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S 2021線上啟幕 自動駕駛領域亮點幾何?

2021-01-13 新浪科技

來源:雷鋒網

新品拿到手軟,好物天天推薦,新浪眾測等你加入。在這裡,你也能成為數碼大V;在這裡,產品好壞你說了算。【玩轉新奇好物,來新浪眾測】

有著半個多世紀歷史的CES於今天正式開幕。

與以往不同的是,今年展會的地點由傳統展地拉斯維加斯全面轉移至線上。此次CES將在1月11日-14日期間,以全數位化的方式進行。

作為全球最大的消費類電子產品展會,本次CES將涉及包括自動駕駛等44個科技領域。

據CES 主辦方美國消費者科技協會(簡稱 CTA)的執行長 Gary Shapiro 表示,此次線上CES的展會相比以往規模可能較小,但仍然吸引了383家車輛技術企業以及15萬參會者。

現在,讓我們一窺CES 2021,各家車企和供應商將會給我們帶來哪些驚喜?

 通用:新能源車型Lyriq確認展出

今年的CES上,通用汽車將會公開大量關於雪佛蘭和凱迪拉克電動汽車的消息。

據悉,在今年的CES上,凱迪拉克旗下新能源車型Lyriq確認將會展出。

凱迪拉克Lyriq配置了Super Cruise(超級巡航)自動駕駛技術,可以達到L2級別的自動輔助駕駛能力。

當Super Cruise運行時,方向盤頂部的彩色LED光帶便會亮起,駕駛員可以通過這條LED光帶的顏色來判斷當前車輛的行駛狀態。

另外在大會上,雪佛蘭的Blot電動多功能車型,以及採用「插電混合動力技術」的電動皮卡或將公開。

採埃孚:開放式綜合軟體平臺

採埃孚此次發布的中間件是開放式的綜合軟體平臺,這是車輛的計算運營系統及其軟體應用之間的「橋梁」,主要功能是通過可攜式的軟體應用以減少計算機硬體以及這些應用的通信。

基於整車製造商的軟體架構,採埃孚通過可覆蓋全平臺解決方案到單一模塊的中間件,提供可以集成到整車製造商軟體平臺的模塊化解決方案。

 元戎啟行:DeepRoute-Engine

在本次CES上,L4級自動駕駛解決方案提供商元戎啟行將展示其最新研發的推理引擎DeepRoute-Engine。

DeepRoute-Engine是針對L4級自動駕駛深度學習模型研發,該推理引擎實現了比開源深度學習框架平均高6倍的推理速度,可大幅提升自動駕駛的計算效率。讓L4級自動駕駛的感知模塊,可以運行在低成本、低功耗的計算平臺上。

根據元戎啟行與曹操出行合作的自動駕駛車型——幾何A的實車測試,元戎啟行的自動駕駛系統,每行駛100公裡只消耗1度電。該耗電量還包括了車內負載2人,空調開啟,以及傳感器風阻對能量的耗費。

除此之外,DeepRoute-Engine還針對不同品牌的計算平臺設計了定製的內核程序,用以執行所需的大量並行計算。DeepRoute-Engine目前支持包括AMD、Nvidia、Intel等品牌的GPU,以及華為的車載計算平臺。

RTI:ConnextDrive

智能機器和實體系統融合軟體框架提供商RTI公司也將在14日,展示其自動駕駛汽車的汽車級互連解決方案RTI Connext Drive。

RTI Connext Drive是一套完整的解決方案,為汽車製造商提供高度自動駕駛車輛所需的軟體和工具,覆蓋從開發到量產製造的全過程。

以開放的DDS(Data Distribution Service)標準為基礎,RTI公司以數據為中心的互連軟體已經在200多個自動自主車輛項目中得到驗證。也是一套經過驗證的軟體框架,能夠支持自動駕駛車輛從研發到量產的全套流程。

Moblieye:自動駕駛、MaaS雙引擎

在去年的CES上,Mobileye宣布與上海汽車集團和韓國大邱廣域市的合作,雙方將會在高級駕駛輔助系統(ADAS)和移動出行即服務(MaaS) 領域合作。而今年,Mobileye將會公布最新業務進展和產品。

