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說話就有自閉症?自閉症的8個真實特徵你知道嗎?

2021-01-15 騰訊網

在很多人的認知中,自閉症孩子就是性格內向、不愛說話,其實這是錯誤的認知,那些愛蹦愛跳、活潑外向的孩子也有可能是自閉症。

其實,自閉症並沒有明確的診斷標準,它與常規醫學診斷有所不同,常規醫學診斷需要依靠病人某處生理變異的事實來下結論。而自閉症診斷,需要依靠醫生通過「核心症狀」或「診斷量表」進行綜合判斷。

那麼,自閉症的核心症狀有哪些?不同年齡段的自閉症患者有哪些表現?

01

自閉症的核心症狀是什麼?

社會交往障礙是自閉症孩子核心障礙,是一個孩子之所以被診斷為自閉症的主要依據!然而,很多家長對正常孩子社會交往能力的發展並不是很了解,很容易忽視孩子的社交缺陷。

社交障礙在不同年齡有不同的表現,並且不同孩子的程度和表現也是不一樣的。自閉症的程度有輕重之分,社交障礙的表現也各不相同。大致包括:

目光對視、面部表情、身體姿勢和社交姿勢等多種非語言交流方面存在顯著缺損。

缺乏學習認識自己與他人的關係以及基本的社交應對能力,不能建立適合其年齡發展水平的的夥伴關係。

缺乏自發性地尋求與他人共享快樂、興趣和成就的表現,例如不會向他人展示、分享或指向感興趣的物品。

難以體會他人情緒或感受,缺少回報式的社交反應,不會以一般人的方法表達自己的情感。

自閉症孩子另一個較為明顯的症狀為刻板的行為及異常的興趣。總結起來有四個特點:

刻板或重複的語言和動作。而且這些行為基本不具備社會意義,例如拍手、晃動身體、手部和手指的動作等。

堅持程序或儀式性行為。他們常堅持用同一種方式做事,僵化地遵守特定的慣例或儀式,拒絕日常生活規律或環境的變化。如果日常生活規律或環境發生改變,他們會煩躁不安。

高度局限性的興趣。例如會迷戀於看電視廣告、天氣預報、旋轉物品、排列物品或聽某段音樂、某種單調重複的聲音等。

感覺異常,就是聽覺,觸覺,嗅覺等感官對環境中的刺激高度或低度敏感。

注意的是,自閉症孩子不一定會把這四個點全都表現出來,但他們至少會展現出其中任意兩點,而且這些特點也會影響孩子的學習和生活

02

不同的年齡段有哪些不同表現?

近年來,被診斷出患有自閉症的人群越來越多樣。

有的是被抱在家長懷裡的3歲還沒有語言的孩子,有的是進了學校卻在課堂中不能安坐、注意力不集中、不能融入集體環境中的學生,有的是總被同伴評價為「怪人」「高傲」的青年。

那麼,在不同的年齡段,自閉症患者所表現出來的症狀有哪些呢?

2歲內自閉症孩子的表現

在0-2歲,孩子剛剛開始成長發育,這個時間段的孩子還不需要太多的社交能力,表現出的自閉症特徵也不太明顯,所以孩子是否患有自閉症就很難被發現及確診。

那麼,這個時期的孩子會有哪些症狀會出現呢?

出生:沒有特徵。

3-10天:沒有明顯特徵。

4-6 周:常哭鬧,但並不是由於有需求,如:餓了。

3-4個月:不笑或對外界逗引沒有笑的反應,不認識父母。

6-7個月:對玩具不感興趣,別人要抱他時,不伸出手臂。舉高時身體僵硬或鬆弛無力,不喜歡將頭依偎在成人身上,沒有喃喃自語。

10-12個月:對周圍環境缺乏興趣,獨處時呈滿足狀。長時間哭叫,常刻板行為(搖晃身體、敲打物品等)。拿著玩具不會玩,只是重複某一固定動作。與母親缺乏目光對視。對其他人不能分辨,對聲音刺激缺乏反應(象耳聾),不用手指人或物品,不模仿動作,語言發育遲緩(發音單調,或莫名其妙的聲音,不模仿發音,更沒有有意義發聲)。

