馳影A30磁共振診療車助力武漢抗疫

2020-12-04 全國能源信息平臺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

近日,北方稀土捐贈的兩臺馳影A30磁共振診療車向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最需要的地區開進。

重汽汕德卡馳影A30磁共振診療車,由內蒙古自治區紅十字會通過官方渠道捐贈第十四屆全國冬季運動會籌備委員會,用於賽事後勤醫療保障。奔馳2636底盤馳影A30磁共振診療車,經內蒙古自治區紅十字會通過官方渠道捐贈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後勤部並轉交中部戰區,用於武漢部隊接管醫院疫情防控使用,為疫情防控工作增添一重保障。

「在此之前,北方稀土還捐贈下屬公司生產的高濃消毒液和自備的防護鏡,有力支持了包頭市疫情防控工作。」稀寶醫療副總經理邢志強說。

近年來,北方稀土持續加大稀土醫療產業發展創新力度,不斷推動大型高端醫療裝備國產化,以更多的「稀土智造」推動健康中國戰略落到實處。

據邢志強介紹,此次捐贈的兩臺馳影A30磁共振診療車由北方稀土旗下控股子公司稀寶醫療公司自主研發。

診療車具有遠程會診、網際網路傳輸、衛星通訊等技術功能,涵蓋臨床醫學、影像學、物理學等多種學科及領域,搭載遠程急救監護體系,可對救護患者進行24小時觀察監護和遠程醫療指導,在移動體檢、應急醫療保障、基層醫療精準扶貧等諸多領域應用廣泛。

核心部件全部採用自主技術,其中車載集成型磁共振和扁鵲飛救遠程系統採用了多項世界首創的先進技術,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成為「移動+網際網路」醫療設備的領軍先鋒,被衛計委列入全國健康扶貧專用設備名錄。(李寶樂)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轉載自中國有色網,所發內容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全國能源信息平臺聯繫電話:010-65367702,郵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臺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