根據英特爾官網公布的信息顯示,在北京時間1月12日凌晨2:00,Moblieye將舉行相關的新聞發布會,公布其在自動駕駛和出行即服務(MaaS)領域的戰略、業務進展和最新成果,並發布面向自動駕駛的全新產品。

屆時,Mobileye公司CEO Amnon Shashua教授還將在線帶領參觀者參觀他的車庫實驗室,了解先進駕駛輔助系統與公司的自動駕駛技術之間獨特的相互作用,以及與Mobileye公司戰略的聯繫。

速騰聚創:車規級MEMS固態雷射雷達亮相

自2018年以來,RoboSense每年都會在拉斯維加斯CES展會現場發布並演示最新版車規級MEMS固態雷射雷達。

而今年,新智駕了解到,速騰聚創將在CES2021上展示最新的車規級MEMS固態雷射雷達RS-LiDAR-M1的量產版本。

去年7月開始,M1連續獲得全球多個量產車型定點合作訂單,其中首個定點來自北美車企,該款雷達在去年12月批量出貨,成為全球首款批量交付的車規級MEMS固態雷射雷達。

禾賽:Pandar128、PandarXT雙王炸

在去年的CES,禾賽科技發布其自主研發的超廣角短距雷射雷達PandarQT,吸引了大量關注。

而今年,禾賽科技將帶來其最新產品Pandar128和PandarXT。

據了解,Pandar128具備車規級可靠性,其角度解析度:垂直解析度最密達0.1259,水平解析度核心區可達0.19 (10 Hz), 具有更好的目標物細節分辨能力,達到了準圖像級。