21-24個月:不會用手指指點東西,目光不會跟隨別人的指點看東西,不會玩假扮遊戲。還不能說兩個單詞組成的有意義的詞組,可能出現學舌。睡覺不穩,有時甚至通宵不眠。不嚼東西,只吃流食或粥樣食物。喜歡看固定不變的東西,有刻板的手部動作(如;旋轉、翻動、敲打、抓撓等)。肌肉鬆弛,常摔倒。缺乏目光對視,看人時只是一掃而過即轉移別處。沒有好奇感,對環境的變化感到不安或害怕。

此外,據研究表明,相比毛茸茸的動物娃娃或地毯等軟的東西,小嬰兒更喜歡手電筒、鑰匙、原子筆的時候,也會提示嬰兒有發育遲緩和自閉症的可能。

正常的嬰兒有時候也會有這種現象,所以,這並不是一個非常準確的標準,但有這種異常傾向的嬰兒患兒童自閉症的可能性更大。

以上這些特徵雖然不能確切地診斷自閉症,但這些症狀可以引起家長的注意,從而可以更早的發現、診斷和治療。

2-6歲自閉症兒童的表現

在這一時期,自閉症的症狀已經可以充分顯現出來。那些原來症狀輕微,或在2歲前發育正常的兒童,這時由於症狀充分表露,所以被識別出來已經不再困難了。

社會關係障礙和語言溝通障礙:他們通常都生活在自己的世界裡,很少能理解並理會包括父母在內的人的喜、怒、哀、樂,對周圍發生的事情沒有興趣,面部很少會呈現出明顯的表情。

在語言方面,有的孩子沉默無語言,有的孩子可以一些說很少的詞彙,有的孩子會經常重複別人的話語,可是卻不理解這些話的意思,並且說的話通常都不會抑揚頓挫,語調、速度和語法等也存在問題。

有的孩子說話時間晚,不會說完整的句子,時不時的說一句,偶爾叫爸爸媽媽,有時候突然自言自語,不知道他/她在說什麼。

興趣狹窄和刻板重複動作:他們通常愛好一種做事方式,喜歡單一物品,並且抵制變化,喜歡向父母反覆提同樣一個問題,也要求父母用同樣的話來回答,否則就會煩躁不安。

6-12歲自閉症孩子的表現

面對這種尚無藥物可治癒的精神發育疾病,「早發現,早診斷,早幹預」是目前公認的最佳治療手段。一般認為,6歲以前幹預,效果比較明顯,因為年齡越小,大腦發育的可塑性越大。

孩子6歲之後,在各綜合方面已經有明顯的特徵,其中社交和情緒問題是較為明顯且重要的方向。

社會關係障礙:社會交往行為和社會關係理解兩方面的缺陷,是自閉症學齡兒童表現最為明顯的,例如不能建立夥伴關係、與家裡的人缺乏正常交往、寧願孤獨一人、抵禦觸摸、情緒波動大、不主動進行言語溝通等異常行為。

情緒障礙:另外,情緒問題也是學齡期自閉症孩子的常見問題。隨著年齡漸增,孩子對情緒的認知和表達的能力會有所進步,但是在遇到他能力範圍之外的問題後,則更容易爆發出問題行為,甚至原先已經消失的問題行為反而會更加變本加厲。

