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生了重病,會讓孩子賣房救你嗎?父母們的回答毫不意外

2021-01-11 福果媽媽

文丨福果媽媽

現在談到父母的教育方式,我們經常覺得我們這一代的父母對我們的教育不夠好。

他們會打孩子,他們控制孩子太過,他們不經常對孩子說愛……

不知不覺我們站在了西方教育理念的角度,去批判我們的父母們,同時要求我們自己。

但是我最近發現,東西方在各個方面都是完全不同的,白種人,黃種人,黑人,不同種族甚至可以看做不同的物種,因為我們的思維方式差異太大了,如果我們一味的用西方那一套教育理論來看待父母要求自己,是不行的。

所以在親子關係這件事上,成套的學別人,或者片段式的學別人,是行不通的。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就明白了。

有人在街頭採訪老年人,問了一位阿姨一個問題:「如果您生了重病,會讓孩子賣房救您嗎?」

阿姨說,她早就跟孩子說了,如果她病重的話,一律不許治。

記者就問,為什麼?

阿姨說:「人財兩空,沒必要啊,60多歲了,早早晚晚也是走這一步,把錢都花了,活個三四年,沒必要啊。完了孩子呢,孩子還有孩子。我們年輕的時候是苦過來的,知道自己在拖累孩子,我不需要。」

記者又追問,「那就是您覺得,您的命和孩子的幸福相比,孩子的幸福更重要?」

阿姨想了想還是說:「我覺得孩子的幸福最重要。因為我窮怕了,我不想孩子窮,孩子現在剛起步,我不想給他增加壓力。」

採訪的人繼續和阿姨聊:「什麼都是為了孩子,您不會覺得這樣太辛苦了嗎?」

阿姨這次不假思索:「那有啥辛苦啊,因為是自己的孩子,那你可不就放在第一位嗎?」

中國的親子關係,有讓人覺得壓抑的一面,這是我們在生活幸福之後的感受。

然而,如果我們把這種關係放在一個動蕩的年代呢?

如果不是父母這樣完全地「孩子至上」思想,還能有多少孩子存活下來呢?

父母一切為了孩子,這是千百年來傳承下來的人倫,有其殘酷,也有其溫情。但只要是生活在這片土地上,我們就不會不被影響。

自己重病,要求子女不要賣房,這是為人父母的倫理;父母重病,子女賣房也要救治父母,這是為人子的倫理。

即使知道這並不是一個理性的選擇,但是我們沒有辦法崇尚那個如此理性,如此冷漠的選擇。

這個時候再說父母應該先考慮自己,父母不應該一切為了孩子,這些話就顯得蒼白且格格不入了。

還記得前段時間網上有個段子。

一個外國的小朋友和一個中國小朋友的交流。

外國小朋友問:「你的爸爸媽媽每天說愛你嗎?」

中國小朋友回答:「沒有」。

外國小朋友又問:「他們會每天親吻你嗎?」

中國小朋友回答:「不會。」

外國小朋友就一臉同情地說:「噢,那你真可憐。那你的爸爸媽媽怎麼像你表達愛呢?」

中國小朋友想了想:「給錢?」

這下輪到外國小朋友羨慕了。

這就是中國父母愛孩子的方式,你說他們不是真的為孩子好?那他為孩子真金白銀付出的東西孩子真的能做到不要嗎?

再舉一個例子。

西方講人和人之間是平等的,父母和孩子之間也是平等的。

而中國人依然比較實際,我們知道,只要活在世上,我們就是不平等的。

中國式管理學之父,曾仕強老師,研究中西文化差異非常精深。他說,我們這叫做「合理的不平等」。

我們在和孩子相處的時候,如果真的決定,我要和孩子平等,那就沒有辦法教孩子了。

我曾經試過,凡是把孩子當成一個有完整權利的人來看,反思自己是不是不應該要求孩子一些東西,結果把自己搞得非常糾結,根本不知道自己能要求孩子什麼,也把孩子弄的很懵,不知道媽媽是什麼意思。

