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州:「土炕」升級「水暖炕」 清潔取暖惠民生

2020-12-06 中國甘肅網

  圖為:賀海生正在安裝調試「水暖炕」

  11月26日,在瓜州縣瓜州鎮三工村村民俞生花家裡,工作人員賀海生正在原來的「土炕」上鋪水暖墊,粉紅色的一體水暖墊鋪平,接好進出水管接頭,調試好加熱器……不到15分鐘,「水暖炕」就鋪好了。

  「『土炕』改成『水暖炕』,其實就是給原來的『土炕』鋪上一層水暖墊,水暖墊內部分布細細的水管,再通過一個小小的加熱電機,只要在加熱主機中加入約420毫升純淨水,打開電源加熱10分鐘,原來冰冷的『土炕』就能變得暖暖和和,主機帶有智能調節器,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調節溫度,並能保持恆溫,最高溫度能達到65度。」負責改炕的技術人員賀海生說。

  「水暖炕」鋪好後,俞生花立馬打開電開關,炕頭的顯示器蜂鳴聲響起,不到一分鐘,手伸進被子裡已是暖暖的。俞生花家從此告別了「煙燻火燎」的燒炕時代,傳統的「土炕」搖身一變成了安全節能又環保的「水暖炕」。

  「這個『水暖炕』方便又省事,再也不用天天去煨炕了,身上那股炕煙味也沒有了,方便又乾淨。」瓜州縣瓜州鎮三工村俞生花說。

  俞生花今年已經63歲了,兒子常年在外務工,天氣一冷,腰腿疼的老毛病就越發嚴重了,冬天煨炕成了她最頭疼的事,「土炕」升級「水暖炕」徹底解決了這個大難題。

  「過去,農村用的大多都是『土炕』,煨炕使用的秸稈、柴草、牛羊糞等熱效率低,又產生大量炕煙,既汙染空氣,也讓人身上沾滿了炕煙味,『土炕』升級『水暖炕』後,大大提高了農村群眾生活質量。而且『水暖炕』具有節能、經濟、安全、環保、使用壽命長和溫度可控等特點。如果一個採暖季按照5個月150天計算,需要用煤450公斤左右,大約需要花費300多元。『水暖炕』每晚僅需1度電,一個採暖季只需75元,每年每鋪可為家庭節省200元左右的開支,深受群眾歡迎。至目前,全鎮已經有400戶家庭『土炕』改成了『水暖炕』,不僅改善農村人居環境,也讓老百姓清潔取暖、溫暖過冬。」瓜州縣瓜州鎮政府人大主席蔡生軍說。

  通訊員 魏莎 王昭琪

版權聲明:凡注有稿件來源為「中國甘肅網」的稿件,均為中國甘肅網版權稿件,轉載必須註明來源為「中國甘肅網」。

精彩推薦

  • 山丹:雪浴長城分外美
  • 蓬勃生長的美麗生活——隴原大地上的脫貧故事
  • 【中國的脫貧智慧】長圖|脫貧攻堅的「蘭州答卷」
  • 白樺林——心靈散步的地方
  • 黨建領航聚力發展——臨夏州永靖縣楊塔鄉黨建助力脫貧攻堅影像志
  • 【隴拍客】你瞧,雪後的武威美成了啥樣子?
  • 【小隴畫報·103期】雪添冬韻 千裡隴原素雅綻放
  • 【小隴畫報·103期】雪添冬韻 千裡隴原素雅綻放

