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孩子真的會思考嗎?會思考的孩子的三個特點,你家孩子有嗎

2021-01-09 騰訊網

文 | 朗朗育兒課堂(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安提斯德內曾說過:"思想是比任何貨色都牢固的城牆,因為它毫不會倒塌,也不會交到敵人手中去。"

儘管思維對一個人而言是如此的重要,我們仍然不斷的在犯同一個錯誤,那就是不假思索的隨波逐流。

什麼時候最容易看出一個人沒有判斷力,沒有主見呢?當流言四起的時候,最能夠看出誰是比較有自我,具備一定的思考力。

相信最近的疫情是大家最為關注的一件事了,在這樣的特殊時期裡,依舊有非常多的謠言出現,霍亂人心。

影響最大也是最明顯的就是「雙黃連口服液可以抑制新冠病毒」。

該消息來源於中國科學院,其在1月31日晚發布了一則消息,消息的內容為: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所和武漢病毒所經過聯合研究,初步發現中成藥雙黃連口服液可抑制新型冠狀病毒。

就這麼簡單的一句話,在包含的隱藏信息和疑問都很多的情況下,所有的電商平臺下架了雙雙黃連口服液。

因為缺貨,他們沒有辦法繼續出售,就在那麼短短十幾個小時的時間裡,未經證實的雙黃連口服液成為了搶手貨。

事後也有很多人士和組織出面聲明,來解釋這樣一句話存在的意義。可是儘管如此,「手速極快」的網民還是用行動力取代了思考力,先搶一波再說。

羅素說:「很多人寧願死,也不願意思考。」為什麼9年的義務教育和7年的高等教育,仍舊沒有辦法教會我們辨別真假是非?

一、為什麼你的孩子總是毫無原則的改變自己的立場?

《美麗新世界》裡有這樣一句話:「人們感到痛苦的不是他們用笑聲取代了思考,而是他們不知道自己為什麼笑,以及為什麼不再思考。」

當我們看見孩子沒有主見,做著他人的陪襯時,心裡難免會覺得失落,誰不想成為那無冕之王。思考力缺乏帶來的立場不堅定,沒有原則,家長們該注意。

認知失調,缺乏判斷力以及獨立思考的能力,是孩子們沒有立場的重要原因。

認知失調理論,意指個體在認識到自己的態度之間,或者態度與行為之間存在著矛盾,從而引發起自己不舒服的感覺,進而被左右,失去判斷力.

如果你的思想被一條微博而改變了,那說明你沒有思想。因為一個謠言就跟著走,偏聽偏信的人,恰恰走去了這個誤區。

二、會思考的孩子有哪些特點

1、獨立思考

什麼是獨立思考?首先我們要根據事實、現實作出自己的判斷,而不是偏聽一面之詞,別人說什麼,自己就認同什麼,並且不斷的傳播,這是獨立思考的能力讓我們對自己產生的要求。

2、批判性思考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

凡事都有兩面,任何的事情都不只是我們看到的這樣。

所謂成長就是要更新舊的自己,小的時候孩子聽父母的,長大後,他一定需要培養聽自己的能力。

記得教會孩子不要讓自己的觀念變脆弱,不要讓自己的立場變廉價,學會批判性思考,做自己的思想主人。

3、邏輯思考

邏輯思考是在告訴家長們,當一件事情發生,一個消息傳出的時候,我們不僅要用判斷力去衡量,還需要用智力去評斷。

就像在雙黃連口服液事件中一樣,「抑制」指的是已經患病需要用此治療,而不是「預防」,普通人買了回去實際上一無所用,而且還冒著感染的風險,得不償失。

法國帕斯卡說過:「人是一根會思考的蘆葦。」可是,人為什麼要思考呢?人不思考不行嗎?

直到後來長大了,我們才懂得,思考是人的特權,思考讓人類能更好的改造生活,從而活得更好更舒服。但是,有很多人都不會思考。

法國帕斯卡還說過一句我很喜歡的話:「我們缺少靈魂,因此我們只聽命於耳朵。」

是啊,不會思考的人,往往道聽途說,把別人的隻言片語當做真理供奉。

處於信息化世界的我們又何嘗不是如此,聽風就是雨,看熱鬧不嫌事大,總是跟著別人走,卻缺少了最為核心的—思考。

三、網際網路條件下,家長如何教會孩子思考?

