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氣候變化或使地中海地區變為沙漠
否則,地中海盆地的植被和生態系統將隨著溫度的上升而發生變化。南歐地區荒漠化的增加僅僅只是這些變化所導致的一個後果。 這項研究的首席作者、法國埃克斯普羅旺斯地區歐洲地球科學研究與教育中心古氣候學家Joel Guiot表示:「一切都以平行的方式發生著轉移。灌木植被將遷移到落葉林地區,而森林將遷移到山上更高海拔的地方。」
-
為什麼說熱帶草原氣候和地中海氣候,是最容易發生野火的氣候?
當然,這只是神話傳說,人類應該是向自然界學習,從而掌握了生火的技巧,在我們的自然界中其實是不缺乏「火」的,比如說在野外,也經常有森林野火和草原野火的發生,這是一種自然界的自燃現象,從古至今都有發生十分正常。
-
氣候變化促進蚊子傳播病毒:全球一半人口或受蚊媒傳染病威脅
近日,據媒體報導,氣候變化導致氣候變暖,蚊子、跳蚤、蝨子等得以向新地區遷移,而潮溼的環境和高溫是許多致命微生物的傳播沃土,因此或將引發更多傳染病。聯合國IPCC氣候變化報告主要作者、華盛頓大學教授、新綜合氣候變化評估委員會主席Kristie L.Ebi表示,有利於蚊子、蝨子和蒼蠅傳播疾病的氣溫來的一年比一年早,在過去,活躍期會晚很多,而且對於一些蚊子來說,高溫還利於它們的繁殖。
-
09年人口報告出爐:氣候變化關鍵在人口爆炸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王凱報導 據非洲新聞網11月19日報導,聯合國人口基金18日發布了《2009年世界人口狀況報告》,今年報告的主題是「人口爆炸與氣候變化」,主要是從人口增長的角度,探討氣候變化與人口穩定、性別和年齡構成、人均收入等因素的關係。
-
氣候變化與古羅馬帝國的衰落
一開始,羅馬人很幸運,可後來就不走運了 今天,我們排放的溫室氣體正在以驚人的速度改變地球氣候,但坦白地說,氣候變化並非什麼新鮮事兒。地球旋轉、傾斜及其運行軌道的微小變化都能影響太陽給地球的能量「分配」。而且,就連太陽本身的輻射量也總在變化。
-
國際研究探討利用森林減緩氣候變化面臨的風險
文章指出,鑑於森林具有從大氣中吸收二氧化碳的巨大潛力,一些國家政府期望人工林可以抵消溫室氣體的排放,但是這種氣候投資方式存在風險。如果森林遭到破壞,大部分儲存的碳會被釋放到大氣中。森林具有巨大的潛力,可以幫助減緩人為造成的氣候變化,並為社會提供廣泛的協同效益。
-
法國羅訥河口省發生山火,夏季炎熱乾燥的地中海氣候是主要成因
資料:2020年8月4日,法國東南部的羅訥河口省的馬蒂格市發生森林大火,超過2700人被緊急疏散,部分地區火勢十分迅猛,給一些公路帶來威脅,超過1800名消防員正在參與撲滅山火,法國當地政府還派出了滅火飛機等設備協助滅火。
-
潘基文:人口變化對全球可持續性發展和氣候協議會產生影響
人民網聯合國4月13日電(記者 殷淼)聯合國人口與發展委員會第48次會議13日在聯合國紐約總部拉開帷幕。聯合國負責經濟和社會事務的副秘書長吳紅波出席會議並在開幕式上宣讀了潘基文秘書長的致辭。潘基文指出,今年國際社會將力爭就可持續發展目標和全球氣候變化協議達成一致,而正在發生的人口變化問題將對兩個關鍵議題產生影響。
-
農業與氣候變化:複雜的相互作用及不可分割的聯繫
農業為世界極端貧困人口中的約三分之二 (約7.5億人) 提供生計,因此,氣候變化對農業的衝擊直接波及本就脆弱的農村人口,對其糧食安全造成深遠影響。農業部門也是溫室氣體的主要排放部門,因此在促進世界氣候穩定方面具有獨特潛能,可通過改善作物、土地和家畜管理來減少排放,提高植物生物質與土壤的固碳水平。
-
[環保知識]何謂氣候變化?
多項研究表明,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排放量的增加,是全球變暖、海平面上升和世界各地極端天氣現象增多的一個重要原因。如果人類不採取有力措施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將會造成難以挽回的環境災難。專家指出,發達國家人口雖然僅佔全球的20%,但排放的二氧化碳卻佔到全球的66%,其中美國名列第一,佔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的1/4。
-
如何科學認識氣候變化對人類健康的巨大威脅?