相關焦點

  • 敦煌陽關鎮:土炕改「電炕」「焐熱」群眾心
    「你家改炕了嗎?聽說改了炕再也不用天天煨炕了,省心省力,政府還給補助。」近期在敦煌市陽關鎮陽關村,村民都在討論這個話題。今年以來,敦煌市著眼城鄉居民土炕易發火災、空氣汙染等問題,推行以電代煤,大力實施「煤改電」項目,將群眾以焚燒秸稈為主的傳統土炕改造為碳纖維電熱炕,不少村民家裡的土炕搖身一變成了電熱炕,用清潔能源代替燃煤取暖,節能又提質,對精打細算過日子的農民群眾來說,既節省又環保。
  • 蘭州市七裡河區堡子村土炕變身水電炕讓村民溫暖讓天空晴朗(圖)
    中國甘肅網12月7日訊 據蘭州日報報導(記者 徐曉君)炕,在農村一直是不可替代的取暖方式,燒的大部分是農作物的秸稈,也有少量的樹枝作為原料。每到冬季,在廣大農村,家家戶戶都會填炕取暖,一縷縷煙霧也會隨之升起。而今年,我們卻看不到煙霧,也聽不到農戶反映「冷」的問題。
  • 蘭州七裡河區三年改造10500個土炕 明年將全部完成
    「土炕」變「水炕」 溫暖潔淨不冒煙七裡河區三年改造10500個土炕 明年將全部完成炕,是農村不可替代的取暖方式。「老婆孩子熱炕頭」,這句俗語也蘊含著「熱炕」是農村幸福生活的重要元素。在蘭州的農村,一到深秋初冬,家家戶戶就會燒炕取暖,總會有縷縷煙霧升起,尤其早晚填炕時更甚。10月24日,記者在七裡河區西果園鎮堡子村王家莊村小組看到,這裡已和往昔不同,家家「土炕」已變身「水電炕」,告別了過去「填炕掏灰」的麻煩,新裝的「水電炕」溫暖潔淨又不冒煙。
  • 【岐山】土炕改床 一戶獎補五百元
    核心提示:每到秋冬季節,農村地區因為燒炕取暖產生大量濃煙,這些有害氣體排到空氣中,危害村民的健康。為了治理農村霧霾,岐山縣出新招,鼓勵農民拆除土炕改造成床,並對拆炕的農民每戶補助500元錢。
  • 有人說農村不允許燒炕了,為什麼北方人還喜歡睡炕而不喜歡睡床?
    各地區居住條件習慣不同,在北方農村大部分人還是睡炕為主。可以明確一點的是,現在並沒有不讓農村燒炕。農村人喜歡睡炕,最主要是由於居住環境導致的。走進北方農村的屋裡。你會發現炕的面積非常大。很多家庭土炕會佔據臥室的一半兒或3分之2左右的面積。
  • 農村清潔取暖爐具「領跑者」行動:節能爐具能否藉助清潔取暖涅槃
    2018年3月,將在2018中國民用清潔採暖設備及應用博覽會上發布《農村清潔取暖爐具「領跑者」目錄2018》,公開表彰、推介、現場展示、多渠道宣傳推介,擴大影響力,推動農村清潔取暖解決方案的落地實施。這是此次行動的第三階段計劃。中國環境科學院首席大氣專家、原副院長柴發合認為,農村清潔取暖爐具「領跑者」行動順應了清潔取暖形勢,對於爐具行業整體轉型提升有重要意義。
  • 甘肅慶陽黃土塬告別「土炕」「火爐」 多措治汙享藍天
    這個迷語的謎底就指土炕。地處黃土高原的甘肅慶陽市,土坑一直伴隨著當地農戶。但由於土坑以麥草秸稈為主要燃料,燒坑時「煙燻火燎」對環境產生較大汙染。為此,近年當地將農戶家中的土炕、土灶、小火爐實施煤改氣、煤改電或清潔能源改造。  「逐步對城鄉結合部及周邊鄉鎮居民土炕、土灶、小火爐實施煤改氣、煤改電、潔淨煤替代工程,有序推進城鄉冬季清潔供暖。
  • 第一觀察 | 一方土炕見證他的人民情懷
    新華社記者 蘭紅光 攝  「炕」是承載中國北方群眾衣食住行的生活原件。從東北到關中,在城市以外,土炕用它的厚實與炙熱散漫著鄉村的煙火。  從基層成長起來的習近平對「炕」有著特殊的情結。那時候,他和鄉親們都住在土窯裡、睡在土炕上。  一方土炕、一盞煤油燈,陪伴著習近平讀書成長。村民也被這個博學的年輕人吸引,常常在窯洞土炕上聽他縱論古今,對人民群眾的深厚情誼自那時便紮下了根。  土炕之於習近平,是一段與黃土高原鄉親同吃同住同勞動的記憶,是沉澱在心底的鄉愁。時過境遷,憶苦思甜,愈發激蕩著他強烈的為民情懷。
  • 據說東北人不睡床,基本上只睡炕,那現實是這樣的嗎?
    因為北方的氣溫在冬天實在是太低了,在很久以前充滿智慧的勞動人民,為了能夠讓家人能夠更好的度過冬天,所以就發明了一種叫做炕的東西。這一種發明的確是很大程度上的為北方人民帶來了福音,讓一家人都能夠暖和的過冬。但是據說東北人不睡床,基本上只睡炕,那現實是這樣的嗎?
  • 清潔取暖,溫暖過冬!杜莊鎮:加大宣傳力度 讓清潔取暖更安全
    北石莊村黨支部委員董軍生說:「我們每天都進行音頻播放,取暖期的安全用煤以及注意煤氣一氧化碳中毒的細節,提醒大家千萬注意安全,把防範煤氣中毒放在首位。」杜莊鎮高度重視清潔取暖工作,在取暖期來臨前,就要求各村加強宣傳、排查農戶使用清潔煤的情況,包括排查灶臺是否倒煙,炕沿邊、牆縫是否冒煙,煙囪是否正常冒煙等,保障村民安全、溫暖過冬。
