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青島海水漲潮,十幾輛汽車被淹,車主:我們被大自然教育了?

2020-12-02 小艾v汽車

寒冷的氣溫對內陸地區還算不錯,但是生活在海邊的人就沒那麼幸運了,最近在冷空氣的影響下,山東青島海水急速上漲,將車子停在海邊的汽車遭了殃。潮位上漲的時候,十幾輛汽車全都被泡了,車主們還不知情,交警部門緊急呼喚車主趕緊來把車挪走,別產生更大的損失。

近日,在青島澳門路附近,突然的漲潮讓很多汽車遭殃,其中不乏奔馳寶馬這樣的豪華品牌,有些車主是在附近居住,習慣性把車停在了這裡,有的則是從外地來遊玩,沒想到攤上了這個事。大風吹著漲潮的海水,拍打在這些車的身上,清脆的聲響讓路人都替車主感到心疼。

青島交警部門在得知這個消息以後立馬就聯繫了相關車主,讓他們趕到現場來處理。車主到來以後,看到自己的愛車成了這番模樣,抑制不住的心痛,最出彩的要當屬一名女司機,沒有上車打火試驗,也沒有聯繫保險公司,反而是坐在車邊哭了起來,傾訴自己怎麼這麼倒黴,第一次來看大海,天這麼冷不敢出門不說,吃個飯的功夫車還被淹了,勞民傷財來旅遊,換回了一身傷痕。

車主們在交警的幫助下積極處理著,同時也對自己的愛車充滿擔憂,畢竟這是海水,有很強的腐蝕性,就算發動機沒受到影響,車漆肯定也承受不了。山東青島海水漲潮,十幾輛汽車被淹,車主:我們被大自然教育了?在這些車子裡,既有十幾萬的大眾豐田,也有上百萬的寶馬奔馳,車主們無一不焦慮,沒有任何人上前破壞,反而被風浪上了一課,悔不該把車停在這裡呦!

交警表示,其實這個路段原本就不允許停車,只是平時有太多人不遵守規則,巡邏也監管不過來。青島海水漲潮車主遭了殃,十幾輛汽車被泡,遊客:這風浪是真的猛!相信在這次事件的影響擴大以後,車主們都會記住這個教訓,海邊不能隨意停車,更不能有僥倖心理!

很多內陸的網友都對此感到不可思議,大海的力量是無窮的,就連張雨生的哀愁都能帶走,但我們怎麼也沒想到,突然一個漲潮會殃及這麼多車輛,看來以後去海邊旅遊要把這個注意事項記在自己的小本本上了,一定不能隨意停車,說不定哪陣風一吹,就把自己的布加迪卷進海裡出不來了!不知道大家對此是怎樣看待與評價的呢?

