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ung 愛筱歆 發表於 2019-11-27 14:29:34
不忘初心!這是筆者與長園深瑞徐成斌總經理交流中,印象最深的一句話。
在談到,面對當今整個電力系統數位化轉型,泛在電力物聯網、數字南網大力推動的情況下,對於企業自身而言遇到的難題有哪些時,徐總提到,「不忘初心是最難的!當前泛在電力物聯網的建設不要為了創新而創新、為了智能而智能、為了數位化而數位化,更應堅持創新、創造價值要始於需求。」
近年來,伴隨著「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等新技術與智能電網的深度融合,電力裝備製造向數位化、智能化發展持續深化。如何使配電網具備強大的數據感知能力、高效的數據傳輸和處理能力是建設配電物聯網的關鍵。長園深瑞總經理徐成斌表示,「在產業剛剛發展的初期,就要為以後長遠發展打下好的基礎,關鍵在於兩個方面,一是平臺技術,二是應用技術。」
做生態 搭平臺 深度布局泛在電力物聯網
泛在電力物聯網四個層面的建設與「雲大物移智」的不斷推動發展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對智能配用電各個子系統間協作性要求更高,一體化、智能化將成為未來發展趨勢。而目前泛在物聯網發展,在感知層設備研製上各廠商面臨多系統多標準的碎片化,配套開發環境工具缺乏,終端設備安全防護薄弱,多種通信協議互聯互通困難等一系列問題。
第十二屆上海國際電力設備及技術展覽會上,長園深瑞帶來了一款吸引了無數人眼球的產品——漢騰作業系統(hantanOS)。作為行業內率先提出的一款輕量級物聯網嵌入式作業系統,將為用戶搭建雲端一體化提供了一種全新的解決方案。「漢騰作業系統是一個輕量級的內核,基於內核之上開發適配於不同場景的功能與組件。內核與組件之間保持著「低耦合,強內聚」模塊化架構設計特點。」長園深瑞研發中心IoT組經理段俊歡向北極星電力網介紹到,「針對不同應用場景、不同應用開發人員可以自主選擇作業系統加上不同組件,實現所需求的產品設計,這也是作業系統輕量級設計的一個初衷。」
漢騰作業系統
傳感(感)與「數據、智能」(知)的結合是泛在電力物聯網的重要特徵,將多傳感器管理、輕量級數據處理及智能算法下沉至感知終端,充分利用終端邊緣計算能力,實現雲-端交互協同計算。智能感知終端是泛在電力物聯網最小感知單元,實際上就像是原來的嵌入式設備。電力行業嵌入式設備應用一般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廠家直接將代碼寫在CPU上,這也被徐總戲稱為「裸奔」系統,另外一種情況就是採用外國廠商的通用作業系統。然而,這種兩種情況顯然都滿足不了我國對於設備國產化的總體要求,我們更需要擁有自己的作業系統和晶片為泛在電力物聯網平臺做好支持。
重需求 解難題 自下至上賦能泛在電力物聯網
「配電物聯網是泛在電力物聯網在配電領域中的重要應用實踐。」長園深瑞配網一二次融合部副總工杜東威認為:「泛在電力物聯網是打造一種智慧電力的生態體系,傳統電網存在客戶感知能力不足、設備智能化水平有待提高、資源共享和服務開放能力有待加強的問題。」所以,國家電網公司提出三型兩網世界一流的戰略目標,提出了基於「雲-管-邊-端」泛在電力物聯網的建設規劃,打造一種從上至下、雲技術、通信、邊緣智能、智能傳感完整的產業鏈生態體系。
智能配用電解決方案
目前,泛在電力物聯網「自下而上」的實踐探索多是基於「點」狀突破;對泛在電力物聯網「自上而下」的理論探討多是基於「層」式分解。理論層面包括感知層、網絡層、平臺層、應用層在內的「四層」架構體系,相關專家基於上述「四層」架構進一步拓展,如國網能源網際網路技術研究院院長王繼業近日在「泛在電力物聯網智能感知技術論壇」上提出包括感知終端層、邊緣層、網絡層、雲層、人工智慧層在內的「五層」架構。由此可見,泛在電力物聯網理論、建設等還在不斷優化調整。
所有物聯網的方案最終是要面向應用場景,場景是最終驅動導向的。如何使配電網具備更加強大的數據感知和獲取能力、具備更加高效的數據傳輸和處理能力、更加靈活的業務響應和實現能力,是建設配電物聯網的關鍵。長園深瑞總經理徐成斌表示:「從前電網信息監測主要應用於主網,而在配網端缺少監測大多採用盲調。雖然隨著配網自動化的建設技術的提升,但是數據終端所監測的深度不足監測僅僅止於各個節點。當泛在電力物聯網提出後,這些原本在配電側所遇到問題都將被一一解決。」
長園深瑞此次提出的,基於「雲-管-邊-端」架構的物聯網臺區解決方案是以全業務泛在電力物聯網戰略規劃為指導,實現配電房的智能物聯網化建設。智能配變終端通過本地通信接入全站感知終端,基於遠程通信和安全接入,形成「雲-管-邊-端」架構,實現業務數據的統一接入、數據的高度通融和區域的邊緣智能。
◆雲平臺基於國網雲、全業務數據中心等基礎條件構建。國網雲提供計算資源,支持應用構建,與全業務數據中心集成,達到「一次入庫、處處應用」,與智能配變終端配合實現「雲霧協同」。
◆智能配變終端作為「邊」設備,具有本地通信統一接入、邊緣計算、遠程通信等功能,對上提供無線專網 / 公網、光纖乙太網等遠程通信接口,對下提供載波、微功率無線、RS232/RS485 串口、乙太網等本地通信方式。
◆0.4kV 低壓側電氣量採集終端、智能安防系統、環境監測系統、變壓器監測系統、設備狀態監測系統和視頻監控系統等子系統、充電樁及分布式光伏等站外智能設備均通過本地通信網絡,接入智能配變終端,並經智能配變終端通過遠程通信網絡,統一接入電力物聯網平臺層。
長園深瑞徐成斌總經理認為,通過賦予配電網設備靈敏準確的感知能力及設備間互聯、互通、互操作功能,實現對配電網的全面感知、數據融合和智能應用,滿足配電網精益化管理需求,支撐能源網際網路快速發展,最終實現用戶在用電用能上獲得智慧化和便捷化的響應服務。
創新始於需求 科技實現價值!
最後,徐成斌總經理表示,長園深瑞將始終貫徹長園集團提出的深耕工業與電力系統的數位化、智能化的企業發展路線。持續深耕自身的專業和技術,推動配電物聯網建設理念落地,助力泛在電力物聯網更快更好的發展。同時,科技創新作為長園集團可持續發展的核心動力,公司也將根據產業及行業發展趨勢,不斷研發出先進的產品與技術,持續為客戶創造價值、延伸價值。
責任編輯;zl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