1、 不被環境表象所迷惑

在《歡樂頌》中,職場小白、乖乖女關雎爾在入職不久後就遇到了人生大難題,同事們因為聽到了一些風聲,便打算聯名舉報自己的上司,剛開始的時候關雎爾還有些動搖,覺得拒絕了同事不好。

可是後來她經過仔細的分析和思考決定,她不淌這趟渾水。事實證明,關雎爾的做法是正確的。

「讀書無用論」一直都在被討論,而我們不知道的是,這其實是有心之人的說辭,只要稍微多想一點,我們就很容易發現其中的邏輯錯誤。

可是在大環境下,大家都這麼說,我們很難不往壞的一面想,所以網際網路之下,家長們要引導孩子不被環境表象迷惑,學會邏輯思考。

2、 善於質疑,培養辯證的思維

被老師批評多了的孩子,還敢發問嗎?孩子敢不敢我們不知道,但是在其成長的過程裡,我們一定要教會孩子敢於質疑,培養辯證的思維方式。

布魯諾,這位為真理而吶喊的自然科學家,在教會至上、真主萬歲的環境裡,不顧教會的禁令,大膽揭露宗教的愚昧。

他把當時先進的自然科學和哲學有機的結合起來,建立起自己的唯物主義自然哲學宇宙觀,與此同時,他還堅持補充並發展了哥白尼學說。

辯證的思維讓我們敢於質疑,用「另一隻眼睛」看世界。

3、 做好思想引導,正視輿論的存在

在網際網路環境下,信息量之巨大讓我們無法想像。以前的通訊是「吼」,再往前,我們只是用書信來交往,紙短情長,車馬郵件讓人在期待中生活。

而現在,隨便一則消息就可以經過幾千萬次的傳播和閱讀,讓人細思極恐。

因此,我們要引導孩子對信息進行分類,不是信的人多,這就是真的,也不是消息的量多就代表它的真實性比較大,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會輿論,我們應該看到這一點。

對此,家長做好思想引導,才能讓孩子不被信息洪流所裹挾。

最後以一句亞里斯多德的作為文章的收尾:「人生最終的價值在於覺醒和思考的能力,而不只在於生存。」讓孩子做「會思考的蘆葦」,避免盲從,在思考中成長,在成長中不斷思考,才是我們身為父母該交給孩子的能力。

(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這裡是朗朗育兒課堂,在這裡你能發現最實用、最有意義的育兒知識

想要了解更多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們,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分享給更多的人!

