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看蔡春豬的《爸爸愛喜禾》這本書,有一些感觸。
蔡春豬的兒子在兩歲多的時候被確診為患有自閉症,他的妻子選擇了辭職,當一名全職媽媽。而這個消息也使得蔡先生一家的生活都改變了。試想一下,如果是你的孩子患有自閉症,你會怎麼辦?你會拋棄他嗎?你會把他送到殘疾兒童的福利所嗎?還是說你也會像蔡春豬這樣,「保持樂觀、頑強、努力拼搏的精神」,依然把孩子當成上天的一份禮物,用更濃烈的愛和呵護讓兒子長大成為一個「普通人」。
自閉症可能會有交流障礙、重複刻板的行為、智力異常、孤獨離群等症狀。
大學的時候有門課叫「藥理學」,印象很深刻的,有提到關於「自閉症兒童」天賦異稟的例子,雖然他們和大部分普通孩子不一樣,但依然有著自己的才華和潛能,他們只是喜歡在自己的世界裡遊蕩,更多地把精力花在自己身上,更願意和自己做朋友、與自己交談、默默思考。
人是社會性動物,沒有人是一座孤島。在這樣的大環境下,也許自閉症孩子的人生之路會比普通人難很多,但是不應該用異樣的眼光去審視他們。人人生而平等,沒有高低貴賤之分。
社會、家庭、學校應該如何正確地引導自閉症兒童的心理建設、教育社會大眾及每一位患者的父母親人用樂觀積極的態度來面對這樣的人生坎坷,這些都是任重且道遠的事情。很佩服蔡春豬,也要感謝他願意把這樣的苦難化為歡笑,並且樂意和大家分享,相信很多有著相同處境的人受到了鼓舞和啟發,也讓我們這樣的普通人為之感動而反省。
悲痛的極限是哭著笑,笑對人生最悲慘的苦難,人因此而成了半神。成為半神已經是苦難之子的最高成就了。——周國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