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閉症患者都是天才?關於自閉症,這四大誤解你信了嗎?

2021-01-15 蝌蚪五線譜

這些廣為流傳的誤解,你信了嗎?

4月初,第13個「世界自閉症日」如期到來。「自閉症」這個詞大家也許聽得多,但對它真正了解的人卻少之又少。自閉症不僅只是簡單的性格內向;這是一種由腦部發育障礙導致的疾病,表現為情緒和行為的異常以及交流障礙等,症狀還會漸漸加重。

一般來說,家長在孩子兩三歲的時候就會注意到這個問題。很多自閉症兒童在成年後依然很難獨立生活,需要有人終身照料,而至今為止,人們還沒有找到能夠治癒自閉症的方法。因此,自閉症的確診,常常會給一個家庭帶來災難性的打擊。

由於它的罕見和棘手,圍繞著自閉症產生了廣為流傳的誤解。讓我們趁著這個日子,一起來破解這些謠言吧!

重複的堆疊或排序東西與自閉症有關。圖中是一個自閉症兒童強迫性地把他的玩具沿直線排放(Wikipedia)

誤解一:自閉症是由接種疫苗引起的

這是最廣為流傳的謠言之一,2019年美國爆發麻疹疫情,原因就是父母們不願意給孩子接種疫苗。這些反疫苗主義者堅信,疫苗能夠導致自閉症,那麼,這個觀點是從哪裡來的呢?

這要追溯到1998年。1998年2月,一位名叫安德魯·韋克菲爾德的英國醫生在《柳葉刀》雜誌上發表了論文,其中提到有12個兒童在注射了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三聯疫苗後,就出現了自閉症的一些症狀。

事實上,韋克菲爾德本人並非要否認疫苗,他的觀點是,三合一的疫苗可能有危險,應該注射單一的疫苗。因為他本人秘密地持有著兩種麻疹疫苗的專利,所以他的觀點很可能只是為了貶低三合一疫苗、從而使自己獲利。後續的研究發現疫苗注射和自閉症之間根本沒有因果關係,韋克菲爾德最終因為偽造結果而被英國醫學總會弔銷執照。2010年,《柳葉刀》雜誌正式將這篇論文撤回、作廢;2011年,「疫苗導致自閉症」這個觀點被評選為了「過去100年來最具破壞力的醫學騙局」。

韋克菲爾德至今依然在世界各地宣傳反疫苗學說,他身後的字樣是「為什麼1/100的孩子得了自閉症?」

誤解二:自閉症是由於父母失職導致的

1943年,美國醫生肯納(Leo Kanner)第一次系統地描述了自閉症。在他的這篇論文裡,他提到說,自閉症兒童的父母往往缺乏熱情。1949年,他在另一篇文章裡暗示說自閉症的形成或許和「缺乏母親的關愛」有關。他說自閉症的孩子缺乏家庭溫暖、仿佛被置於無法解凍的冰箱裡。這個理論被廣為接受,甚至延伸出了「冰箱母親」一詞,用來指代那些自閉症兒童的媽媽。

「冰箱母親」這個詞的廣為流傳,對患兒的媽媽們來說,幾乎是一種精神虐待。她們不僅需要多費心力地照顧孩子,還要受到社會多方的譴責,甚至連她們本人也陷入了深深的自責之中。

很顯然,這些理論並沒有考慮到一個重要的問題:自閉症的孩子往往有著正常的兄弟姐妹,他們雖然成長在同樣的父母關懷下,但為什麼依然有著不一樣的命運呢?「父母失職」論近年來已經被拋棄,自閉症的成因,更多的可能是遺傳及基因問題,並不是父母靠意願就能干預的。當然,如果父母能夠給予孩子更多溫暖,對自閉症兒童的社會適應是有幫助的,但這和「父母失職」論是完全不一樣的。

關愛可以改善自閉症兒童的症狀(raisingchildren)

誤解三:自閉症兒童不想交朋友

自閉症也叫做「孤獨症」,這個名字很好地描述了自閉症患者的困境。正常的嬰孩,很小就懂得望人、聽聲音轉身、抓著別人的手指、衝他人微笑,而自閉症的孩子則喜歡迴避眼神,常常孤身一人,很難建立和別人的互動。在被擁抱或被觸摸的時候,他們往往沒有反應或不想理會。

這些表現的確很容易讓人覺得:自閉症的孩子就是不願意和別人說話、不願意交朋友。但實際上,除了少數人以外,大部分患兒內心是渴望交朋友的,他們並不享受孤獨。只可惜,對他們來說,和人交流實在是太困難了。正常的五歲小孩已經可以根據他人的表情、手勢、動作來推測他人的感受和意圖,而自閉症兒童缺乏這種能力,因此他們很難揣摩和理解別人的行為。

與其說他們不願意交朋友,不如說是他們害怕交朋友。自閉症的孩子不懂得如何社交、常常碰壁。對正常人來說,社交是很簡單的,我們可以快速地反應過來要如何和一個陌生人打交道、下一句話應該說什麼,但是自閉症孩子需要考慮很久。交朋友對他們來說太難了。但如果有人願意展示善意、慢慢地打開他們的心扉,他們是很願意擁有朋友的。

自閉症患者的幾種嚴重的症狀(verywell)

誤解四:自閉症患者都是天才

在電視電影、傳媒報紙上,常常會看到關於自閉症天才的描述,但很遺憾,這並不代表自閉症患者都是天才。自閉症是一類很廣泛的疾病,患兒的表現不盡相同,很難簡單地把他們的智力和才能概括起來。

