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海軍「褐雨燕」號高速船展示其能力(附圖)

2020-11-27 央廣網
 

美"褐雨燕"號高速船

  中廣網3月1日消息 [美國海軍2004年2月11日報導]美海軍正在對其第二艘鋁製高速船HSV 2"褐雨燕"號進行測試。"褐雨燕"號高速船是繼HSV 1"合資"號後,第二艘為美海軍和海軍陸戰隊帶來新的轉型能力的高速艦艇。

  "褐雨燕"號長321英尺(97.8米),速度比大多數艦艇都要快,其最大速度可達50節。由於採用雙體船型,吃水僅為11英尺(3.4米),使其成為在淺水海域執行任務的理想船型。

  "褐雨燕"號為美海軍探索與瀕海戰鬥艦有關的概念、能力和軍事運用提供了一個平臺。HSV正在測試模塊化技術,演示在各種戰區完成任命所需搭載載荷。"褐雨燕"號能夠滿足未來美國海軍對小型、快速、可重新配置的水面艦艇的需要,提供在任何時候、任何地方完成各種使命的能力。



相關焦點

  • 美國海軍接收HSV-2「褐雨燕」號高速艇(組圖)
    中國日報網站消息:美國《每日防務》2003年8月14日報導,澳大利亞Incat公司和美海軍合同商Bollinger船廠結成的團隊在13日將一艘最新型高速艦艇(HSV-2)-「褐雨燕」號穿浪雙體船交付給美海軍。
  • 美探索將「褐雨燕」穿浪雙體船用於水雷戰(圖)
    中國日報網站消息:美國《每日防務》2004年4月5日報導,美國海軍水雷戰部隊正在進行裝備(小艇、直升機和無人機)和概念的研究、測試和演示,研究如何用「褐雨燕」號高速雙體船(HSV-2)幫助水雷戰部隊完成其使命。
  • 美軍雙體艦試航問題多,船艏曾被風浪拍碎,前代已被中國飛彈擊毀
    美國海軍先後向澳大利亞租借英凱特(Incat)造船公司建造HSV-X1「合資企業」號、TSV-1X「矛」號、HSV-2「褐雨燕」號三艘民用雙體運輸船,美國海軍陸戰隊也向澳大利亞奧斯塔(Austal)造船廠租借了「西太平洋快車」號高速雙體運輸船,並參與了本世紀初的大量軍事運輸行動。
  • 美國海軍第12艘雙體快速運輸船完成驗收 船體採用隱形設計
    防務博客》網站報導,位於美國阿拉巴馬州莫比爾的美國奧斯特造船廠宣布,為美國海軍建造的第12艘「先驅」級遠徵快速運輸船「紐波特」號已成功完成在墨西哥灣的驗收試驗。紐波特號是奧斯特造船廠為美國海軍建造的12艘先驅級快速運輸船其中的一艘。 奧斯特造船廠執行長大衛·辛格爾頓表示,成功完成的驗收試驗是該計劃的又一個重要裡程碑,該計劃已經在不到8年的時間裡將11艘船交付給了美國海軍。辛格爾頓說:「遠徵快速運輸船高速雙體船是一個真正的成功案例,證明是美國海軍在全球範圍內海上運輸能力的寶貴補充。
  • 美國海軍第5艘雙體高速運輸船下水
    據美國媒體報導,當地時間9月30日,美國海軍的第5艘「先鋒」級聯合高速運輸船(JHSV-5)特倫頓號在奧斯塔美國船廠成功下水    「先鋒」級聯合高速運輸船(JHSV)是由美國海軍主導的一個造船項目。該船吃水淺,速度快,有效載荷卻不低,將成為未來美國海軍和美國陸軍的水面部隊未來的重要裝備。該船1515噸,長103米,時速可達35到45海裡,由4部MTU發動機推進,設有一個艦載停機坪,可以攜帶一架中型直升機。
  • 隸屬美國海軍的科考船湯普森號停靠高雄
    【觀察者網 綜合報導】據臺灣《聯合新聞網》10月16日報導稱,一艘隸屬於美國海軍研究辦公室的公務船託馬斯·G·湯普森號(T-AGOR-23)於10月15日停靠高雄港,該船目前正由美國大學暨國家海洋實驗室使用,執行氣候研究任務。
  • 美海軍:「湯普森」號科研船停靠高雄原因「很單純」
    【觀察者網 綜合報導】 15日,隸屬美國海軍研究辦公室的「湯普森」號科考船停靠臺灣高雄港,引發兩岸高度關注。據美媒報導,該辦公室公共事務部一名官員16日對此解釋說,「湯普森」號只是從事科學研究,停靠的原因「很單純」,應與近來臺海情勢無關。而我外交部發言人已於17日表示,中方正向美方表達嚴重關切。
  • 挪威船撞了美國艦,順便毀了中國浮船塢,美國海軍也出過這種洋相
    據美國網站3月30日報導,一艘挪威運輸船在碼頭轉彎時,闖下了大禍。先是與駁船相撞,接著不受控制般的撞向美國全新驅逐艦,致使美國DDG119號宙斯盾艦船體受損,並大量進水,不得不返廠修理。據悉它從青島出發,準備橫跨大西洋執行任務:將中國製造的巨型浮船塢交付給美國船廠巨頭,誰知在將要抵達時出了意外,半潛船遭遇橫風,風速達15節,由於半潛船重心高,側面受風面積大,船舶變得不受控制,偏離了航道,搭載的浮船塢撞向了一艘美國駁船,接著由於慣性,又撞向了美國這艘還未完工的布萊克號驅逐艦。