其實,凡是總是有利有弊,中西方教育理念,都是自成一體的,我們不能只要其中好的部分,然後拿自己壞的一部分去和別人好的一部分來比較。

西方父母等孩子成年之後就撒手不管了,但是我們有多少人如果沒有老人幫我們帶娃,根本不能兩個人都做到工作家庭兼顧。

我們當然不是說要排斥其他優秀的教育方式,因為我們本身處於一個新舊交替的時代,時代在變化,環境在變化,什麼都不會一成不變。

但是我們在盲目改變的之前,要先搞清楚自己的東西,搞清楚我們所處的環境,搞清楚我們自己的行為方式背後的邏輯,然後再去思考該如何做選擇。

相關焦點

  • 姐姐抽骨髓救妹妹,醫生問她害怕嗎,她的回答讓所有人掉淚
    當聽到省兒童醫院的診斷說孩子很可能患的是EB病毒感染,惰性淋巴瘤的時候,夫妻倆差點都暈過去!本來一直都還是活蹦亂跳的孩子,怎麼會得上這種病呢?我們都是樸實的農村人,根本都沒有聽說過這種病,更沒辦法接受自己的女兒患上這種病的事實。我們決定就算是拼了這條命,家裡砸鍋賣鐵也要給孩子治病,不能放棄她!
  • 28年追蹤13孩子,導演警告父母們:別期望太高,你的孩子終將平凡
    如果有人問,父母最關心孩子什麼?相信大部分家長都不會回答,是孩子的性格、抗壓力、溝通能力,而是孩子會不會成為人中龍鳳,以及父母還需要做些什麼,才能助力孩子成為出類拔萃的人才、精英。幾乎沒有父母能接受自己的孩子,長大後只是個碌碌無為的普通人,即使只是讓他們想像一下,30歲的自家孩子在茫茫人海中沒有任何辨識度,他們都是拒絕的。
  • 如果女友意外懷孕,是生下來還是打掉?看看男生的回答
    現在男女婚前談戀愛時總會出現意外懷孕,如果發現懷孕了,男友會怎麼做呢?有些人會高興,有些可能會驚訝,不希望要孩子。現場採訪,看看男生們知道女友懷孕了,會採取什麼方式呢?一起來看看吧。上面男生說懷孕這可是大喜事啊,要負責任。
  • 父母必須在孩子六歲前學會對他說「不!」,你知道原因嗎?
    他(她)會離家出走,他會服毒自殺、他會跳樓方式威脅父母,因為那時候他(她)已經有對付你的各種能力和選擇。 曾有人問我:「為什麼那麼小年紀的孩子會自殺」?我回答:那是因為孩子只知道你愛他,他在利用你的愛威脅你,他並不知道死的真正含義。 所以,父母的養育之愛要有知性,不要給孩子一種誤讀的可能。
  • 父母為給重病女兒移植骨髓連生兩子均配型失敗
    為給她做骨髓移植,父母在醫生建議下生子救女,但弟弟和她配型失敗且患輕型地貧。媽媽不甘心,又懷一胎。上月初,承擔全家希望的二弟傑仔出生,誰知,仍不能和菊珍配上型。昨天,菊珍因嚴重溶血住進南方醫院。爸爸決定放棄這個女兒。媽媽仍在堅持,她帶著嗷嗷待哺的傑仔,照顧「只剩半條命」的女兒。面對記者,她流淚懇求:「救救我的女兒,哪怕能讓她在我身邊多待一天也好!」
  • 「我真後悔生了你」,你聽過父母最傷人的話是什麼?
    每一句話,都像一把刀子狠狠扎向孩子的心臟。為什麼父母說出這些話就特別傷人,因為傷害我們最深的不是這句話,而是說話的人。對一個孩子來說,天然認為父母是最愛自己的,是只會保護自己、不會傷害自己的人。在父母面前,孩子是不設防的,是沒有一點自我保護的,所以才會那麼輕易被傷得體無完膚。
  • 如果男人會懷孕,你會讓你的老公生孩子嗎?
    最近,看到這樣一個話題:如果男人會懷孕,你會讓你的老公生孩子嗎?看看網友們怎麼回答:舉雙手贊成讓丈夫懷孕生孩子莫名心累:疼得骨頭都要裂開了一定要讓男人體會下其實,每個女人都深深懂得,生個孩子有多麼不容易:懷胎十月,一朝分娩,十指開裂,趾骨之痛,
  • 「你爸媽不要你了!」管不住嘴的人,請你遠離我的孩子!
    這樣沒分寸的「逗孩子」的新聞還有很多很多:一位女性懷了二胎,親戚來家裡做客,恐嚇她家大孩子說:「你媽現在生了小寶寶,就不會愛你了,要把你送給我」。誰曾想,這位小朋友幾天後離家出走,一家人嚇壞了,最終尋求警察幫助才找到孩子,一家人抱怨孩子不懂事,其實罪魁禍首是親戚,不是孩子!
  • 「媽媽,我可以喝可樂嗎?」你會怎麼回答孩子?
    若經常喝飲料,不止糖的攝入量會影響孩子的身體,還有添加劑和色素,也會影響孩子的健康。嚴重的會導致孩子出現齲齒、增加腎的負擔、容易患肥胖症,提早發育等情況。之前看完這個實驗後,我曾決定在孩子6歲前,一定不讓孩子喝飲料。昨天也正是因為擔心孩子的身體,所以拒絕了孩子。但看到孩子如此強烈的反應,不免反思,這樣堅決地拒絕孩子真是對孩子好嗎?
