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材料科學如此發達的今天,不斷有新穎、高效的新材質被研發出來,它們或被用於航天、航空事業,也被用於汽車、服飾領域;當然,還有鐘錶製造界。SAXEM釔鋁石榴石、Ceratanium瓷化鈦金屬、Vantablack超黑塗層、BMG-Tech合金玻璃、Graphene石墨烯……這些名字聽上去神乎其技、非常玄妙,但究竟能為時計帶來怎樣的變革?我們一起來探索一下。
SAXEM人造釔鋁石榴石
上個月,一年一度的宇舶(Hublot)制表課堂在上海油罐藝術中心登場,這一回品牌研究開發部總監馬蒂亞斯·布特(Mathias Buttet)帶來的主題是「制表工藝融合珍罕寶石的視覺盛宴」,介紹了宇舶在高級珠寶表領域的發展——超越想像的大膽設計、精心嚴苛的寶石選材、紛繁複雜的鑲嵌技藝,讓我們深度領略了高級珠寶表的誕生過程。
宇舶制表課堂宇舶制表課堂非常炫麗非常炫麗
當然,對於那些以珠寶起家的品牌如卡地亞、梵克雅寶、寶格麗、海瑞溫斯頓……而言,它們的高級珠寶表令人目眩神迷不足為奇,但要知道宇舶是專業制表品牌,創立時間不足40年,卻能在高級珠寶表領域取得成就,就不得不豎起大拇指。
不過在這個課堂上,最讓我著迷的不是那些鑲嵌了數十克拉、甚至是超過100克拉的超級奢華鑽表(宇舶在一枚腕錶上鑲嵌的寶石量最高記錄是135克拉);將各色彩寶鋪排成流光溢彩的彩虹腕錶、銀河腕錶;業界首創在人造藍寶石水晶上鑲鑽的獨家技術……而是一種稱為SAXEM的新材質。
宇舶在高級珠寶表領域精彩紛呈
去年12月,「安時間On Time」發布過一篇文章「打造腕際水晶宮,一片冰芯在玉壺」,介紹了以人造藍寶石水晶打造表殼的腕錶,這樣的腕錶通體晶瑩剔透,甚至比天然藍寶石還要來得純淨無雜質。而宇舶正是以人造藍寶石水晶打造腕錶的佼佼者,除了研發出切割、打磨、提升人造藍寶石水晶防碎裂能力之外,還攻克了人造藍寶石水晶染色與鑲鑽的難題。目前品牌以人造藍寶石水晶打造的腕錶,除了純淨的白色,還能製造出紅色、藍色、粉色與黑色等款式,這是利用在藍寶石結晶過程中,在原材料氧化鋁(Al2O3)中加入其他微量金屬元素,比如加入鐵(Fe)及鈦(Ti),會結晶出藍色的透明藍寶石,加入鉻(Cr)則會製造出紅色的透明藍寶石。
但是,唯一的困難是綠色。無論是自然界存在的還是實驗室裡人造的,綠色藍寶石或綠色人造藍寶石水晶光澤都並不好、顏色也並不美,因此研發SAXEM的最初動機就是要製造出一種漂亮的綠色人造藍寶石水晶。
以SAXEM材質打造出的綠色透明腕錶
讓我來賣弄一下。SAXEM的結構和天然的綠色藍寶石不一樣,藍寶石為單晶體,SAXEM則為立體性結構,裡面含有氧化鋁成分,並在其中又添加了一種來自稀土的釔元素,也就是把稀土裡蘊含的稀有元素和自然界已有的氧化矽、氧化鋁融合在一起形成的新材質。而這種人造的釔鋁石榴石(即鋁榴石和釔榴石生成的固體結晶)之所以被命名為SAXEM,即為Sapphire(藍寶石)+Aluminium(鋁)+oXyde(氧化物)+rare Eart Mineral(稀土礦物)的縮寫。
SAXEM材質可以製作為不同顏色
哈哈!看得懂嗎?其實我也是照搬資料,同樣「鴨子聽雷」。不過據悉這種新材料的好處是,雖然硬度沒有鑽石和藍寶石高,但也足夠硬了,維氏硬度高達2000,比陶瓷和鈦金屬都硬,所以極難刮花,而且它還沒有藍寶石較脆的缺點,不易斷裂,這個特性對腕錶加工來說具有極大優勢。
SAXEM材質的光線折射率媲美鑽石
當然不限於綠色,SAXEM材質還可以製作出各種顏色,顏色比藍寶石更深,光澤度比藍寶石更好,對於光線的折射率還可媲美鑽石,再加上容易加工,讓我們很期待在不久的將來,能夠在宇舶的作品裡看到眾多以SAXEM材質打造的美麗腕錶。
Vantablack超黑塗層
自去年6月亨利慕時(H. Moser & Cie.)推出勇創者萬年曆月相概念腕錶,將Vantablack超黑塗層運用在錶盤上,一年半來,這個材質已陸續在品牌眾多時計上現身,包括冒險者Vantablack概念腕錶、勇創者恆動月相Only Watch概念腕錶、冒險者Vantablack鑲鑽概念腕錶、勇創者陀飛輪Vantablack概念腕錶。
亨利慕時多款搭載Vantablack超黑塗層錶盤的腕錶