  • 俄羅斯軍艦閱兵撞橋墩:船長沒喝酒 罪魁禍首是「船吸效應」
    近日,俄羅斯海軍迎來了一年一度的海軍節,41艘各型艦艇和數十架軍機雲集聖彼得堡的涅瓦河上,擺出了聲勢浩大的分列隊伍,向俄羅斯軍民和外國觀眾展示安德烈旗下的俄海軍軍威。圖為撞擊冬宮大橋橋墩的11770E高速登陸艇,艇艏方向和原本航線之間有明顯傾斜 。由於在撞擊發生的前一秒,負責直播本次海軍節閱兵盛況的俄羅斯電視臺就切換了機位,因此外界並沒能完整目睹這艘高速登陸艇撞擊冬宮大橋橋墩的完整過程。不過,能令人鬆一口氣的是,這艘11770E登陸艇和其上的2S3自行火炮不僅沒有沉沒,還沒有大的損壞,船員們也都安然無恙。
  • 二戰時期的日佔區幽靈船:斯圖爾特號驅逐艦傳奇
    斯圖爾特號驅逐艦  引言  在太平洋戰爭後期,美國飛行員經常在日本控制的水域發現一艘與美國驅逐艦相似的日本戰艦,雖然軍艦前兩個煙囪經過改裝後彎曲成一個煙囪的日式風格,但軍艦明顯是一艘美國克萊姆森級驅逐艦,於是引發美軍諸多猜想,是這艘軍艦在敵佔區執行秘密任務還是有軍艦投敵了,美軍內部甚至給這艘戰艦起了"幽靈船
  • 因火災損毀嚴重 美國海軍報廢「好人理察」號
    美國海軍當地時間11月30日宣布,今年7月發生火災的「好人理察」號兩棲攻擊艦因損毀嚴重無法修復,將進行報廢處理。美軍估計,修復這艘兩棲攻擊艦可能需要高達30多億美元,並耗時5到7年,軍方認為這一價格和時間都不可行,而將這艘船改造成其他用途的計劃也被認為是不可行的,因為它可能耗資超過10億美元,與新建一艘醫療船、潛艇勤務艦或指揮控制船的成本相當,甚至更高。
  • 美國海軍電磁彈射器發展現狀:正在初步形成作戰能力
    2017年7月28日,美國海軍先是通過「福特」號航母上的AAG對1架F/A-18F艦載機進行了回收,隨後又利用EMALS順利將其彈射出去,這也是全球首次成功在航母上進行的電磁彈射試驗。到10月7日試驗總數已經達到4492次,而且這些試驗是在全天候、多種海況下完成的,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展示出戰時狀態下的系統能力。GA-EMS副總裁對此表示自1月份以來,「福特」號的彈射和著陸試驗總預期數量增加了4倍,今年年底試驗總數計劃突破8000次。
  • 最初和最好的:細說美國海軍第一艘核潛艇「鸚鵡螺」號
    在美國海軍歷史上,這是一艘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核潛艇。它就是「鸚鵡螺」號,這個名稱就是像儒勒·凡爾納著名科幻小說《海底兩萬裡》中那艘神奇的潛艇「鸚鵡螺」號致敬。該潛艇最初定位為試驗核技術在潛艇方面的應用,因此也沒有建造後續艇。
  • 什麼是三體船、三體船優缺點
    三體船詳細介紹三體船主要由三個船體組成,其中間為主船體,尺度約佔排水體積的90%,兩側並肩各有一個大小相同的輔助船體,其主要特點是中高速阻力性能優於單體船和雙體船,適航性優於單體船,甲板面積寬敞,便於艙室布置;由於主船體和兩側輔體的屏蔽,全船具有隱身性和較高的生存能力。其缺點是結構複雜,重量較大,設計難度大,操縱性稍差,建造、下水、錨泊和進塢比較困難。
  • 美國海軍研製的身形小巧的"無敵水蜘蛛"(圖)
    美國海軍研製的身形小巧的"無敵水蜘蛛"(圖)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2月02日 09:51 來源: 「普洛透斯」號是一艘外觀如同水蜘蛛一樣的雙體船。
  • 「環太平洋2016」演習展示中國海軍專業、開放和自信
    編隊起航之際,本報記者專訪了中國海軍艦艇編隊指揮員、東海艦隊某驅逐艦支隊副支隊長王社強。  記者:繼2014年首次參加環太演習後,中國再次派出艦艇編隊參加由美國主導的此項軍演,這對構建中美新型軍事關係、展示我軍形象有何意義?
  • 中國製造新型雙體船成為斐濟海軍最大艦艇!
    原標題:斐濟接收中國製造的新型雙體水調船 斐濟時報(The Fiji Times)消息,當地時間10月7日,由中國建造的新型雙體水文調查船「斐濟海燕」號(RFNS Kacau)抵達斐濟蘇瓦瓦魯灣斯坦利布朗海軍基地,斐濟國家安全和國防部長蒂莫西·納圖瓦上校接受採訪時表示,「斐濟海燕」號將在未來幾周內正式加入斐濟共和國海軍,該船來自2016年和中國達成的無償援助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