  • 北方人喜歡一家人睡一個炕,不會感到不方便嗎?看完才明白
    導語:北方人喜歡一家人睡一個炕,不會感到不方便嗎?而最為淺顯的就是中國南北方文化的差異了,很多驢友在中國南北方來回旅遊的時候肯定會體會到這種地域文化的巨大差異,每個地方說的方言不一樣,房屋建築不一樣,飲食習慣也不一樣,就連睡覺的方式都不一樣,東北人喜歡一家人睡在一個炕上,而南方人喜歡各自睡各自的床,對於南方人來說,北方人睡一個炕,不會感到不方便嗎?看完才明白。
  • 臨澤平川鎮:土炕「變身」記
    中國甘肅網10月21日訊(通訊員 張婧)「電暖炕就是方便,電一插就行了,再也不用跑去煨炕了,身上也沒有煙味了,方便又乾淨,黨的政策真是好啊。」五裡墩村三社祁智國高興的說。近日,平川鎮改炕現場聚集許多前來看新鮮的群眾,他一言、你一語,一片熱鬧景象,雖遇農忙時節,但一點不影響群眾的觀看熱情,改炕工作正在如火如荼進行。今年,該鎮以改善人居環境為抓手,以推廣清潔能源為主攻方向,大力實施「農村土炕」改造工程,著力解決「炕煙圍繞」問題,全面提升農村人居生活質量,改善區域生態環境。
  • 東北的「炕文化」你知道多少,快來了解吧!
    東北的「炕文化」你知道多少,快來了解吧!想必大家小時候都看過《鄉村愛情》,裡面的主演都是一口東北味,穿著花棉襖睡著炕,看著很是喜慶。夏天還好,冬天的時候東北可是非常冷的,但是以勞動人民的智慧他們想出了一個保暖的好辦法,那就是把床弄成一個個火炕,以此來取暖。而且東北人的炕都是一家人一起睡的,現代人很注重隱私,一家人都睡在一起不會感到彆扭嗎?
  • 田家溝村清潔取暖暖民心
    為確保村民溫暖安全清潔過冬,海港經濟開發區田家溝村通過光熱+生物質改造的方式,在改善環境的同時也溫暖了民心。眼下已進入供暖季,前一陣村民田玉敏家將傳統爐具改造為「光熱+生物質」的新型取暖方式,切身感受到與傳統取暖方式的差異。
  • 北方人的炕,南方人的床
    文 | 昝偉對北方人來講,炕的作用比床要重要 的大,人在炕上呱呱出生,在炕上離開人世,人一輩子的休息、生活、學習都在這裡完成。我家就在晉北高原的陽高縣,這裡與其他地方一樣,都把炕作為房屋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生命中重要元素。可以說:一盤土炕伴一生。
  • 看看南方和北方農村人是如何取暖的
    有的人甚至說,是暖氣(空調)給了我一條命,那在以前沒有暖氣和空調的時候,農村人是如何取暖的呢?灑水成冰在以前絕大部分北方的農村人度過冬天都靠一種東西,就是土炕!土炕,是用土或磚砌成的長方形的臺面。上面鋪上席之,下面是空的有一個專門的煙道和煙囪相連,炕的邊上通常會有個灶臺,一般都是用來燒水洗澡或者飲用。
  • 東北人喜歡睡炕,但一家人都在炕上不尷尬?其實有他的道理
    東北人喜歡睡炕,但一家人都在炕上不尷尬?其實有他的道理。我國是一個地域遼闊,博大精深的國家,還擁有著56個民族,每個民族都有著不同的生活方式和文化特色,這也讓人們喜歡上了旅遊,感受不同地區不同的文化習俗和風俗習慣。
  • 秦皇島開發區推進農村「太陽能光熱+生物質」清潔取暖
    張增波告訴記者,「這是我們安裝的第8家『太陽能光熱+生物質』清潔取暖改造示範戶。相比燒煤的爐子,生物質暖爐增加了自動控制點火、關閉功能,燃料可充分燃燒,熱量散發更均勻,炊事火力更大。」村民屋頂安裝完成的太陽能裝置。
  • 說說嶽雲鵬、賈乃亮、任嘉倫他們,坐過的「炕」
    尤其是天氣變冷的時候,不管外面寒風多麼刺骨,只要一躺在暖暖的炕上,暖意便會圍繞全身!一般土炕都很大,下面是土坯,比較結實,那時孩子多,坐在炕上打打鬧鬧或翻個跟頭什麼的根本不在話下。經濟的發展必將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大土炕的逐漸消失也是必然趨勢,但臨夏人對大土炕的那份感情、那份記憶卻永遠不會抹去!
  • 北方農村地區冬季取暖 哪種清潔取暖方式較為合適?
    小編就基本適應農村清潔取暖的採暖方式做一簡要介紹:一、火炕以前,農村居民想出了很多取暖過冬的方法,如家中燒火炕,就是利用農村自身優勢,燃燒秸稈、樹枝等燃料獲得熱量來採暖。但是家中除了火炕以外的地方溫度還是低,伴隨而來的還有空氣汙染問題。現在,農村舊房屋改造和自建新房大都採取新的起居方式,自建木質炕床,美觀整潔衛生,但不會燒秸稈、樹枝等取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