Vantablack超黑塗層材料通常在天體物理學界用於製造望遠鏡,或是在軍工行業用作熱紅外線隱身材料,提升特定裝備的偽裝能力,此外在土木工程上的應用則為太陽能板以及最新的概念車。它由垂直對齊分布的碳納米管構成,直徑比人類髮絲細10,000倍,當光子射到Vantablack上時,可以吸收99.965%的入射光線,由於我們的眼睛需要反射回來的光線才能感知所看到的事物,因此Vantablack就像黑洞,被認為是顏色最暗的物質。運用在錶盤上,可進一步突顯空間的寂寥感,打造出迄今為止顏色最暗的錶盤,越看越覺神秘深邃。
BMG-Tech + Carbotech
金屬玻璃+碳纖維複合物料
沛納海(Panerai)在今年初舉辦的日內瓦國際高級鐘錶沙龍(SIHH)推出的Submersible BMG-Tech 47毫米潛行系列金屬玻璃腕錶上,搭載了兩種高科技材質,一是表殼採用的無比堅固耐用的BMG-Tech金屬玻璃,一是旋轉表圈採用的格外輕盈的Carbotech碳纖維複合物料。碳纖維複合物料並不新鮮,很多品牌都在用,我們著重來了解一下金屬玻璃。
金屬冷卻時會發生結晶,但BMG-Tech這種厚金屬玻璃物料以類似玻璃的特殊合金製造,製造過程避免物料出現顯著的結晶現象。合金本身以鋯、銅、鋁、鈦、鎳組成,於高溫環境下經過高壓注模工序,然後進行僅為時數秒的急速冷卻,令原子無法擁有充分時間如慣常般排列成井然有序的規則結構。正是這種「無序」結構,賦予該物料無比堅固、高度抗腐蝕,同時能抵禦外來衝擊和磁場的特性。
Ceratanium瓷化鈦金屬
萬國(IWC)飛行員腕錶有多個系列,其中Top Gun海軍空戰部隊系列腕錶於2007年推出,名稱源自美國空軍的攻擊戰鬥機戰術教練科目(Strike Fighter Tactics Instructor Program),專門為優秀的海軍飛行員提供飛行技術和戰術培訓。不過提到Top Gun,大家腦海裡最先浮現的應該是湯姆·克魯斯主演、1986年上映的電影《壯志凌雲》,據悉這部電影在時隔32年後又要推出續集,「老男孩」湯姆·克魯斯不知會帶給大家怎樣的驚喜?
同樣在今年的SIHH,萬國推出了飛行員系列 Top Gun海軍空戰部隊瓷化鈦金屬雙秒追針計時腕錶,這是品牌首度採用了Ceratanium瓷化鈦金屬合金,這種利專材質同鈦金屬一樣輕盈堅固,同時又如陶瓷一樣堅硬耐刮。此外,防過敏、高度耐腐蝕以及獨特的亞光黑色外觀,優點多多。
以往萬國表中的純黑款式,通常是經DLC鍍層處理,但這種鍍層在長期使用後會產生剝離,而瓷化鈦金屬的亞光黑色永不脫落。
一向前衛大膽的理察米爾(Richard Mille)在高尖材質的運用上一直扮演急先鋒角色,在它的作品裡時不時會出現嶄新的高科技物料——ARCAP合金、納米碳纖維、ALUSIC(鋁、鋰、矽和碳化物)合金、Phynox(鈷、鉻、鎳)合金、LITAL(鋰、鋁、銅、鎂、鋯)合金、正交鋁化鈦、AZ91鎂鋁合金、氮化矽、TZP納米陶瓷、TPT碳纖維、TPT石英纖維、TiAl鈦鋁合、Graph TPT石墨烯……洋洋灑灑,光聽起來就讓人暈頭轉向。
2017年SIHH,品牌推出充滿賽車元素的RM 50-03 McLaren F1超輕雙秒追針陀飛輪計時碼錶,連同錶帶重量不足40克,堪稱史上最輕的機械計時碼錶。當年我試戴過這枚腕錶,對於它的輕真的是驚呆了。腕錶材質除了鈦合金和TPT碳纖維,還引入全新材料Graph TPT,也就是大家可能聽說過的石墨烯。
TPT碳纖維的TPT是指薄膜夾層加工技術,將眾多碳纖維按照一定方向排布,然後用樹脂等黏合劑高溫、高壓緊密合成一體,然後再以不同角度層層鋪疊緊實,這樣得出的碳纖維堅固、質輕、耐用,Graph TPT材質所使用的樹脂粘合劑即為石墨烯。
石墨烯2004年才被發現,被視為「未來革命性的材料」,發現它的科學家還獲得了201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理察米爾2017年就將其運用至腕錶材質,真的是走在制表業的前列。
看了這些特殊材質,仿佛上了一堂物理+化學+冶金學。相較於傳統的制表材質——不鏽鋼、青銅、貴金屬(鉑金、黃金、白金、玫瑰金),或是近幾年大行其道的陶瓷、鈦金屬、碳纖維、人造藍寶石水晶,新材質讓腕錶在質輕、防刮、耐磨、堅固、耐腐蝕、抗溫差、不易脆裂、永不褪色……等表現上持續精進。
未來各家品牌勢必仍將向先進的材料科學實驗室取經,將更多的研發成果帶到我們的腕際。表迷們拭目以待!
本文含大量原創圖片,部分圖片源自品牌或網絡,
任何人不得擅自盜用,轉載請聯繫我們取得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