相關焦點

  • 這座島正在被海水吞噬,每一次漲潮海水都能灌進居民家裡
    這裡將近80%的居民都受到了海水的影響。水位每年都在上升,每一次漲潮海水都能灌進居民家裡。就在幾十年前,成千上萬的家庭居住在這些漁村。現在,只有幾百個無處可去的居民還留在這裡。65歲的Salam和妻子住在村裡已經30年,現在Salam家經常被淹,但是他們無處可去,只能忍受海水一次次的侵襲。
  • 颱風「龍王」影響福建後續 福州八千輛汽車被淹待修
    據新華社電颱風「龍王」對福州影響巨大,近8000輛汽車被淹,從福州各大汽車經銷商處了解到,目前各大車行都在全力以赴做好災後的汽車維修工作,甚至動用了各種資源,從全國各地調集精兵強將支援福州。  11日,在福州某汽車維修站看到,近300輛待修的泡水車幾乎把整個修理廠塞滿了。
  • 如何計算海水的漲潮、退潮時間
  • 大海漲潮時海水從何而來,退潮時海水又退往何方了?
    生活在沿海地區的人經常會看到這麼一種現象,那就是在早晨太陽升起來的時候,那海邊的海水就會」撲面而來「,而到了傍晚太陽落山的時候海水就會不約而同的退去,這對於海洋來說就是漲潮和退潮的現象,那麼問題就來了,大自然為什麼會以這樣的一種方式出現和消失的現象呢?
  • 晉江:不知漲潮時間 開車到沙灘上輪胎陷水中
    海水已經淹到前輪熱心民眾和消防官兵一起將車拉出東南網5月2日訊(本網記者 陳詩婷 通訊員 吳文霞 康振興)開車到海邊玩耍,不清楚漲潮時間5月2日12時23分,晉江市龍湖鎮衙口村施琅雕像旁,這輛小車的車主緊急報警。接到報警後,晉江龍湖中隊立即出動一部搶險救援車七名官兵趕往現場救援。由於當時正值漲潮時分,海水還在不停的往上漲。如不趕緊處置,車輛將被海水完全淹沒。情況緊急,三名消防官兵穿戴好救生衣,帶上繩索趟過海水,將繩索固定在小汽車尾端,其餘官兵組織岸上民眾協助拖拽。
  • 山東大手筆布局海水淡化,青島被委以重任!
    與此同時,對於海水淡化產業一直走在全國前列的青島來說,大力發展海水淡化不僅有利於青島緩解缺水的現狀,更有可能把海水淡化做成一個大產業,為全國探路,變短板為長板。1山東喊「渴」即便是放在全世界,山東也屬於嚴重缺水地區。
  • 山東這輛奇瑞火了!車尾幾行字讓人忍俊不禁,交警:我太難了!
    導讀:提起奇瑞汽車,我們都是很熟悉的,它和吉利、哈弗、長安等都是非常知名的國產車品牌,其銷量和口碑也是非常不錯。這兩年奇瑞汽車的發展還是不錯的,先後成立了多個子品牌,比如開瑞汽車、捷途汽車和星途汽車等,其中捷途汽車的表現最好,而主打高端的星途汽車,也是在穩步提升中。
  • 漲潮的海水來自哪裡?退潮後的海水又去了哪裡?
    不管是在海邊遊玩還是在電視上,我們都能看見海水不停的拍打著海岸,並且也能看到海水漲潮以後淹沒一些海島或者海岸線,等退潮以後這些地方又會顯露出來。 那麼問題是漲潮時這麼多海水來自於哪裡?退潮以後海水又去了哪裡?要弄清楚這個問題我們必須了解潮汐是怎樣產生的。
  • 漲潮的海水來自哪裡?退潮後的海水又去了哪裡?
    不管是在海邊遊玩還是在電視上,我們都能看見海水不停的拍打著海岸,並且也能看到海水漲潮以後淹沒一些海島或者海岸線,等退潮以後這些地方又會顯露出來。那麼問題是漲潮時這麼多海水來自於哪裡?退潮以後海水又去了哪裡?要弄清楚這個問題我們必須了解潮汐是怎樣產生的。
  • 為什麼大海會漲潮和落潮?那麼退潮後的海水,都去了哪裡?
    經常去海邊玩的人應該都知道,海水有漲潮和落潮的現象,而且還有固定的規律。其實海水的漲潮和退潮的時間都是不同的,並不是大家認為的早上海水就會漲潮,到了晚上時才會退潮。一般情況下,海水漲潮時,會變得越來越多,波浪滾滾,不斷地從海中湧向岸邊,景色十分壯觀。而退潮的時候,海水會慢慢退去,很快就徹底消失,露出了一片海灘。