相關焦點

  • 孩子記憶力好,有這3個特點,你家孩子有嗎?
    鄰居家孩子今年五歲多了,小名叫圖圖。圖圖平常非常喜歡看書,每當看完一本書時,他總能清楚記得裡面的情節和人物名字。平日裡,他也總能清楚記得身邊人說過的一些話,並能照顧到每個人的喜好。在圖圖不到三歲時,媽媽曾帶著他回過一次河北老家,本以為他在那裡僅僅待了幾天,應該不會有什麼記憶。
  • 專家告訴你,這些孩子身上三個特點隱藏不了,情商高的孩子都有
    戈爾曼曾說,一個人是否成功,與它的情商佔比有關,而智商只佔其中的20%,所以,這也就說明了為什麼情商會在孩子的人生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呢。當然我國著名主持人也曾說過類似的話。但是又有很多父母會問,那我們怎麼判斷一個孩子的情商的高低呢?
  • 你知道怎樣批判性思維,教會孩子如何去思考嗎?
    有沒有覺得以前的填鴨式的教育已經過時了呢?是不是還未找不到孩子的教育方法而發愁呢?這篇文章會告訴我們怎麼讓孩子學會思考,而不是死記硬背一些知識。批判性思維已經成為教育裡面的流行詞。以前,課堂上的主要內容是傳授知識和內容。
  • 高智商兒童的22個特徵 你家孩子中了幾條?
    其實,智商高的寶寶都會有一些小特點的,只是我們當父母的容易忽略~和蝸牛爸媽一起看看高智商兒童的22個特徵,你家寶寶符合幾條呢?如:「哦,我沒聽見你叫我吃飯...」這個時候家長是不是就要發飆了呢?埋怨孩子不聽話,其實寶寶有什麼真不是故意的哦,家長的盲目批評反而會打擊孩子的自信心,如果孩子在專注的研究一件事時,就不要跟他對話或者故意跟他鬧玩哦,反而會打擾他的專注力。
  • 哈佛大學研究:養育出色的孩子,只需日常幾分鐘,你做了嗎?
    媽媽有些為初次離家的孩子憂心,便問她:「去到陌生的地方你會想家嗎?」女兒想了想,給了一個模稜兩可的答案:「可能會。」然後媽媽追問:「那如果真的想家,你會怎麼做呢?」女兒放下手中的書本,認真思考起來:「我如果想家了,也許能找同學聊聊天或者做一些有意思的事。記得有次你回來晚,我在家就找了一本字帖專心練字,也許我可以把那個字帖帶上。」你知道嗎?父母與孩子日常間的聊天方式,能直接影響到孩子大腦發育。
  • 如果你生了重病,會讓孩子賣房救你嗎?父母們的回答毫不意外
    有人在街頭採訪老年人,問了一位阿姨一個問題:「如果您生了重病,會讓孩子賣房救您嗎?」阿姨說,她早就跟孩子說了,如果她病重的話,一律不許治。記者就問,為什麼?阿姨說:「人財兩空,沒必要啊,60多歲了,早早晚晚也是走這一步,把錢都花了,活個三四年,沒必要啊。完了孩子呢,孩子還有孩子。我們年輕的時候是苦過來的,知道自己在拖累孩子,我不需要。」
  • 你家孩子是左腦型,還是右腦型?專家:有3種特點的孩子更聰明
    而左腦和右腦也分別控制著人類不同的功能,左腦主要負責邏輯、思考、分析、語言、理解、判斷等具象的思維方式,因此左腦又被稱為「學術腦」;而右腦主要負責靈感、創意、想像、情感、審美、頓悟等抽象的思維方式,因此又被稱為「藝術腦」。
  • 你真的愛你的孩子嗎?為什麼你的孩子從不知道你愛他們
    一句「我這麼做是為你好」從家長嘴裡說出口之後,你會聯想到什麼場景?有一種愛令人痛心,叫做「指責」;有一種愛令人疲憊,叫做「監視」;有一種愛令人抓狂,叫做「幹預」;有一種愛令人麻木,叫做「強迫」。當家長對孩子說這句話的話時候,回想一下你兒時的場景是否能跳出這「四項基本原則」?家長的心永遠是好的,但凡精神沒有嚴重問題的家長都會希望孩子好。但理想有多豐滿現實就有多骨感,我見過很多家長都列了一大串關於孩子教育的方針,有的甚至還刻了竹簡掛在牆上,但生活不是劇本,現實生活中除了騙子沒人會始終按劇本出牌。
  • 曹衝稱象:別人家的孩子不僅不死讀書,觀察和思考能力也很強
    提起「別人家的孩子」,便讓我想起了前段時間給孩子讀的繪本《曹衝稱象》。這個家喻戶曉的故事,不僅詮釋了曹衝的聰明睿智,還給了我這樣的啟示:別人家的孩子不僅不死讀書,而且還有很強觀察和思考能力。三國的時候,吳國的孫權送給曹操一頭大象。
  • 思考《地球上的星星》教育:相信你的孩子是獨一無二的
    據《中國兒童發展報告》,中國每個孩子每周大約有7個小時的課外班,家長希望通過家教提高孩子的成績,希望孩子能成才,然而他們孩子的學習成績卻並沒有得到提高,有的孩子甚至成績有所下降。當父母發現自己的孩子不如別人的孩子時,他們總會感到焦慮,擔心自己的孩子會輸給別人,例如,同齡的孩子已經學會了背誦唐詩和雄辯。