例如,孩子對別人欺負他的事情已經能理解,也會難過生氣,同時還會出現破壞東西、攻擊他人、自傷等問題行為。

12-18歲自閉症少年的表現

很多自閉症少年的病情相對穩定,其中一部分會有明顯改善,但約有10%-35%的患者會出現不明原因地嚴重退化,並且11~14歲自閉症患者易得癲癇

社交和語言技能:這時自閉症青少年對社會交往的興趣和技能均會有明顯進步,其中約50%可有改善,但少年和成人在建立和保持人際關係方面,從結識至建立友誼仍缺乏技能。

在語言方面,他們仍然存在模仿語言、拘泥於文字表面意義、重複、代詞和韻律錯用等奇怪方式,自閉症少年和成人在講話時會有生硬、迂腐和不自然的特點。

行為:據研究表明,退化的自閉症少年會出現攻擊性和自傷性行為,其中大約10%-20%的患者會繼續退化,其餘的經過一年多時間後會開始好轉;另一問題是隨著發育成熟,女孩開始來月經,男孩中少數有當眾手淫和暴露生殖器,以及觸摸別人的生殖器等行為。

伴有精神發育遲緩:在少年和成年早期,約有20%-40%的自閉症患者會伴隨有癲癇,其中有智力障礙的人群比智力水平正常的人群發生癲癇的危險性要更高。

自閉症症狀極其複雜,且每個孩子在不同階段表現出的自閉症症狀也不盡相同。部分高功能自閉症孩子的症狀會相對較輕,或者在某些方面的能力較好,甚至超常,所以他們的一些自閉症症狀容易被忽視。