  • 8歲的孩子說:「我戀愛了!」如果你是媽媽,會如何回答?
    孩子說。  「這樣啊?那你能告訴我什麼是『戀愛』嗎?」媽媽很平靜。  「知道,就是喜歡一個人。」  「你喜歡一個人,而那個人也剛好喜歡你,這才是戀愛哦!」媽媽解釋道。  「嗯,我們就是這種情況。有一天在託管,她寫了一張字條丟給我。」  「她寫了什麼?」
  • 如果你的孩子患有自閉症,你會怎麼辦?
    試想一下,如果是你的孩子患有自閉症,你會怎麼辦?你會拋棄他嗎?你會把他送到殘疾兒童的福利所嗎?還是說你也會像蔡春豬這樣,「保持樂觀、頑強、努力拼搏的精神」,依然把孩子當成上天的一份禮物,用更濃烈的愛和呵護讓兒子長大成為一個「普通人」。自閉症可能會有交流障礙、重複刻板的行為、智力異常、孤獨離群等症狀。
  • 如果時光倒流,你還會和前任分手嗎?聽聽過來人的回答
    多年以後你還記得你曾經愛過的那個人嗎?你們為什麼分手?如果時光倒流,你還會和前任分手嗎?我們來聽聽過來人的回答。A∶如果時光倒流,還是會和前任分手。當她發現前任出軌後,毫不猶豫的提出了分手。前任也曾苦苦哀求過她,可是她沒有原諒前任。她覺得一次不忠百次不容,前任給她的傷害永遠也抹不去。如果時光倒流,她一樣還是會和前任分手。她覺得不能因為愛變得盲目,在大是大非面前還是得有自己的原則。對於曾經的愛情,就讓它隨著時間流逝,她希望永遠不要再想起前任。B:如果時光倒流,不會和前任分手。
  • 時光倒流三十年,你想生幾個孩子?60後的回答既意外又現實
    文|秘籍君說起來二胎,很多60後也有很多話要說:之前因為政策的原因,很多人即使想多生一個孩子,無奈也只能生一個。而現在幾十年過去了,再回過頭來問問這些老人:「時光倒流三十年,可以隨便生,你想生幾個孩子?」
  • 得了愛滋病還有救嗎?有這種疑問的你,請看看醫生的回答
    得了愛滋病還有救嗎?這是很多恐艾人士或者診斷為愛滋病的人,經常問到的問題。現狀是,除十幾年前的感染者和少數現在的愛滋病感染者離世之外,多數愛滋病人依然健康地活著。
  • 孩子的問題,不知道怎麼回答的時候,你有沒有感覺很羞恥?
    毫無區別回答孩子的問題和孩子不斷追問一樣,都是懶惰思維。回答孩子的問題要遵循啟發式和引導式的互動交流。孩子問一個為什麼,父母回答一個,就開始轉移問題,這是交流,但不是互動交流,更不是啟發式和引導式的互動交流。
  • 交大女博士重病千裡尋夫 博士丈夫:恨死你!我40歲了還沒個孩子
    如果說,還是上海交大的博士生呢?這在我們看來,那必定會「前途無量」的。可人生就是這麼令人意外!她叫楊楠,河南洛陽人。雖然是上海交大的女博士,還曾拿到過實驗室的博士獎學金。但她現在覺得,自己「就像是被拋棄的小貓小狗」。現在的她因為自身免疫系統缺陷患上肝硬化,已到中晚期。為治病這幾年花了幾十萬,父母都是退休工人,為了籌集她的醫療費,每天還上街擺攤。
  • 面對孩子的靈魂之問,「神回復」救不了你
    絕大多數家長不會主動跟孩子聊性的話題。當孩子問起與性有關的問題時,屢試不爽的家長會拿「以後你就明白了」這句話搪塞過去。 打住!都什麼時代了,如果面對性問題,我們還在延續父輩的「神回復」,那就Out了!
  • 怎麼回答諸如「魚會睡覺嗎」的問題,不用苦惱,教你一招
    看你愁眉苦臉的。」小亮答:「媽媽,我想知道魚會睡覺嗎?」媽媽心想:這孩子怎麼想到這個古怪的問題了,我還是得好好想想怎麼回答他這個問題。於是說:「嗯~,你這個問題提的很好,小魚啊和我們人一樣會睡覺的哦,但它們只睡一小會,而且啊它們睡覺還睜著眼睛睡呢!你說奇怪不奇怪。」
  • 如果到了XX歲,你會相親嗎?
    因為不管我做什麼,我媽總能把任何一件在我看來完全都不叫事的事兒提升到「怪不得你嫁不出去」的高度來,說實話,我那時候真的特別煩。當然,這也不能完全怨我媽。畢竟我那段時間因為工作上的事也脾氣有點暴躁,沒有及時安撫她。而且老實說,兒女到了適婚年齡還沒有成家立業的,大多數父母們都是我媽這個心態。而且相較於我們這一代的年輕人,我們很多可能會覺得結婚生孩子並沒有那麼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