相關焦點

  • 武漢物數所舉辦第六屆國際磁共振波譜學前沿研討會
    武漢物數所舉辦第六屆國際磁共振波譜學前沿研討會 2017-06-23 武漢物理與數學研究所 小】 語音播報   6月16日至18日,第六屆國際磁共振波譜學前沿研討會在武漢召開
  • 2017湖北中國科學院武漢物理與數學研究所超靈敏磁共振研究組招聘...
    中國科學院武漢物理與數學研究所是全國磁共振新儀器、新技術和新方法研發的重要基地之一,位於武漢市武昌中心市區,毗鄰湖北省委、省政府和武漢大學。超靈敏磁共振研究組(網址:http://zhou.wipm.ac.cn)依託于波譜與原子分子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武漢磁共振中心、中科院生物磁共振分析重點實驗室等的研發平臺,承擔了國家重大、重點等一系列研究項目。
  • 磁共振有副作用嗎?教你避免不必要的磁共振檢查
    教你避免不必要的磁共振檢查   磁共振有副作用嗎?磁共振檢查雖然是大多數人體檢項目中常見的一項,但是如果是不必要的磁共振檢查還是應該要儘量避免。接下來,就來教你如何避免不必要的磁共振檢查,快來一起看看吧。
  • 人工智慧助力抗疫,匯醫慧影何以成為醫院首選?
    得益於全球1000+合作醫院的產品、技術、數據基礎,和能夠有效實現影像數據閉環的全流程AI架構,匯醫慧影在第一時間聯合全國各地醫院夥伴共同建立抗疫陣線,調動各方資源,聯手華為、Intel、聯想等企業,實現從臨床輔診到科研攻關的全方位助力。
  • 聚焦磁共振新技術新應用 ——第二屆磁共振網絡會議(iCMR 2018)召開
    儀器信息網訊 2018年12月20日-21日,由儀器信息網網絡講堂、北京波譜學會、《波譜學雜誌》舉辦的「第二屆磁共振網絡會議」(iConference on Magnetic Resonance,簡稱iCMR 2018)」成功舉辦,近1000人報名參會。
  • 我院引進廊坊市首臺「3.0T高端超導磁共振」
    此醫療重器的引進,使我院成為全省唯一一家同時擁有三臺超導磁共振,其中包括一臺「3.0T超導磁共振」儀器的縣級醫院。 在收費方面,保持原1.5T磁共振收費標準,讓患者在不增加經濟負擔的同時,享受更優質的醫療資源和更溫馨的服務體驗。
  • 上海專家完成首臺全自動抗磁共振起搏器植入手術 打破傳統禁忌
    考慮到黃先生的年齡和基礎疾病狀況,市一醫院心內科(南)執行主任汪芳決定為他植入全自動抗磁共振起搏器。  「磁共振檢查能多方位成像、對解剖結構細節顯示好、組織解析度優越,在診斷腫瘤、骨關節病、大腦脊髓疾病等方面的作用是其他檢查手段不可替代的。」汪芳告訴記者,「而我國植入起搏器患者的平均年齡是65-70歲,正是上述疾病的高發年齡,磁共振檢查很難避免。」
  • 縣醫院開展乳腺MRI(磁共振)檢查新技術
    縣醫院開展乳腺MRI(磁共振)檢查新技術 2020-11-16 19:1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縱向馳豫(T1馳豫)、縱向馳豫時間(T1值)及T1加權圖(T1WI)的認識
    ,有縱向馳豫和橫向馳豫,今天和大家聊縱向馳豫。縱向馳豫的概念是在射頻脈衝關閉後,縱向磁化矢量從零恢復到最大值,把這個過程稱為縱向馳豫,也叫T1馳豫。下面以圖例進行演示:縱向馳豫的衰減曲線符合指數衰減,即下面的公式:
  • 探訪特殊的戰疫英雄:30秒配好一副中藥顆粒 多次馳援救災一線
    探訪特殊的戰疫英雄:30秒配好一副中藥顆粒 多次馳援救災一線封面新聞記者 周家夷一輛看似普通的「救護車」搭載近400味中藥,診療後30秒就能拿到一副中藥顆粒,用開水衝服方便快捷……「流動應急智能中藥房」在此次新冠肺炎患者的救治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 隱藏功能打破傳統禁忌,滬上首臺全自動抗磁共振起搏器植入
    考慮到黃先生的年齡和基礎疾病狀況,專家們為他植入上海首臺全自動抗磁共振起搏器。據統計,50%-75%的患者在置入起搏器後有進行磁共振檢查的需求,但傳統的心臟起搏器在接受磁共振檢查時會發生參數紊亂、電極穿孔甚至死亡風險。滬上首臺全自動抗磁共振起搏器植入後,隱藏功能就打破傳統禁忌,「一鍵開啟」14天核磁檢查「窗口期」。
  • 直播預告丨騰訊天衍實驗室主任鄭冶楓:AI助力全民抗疫經典案例分享
    而這兩個月以來,騰訊相繼推出「發熱門診地圖」、「在線問診」、「AI輔助診斷新冠肺炎解決方案」、「騰訊防疫健康碼」等多項抗疫工具。2月21日,搭載騰訊AI醫學影像和騰訊雲技術的「騰訊覓影」在湖北方艙醫院成功部署。除擁有3690張床位的武漢日海方艙醫院之外,首批設備也落地武漢協和西院和洪湖市人民醫院。
  • 百度「問醫生「累計諮詢量近400萬次 在線診療服務抗疫
    在抗疫一線背後,以降低醫院運轉負荷、避免交叉感染為核心的「線上諮詢」日漸升溫。自1月27日開通肺炎類問題免費諮詢通道以來,百度App「問醫生」服務頁面總訪問量現已接近2億,截至2月10日15時,累計諮詢量近400萬次,單日諮詢量已經突破30萬次。用戶只需在百度App內搜索「問醫生」,即可快速找到諮詢通道,足不出戶進行在線諮詢。
  • 武漢同濟、武漢協和發布診療指南,不排除醫務人員通過手機染病
    文 | AI財經社健識局 王小楠 編 | AI財經社健識局 嚴冬雪 本文來源於AI財經社旗下醫療大健康品牌「健識局」,未經許可,嚴禁轉載 1月22日,據丁香園報導,作為此次新型肺炎疫情的一線醫院,武漢同濟與武漢協和兩家醫院同時公布快速診療指南
  • 市一醫院完成滬上首臺全自動抗磁共振起搏器植入手術...
    考慮到黃先生的年齡和基礎疾病狀況,市一醫院心內科(南)執行主任汪芳決定為他植入全自動抗磁共振起搏器。「磁共振檢查能多方位成像、對解剖結構細節顯示好、組織解析度優越,在診斷腫瘤、骨關節病、大腦脊髓疾病等方面的作用是其他檢查手段不可替代的。」汪芳告訴記者,「而我國植入起搏器患者的平均年齡是65-70歲,正是上述疾病的高發年齡,磁共振檢查很難避免。」
  • 抗疫鬥爭一線的「航天抗疫神器」
    在這場驚心動魄的抗疫大戰中,航天科工黨組帶領廣大幹部職工踐行偉大抗疫精神,堅決貫徹落實國家科技突擊戰的部署要求,緊急部署研製「航天抗疫神器」,為我國建設平戰結合的重大疫情防控救治體系提供了「一攬子」解決方案。
  • 首臺抗磁共振起搏器手術在滬完成 醫保報銷約四成
    考慮到黃先生的年齡和基礎疾病,心內科(南)執行主任汪芳決定為其植入全自動抗磁共振起搏器。「磁共振檢查能多方位成像,對解剖結構細節顯示好,組織解析度優越,在診斷腫瘤、骨關節病、大腦脊髓疾病等方面的作用是其他檢查手段不可替代的。」汪芳說,我國植入起搏器患者的平均年齡是65至70歲,正是上述疾病的高發年齡,磁共振檢查很難避免。」
  • 武漢專業期刊聯動學術抗疫
    原標題:武漢專業期刊聯動學術抗疫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由武漢大學主辦的10餘家學術期刊聚焦疫情防控及社會治理,推出多篇論文,為解釋和解決現實問題貢獻智慧。
  • 全球首款「秒級」磁共振加速技術ACS雲端首發
    人民網上海6月4日電 近日,聯影舉辦雲端技術發布會,重磅發布全球首款「秒級」磁共振加速技術——ACS智能光梭成像。這一技術將人體全身各部位完整序列成像時間從數十分鐘縮短到100秒內,磁共振掃描由此跨入「秒級」成像時代。 磁共振是最常見的影像診斷方式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