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腕錶的最高制表藝術,Rudis Sylva每分每秒都在對抗地心吸力
和諧振蕩器的最大作用是抵抗地心吸力,那麼你會問:它跟陀飛輪及卡羅素,有什麼分別?哪個裝置會更好更準?假如有一枚電波對時腕錶,你說它每天跟電波對一次時準?還是每1分鐘對一次時準?還是好像手機般,不停跟電訊商對時最準?
-
國際載人航天日|航天員在太空中如何生活?
1961年4月12日,蘇聯太空人尤裡·加加林乘坐「東方一號」宇宙飛船進入太空,在完成繞地球飛行一圈後,乘坐返回艙成功返回地面,成為人類進入太空的第一人。這一歷史事件為人類的空間探索開闢了新途徑。2011年4月7日,第65屆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將每年的4月12日確定為國際載人航天日,以慶祝人類空間時代的開始。
-
科幻電影中的科學-《地心搶險記》,人類對地心的了解還不如太空
《地心搶險記》就是這樣的一部進入地球內部搶險的電影,這部影片上映於2003年,向觀眾展示了目前人類科學家對於地球內部結構的推理和猜想。,利用核彈爆炸的力量重新推動了地核,化解了人類的毀滅危機。當地球磁場消失後地球上的所有生物都將會滅絕,地球磁場保護著人類免受高能太陽風和宇宙射線的輻射,為生物的生長提供了保護,如果地球磁場消失,就像將地球置於一個巨大的微波爐中一樣,人類和地球上所有的生物都無法生存。
-
國際空間站如何獲得可供呼吸的氧氣?
每時每刻,有5-6名太空人在國際空間站上做研究與實驗等等,他們所做的這一系列事情能夠讓我們更好的認識世間萬物在太空中將會如何運作。在此前的其他文章中,我們已經介紹了太空人在太空中如何獲得飲用水,因此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會了解,在遠離地球表面的空間站中太空人又如何獲得可供呼吸的空氣。
-
太空垃圾橫飛,導致國際空間站虛驚一場
美國東部時間9月22日17:19(北京時間23日5:19),國際空間站控制中心臨時啟動俄羅斯進步號飛船推進器,持續推進150秒,改變空間站軌道高度,以便躲避一塊太空垃圾。 隨後,NASA局長吉姆·布裡登斯汀發布推文披露,為了躲避太空垃圾,國際空間站僅在2020年就進行了三次這種動作,並強調稱「軌道垃圾越來越多了!」 通常國際空間站軌道高度約為408×410公裡,以每小時27600公裡(7.66公裡/秒)繞地飛行,每92分鐘繞行一圈。
-
美科學家擬鑽入地核 靈感取自大片《地心浩劫》
目前人類的地底研究最多只深入地下約十公裡深,但加州理工學院行星科學教授史蒂文森則草擬了一個石破天驚的地底計劃,希望能把一個西柚般大小的探測器放入地下達三千公裡的深處,即約地球半徑的一半長度,直抵地核邊緣。 製造「反向火山爆發」 計劃的最大難度在於如何在地殼和地幔間開鑿信道讓探測器通過。
-
國際空間站太空人介紹如何在太空中慶祝聖誕節
據外媒BGR報導,聖誕節即將來臨,而對於國際空間站上的太空人來說,這是向地球上的人們傳遞一些溫暖假期祝福的好時機。在美國宇航局(NASA)發布的新視頻中,太空人Christina Koch、Drew Morgan和Jessica Meir與歐洲航天局的任務指揮官Luca Parmitano一同現身,並向人們介紹了他們將如何在太空中慶祝這個重要的節日。 這段視頻長約三分鐘,空間站內裝飾一新,而所有四名太空人都穿著統一的節日服裝。
-
「上海參與國際大科學計劃和大科學工程的路徑與運作方式研究...
8月25日,同濟大學上海國際智慧財產權學院主辦的「上海參與國際大科學計劃和大科學工程的路徑與運作方式研究」研討會在滬舉行。」研討會會議現場 本網記者 查建國/攝 中國社會科學網上海訊(記者 查建國 夏立 陳鍊)8月25日,同濟大學上海國際智慧財產權學院主辦的「上海參與國際大科學計劃和大科學工程的路徑與運作方式研究」研討會在滬舉行。
-
高海寧揚言反地心吸力
高海寧揚言反地心吸力藝人高海寧(高Ling)以低胸連身裙性感現身Clubbing活動,她表示今次第二次到夜店,坦言平時比較少去,今次可以借著工作到來見識。問到近日不停操弗,是否希望以性感形象出席活動?她坦言操弗為了迎接夏天來臨,稍後又有新劇集開拍,想以最佳狀態拍攝:「故事未講得住,但需要好弗,全身Body都要騷。(滿意自己Body未?)
-
如何在太空生活:我們從國際空間站學到了什麼?