而搭載自研晶片的中距離高精度雷達PandarXT,對於10%反射率的目標物,探測距離可達80 m,能滿足多種場景的測距需求。

據透露,除了展示這兩款產品外,其它產品也將亮相本次CES。

2021年的 CES,儘管自動駕駛領域的光芒相對黯淡,但即將公布的內容同樣引人關注。

相關焦點

  • CES 2021線上啟幕,自動駕駛領域亮點幾何?
    與以往不同的是,今年展會的地點由傳統展地拉斯維加斯全面轉移至線上。此次CES將在1月11日-14日期間,以全數位化的方式進行。作為全球最大的消費類電子產品展會,本次CES將涉及包括自動駕駛等44個科技領域。
  • CES 2021線上開幕,索尼發布首款無人機、聯想推出企業級AR眼鏡
    美國時間 1 月 11-14 日,2021 年的國際消費電子展於線上舉行。相比於去年,今年的純線上形式吸引的參展廠商明顯減少。據消費者電子協會(CEA)表示,今年全球將有 1800 家廠商現身線上展會,而去年數量約為 4000 家。
  • 閒侃|線上看展票價3000元?CES2021有點不一樣
    今年的CES 2021首次採用線上數字方式進行。當然了,這也導致規模有大幅度縮水,僅有1000餘家參展企業,在數量上僅為去年的四分之一。但CES官方可是一點「不傻」,雖然來得展商少,但我票賣的貴啊!雖然是線上展覽,但CES觀展依然要收取價格不菲的門票早鳥票價格為 149 美元(約合人民幣970 元),但這一門票僅供在 1 月 4 日前購買;全價票需要花費499 美元(約合人民幣3244 元)。什麼?不想花錢?還想了解最新汽車科技?那還不快來看看今天的90君!
  • 元戎啟行推理引擎亮相CES 2021:如何讓自動駕駛系統運行100公裡只...
    在2021年CES上,L4級自動駕駛解決方案提供商元戎啟行在線上展示其針對L4級自動駕駛深度學習模型研發的推理引擎DeepRoute-Engine。將該推理引擎實現了比開源深度學習框架平均高6倍的推理速度。大幅提升了自動駕駛的計算效率,有望令自動駕駛擺脫對高算力計算平臺的依賴。受國外疫情影響,本屆CES成為了創辦50餘年以來的第一屆全數位化展會,廠商均在線參展。
  • 從線下轉戰線上:CES 2021拉開帷幕
    受疫情影響,這項全數位化盛會今年從線下搬到了線上。通用汽車董事長兼執行長瑪麗·巴拉(Mary Barra)女士將發表開場主題演講,分享通用汽車公司為促進全球社區出行而實施的轉型戰略,為全電力的未來奠定基礎僅僅是個開始。
  • 自動支付?一鍵自動駕駛?腦控車?日產謀大局而後動
    去年的成都車展上,東風日產發布全新升級的車聯網系統——Nissan Connect超智聯。該系統具備6大功能板塊、完成21項功能升級,共計59項功能。常規的語音控制功能就不用多說了,超智聯繫統最大的亮點就是可以在車內完成微信/支付寶/銀聯在線支付,這項功能可以說給用戶帶來了極大的生活便利,比如讓你在加油或者過收費站的時候都不用摸手機,就能輕輕鬆鬆的完成付款。
  • 能放手、會併線,寶馬「自動駕駛」是怎樣的體驗?
    2018年亮相的新一代X5、2019年在國內先後上市的7系中期改款和全新3系,以及剛剛上市的4系、首款純電SUV iX3等,近年來寶馬新車上都少不了OTA升級、駕駛輔助系統等技術與體驗亮點。從提出A.C.E.S.到新技術上車,寶馬動作很快,甚至可以說是走在眾多傳統車企頭部的那個。除了上市和開始預售的新車外,在今年的廣州車展上,寶馬自動駕駛輔助系統Pro也走到了臺前。
  • 自動化駕駛:CES上的車廠科技較量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美國時間1月11日,備受關注的2021國際消費電子產品展覽會(CES)隆重開幕。受到疫情影響,本次展覽會移至線上舉行。目前通用汽車在2020年已推出的首款自動駕駛車Cruise,並計劃將Super Cruise智能自動駕駛系統在5年內覆蓋所有的凱迪拉克車型,從而區別於別克和雪佛蘭品牌。為徹底解決擁堵問題,通用汽車大膽引入了「飛行器」的概念。在電氣化和自動化駕駛技術不斷升級的情況下,通用汽車提出了凱迪拉克垂直升降Vtol飛行器。
  • Talk預告 | 首席科學家領讀「自動駕駛中的幾何與語義」
    本周為將門-TechBeat技術社區第251期線上他與大家分享的主題是: 「自動駕駛中的幾何及語義」。Talk·信息主題:自動駕駛中的幾何及語義嘉賓:DeepMotion深動科技聯合創始人&首席科學家 楊奎元時間:北京時間 10月28日 (周三) 20:00地點:將門技術社區(點擊藍字直達!)
  • 毫末智行,在巨人肩膀上開啟自動駕駛徵程
