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會知道自己快不行了嗎?會告訴自己的孩子交代後事嗎?

2020-12-04 動物俠客

動物不像人類,通常情況下動物的孩子們在成年以後都會離開自己父母,不會像人類那樣「啃老」或者讓自己的父母照看自己的孩子,即便年老的動物想告訴自己的孩子,也很難找到他們了,況且動物們能沒有人類那樣「複雜的不能放下的後事」,動物沒有「財產」留給孩子,能給孩子的早在孩子成年之前都全部給他們了!

大象會提前一段時間預知自己的死亡。然後在死前自然前行回到「大象陵園」。野生大象都有自己的墓地。如果有通常中途死亡,其他同類中途遇到骸骨也會捲起來,一直到送到墓地才會放下。不僅僅如此,同胞們也會原地圍成一個圈,進行「緬懷」

其實在殘酷的自然界,野生動物正常死亡的概率比較低,因為弱肉強食的世界裡,被蠶食獵殺是很正常的,即便是強壯如老虎、獅子在過了成年期以後,也會被更加強壯的同類替代,變成老弱病殘。而家養的動物大部分在在沒有衰老之前就會成為餐桌上的食物,或者誤食某種有毒物質,能夠自然老去的動物非常少。

只要是生命體都會知道的,它們從出生就知道先學會生存,死亡時它們也會感覺到自己的身體特徵,行動緩慢,只能等著別的動物來啃食,因為是身體沒有力氣了。至於交代後事我覺得不需要,因為它們是生存在殘酷的食物鏈中的,所以自打一出生,父母就開始教他們生存技能。動物的悲傷方式跟人也不大相同,所以沒法判斷到底有沒有交代後事。

以狗為例。狗在臨死前,都會有些異常表現,譬如黏人、厭食、瞌睡等,會自己偷偷跑出去,找一個沒人的角落,挖個洞臥在裡面等待死亡。儘管狗有子女,但大都從小被人抱走了,很少有留在身邊的,即使有些流浪狗的子女一直跟在身邊,但也不會讓子女做什麼,更不可能像人類一樣靠子女把自己埋了。狗雖然是群居動物,但生死存亡必須依賴個體,它們沒有人類的親情和家庭倫理觀念,也不可能靠子女給自己「養老送終」,一切都必須靠自己,聽天由命,順其自然。動物來自於自然,歸於自然,在弱肉強食的叢林中,生死對它們來說再平常不過了,儘管它們害怕死亡,但也無能為力。

一,動物將死,自己是有預感的。這不包括意外爭鬥等情況。第二,動物將死,不會拖累群體其他動物。這可能是一種生存秩序,自然規則。留下就得吃飯,但是自己又不能夠捕食了。為了保證群體中的幼崽們,能夠得到更多的食物,以延續種族的繁衍,離開是唯一的選擇。

第三,動物對生命的理解,超出了人類的想像。對有些動物,可能只是一種本能,基因遺傳、條件發射,但對家犬、大象、狼等相對聰明的哺乳動物來說,就不僅僅是一種本能了。大象獨自奔赴象冢,其他大象還會舉行個告別儀式。狗在離開時,也會戀戀不捨地四處走走看看,然後毅然離去。

因為至少到現在為止,沒有發現任何動物在臨時前交代後事的先例,也可以說即使交代後事,我們也無法聽懂它們的語言。我們也舉個例子來看一下。

在舉例之前,我們先來說一點,在自然界中的動物,它們在成年後大都自己單獨生存,比如老虎。所以,對於這種成年後獨立生存的動物來說,它甚至不知道自己的父母在哪裡,更不用說在臨死前會交代什麼後事了。