  • 海水漲潮退潮的原因是什麼?
    海水每天的漲潮退潮,原因有兩點:一個是地球本身的自轉,一個是外部天體的引力幹擾(太陽、月球引起的潮汐力)簡單來說,潮汐力就是一個物體由於自身體積的存在,物體身上的各點到引力源的距離是有差距的,而這就導致了各點所受引力的大小不同,再加上引力方向的不一致
  • 海水退潮和漲潮是什麼原理?退潮後的海水都去哪了?
    我們知道,地球上每一天都會出現潮汐現象,而且是有固定規律的。對於生活在海邊的人來說,海水退潮和漲潮的時間都是不同的,並不像我們認為的在清晨時會漲潮,在傍晚時會退潮。當漲潮的時候,海水會變得越來越多,不斷地從海中湧向岸邊;而當退潮的時候,海水就會很快消失。那麼,漲潮和退潮時的海水,它們又來自哪裡呢?
  • 福州8千餘汽車颱風龍王中受損 商家哄抬維修費
    新華網福州10月18日專電(記者塗洪長)19號颱風「龍王」帶來的洪災給福州市造成巨大損失,8000餘輛汽車在這次洪水中泡了湯。目前,針對這些車輛的受損勘定、災後理賠以及維修情況,車主、保險公司和各維修商之間存矛盾紛起,福州市物價部門也已採取措施,向哄抬維修價格的現象發出警告。
  • 外地遊客開車進長樂南澳海灘不懂潮汐變化車子被淹
    原標題:外地遊客開車進南澳海灘不懂潮汐變化車子被淹   前晚,6名外地遊客駕車到福州長樂市漳港南澳海灘遊玩時,將車停在海灘上,不慎被上漲的海水淹了。所幸在邊防民警和附近村民幫助下,遊客才將車子拉到安全位置。   「這些人是外地遊客,不知道海水漲潮時很快,人下車玩了,車卻停在沙灘上。」
  • 青島海水「開鍋」,煙臺威海暴雪刷屏!這不是北極,是山東!今冬為啥...
    昨夜,山東多地開始降雪,雪窩子煙臺威海的暴雪直接刷屏!這是青島——此次寒潮帶來了青島2021年首場降雪看萊西大雪勢如破竹的勁頭↓↓↓當海面上方氣溫突然降到-10℃以下時,海水溫度高於空氣溫度,海水蒸發為水蒸氣,遇到冷空氣後迅速凝結為冰晶,因此呈現出好像「白茫茫雲霧」的現象。今冬為啥這麼冷?這次降溫後的低溫程度有一定的極端性,一些地方氣溫之低甚至可能是歷史同期少見。��是什麼導致氣溫偏低?
  • 南國都市報數字報-海甸島不怕海水倒灌被淹啦
    南國都市報記者從海口市城建集團了解到,隨著位於海甸五西路排洪渠出口處的雨水排澇工程完工並投入使用,將確保海甸島排洪渠兩側大部分地區,今後再遇大雨及高潮位時不因海水倒灌而被淹。  □南國都市報記者 黨朝峰  雨水排澇泵站能阻止海水倒灌  「威馬遜」和「海鷗」兩次強颱風雖已過去一年多,但每當想起海甸島在兩次颱風中被大範圍淹沒的場景,仍讓人感到後怕和擔憂。
  • 大海為什麼會漲潮落潮?海水都會去哪裡?
    住在海邊的人們一定對漲潮和落潮並不陌生,這種海水周期性漲落的現象我們也稱之為潮汐。其實早在古代,人們對這種現象的啟由就非常好奇。東漢時期,王允在《論衡》中寫道,「濤之起也,隨月升衰」,明確指出潮汐現象與月亮的關係。
  • 無風起浪:漲潮的海水是哪來的?退潮後海水又去了哪裡?
    而且每逢月中還能有個天文大潮,這些漲潮的海水是從哪裡來的,又往哪裡去?地球上那麼多海水是從哪來的?本來打算直接開扒為啥起海浪,不過突然想起該簡單交代下海水是哪裡來的應該更合適一些!潮汐引發的漲潮,為什麼天文大潮在月中後呢?有朋友認為地球在自轉,所以引發了海浪!
  • 6名遊客青島遊玩 結果被困海中礁石 潮汐規律了解一下?
    來源|都市現場綜合山東齊魯頻道轉載請註明來源10月3號下午4點多,在山東青島嶗山區的小麥島上,有6名遊客被漲潮的海水圍困在一處礁石上隨著海水漲潮越來越高,被困遊客的情況十分危險隨後,青島消防救援的工作人員趕緊奔赴現場,展開緊急救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