    在自動駕駛領域,毫末智行有兩條業務線。一條是最終面對C端用戶的乘用車自動駕駛系統業務,另一條是面對B端用戶的自動駕駛物流車業務。 它將自動駕駛不同級別(L3、L4)中的場景進行拆分,分步實現。比如毫末智行計劃在今年實現高速路的自動駕駛;在2021年擴展場景庫,深化自動泊車場景;到2022實現自動通過十字路口、自動進出收費站等等。 在自動駕駛技術上的這每一個階段性進步,毫末智行的技術都能裝配到長城汽車的量產產品上。
  • 將實現L3自動駕駛/全面電動化 曝Jeep最新計劃
    過去的五年計劃裡,Jeep國產和在中國的快速發展是FCA最大的業績亮點之一。5年以來,Jeep從5萬的銷量到年銷量過20萬,以近40%的年複合增速,成為成長最快的國際品牌。尤其自2015年實現國產後,國產Jeep在第二個完整銷售年銷量突破20萬臺,創下行業國產銷量攀升新紀錄。
  • 2020,自動駕駛下「雲端」
    在電話會上,王凱透露了理想在自動駕駛上的具體計劃:2021年將發布全自動泊車輔助系統等功能;2022年,L4級自動駕駛將應用於理想全新的自動駕駛產品上;L3級別以下的自動駕駛,理想不會單獨收取費用。如滴滴在上海落地的自動駕駛項目,一臺自動駕駛網約車就安裝了近20個傳感器,其中包括1個64線雷射雷達、2個16線雷射雷達、7個攝像頭以及毫米波雷達和超神波雷達,而再加上安全員、測試員的人工成本,百萬支出僅是開始。為了控制成本,不少企業選擇在研發上連手。
  • 蘇州相城區發布智能駕駛「上路計劃」,福特開放自動駕駛汽車數據集
    ●豐田為數據安全把區塊鏈融入自動駕駛 ●保時捷3D列印全桶式座椅2021年投產 ●特斯拉Autopilot更新版推新交通圖標 ●夏普起訴特斯拉車載通信設備侵權
  • 對話寶馬傅科齊:詳解在華自動駕駛策略,L3車型2021年量產上市
    部分車企藉助5G技術發力自動駕駛研發,寶馬當然不甘落後。此次與寶馬籤約的中國聯通、騰訊和四維圖新代表了與自動駕駛緊密關聯的三大關鍵領域——5G、高性能數據開發和高精度地圖,因此寶馬這一次合作也是志在加速 「2+4」中國戰略的落地。當然,面對技術趨勢,汽車製造商不得不花費大量人力物力緊跟潮流。而他們賭的是,一旦在技術上佔領高地,就能在將來賺回更多的「本錢」。
  • 自動駕駛的現狀、案例與趨勢
    綜上所述,《智能汽車創新發展戰略》是推動中國自動駕駛汽車技術發展和行業規範化運營的綱領性文件,有利於產業上下遊在共同的戰略框架和發展路徑上協調一致,提升全行業的研發效率,共同基礎設施建設從而降低全行業成本,打造中國模式的自動駕駛生態系統,努力在自動駕駛領域中建立中國技術標準和發展模式。
  • 都是黑科技 新能源+自動駕駛引領CES ASIA
    在這場以科技為主題的盛宴中,我注意到,未來汽車形態以及出行成為了一個非常大熱點,而在今年的展會上,來自包括寶馬、本田、現代汽車、奔馳、沃爾沃、NEVS、比亞迪等車企紛紛拿出殺手鐧(不過貌奧迪缺席了),同時百度也在本屆展會上宣布了自動駕駛的「阿波羅計劃」;除此以外,其他與汽車相關的零部件解決方案廠商在本次展會上也都推出了全新的解決方案和自動駕駛技術,可以說2017年是汽車科技發展的高峰期的一個開始。
  • 自動駕駛的另一個突圍方向
    Udacity(優達學城)提供給學生進行實操的自動駕駛原型車 | 官方供圖 從最初的蒙眼狂奔到如今逐漸回歸理性,自動駕駛的商業化量產成為各家公司重要的現實目標。從某種意義上說,Udacity 的創立意味著 Thrun 選擇了自動駕駛的另一個方向突圍,他們學生的技術觀,將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自動駕駛未來的發展方向。
  • ...駕駛系統」是什麼樣的?Super Cruise做了一個示範 | CES Asia...
    如果按照 SAE 的分級,Super Cruise 屬於 Level 2 級自動駕駛,即部分自動駕駛,主要由駕駛員監控駕駛環境,系統通過駕駛環境信息的判斷,來執行加減速和轉向動作。但對於動態駕駛任務的反饋,也主要是由駕駛員來完成。
  • CES2021 XR前瞻
    科技行業一年一度的國際消費類電子產品展覽會(Consumer Electronics Show,簡稱CES)正在拉開帷幕,但不同於以往,為期四天的CES 2021將於美國時間1月11日-14日以全新數位化的線上方式進行。
  • 汽車自動駕駛之雷射雷達行業深度報告
    對於以主流自動駕駛廠商為代表的雷射雷達擁護者,系統的安全可靠性排在首 位,實現這一方向的方式就是融合各個性能的傳感器,以彌補不同類型的技術漏洞,採用 雷射雷達的自動駕駛廠商一般選擇在車頂配置 64 線雷射雷達,用於障礙物和移動車輛檢 測,同時在車四周環繞成本相對較低的低線束雷射雷達或毫米波雷達進行視野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