相關焦點

  • 動物會給孩子交代後事嗎?
    動物會知道自己快不行了嗎? 對動物來說,也是生命的表現,在經歷死亡時,知道自己死亡也有可能發生。當然,這是科學的驗證。包括人也是一樣的,可能大多數老人在去世的時候,我們不說老人自己知道,其實其他人看到他的一個狀態,也可以知道,其實自己快不行了,只不過很多時候介於情感的狀態,不願意讓大家知道。所以我們通過這種狀態,來推測出,其實動物可能也在死亡的時候知道自己死亡,當然再次強調,在動物知道自己快不行的時候,是沒有得到科學驗證的,當然真情流露我們看到的可能也是針對動物與人類之間的關係。
  • 雄獅能認出自己的孩子嗎?如何辨認?會不會誤殺?
    看過《動物世界》的朋友都知道,新獅王趕走老獅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將老獅王的幼仔全部咬死,目的是刺激雌獅發情,這在行為學上被稱為「殺幼行為」。「殺幼」對新獅王來說意義重大,因為幼獅就是雌獅的「移動避孕裝置」,如果幼獅活著,雌獅直到它們一歲半以後才會發情;但如果幼獅死了,雌獅會很快再次發情。
  • 人在死去的一瞬間知道自己將會死亡,是否會害怕?
    有人問:人在死去的一瞬間知道自己將會死亡,是否會害怕?其實,到那個時候已經不是害怕了。1.十一年前,親身經歷親人去世。那天趕回到家裡,家人已經在做各種後事準備了。我回到我親人的房間,見以前高高大大的親人在臨終那時已經變得很瘦,平躺在床上,呼出的氣開始變得很長。和他說話,已經沒什麼意識了,也說不出話了,也許知道我是誰。
  • 你會尊重自己的隱私嗎?
    有人會說,都是老夫老妻了,幹嘛還在意這些? 夫妻之間就該毫無保留。 於是,結婚久了,就不再注意自己的形象,不再精心打扮自己,慢慢就成了一個被老公嫌棄的黃臉婆。 男人是視覺動物,當對另一半沒有了新鮮感,提不起興趣時,兩人的感情就會越來越淡。
  • 人在臨死前,真的會「迴光返照」嗎?
    我抬頭看了看牆上的鐘,快到下班時間了。「閔醫生,不好了,19床病人大喊大叫要找你!」忽然,護士小徐闖進了辦公室,氣喘籲籲地說。19床?那個膽管癌晚期的病人嗎?每天查房都是迷迷糊糊的,很少說話,怎麼會大喊大叫?我心裡一邊嘀咕著,一邊跟著小徐跑了過去。
  • 會走路的紅燒肉見過嗎?查明來歷後,網友:會自己進鍋嗎?
    如果沒有去旅行過,南方人不會知道東北的傻狍子有多傻,北方人也不可能體會到被會飛的大蟑螂追著跑是種怎樣的體驗。還會自己走路。再仔細一看,原來是一個有著硬殼,會自己的蠕動的動物。這位小夥也是犯迷糊了,說這玩意是昆蟲吧,又感覺體積太大了。
  • 章魚知道自己的觸手在幹嘛嗎?觸手會打結嗎?
    章魚的大腦經常不知道自己的觸手在做什麼,而觸手卻知道其他觸手在做什麼,科學家懷疑這些手臂有自己獨立的思想。不同於大多數動物的大腦是控制中心,章魚的觸手具有高度自主性,很多情況下,觸手能繞過大腦,及時處理信息,和其他觸手協同分工。
  • 蜈蚣會被自己的腳絆倒嗎?
    我們都知道蜈蚣的腳非常多多到連自己都分不清哪只是哪只...
  • 如果自己的人生被偷走幾十年,會甘心認命嗎?
    (1)認命,經常會被大多數人在無力改變事態時脫口而出。我們都是無神論,辯證唯物主義哲學觀教育出來的一代,在我們的文化裡,命自然是不存在的。然而,有些事,明明和自己沒半點關係,卻偏偏發生在自己身上,改變了自己的生活,結果要由自己來承擔;這不就是命嗎?
  • 他100天後會死,自己卻不知道
    但你知道這樣的事情多了之後,你會突然發現,其實你想知道的「終結」就在你的周圍,它並不可怕,用哲學的道理來說,這是我們的一個生存目的,生存的目的就是為了死亡。我也非常贊成作者的說法,怎麼樣讓自己能夠去完成自己想做的事情,去完成自己的所想、所念所思所願。但這本書普普通通快快樂樂的,不吵鬧不喧囂,沒有宏觀的敘述,用這種方式來談死亡,可能是最好的。
  • 人在死去的一瞬間知道自己將會死亡,死者是否會害怕?
