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海軍第5艘雙體高速運輸船下水

2020-11-23 中國網

據美國媒體報導,當地時間9月30日,美國海軍的第5艘「先鋒」級聯合高速運輸船(JHSV-5)特倫頓號在奧斯塔美國船廠成功下水。

    「先鋒」級聯合高速運輸船(JHSV)是由美國海軍主導的一個造船項目。該船吃水淺,速度快,有效載荷卻不低,將成為未來美國海軍和美國陸軍的水面部隊未來的重要裝備。該船1515噸,長103米,時速可達35到45海裡,由4部MTU發動機推進,設有一個艦載停機坪,可以攜帶一架中型直升機。

相關焦點

  • 美國海軍第12艘雙體快速運輸船完成驗收 船體採用隱形設計
    第12艘先鋒級快速運輸船 【環球網軍事報導】據美國《防務博客》網站報導,位於美國阿拉巴馬州莫比爾的美國奧斯特造船廠宣布,為美國海軍建造的第12艘「先驅」級遠徵快速運輸船「紐波特」號已成功完成在墨西哥灣的驗收試驗。
  • 美軍雙體艦試航問題多,船艏曾被風浪拍碎,前代已被中國飛彈擊毀
    綜合美國防務媒體報導,日前,美國海軍第12艘先鋒級遠徵快速運輸艦「新港」號(USNS Newport,EPF 12)成功完成綜合海試,即將交付美國軍事海運司令部
  • 近拍美軍雙體高速運輸艦
    JHSV-1停靠在位於佛羅裡達州的梅波特海軍基地時的場景。當地時間2月14日,美國海軍的首艘雙體高速運輸艦JHSV-1停靠在位於佛羅裡達州的梅波特海軍基地,準備接受美軍第4艦隊指揮官的訪問。JHSV-1高速運輸艦是美國海軍9艘聯合高速運輸艦的首艦。該艦長103米,是一艘鋁質雙體船,能夠運送部隊和裝備,支持人道主義救援工作,並能在淺水區作業,在滿載情況下航速可超過35節。(來源:環球網)
  • 美國海軍「褐雨燕」號高速船展示其能力(附圖)
    美"褐雨燕"號高速船  中廣網3月1日消息 [美國海軍2004年2月11日報導]美海軍正在對其第二艘鋁製高速船HSV 2"褐雨燕"號進行測試。"褐雨燕"號高速船是繼HSV 1"合資"號後,第二艘為美海軍和海軍陸戰隊帶來新的轉型能力的高速艦艇。  "褐雨燕"號長321英尺(97.8米),速度比大多數艦艇都要快,其最大速度可達50節。由於採用雙體船型,吃水僅為11英尺(3.4米),使其成為在淺水海域執行任務的理想船型。  "褐雨燕"號為美海軍探索與瀕海戰鬥艦有關的概念、能力和軍事運用提供了一個平臺。
  • 我國首艘快速雙體貨櫃船下水
    「天龍18」號在位於枝江市的「湖北宜昌船舶工業園」下水。普通貨物的每噸公裡的運價,水運是1.5分,鐵路是2.5至3角,公路是5角至1.1元。  「同時,長江航運具有佔地少、能耗小、排放低的生態優勢。」交通運輸部長江航務管理局局長、黨委書記唐冠軍介紹說,水路、公路、鐵路每千公裡運輸周轉量的能耗比是1:1.8:14。水運跟公路、鐵路的運輸汙染物排放量是1:1.2:4.8,水運的汙染排放也是最低的。
  • 雙體航母時代來臨?中船重工試驗船成功合體!可載160架殲20
    雙船或多船,也是多年來愛好者們津津樂道的新艦類型。而且雙體航空母艦的優勢顯而易見。我國海軍全面「下餃子」具體地說,在同等吃水噸位下,兩艘或三艘航母的飛行甲板實用面積至少可達單體航母的2倍;而機庫如果建在兩艘吃水艦船之間和飛行甲板下面,其有效面積甚至可達單體航母的2.5倍以上。
  • 我國第一艘小水線面雙體船艇生記
    這就是汕頭大洋船舶工業總公司和中國船舶科學研究中心共同為國家海關總署設計建造的我國第一艘小水線面雙體船--「海關201艇」,該船於4月3曰正式交付拱北海關三門島監管站,成為我國第一艘高性能的海關監管艇。
  • 雙體地效穿浪船
    美國海軍相關的研究機構曾經針對未來海戰發展的趨勢提出過「100節海軍」的構想,可見在未來世界海戰戰場上戰艦的航速是何等的重要。數十年來,各國造船界在艦艇的速度方面尋找新的突破。如澳大利亞設計建造的新型高性能靠排水航行的雙體穿浪船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它在靜水中的航速可以達到甚至是超過50節。
  • 中國製造新型雙體船成為斐濟海軍最大艦艇!
    原標題:斐濟接收中國製造的新型雙體水調船 斐濟時報(The Fiji Times)消息,當地時間10月7日,由中國建造的新型雙體水文調查船「斐濟海燕」號(RFNS Kacau)抵達斐濟蘇瓦瓦魯灣斯坦利布朗海軍基地,斐濟國家安全和國防部長蒂莫西·納圖瓦上校接受採訪時表示,「斐濟海燕」號將在未來幾周內正式加入斐濟共和國海軍,該船來自2016年和中國達成的無償援助協議
  • 船艦知識:高速雙體船——未來海戰新寵