氣候變化正在嚴重威脅人類的生命與健康,但其健康效應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政府和社會採取應對和適應的程度。如何妥善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及其造成的健康影響,已成為我國各級政府、公共衛生、環境保護部門迫切需要解決的重要科學問題。氣候變化影響健康的主要路徑人類自身對氣候和天氣的變化非常敏感。
-
被忽視的真相:森林減緩氣候變化
問道氣候變化:全球變暖的大背景下,作為生態系統重要載體的森林經受著嚴峻的考驗。有報導稱,變暖將使全球森林增長10%左右,但也有研究說,變暖會使部分樹種面臨消失的風險。情況究竟是怎樣的?張稱意:作為地球生態系統的一個類型,森林可以說是直接暴露於氣候變化的影響和脅迫中的。這種影響是動態的,具有多面性和不確定性。
-
中日韓等國倡議加強「森林固碳」應對氣候變化
新華網哈爾濱8月28日電(記者 高星 潘麗君 侯悅)中、日、韓等多國代表27日至28日在此間舉行的第二屆東北亞生態(伊春)論壇上倡議,各國應廣泛開展雙邊和多邊生態保護與建設的交流與合作,推進林業發展,增加森林碳匯,應對氣候變化,共同為維護東北亞地區乃至全球氣候安全和生態安全作出更大貢獻
-
...提示:我國人群面臨多重健康威脅|氣候變化|熱浪|新冠肺炎|傳染...
是高溫熱浪、乾旱洪水、森林火災等極端氣候事件,還是糧食安全、海平面上升等一系列問題?其實太多人未曾意識到,全球的持續升溫正對世界各國的人群健康帶來巨大威脅。12月3日,「柳葉刀倒計時」2020年度報告發布會在北京召開,兩部年度重磅報告發布——《2020年度柳葉刀倒計時全球報告》與首部《柳葉刀倒計時中國報告》。
-
受氣候變化威脅最大11國:吐瓦魯或沉沒
北京時間12月9日消息,據英國媒體報導,由於受到氣候變化的影響,人類的生存環境正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戰。氣候變化所造成的海平面上升、冰川消融、乾旱缺水等不利因素正在威脅著一些國家和地區,甚至可能會造成一些國家的消失。近日,11個受到威脅最嚴重的國家的政府官員會聚一堂,共謀自救方案,呼籲全球共同對抗氣候變化。
-
氣候變化可能威脅大竹狐猴生存
新華社雪梨10月30日電 一個國際研究小組發現,氣候變化可能導致大竹狐猴食物減少,滅絕風險增加。研究人員認為,這項研究對理解同樣以竹子為食的大熊貓面臨的威脅具有參考意義。 大竹狐猴分布在馬達加斯加,是地球上最瀕危的靈長類動物之一。大竹狐猴體型與家貓相似,卻和大熊貓一樣,以竹子為食。
-
氣候變化發威?地中海上又出現「颶風」,義大利遭遇狂風暴雨
西風帶的劇烈波動在此後仍在繼續,11月3日前後,劇烈波動的西風槽於北非地區製造一個切斷低渦,這個低渦在地中海上不斷發展,又誘生了一個地中海颶風!11月3日-11月4日,由切斷低渦誘發的地中海颶風先後席捲了地中海上的西西里島、薩丁尼亞島和科西嘉島,給義大利和法國的多個地區帶去了狂風暴雨。
-
奇葩氣候類型——地中海氣候
地中海氣候類型圖片長成這樣。小夥伴兒們!友情小提示:由氣溫最高月份和最低月份判斷這兩幅圖所處的半球。左圖位於南半球、右圖位於北半球。因為左圖最低氣溫出現在7月份,右圖最低氣溫出現在1月份。地中海氣候特點是這樣:夏季炎熱乾燥、冬季溫和多雨。
-
氣候變化帶來生物危機 藻類擴散威脅海洋生態系統
最新研究發現,由於全球氣候變化,藍藻在溫暖的海水中茁壯成長並迅速擴散。這一現象正在威脅海洋生物食物鏈,降低海洋生態系統的生產效率,也對全球漁業造成嚴重的威脅。澳大利亞的阿德萊德大學的研究人員稱:氣溫的升高減少了食物鏈底層的重要能量流動,從主要食品生產商(比如藻類),到中間消費者(比如食草動物)和捕食者之間的能量流動減少了。據報導,研究人員在幾個16立方米的水箱中建立了海洋生態系統模型。 每個容器都含有不同營養水平的物種,包括藻類、海綿動物、蝦和魚等。在六月的時間裡,每個水箱都受到升溫處理和酸化處理。
-
受氣候變化威脅最大11國:吐瓦魯或沉沒(圖)
北京時間12月9日消息,據英國媒體報導,由於受到氣候變化的影響,人類的生存環境正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戰。氣候變化所造成的海平面上升、冰川消融、乾旱缺水等不利因素正在威脅著一些國家和地區,甚至可能會造成一些國家的消失。近日,11個受到威脅最嚴重的國家的政府官員會聚一堂,共謀自救方案,呼籲全球共同對抗氣候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