所以,家長應該隨時關注孩子的發育狀況,一旦發現孩子有不搭理人、興趣狹窄、不會正常表達需求等症狀時,應該儘早尋求專業診斷,以免耽誤孩子的最佳治療時機。

相關焦點

  • 當孩子有這些表現時,可能是自閉症!別耽誤!
    哥哥好動,從幾個月大時就會和父母互動,5,6個月就會喊爸爸……然而弟弟在叫他的名字時沒有反應,在哥哥天天嚷嚷找夥伴玩時,他只靜靜的在一旁自顧自的玩,轉眼兩個孩子快要上幼兒園了,弟弟依舊不會說話,喊他也不理不睬。在朋友的提醒下,孩子父母帶上雙胞胎到了醫院,哥哥正常,弟弟則被診斷為自閉症。
  • 懷疑朋友家孩子有自閉症,該不該和她說?
    "最近有一個問題一直困擾著我,希望大家能給我些建議。前幾天我去朋友家做客,但是我總覺得她家孩子怪怪的,孩子已經快到3歲的年紀了,但卻過於安靜了些,一點也不像同齡孩子一般活潑好動,而且我發現他對什麼都不是很熱情,包括他媽媽和他說話,他也不怎麼回應,總是自己在那玩一個小瓶蓋,而且一玩就是一個多鐘頭,這正常嗎?
  • 當你有個自閉症孩子,這幾點你需要了解
    你是否也曾問過自己:為什麼我擁有孤獨症孩子,而不是像其他家庭那樣擁有正常兒童?我有什麼錯?自閉症的發病率在呈上升態勢,美國疾病控制中心(CDC)2018年最新公布的發病率達59∶1,即每59個兒童中就有1個是自閉症兒童,其中男孩自閉症發病率是女孩的4~6倍。1、自閉症能夠完全治癒嗎?
  • 2歲兒童不說話,被誤診為自閉症……
    1 我女兒兩歲7個月的時候被診斷疑似自閉症,因為她抗拒吵鬧,沒辦法做評估,後送早教三個多月,自理能力稍有提高,但其他方面改善少。醫院一般就是給家長一張評估表,家長自己填寫,然後醫院再對孩子做個簡單的評估。 三歲以前,每個孩子的成長差異很大,2-3歲又是黃金幹預期,要搶救性幹預。但實際上,三歲以前,醫院不能確診,只會給你一個疑似自閉症的結果。但對於孩子父母來說,不管能不能確定,都不得不幹預,否則就是耽誤孩子。
  • 孩子看著像自閉症,又不像,怎麼辦?
    如果是,那為何經過感統訓練會有那麼大的改善?真的有那麼多孩子是自閉症嗎?來向老嶽講感統網課平臺諮詢的家長,描述孩子曾被診斷為自閉症的比例佔到了3/10。而他們之中絕大部分在經過我們的感統測評之後又會被告知,孩子不是自閉症,而是(重度)感統失調。究竟我們的自信從哪來?膽敢質疑醫生的診斷?
  • 宋振華講解自閉症的四大特徵
    摘要:   他稱:自閉症是生活中常見的一種疾病,不少兒童出現這樣的問題,但是真正了解這種病的人卻很少。以下為大家介紹了自閉症孩子的特徵,想要了解更多的話,都來看一看吧。  孩子的健康是每一個父母都很關心的,如果孩子生病的話,家長會很傷心的。
  • 自閉症兒童怎樣適應社交障礙?簡單有效的小方法送給自閉症家長
    歡迎來到星悟說自閉症,社交障礙是自閉症孩子的一大典型特徵。社交障礙讓自閉症孩子很難適應同齡人,更難以融入社會。作為自閉症家長或自閉症幹預師該如何幫助自閉症兒童適應社交及融入社會呢?一.教你的孩子像同齡人一樣說話自閉症孩子怎樣適應社交一個優秀的語言和社交幹預治療師,能夠很快看到孩子的進步
  • 懷疑孩子得了自閉症?有這幾點孩子不是自閉症 ——小米熊為您解惑
    自閉症是什麼? 兒童自閉症又被稱為兒童孤獨症,是發生於兒童早期的一種廣泛性精神發育障礙,以缺乏情感反應、語言發育障礙、重複刻板行為的反應為特徵的精神疾病,一般3歲前起病。起病時的症狀較多,比如:到一定的年齡還不講話、不看人、不聽指令或不與小朋友一起玩,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面等等。
  • 「喊孩子不搭理,像沒聽見」,是否是自閉症及原因分析
    很多家長喊孩子名字沒有反應、不搭理、像沒聽見一樣,讓家長極為擔心,不知道是自閉症還是其他原因。先說自閉症孩子的語言方面的表現:自閉症是一種常見的廣泛性發育障礙,語言障礙是其典型症狀之一,主要有以下7個:部分對他人呼叫不應答;不會說話或語言延遲;
  • 被稱為「來自星星的孩子」的自閉症兒童,你了解嗎?
    患自閉症的兒童性格跟正常的孩子有一些區別,雖然不能正常地跟大家互動,但是並不妨礙大家對他們的喜歡,這個特殊的群體被大家密切的關注,也得到了更多的關愛。患自閉症的原因對於自己的孩子出現自閉症的狀況,很多家長都表示不解,為什麼好端端的就得了自閉症。
  • 小孩3歲還不會說話?應警惕孩子自閉症,這六個方面的表現是徵兆