    和兒女談心交代劉大娘看了他們的每個人臉上的神色,突然笑了起來:「孩子們,其實我自己的身體情況我自己早就清楚了,我知道那一天遲早要到來的,你們知道嗎?我其實很高興今天在這裡能夠看到你們又齊聚在了一起,我已經好幾年幾年沒有看見一大家子人像今天這麼熱鬧了。」說完這句後劉大娘笑出了聲音。「你們先聽我說一件事情,因為我可能現在不說以後就沒有多少時間了。」
  • 為啥有人臨終前,會說一些「胡話」?有哪些表現,說明快不行了?
    誰知道沒過兩天,王奶奶就離開人世了,家裡人才反應過來,這不是胡話,是王奶奶知道自己要走了。人在臨終前,為啥會說一些胡話,是知道自己要走了嗎?民間對人在臨終前說胡話的表現,認為是預知到自己要走了,這個當然是沒有科學依據的說法。
  • 你的孩子真的會思考嗎?會思考的孩子的三個特點,你家孩子有嗎
    一、為什麼你的孩子總是毫無原則的改變自己的立場? 《美麗新世界》裡有這樣一句話:「人們感到痛苦的不是他們用笑聲取代了思考,而是他們不知道自己為什麼笑,以及為什麼不再思考。」
  • 從科學角度講,人在死去的一瞬間能知道自己死去了嗎?會害怕不?
    奶奶一向身體很好,感冒都很少發生,長久在農村生活的我們也沒有例行體檢的習慣,所以,也是當疼痛感發展到她自己都難以承受的時候,才告訴家裡其他人自己的情況。從我上大學開始到畢業之後,奶奶都是獨自在家生活,每次電話那頭的身體無恙就是讓我感到最安心的話,可能奶奶帶大的孩子都懂得她們在我們心裡有多重要。
  • 真有能預測自己死亡時間的動物?是有神秘力量嗎?死亡前有何表現
    動物是十分具有靈性的,有的甚至可以預測自己的死亡時間,默默的為自己準備後事。除了遭遇不幸、比如橫穿馬路被車撞死,或者與其它生物搏鬥咬死等的意外死亡,基本都能準確地預感到自己的死期。在死神降臨前的半個月左右,大象便會獨自偷偷離開象群,獨自向家族的墓冢走去。
  • 闢謠:虎毒不食子,貓咪卻會吃掉自己的孩子,難道是蛇蠍心腸?
    而每個人的童年也一定聽過這首歌曲:「世上只有媽媽好,有媽的孩子是個寶。」無論是古代還是現代,我們都一直都在歌頌著母愛,母愛是這個世界上最純粹的情感,當孩子未出世之前,他和母親之間的聯繫都是靠一根臍帶,而出生後,連接著他們之間的就是一根隱形的紐帶,那便是母愛。我們知道母愛這種情感不僅僅存在於人類之中,許多動物也是擁有這種本能的。不過獸醫小明曾經收到一名鏟屎官的私信。
  • 狗狗真的會吃掉自己的崽嗎?
    今天我們不得不說一件在狗狗界面上看起來很殘忍的事情,那就是當母犬剛生完狗狗的時候,它會把自己生的小狗吃掉!這是為什麼呢?其實聽上去很殘忍, 但這其中大有原因!並不是說所有的狗媽媽都會吃掉的自己的還在,這還是要分情況的,並不是它們真的「虎毒食子」!
  • 俗話說虎毒不食子 但為什麼很多動物還是會吃掉自己的孩子呢?
    吃掉自己的孩子,這對人類來說是非常殘忍而且有違人倫的事情,但是很多動物卻真的會吃掉自己的孩子。從進化論來說,生物所有的生物特徵都是為了繁衍,把自己種族的DNA遺產下去,因此食用自己的孩子,也就意味著自己基因的斷絕。這似乎是害己的極端行為。那麼為什麼動物還會有吃自己孩子的行為呢?
  • 為什麼動物可以肆意喝野外的水而人類不行?動物的免疫力更好嗎?
    相信大家在生活中,一定會因為各型各色的事情而感到煩躁,一些煩惱可能解決後就會消失了,但是有一些事情即使很好地解決了依然會感到悶悶不樂。那麼這時候進行閱讀,對這個世界上發生的奇聞趣事進行思考,不僅會讓你的見識增加,還能讓你的身心放鬆,忘記這些煩惱。那麼就由小編帶領大家進行一波頭腦風暴吧。
  • 虎毒不食子,這種魚卻會吃自己的孩子,猜猜是為什麼?
    (持續分享動物趣味知識與故事,關注我們,一起去看奇妙大自然。) 今天要介紹的這位吃自己孩子的狠傢伙,學名羅非魚,在國內也被叫做福壽魚或非洲鯽魚。 南方的朋友對這種魚應該不陌生,作為一種大眾水產,它們經常上餐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