。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於2014年11月11日上午9點起在北區學術報告廳設立弔唁廳,供社會各界人士和中科院金屬研究所職工前來弔唁。
訃告如下:
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我國著名材料科學家、戰略科學家,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原副主任、中國工程院原副院長,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資深院士,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名譽所長師昌緒先生,因病醫治無效,於2014年11月10日7時7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6歲。
師昌緒先生是我國高溫合金的奠基人。他排除萬難回到祖國,把畢生精力獻給了祖國的科技事業。師昌緒先生致力於材料科學研究,在高溫合金、合金鋼、金屬腐蝕與防護等研究領域取得了豐碩成果,主持研製出多項國家急需的戰略材料及部件,豐富和發展了凝固理論、相變理論、性能評價方法;引領和推動了我國納米科學技術、碳纖維、金屬腐蝕與防護、生物醫用材料、鎂合金等學科的快速發展;造就和培育了大批材料與工程科學的傑出人才;就我國大型飛機、航空發動機及燃氣輪機、新材料研究等重點科技領域發展向黨中央、國務院提出多項重要建議,為推動我國科技事業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
師昌緒先生用生命譜寫了精彩的人生,為後人樹立了光輝的榜樣。他的卓越貢獻和高尚品格受到國內外科學家的廣泛讚譽和敬仰。他的逝世是我國科技界的重大損失!我們沉痛悼念並深切緬懷師昌緒先生!
師昌緒先生永垂不朽!
我所於2014年11月11日上午9點起在北區學術報告廳設立弔唁廳,供社會各界人士和我所職工前來弔唁。
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
2014年11月10日
人物介紹:師昌緒 2010年度國家最高科技獎得主 追憶:老人好管「閒事」
1920年11月出生於河北省徐水縣,著名的金屬學及材料科學家,中國生物材料委員會名譽主席。新中國成立時,美國國務院明令禁止回中國的35名中國學者之一。
戰機發動機材料出自他的手
歷史閃回1975年,貴州170廠四面漏風的工棚裡,住進一個總是笑呵呵的老頭。他和工人們一樣,每天喝水管裡放出來的渾水,排隊買發黴的大米、玉米和地瓜幹做的混合飯,喝那些連醬油都沒有的南瓜湯。
人們一開始認為,他只是個普通的科研人員,後來才知道,他就是製造空心渦輪葉片的大行家——師昌緒,他和空心葉片的生產基地一起從瀋陽轉移到了貴州。
一位曾和他一起在貴州工作過的同志回憶說,那種飯菜「如不耐心和用力去嚼,無法下咽。可是師先生毫無怨言,而且非常樂觀。」即使在這樣的條件下,師昌緒從原料的準備到驗收標準的制定,都親力親為。
最後,這種工藝複雜的空心葉片的成材率遠遠超過了該廠原來生產的實心葉片。
上世紀,他被任命為高溫合金研究組的負責人後,研製出一種用於渦輪盤的鐵基高溫合金761,該合金的屈服強度高,並可在700℃長期工作,處於當時國際先進水平,目前已大量應用於我國戰機發動機。
科技成果
中國高溫合金開拓者之一,發展了中國第一個鐵基高溫合金,領導開發我國第一代空心氣冷鑄造鎳基高溫合金渦輪葉片,可用作耐熱、低溫材料和無磁鐵錳鋁系奧氏體鋼等,具有開創性。
本版文/記者李洪鵬(2011.1.14 《法制晚報》)
http://news.sohu.com/20141110/n405917201.shtml news.sohu.com false 中國新聞網 http://www.chinanews.com/gn/2014/11-10/6764656.shtml report 1321 師昌緒(資料圖)中新網11月10日電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網站10日發訃告,沉痛悼念師昌緒先生。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於2014年11月11日上午9點起在北區學術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