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自原文
2020年6月19日,《科學》(Science)發表題為《森林減緩氣候變化的潛力面臨著氣候驅動的風險》(Climate-driven Risks to the Climate Mitigation Potential of Forests)的文章討論了全球森林面臨的威脅,探討了評估森林持久性面臨風險的方式,並就如何以對生態和社會負責的方式對森林進行投資提出建議。文章指出,鑑於森林具有從大氣中吸收二氧化碳的巨大潛力,一些國家政府期望人工林可以抵消溫室氣體的排放,但是這種氣候投資方式存在風險。如果森林遭到破壞,大部分儲存的碳會被釋放到大氣中。
森林具有巨大的潛力,可以幫助減緩人為造成的氣候變化,並為社會提供廣泛的協同效益。因此,各國政府以及國際層面正在尋求基於森林的自然氣候解決方案,包括防止森林砍伐、管理天然森林和重新造林。但是,利用森林減緩氣候變化的基本思路在於,森林能夠相對「永久」地或在50~100年甚至更長的時間範圍內儲存碳。實際情況是全球範圍內經常發生由氣候引起的森林枯死,並通過將森林生態系統中儲存的大量碳釋放到大氣中,以及減少未來森林碳匯的規模,產生危險的碳循環反饋。認識並定量研究氣候變化導致的森林持久性風險是預測森林碳匯的關鍵要素,因此,迫切需要科學評估廣泛部署森林項目的風險與局限性。由美國猶他大學(University of Utah)的科研人員領導的國際研究小組,綜述了影響森林碳持久性的關鍵氣候風險及其未來的變化趨勢,並為森林持久性評估和投資提出建議。主要研究結論如下:
(1)全球約44%的森林受到多種幹擾的威脅,包括高強度的火災、颶風或疾病爆發,這將殺死森林中的大部分或全部成熟樹木。主要表現為:①氣候變化將加劇森林面臨的風險,包括導致更多的火災、乾旱以及病蟲害和病原體。2019—2020年的澳大利亞林火和2019年的亞馬孫林火,為全球火災威脅的不斷增加敲響了警鐘。②乾旱對全球森林構成威脅。2011—2015年發生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乾旱導致約1.4億棵樹木死亡,使該州的生態系統由碳匯變為淨碳源,由此導致的溫室氣體排放量佔該州排放量的10%。③昆蟲和植物疾病等生物幹擾也給森林和森林管理帶來巨大挑戰。例如,山松甲蟲造成溫帶和北方針葉林內數十億棵樹木死亡。迄今為止,科學界尚無完善的方法來預測生物威脅將在何處、何時出現及其影響程度。
(2)針對如何評估森林持久性面臨的風險,科研人員建議:①森林地塊數據、遙感和機械化植被建模是現有最好的科學工具之一。將長期衛星記錄與森林地塊數據相結合,可以為評估森林未來的壓力和幹擾提供可靠的資料。②當前許多林地數據是在溫帶森林中收集的,熱帶森林在數據和監測方面還存在很大差距。③許多前沿工具和技術在科學界之外並未得到廣泛使用。政策制定者需要確保基於現有的最佳科學完成基於森林的自然氣候解決方案,而科學家需要改進工具推動信息在科學以外的不同群體之間的共享。③開發公開、易用和開源的工具是優先事項,用以推動決策者之間及其與科學及數據之間的聯繫。
(3)除了評估森林的風險外,科研人員還強調了以對生態和社會負責的方式對森林進行投資的重要性。建議:①尊重土著社區及其在林業工作中的權利,種植當地的樹種或多種涉及到當地社區的樹種。②注意種植森林的方式與地點。例如,在加拿大或俄羅斯的高緯度地區,積雪的反射性質使溫度變低。因此,在這些地區植樹會覆蓋積雪,實際上會使地球變暖。③通過種植和保護森林來抵消碳排放的項目雖然至關重要,但不應轉移注意力,應同時關注化石燃料排放這一緊迫問題。
轉載本文請註明來源及作者:中國科學院蘭州文獻情報中心《氣候變化科學動態監測快報》2020年第14期,裴惠娟 編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