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當我們夜晚仰望星空的時候,漫天的點點星光總是令我們著迷!當然,我們也知道,在我們眼裡看起來只有點點星光的小星星,其實在它的後面卻是十分龐大的存在。為什麼我們看到的會是這麼小呢?只是因為它們離我們太遠了!
離我們最近的恆星是太陽。也正是太陽的光和熱,才孕育了地球上的萬物。在我們科技條件有限的時候我們認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宇宙中的一切都是圍繞地球來運轉的。後來隨著科學的發展,我們知道了地球並不是宇宙的中心,太陽才是宇宙的中心,那就是有名的「日心說」。當然,我們現在知道了,太陽不僅不是宇宙的中心,連一顆較大的恆星都算不上!
宇宙從138億年前奇點大爆炸以來,通過自身不斷的膨脹,我們現在很難判斷它現在到底有多大!目前人類能夠觀測到的最大的範圍是930億光年,當然這也只是宇宙的冰山一角。即使在這個可觀測範圍之內,恆星、星系的數量也是數不勝數。僅僅拿我們所在的銀河系來說,恆星的數量可能也有數千億顆!我們的恆星太陽、所在的太陽系,更只是宇宙中的相當不起眼的存在。
那麼有人要問了,我們的恆星太陽是那麼的不起眼,那最大的恆星有多大?根據科學家們的觀測,現在已知最大的恆星是盾牌座的UY,它到底有多大?如果把它看成一個口袋的話,那這個口袋可以裝下45億個太陽!光速繞它一圈需要9個小時,而光速繞太陽一圈只要14.5秒!如果把太陽替換成盾牌座的UY,那太陽系的八大行星將會消失五顆,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和木星都將被它吞沒。那電影《三體》中的地球被太陽吞噬的景象就要變成現實了!
這什麼它會這麼大?這是因為盾牌座的UY其實是一顆紅超巨星,也就是一顆恆星要走到生命未期時的狀態。我們知道,當恆星的燃料快要燃燒殆盡的時候,它的體積便會開始急劇向外膨脹,核心向內坍塌,最後走到它生命的終點。恆星根據其質量大小的不同,一般會有三個結局。質量比太陽小的恆星,其死亡後會變成白矮星;比太陽的質量大1到2倍的會變成中子星,而質量是太陽2倍以上的恆星,最後會變成黑洞!
盾牌座的UY的體積非常大,但質量卻不是十分的大,只有太陽的32萬倍,但是以這的質量,在其死亡後,也會變成一顆神秘莫測的黑洞,這也許是一個不錯的歸宿了。
恆星的壽命一般有100億年左右,但如果到了紅巨星階段,也就是到了恆星的未期,大概就只有幾千萬年的壽命了。你也許會說,幾千萬年也是一個不短的時間吧?的確,單獨來看,也許是一個不短的時間,但是把它放在100億年的尺度上來看,說是一瞬間也不為過!再過幾千萬年以後,這顆目前最大的恆星就會消失不見,而變成一個連光線也逃脫不了的黑洞!
我們的主恆星太陽已經運轉了50億年,已經到了中期,再過10億年,它就會進入紅巨星階段,體積開始劇烈地膨脹,離太陽最近的水星金星會首先被太陽吞噬,緊隨其後的地球也難以倖免!不過還好,如果人類能夠一直生存下去,那我們還有10億年的時間來做準備,按現在我們科學的發展勢頭, 經過10億年的發展,我們的科技肯定已經到了我們現在無法想像的地步。地球只不過是人類的發源地而已,人類早已經能夠在宇宙中隨意走動,地球的有無,對那時的人們來說,已經沒有什麼大的意義了!
大家對此怎麼看?歡迎大家留言,發表自己的看法與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