11月2日是第一批太空人登上國際空間站(ISS) 20周年的紀念日。從那時起,這座近地軌道上運行的人造設施就一直有人類居住。 在太空環境下連續運行20年,使國際空間站成為了解地球以外人類如何生活的理想「自然實驗室」。
-
如何在太空生活:我們從國際空間站學到了什麼?
來源:新浪科技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11月11日消息,11月2日是第一批太空人登上國際空間站(ISS) 20周年的紀念日。從那時起,這座近地軌道上運行的人造設施就一直有人類居住。在太空環境下連續運行20年,使國際空間站成為了解地球以外人類如何生活的理想「自然實驗室」。
-
第一次詳細介紹,埃隆馬斯克的太空網際網路如何運作
埃隆馬斯克幾乎沒有透露他從太空提供網際網路的計劃,但一個新的模擬展示了它如何運作以及誰能夠負擔得起。埃隆馬斯克想建立一個太空網際網路並不是什麼秘密。他的公司SpaceX已獲得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FCC)的許可,建立了由數千顆低地球軌道通信衛星組成的龐大網絡。
-
國際空間站躲過兩倍於己速度的一塊太空垃圾,虛驚一場
美國東部時間9月22日17:19(北京時間23日5:19),國際空間站控制中心臨時啟動俄羅斯進步號飛船推進器,持續推進150秒,改變空間站軌道高度,以便躲避一塊太空垃圾。隨後,NASA局長吉姆·布裡登斯汀發布推文披露,為了躲避太空垃圾,國際空間站僅在2020年就進行了三次這種動作,並強調稱「軌道垃圾越來越多了!」通常國際空間站軌道高度約為408×410公裡,以每小時27600公裡(7.66公裡/秒)繞地飛行,每92分鐘繞行一圈。目前,國際空間站以及正在裡面生活的三名美俄太空人全都安然無恙,最多只是虛驚一場。
-
TVB性感小花代言內衣曬驕人身材 直言最怕地心吸力令胸部下垂
無綫小花張秀文到觀塘為代言內衣品牌拍攝廣告,以超低胸裙示人的她大爆酬勞是「開心價」,高達6位數代言一年,她說
-
20年近3000項實驗,太空人在國際空間站研究了啥?
在此期間,國際空間站上的太空人進行了大約3000次科學實驗,研究涵蓋一系列學科,包括基礎物理學、地球觀測和生物醫學研究(見「在軌研究」)。國際空間站上的科學研究一度被批評為意義相對不大,與地球上人們的生活沒什麼關係,但隨著太空人投入更多的時間,國際空間站上的科學研究已經開花結果。
-
愛喝鮮榨果汁的注意了,這一點一定要知道!
如今越來越多的家庭購置了榨汁機,天氣炎熱,大汗淋淋時,喝一杯鮮榨的果汁,清涼甜蜜,真是一個字「爽」。相比碳酸飲料,人們都覺著將水果榨成果汁喝既口感好、有營養又方便,但是喝鮮榨果汁真的可以替代吃水果嗎?常喝鮮榨果汁到底好不好?如何健康地榨果汁?這些你了解嗎?鮮榨果汁不等於水果,這一點一定要知道!
-
太空|為什麼要建立國際空間站?
人類的腳步已跨入了太空,人類在太空中探索、開發和利用太空資源的時候,需要一個工作和生活的「家」,這就是空間站。太空是人類除陸地、海洋和大氣以外的第四環境。對這 個新的環境,人類正在去研究和開發它。而太空中的「小房 子」——空間站,正好為人類探索、開發和利用太空資源提 供了一個特好的場所。
-
外媒評天宮二號成功發射:2020年前後將建成60噸規模永久性空間站(2)
將會有兩名航天員入住「天宮」,在那裡工作和生活30天,驗證航天員中期在軌駐留,比如如何長時間提供適合人生活的環境、如何長時間提供包括水在內的物資供給等。這將是目前為止中國載人飛行時間最長的一次任務。德國航空航天中心的布朗博士是德中太空合作項目的負責人。
-
太空空間站是如何避免太空垃圾攻擊的?
歡迎大家收看本期的鵬楊科普,從人類航天起步以來,已經有超過9000顆衛星發射入軌,隨著近年來發射頻率爆炸性的增長,太空也變得越來越擁擠,除了目前運行在地球軌道上的衛星,地球周圍還漂浮著大約1億塊太空垃圾,其中絕大多數都小得無法追蹤,那麼太空中一個小小的物體會給太空飛行器帶來多大危害呢?我們又是如何保護國際空間站免受其害呢?
-
太空空間站是如何避免太空垃圾攻擊的?
歡迎大家收看本期的鵬楊科普,從人類航天起步以來,已經有超過9000顆衛星發射入軌,隨著近年來發射頻率爆炸性的增長,太空也變得越來越擁擠,除了目前運行在地球軌道上的衛星,地球周圍還漂浮著大約1億塊太空垃圾,其中絕大多數都小得無法追蹤,那麼太空中一個小小的物體會給太空飛行器帶來多大危害呢?我們又是如何保護國際空間站免受其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