    同時也使美國海軍引領世界海軍發展潮流的先進理論——「從海上……到前沿」碰到了前所未有的尷尬,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因此,以美國為首的西方海軍開始及時調整近海作戰對策,欲使近海作戰高技術化,試圖憑藉技術優勢打垮對方。一時間,新的海戰理論、新的技術體制、新的武器裝備紛紛登臺亮相,高速雙體船就是這種思維演化的產物。
  • 挪威船撞了美國艦,順便毀了中國浮船塢,美國海軍也出過這種洋相
    據美國網站3月30日報導,一艘挪威運輸船在碼頭轉彎時,闖下了大禍。先是與駁船相撞,接著不受控制般的撞向美國全新驅逐艦,致使美國DDG119號宙斯盾艦船體受損,並大量進水,不得不返廠修理。據悉它從青島出發,準備橫跨大西洋執行任務:將中國製造的巨型浮船塢交付給美國船廠巨頭,誰知在將要抵達時出了意外,半潛船遭遇橫風,風速達15節,由於半潛船重心高,側面受風面積大,船舶變得不受控制,偏離了航道,搭載的浮船塢撞向了一艘美國駁船,接著由於慣性,又撞向了美國這艘還未完工的布萊克號驅逐艦。
  • 中國海軍如獲至寶,美國潛艇的好日子到頭了,連俄羅斯都羨慕不已
    儘管近年來我國海軍發展速度相當快,但美國海軍仍然是世界上最強大的海軍。憑藉著世界第一的經濟體量,和發達的軍事科技,美國海軍遙遙領先於他的對手們。這種領先,不但在於美國海軍有11艘10萬噸級的航母和大量宙斯盾艦,還在於他們有相當先進的輔助船隻,如雙體聲吶船。
  • 12艘2020年最激進的超級遊艇概念|直升機|雙體|風帆|帆船_網易訂閱
    專為高速運動為而設計,24噸重量均勻分布在超輕工程和動態設計中,模仿蘭博基尼的經典設計。  這款蘭博基尼63由兩臺MAN v12 -2000發動機驅動,在2021年下水時其最高時速超過60節,將成為Tecnomar系列中最快的船型。
  • 海星推出第一艘Seaview 56雙體帆船
    今年以來,海星遊艇(Heysea Yachts)已經交付了多艘超級遊艇,目前該公司正在擴大業務範圍,推出了首款雙體帆船。海星遊艇旗下最新打造的——Seaview 56雙體帆船,長17.6米(58英尺),已在10月15-18日舉辦的深圳灣遊艇會SMC國際遊艇展上正式推出。海星遊艇的一位發言人告訴IBI:「目前,我們仍在打造這艘雙體帆船的模具,一旦模具完成,我們將開始船體的生產。」
  • 最初和最好的:細說美國海軍第一艘核潛艇「鸚鵡螺」號
    在美國海軍歷史上,這是一艘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核潛艇。它就是「鸚鵡螺」號,這個名稱就是像儒勒·凡爾納著名科幻小說《海底兩萬裡》中那艘神奇的潛艇「鸚鵡螺」號致敬。該潛艇最初定位為試驗核技術在潛艇方面的應用,因此也沒有建造後續艇。
  • 075兩棲攻擊艦3號艘已露崢嶸,一年下水3艘,這速度西方沒法比
    有專家分析稱,在傳統新年到來之前,我國第三艘國產兩棲攻擊艦將會迎來下水。對於075型兩棲攻擊艦,很多軍迷也是期盼已久。有專家稱,中國海軍目前的造艦速度,的確讓西方看得是目瞪口呆。從媒體照片來看,第三艘075戰艦尚在幹船塢中,並且底漆未打。不過從艦島部分及船身完整度來看,其距離刷漆下水應該都很快了。
  • 中國研製出世界第一艘雙體穿浪隱形飛彈艇
    中國研製出世界上第一艘雙體穿浪隱形飛彈艇。   該艇突出隱形性能,能在海浪中快速穿行,並具有雙船體外形。022型要比任何一艘中 國海軍的常規飛彈快艇都要安靜,尤其在高速的時候。它可以協同其他護衛艦、飛彈驅逐艦、岸基偵察機、預警機甚至快艇之間實施「適當前伸」的遠海進攻作戰。
  • 揭開日本海洋測量船的真面目
    隨著海洋科學和海軍裝備技術的發展,特別是彈道飛彈核潛艇作為戰略武器的出現,海洋研究在海軍裝備研製及作戰活動中的地位愈趨顯著,因此出現了專門研製的海洋測量船。美國和前蘇聯為爭奪海上霸權,爭先發展海洋研究工作。20世紀60年代後海洋調查船發展迅速,美國、前蘇聯海軍新建數十艘新型海洋調查船,滿載排水量從數百噸至數千噸,最大達萬噸以上,航速10~20節。
  • 世界上最大的十艘(種)船舶
    第十名:量子級遊輪「量子」級遊輪(Quantum-class cruise ship)目前有四艘在服役,一艘在建造。船東是總部位於美國邁阿密的皇家加勒比遊輪公司(RCCL)。2011年2月,皇家加勒比遊輪公司宣布一項名為「陽光計劃」的項目,建造新一代豪華遊輪。
  • 這三艘海軍遠海測量船以九三學社先賢命名!
    中國是海洋大國   有300多萬平方公裡的「藍色國土」   從北至南   延伸出1.8萬公裡大陸海岸線   經過幾代人的不懈奮鬥   中國第一艘航空母艦——「遼寧艦」   於2012年9月25日正式交接入列   4月23日下午,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成立70周年海上閱兵在青島及其附近海空域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