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人的認知中都覺得那些患有自閉症的人就是在性格上內向,面對他人的時候是不喜歡說話。其實這樣的想法是錯誤的,有些時候,那些每天露出笑容的人,有可能同樣是一個自閉症患者。真正定義自閉症不是從性格上,而是看是否是可以有有效的溝通交流。
小孩子的自閉症也可以被叫做為兒童孤獨症,從一定含義上是說,他們在溝通上輸有障礙的,並且會有呆板或者重複性的行為等等。這個病症也是會有輕重,不同程度是有不一樣的反應。比如說輕度的患者,平常生活中,他們一樣擁有樂觀的心態,臉上會露出甜美的笑容。雖然這樣的小朋友在父母的眼裡是很正常,甚至是一個陽光健康的孩子。但是卻沒有發現其他的問題,比如說不能有效的溝通,或者在興趣與活動上是很少,有著刻板的行為。
可能一些家長會覺得在某方面小朋友是有不好的表現,但是會認為是年紀小,很多事情還不怎麼懂。以至於在聽到醫生的話,心裡仍舊沒有多大的重視。本來是患有輕度的自閉症,然而因為沒有得到及時正確的治療。隨著時間的推移,病情是逐漸加重。那麼到底患有孤獨症的孩子有什麼具體的行為呢?知道了這些才可以更好的及時發現以及治療。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吧。
第一點,有說話的能力並不代表會表達
如果病情程度輕,那麼小語言上,小朋友是可以像一個正常人說出。但是有著說話的能力並不是代表表達,可能很多人還不知道這兩者的區別。說話是一個人的基本能力,甚至可以說是一個正常的天性。而表達則是用說話的能力正確地表達出心裡的想法。
比如說在課堂上,老師對小學生說可以下課了,他們做的行為不是跑課堂玩耍之類的。而且跟著一起說可以下課了。當一個人說你吃飯了嗎?他們說的話也是你吃飯了嗎?這樣類似的話,不知道屏幕前的是不是感覺到特別的熟悉。沒錯,這就是一種鸚鵡學舌的行為,不管對方說什麼話,能做到的是說出一樣的話。而不是根據對方的話進行思考,而表達出自己心裡的想法。
第二點擁有才藝,沒有社交
一些小朋友在很多大人的眼裡是很優秀,因為他們可以唱出好聽的歌聲,或者可以展現出不一樣的繪畫等等。但是沒有看到的是,因為自己喜歡唱,所以不管是什麼時候都會大聲唱。而不會顧及旁邊的人是否喜歡,甚至是打擾到對方的休息。擁有數學上的天賦,在課堂上會滔滔不絕地講述著關於這方面的知識。而完全不管老師問的是否是這個問題。
第三點,一些看似勤快行為其實是刻板
從學校回來,當看到家裡的門是開著的,那麼會立刻走過去把它關上。平常家裡的鞋子都要被擺放得很整齊,如果一旦有人把這些破壞後,就會哭鬧。甚至平常走在路上,看到人就會熱情地打招呼,不管對方是否是自己認識的人等等。這些行為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會認為是勤快,但是仔細觀察就會發現其實是刻板,不斷重複的一個行為。
總結:自閉症是從生下來就有的,問題到底是出自哪裡,如今也沒有明確的答案,與父母是沒有關係的。所以當家長知道自己的孩子患有這個病之後,不能一味地埋怨自己,認為所有都是一個人的錯過。這個時候最重要的事情去及時的給他們提供幫助,這個病並不是不能治癒的。只要及時的發現,並且能用有效的辦法幹預,那麼在之後的時間裡,病情是會有慢慢的好轉。特別是對患有輕度的小朋友來說,正確的方式是非常重要的,之後完全是可以過上正常人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