    #你好星星的孩子#文丨福林媽咪有位讀者給我發私信,憂心忡忡的說,她家孩子三歲了還不會說話,比他還小兩個月的表弟,已經能清晰地表達自己的需求了,她擔心孩子得了「自閉症」。這位家長的擔心不無道理。通常情況下,孩子一歲多開始可以模仿大人說話,兩歲左右可以表達自己的需求,三歲還不會說話,這就需要重視了。
  • 「星星的孩子」,自閉症是天生的嗎?抓住0-3歲這個「黃金時間」
    對於自閉症的了解,我是從影視作品上知道的。早年間看過一部韓國電影《馬拉松》男主角二十多歲,叫草原,他是一個自閉症患者。才知道有自閉症這種病。孩子上課的時候欣欣跟別的家長交流,小瑩的花銷還是最小的,有的孩子每個月需要上萬的花銷,不是一般家庭可以承擔得起的。自閉症是天生的嗎?兒童自閉症,又稱兒童孤獨症,是一種廣泛發育障礙性疾病(PDD),主要表現為社交障礙、言語和非言語交流障礙、興趣狹窄及刻板重複的行為方式為主要特徵的兒童嚴重心理髮育綜合症。
  • 你所了解的自閉症和你不了解的自閉症
    我最初了解的自閉症可能與大多數人的想法雷同,都是看了某部「神奇」的電影。這類電影上講大部分講的是一個患有自閉症的孩子,他們話很少、拒絕人體觸碰,但具超能力,比如預見未來、對數字敏感或有超強記憶力,可在短時間內不藉助任何工具準確的計算出結果……這些電影往往會給人一種錯覺:自閉症人士都很牛。
  • 當孩子被確診為自閉症,這三點你必須了解
    你是否也曾問過自己: 為什麼我擁有孤獨症孩子,而不是像其他家庭那樣擁有正常兒童? 我有什麼錯? 但唯有面對才能真的是改變,正如霍金所說「人類的努力應該是沒有邊界的,我們千差萬別,不管生活看上去有多糟糕總有你能夠做的事情,並且能夠成功,有生命的地方,就有希望。」我們勇敢面對。
  • 年糕媽媽採寫稿:3個自閉症家庭的自救之路|王琪|自閉症兒童|孤獨症...
    一個星期後,她帶孩子又去了一趟醫院,這次她有了一點方向,掛了神經科的號。第一句,「孩子是自閉症」,第二句,「趕緊帶他去幹預。」王琪嘆了好大一口氣,眼淚突然決堤似的從她的眼睛裡跑出來。一年多過去了,說起孩子確診的時刻,她好像把那一天又重新過了一遍,痛苦沒有減輕分毫。「我整個心都碎了。你知道嗎?(醫生)沒有任何猶豫,一個問號都沒有。
  • 自閉症患者都是天才?關於自閉症,這四大誤解你信了嗎?
    這些廣為流傳的誤解,你信了嗎?4月初,第13個「世界自閉症日」如期到來。「自閉症」這個詞大家也許聽得多,但對它真正了解的人卻少之又少。自閉症不僅只是簡單的性格內向;這是一種由腦部發育障礙導致的疾病,表現為情緒和行為的異常以及交流障礙等,症狀還會漸漸加重。一般來說,家長在孩子兩三歲的時候就會注意到這個問題。
  • CNN:幹細胞改寫自閉症孩子的故事
    ,他們的格蕾絲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對他們、對別人、對周遭的事物總是視而不見,也不愛說話,好像與這個世界格格不入。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報告,全世界每160個兒童中就有一個患有自閉症。  他們性格極端孤僻、與人缺乏感情聯繫、語言障礙、刻板運動、對環境奇特的反應、感知覺反應異常。約75%的自閉症兒童智力低下,成年後依然有50%-70%的患者社會適應不良,生活不能自理,終生需要照顧。  自閉症無疑會給家庭帶來巨大的經濟和精神負擔。格蕾絲一家也是如此,它讓整個家庭都陷入了危機。
  • 關注自閉症:一起走近「星星的孩子」
    來源:新浪財經2021年1月14日,瀋陽市衛生健康網發布健康知識:《世界自閉症關注日 | 一起走近「星星的孩子」》【導讀】自閉症兒童有明亮的雙眼,卻拒絕和他人對視;他們有正常的聽力,卻對親人的呼喚充耳不聞;他們能正常發聲,卻不與他人交流;他們或被認為智障,卻常在部分領域能力超常……他們被稱作「星星的孩子」——像星星一樣,孤獨地閃爍在另一個世界
  • 自閉症是天才症嗎?
    在全球範圍內,大約每100人中就有一名自閉症譜系障礙的患者。不過就算自閉症患者會出現交流障礙,刻板行為等症狀,有些人依然取得了令人的矚目成就,他們被稱為「孤獨的天才」。 好萊塢著名女演員達麗爾·漢納在熒幕上塑造了很多經典的角色,但她曾被診斷患有自閉症,經常會在人前感到畏縮難以開口說話。
  • 對自閉症的錯誤認知:其實活潑的孩子一樣患有
    大部分人的認知中都覺得那些患有自閉症的人就是在性格上內向,面對他人的時候是不喜歡說話。其實這樣的想法是錯誤的,有些時候,那些每天露出笑容的人,有可能同樣是一個自閉症患者。真正定義自閉症不是從性格上,而是看是否是可以有有效的溝通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