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人類還沒有能力窺探宇宙的時候,人們認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同時也是宇宙中最大的天體。在歐洲出現了文藝復興風潮之後,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說」,認為地球是以太陽為中心進行運轉的,但這依然沒有確定太陽是不是宇宙中體積、質量最大的天體。直到今天天文學家已經在對宇宙的漫長觀測中發現了質量和體積最大的恆星,但它們並不是同一顆恆星。接下來介紹的就是質量最大的恆星R136a1,它存在許多不可思議的地方。
據了解天文學家是在利用太空望遠鏡對位於16萬光年之外的大麥哲倫星系進行觀察時發現了R136a1,它與地球之間的距離超過了16萬光年。根據天文學家對它長期的觀察和研究發現,這顆恆星的質量比太陽要大315倍左右,但這也是它壽命比較短的主要原因。目前R136a1已經有大約150萬年的歷史了,同時它也到了中年階段。也就是說,R136a1的壽命最多只有300萬年左右,這和太陽的100億年比起來簡直是小巫見大巫。
從某種程度上來看,造物者在創造任何事物的時候都秉持著公平的態度,質量越大的恆星能夠通過更加強烈的核聚變反應產生更多的能量,從而使自己看起來更加明亮一些。同時質量越大的恆星越是燃燒,其內部的燃料消耗的速度也會變快,這也是為什麼R136a1隻有300萬年的壽命,而太陽卻足足有100億年的壽命。那麼目前的R136a1所發出的能量到底有多大呢?
天文學家表示,如今觀察到的R136a1是16萬年前的樣子,因此我們只能夠通過現階段的研究來了解它過去的情況。研究數據顯示,R136a1能夠在一秒鐘內釋放出比太陽多871萬倍的能量。太陽和R136a1相比就好比兩個裝滿油的油桶,誰的油用得快一些誰就更快空桶。如果將R136a1放在距離太陽一千光年以內的範圍的話,那麼地球夜空中最亮的星可能就是它了,而不是天狼星了。
幸運的是,R136a1位於與太陽系有著16萬光年距離的大麥哲倫星系中。由於地球與R136a1有著如此遙遠的距離,即使R136a1的反應程度多麼劇烈,它所釋放出來的能量和光線也無法傳播到太陽系裡來,因此人類在夜空中是看不到R136a1的存在的。那麼R136a1要靠太陽系多近,人類就能夠通過肉眼看到它呢?
按道理來說應該是越近越好,但是以其超過太陽的315倍質量會產生更強大的引力,一旦R136a1靠近了太陽系,那麼太陽系最外層的柯伊伯帶很可能就被打破了,然後是穀神星、冥王星等等,一個個接連被它給吸引過去。如果稍不注意的話,可能連太陽都會被他吸引過去,那時候太陽系就不再是原來的太陽系了,而是成為了附屬星系。因此要想在地面上看到R136a1的存在,又要讓它不影響太陽系內正常的運作,兩者之間的距離至少要保持在2.14萬光年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