  • 孩子理解能力差,腦筋無法「急轉彎」,先讓他們全面思考
    有些孩子"腦洞大開",總是會誤解父母的各種指令。自家寶貝理解能力差,很多家長都會不耐煩地訓斥:"你到底有沒有帶腦子!"我們不妨思考:為什麼孩子理解能力差呢?比如一車水果因翻車被毀,商人會考慮這次成本損失;醫生會思考司機是否受傷;同行會思考為何會翻車。同樣,孩子由於認知局限,對一件事的理解角度也各不相同。尤其是一些生活技能,在缺乏經驗的情況下獨立嘗試,很難掌握其中的訣竅。就像我對女兒所說的"倒洗衣粉",她不知道是倒在手中還是衣服上。第二個原因:注意力沒有集中。
  • 右腦發達的孩子有3個特徵,學習不用父母發愁,看看你家娃是嗎?
    一說起學習成績,表妹就特別羨慕那些聰明孩子的家長,可以省心不少。和表妹一樣的家長,或許忽略了孩子的成長特點:孩子的智商跟右腦是否發達有關,而右腦發達的孩子,會有三個明顯的特徵。 右腦發達的孩子有3個特徵,學習不用父母發愁,看看你家娃是嗎?
  • 你家孩子是左腦型,還是右腦型?專家:有3種特徵的孩子更聰明
    通常左腦發達的孩子基礎知識學習的都比較好,但是我們要知道右腦發達的孩子才是真的聰明。 右腦在音樂、情感、想像、創造等能力更強一些,因此,右腦也被稱為一「藝術腦」和「創造腦」。而往往善於用右腦思考的人,他們則更聰明。因為有強大的想像和創造能力。例如愛迪生、牛頓、愛因斯坦等,他們都是右腦發達的人。
  • 疫情反思,我要教育12歲孩子「獨立思考」了
    不但小孩觸摸不到,大人很多時候也會覺得空洞。 好的教育,是在讓你愛這些抽象名詞之前,首先教會你愛身邊一個個真實的人。 只有愛你身邊一個個真實的人,才有可能最後去愛這個整體。
  • 孩子年紀還小,卻總是「過度思考」,家長應當暗喜還是擔憂?
    小孩的世界都是比較的單純的,很多場合和問題也都是沒有遇見過的,所以一旦觸碰到這些讓他們覺得未知的事件,就會自然的陷入疑問和思考當中。有一家三口一起去遊樂園,但是在去的路上看到了一場車禍,那個車子上就有一個小男孩直接就倒在了血泊當中,當時的孩子的父母忘了要給孩子捂住眼睛,導致孩子直接的就看到了小男孩的血腥畫面。
  • 仔細看看,你家孩子臉上有這種白斑嗎?
    原標題:仔細看看,你家孩子臉上有這種白斑嗎? 想來也是湊巧,這幾天竟然連續有好幾位寶媽問到我關於孩子臉上長白斑的問題。 「女兒剛剛滿一周歲,臉頰上有一塊皮膚比整個臉白很多,摸起來沙沙的,這是什麼?會不會是蘚啊?」
  • 如果你的孩子患有自閉症,你會怎麼辦?
    最近在看蔡春豬的《爸爸愛喜禾》這本書,有一些感觸。蔡春豬的兒子在兩歲多的時候被確診為患有自閉症,他的妻子選擇了辭職,當一名全職媽媽。而這個消息也使得蔡先生一家的生活都改變了。試想一下,如果是你的孩子患有自閉症,你會怎麼辦?你會拋棄他嗎?你會把他送到殘疾兒童的福利所嗎?
  • 現在的孩子都在思考「外星人入侵地球」的應對措施了?
    我家的孩子從小就喜歡看《奧特曼》、看漫威電影。所以他整天都有些奇奇怪怪的問題等著我。昨天陪孩子看紀錄片《行星》的時候,他突然問我:「媽媽,這世界上有外星人嗎?」「可是媽媽,你說的是好的外星人,那要是遇到壞的外星人,他們一定要打我們呢?我們打不過怎麼辦?」「那我們可以先跟他們談判啊,畢竟打戰對雙方都會造成很大的損失,會有很多小朋友失去家人的。但是談判不代表我們怕他們,不敢打。我們還是有很多武器的。」
  • 孩子看了千冊書,寫不出一句讀後感?為什麼三年級成績會拉開距離...
    ,作者:C媽,未經允許請前幾天有個朋友來找我「取經」:孩子上小學二年級了,每次寫讀後感都愁得想哭。朋友非常不明白,從小給娃買書就沒斷過,為什麼看盡了千冊書,卻連句讀後感都寫不出來?朋友的意思是你文筆好,給點意見,怎麼讓孩子會「寫作」?因為CC馬上也要上小學,所以,我很認真地思考了這個問題,又專門跟當小學老師的朋友諮詢了一下這種情況。
  • 同一個問題換個方式問,孩子就答錯?「三山實驗」證明不是孩子笨
    文 | 果媽 (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一 、同一個問題變個樣,孩子就答不對,是不是智力問題?國慶回了一趟老家,跟家人吃完晚飯,坐著聊天時,姑姑家3歲大的孫子跌跌撞撞進來,一位表姐就抓著他,逗他玩。忽然,有人問他:"你有妹妹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