自閉症患兒的病情往往很不一樣,其中存在著許多智力缺陷、連話都不會說的孩子,也存在一類智力正常甚至較高的孩子,他們多數擁有語言能力,學習能力也比較強。在廣義的自閉症中,有一種名為亞斯伯格綜合症的疾病,患這種病的孩子一般都沒有智力問題,少數人還擁有超常的智力,因此它常被稱作「天才症候群」。然而,即使是患有亞斯伯格綜合症,也不代表孩子就是天才。

那麼,為什麼少數自閉症患者可以在數學、音樂等取得天才般的成就呢?原因很簡單:在普通的社交圈子裡,自閉症患者的內向和拘泥小節並不會帶來好處,但在數學、編程、藝術、語言等領域上,他們的性格可能幫助他們成功。但無論他們是不是天才,我們應該記住:他們依然飽受自閉症的折磨,需要更多的關愛和社會援助。

被稱為「人肉攝像頭」的自閉症藝術家史蒂芬·威爾特。乘坐直升機越過城市後,他可以靠記憶畫出城市的空中全

參考文獻:

1. NIMH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nimh.nih.gov. October 2016 [20 April 2017]

2. Chaste P, Leboyer M. Autism risk factors: genes, environment, and gene-environment interactions. Dialogues in Clinical Neuroscience. 2012, 14: 281–92.

3. National Institute of Neurological Disorders and Stroke (NINDS). Asperger syndrome fact sheet. 31 July 2007 [24 August 2007].

4. Lyall K, Croen L, Daniels J, Fallin MD, Ladd-Acosta C, Lee BK, Park BY, Snyder NW, Schendel D, Volk H, Windham GC, Newschaffer C. The Changing Epidemiology of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 Annual Review of Public Health. March 2017, 38: 81–102. PMID 28068486. doi:10.1146/annurev-publhealth-031816-044318

作者:胖瓜

相關焦點

  • 認知誤區:天才都是自閉症?自閉症兒童都是天才?
    他們會在某些特別領域如:數學、音樂、繪畫等具有特長,但是這並不意味著所有的天才都自閉,更不能證明所有自閉症孩子都會變成天才,畢竟自閉的孩子有很多,而天才卻寥寥無幾。而且,大多數自閉症患者不但沒有高超的天賦,智商還低於同齡人,大多還會存在認知理解、表達溝通等不同程度的障礙。近些年,似乎很多自閉症孩子一夜之間都展現出了少有的天才。自閉症兒童都是天才?
  • 專訪特殊教育學者蘇雪雲:認為自閉症兒童多天才是一種誤解
    由於一些影視作品的錯誤刻畫和宣傳的偏差,人們對自閉症存在很多誤解,例如認為自閉症兒童中有很多都是天才,認為自閉症是一種後天發生的心理疾病等等。根據聯合國網站上的定義,自閉症是一種在兒童發育早期就出現並且持續終身的精神障礙,與性別、種族、社會經濟地位皆無關聯。特徵包括特殊的社會互動、異常的學習方式、對特定對象的強烈興趣、重複的行為、交流行為缺陷和接收感官信息的特殊方式。
  • 走近自閉症患者:他們不是天才不是傻子,也不是梵谷
    受訪者供圖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4月2日電(袁秀月)張貴超是一個戲劇工作坊的燈光師,在不定期的周末,他都會和一群自閉症患者接觸,只不過是用燈光。老師給孩子們講故事,他就隨著劇情變換燈光。  他參加過十幾次這樣的活動,雖然也感動,但總覺得心跟心很遠。他的一個朋友看過後也不理解,說這群人不就是傻子嗎?
  • 自閉症患者,他們有一道心牆
    自閉症,也叫孤獨症我們大抵都知道,患有自閉症≠天才、超能力。這種病症患者中只有10%的人屬於學者症候群(即在某一方便能力超於常人)而大多數患者智力等於或低於常人。對於那些少數的天才自閉患者,人們感嘆他們因禍得福,感慨自己為什麼沒有這樣的能力,甚至羨慕的誇讚他們的「超能力」。對於那些沒又任何超能力的患者,人們則慶幸自己沒有患上自閉症。我們始終犯了一個錯誤,我們把「天才」自閉症患者和普通自閉症患者區別開來,去思考他們。可是,說到底,他們都是患上了名為自閉的病症。2.
  • 你知道莫扎特嗎?你熟知的11位世界名人都是自閉症患者
    莫扎特、詹姆斯·杜賓、馬特·巴林、達麗爾漢納、提姆伯頓、安迪沃霍爾、丹·哈蒙、馬特·巴林、劉易斯卡羅爾、考特尼、克萊爾丹妮絲、丹艾科德等等你知道這些明星都為自閉症患者嗎?一些媒體公開了他們的私生活,通過名人效應幫助人們提高對各種健康問題的認知。
  • 愛因斯坦和牛頓難道都是有自閉症的天才?
    愛因斯坦和牛頓兩人無疑都是天才,不過他們是否也有自閉症?在自閉症專家Simon Baron-Cohen看來,他們都顯示了很多艾斯伯格症候群(Asperger syndrome)的症狀——這是一種並不會造成認知困難的自閉症。
  • 《良醫》自閉症天才醫生
    當新冠狀肺炎的疫情惡化時,觀看美國電視劇《良醫》,並觀看優秀的醫護人員搶救和治癒傷口,這是非常適當的,而且非常治癒。該劇講述了一位自閉症天才醫生肖恩的故事,該醫生在美國一家醫院的一群專業醫生的領導下,每天處理各種醫療事件並治療各種患者。01,法理學與人際關係在劇中,每種救治都必須遵守嚴格的法律規定。
  • 學者:沒有不需要呵護與培養的天才,自閉症天才也一樣
    前天,大家的微信朋友圈都被騰訊公益活動中展示的自閉症、智力障礙與精神障礙患者的畫作刷屏了。在驚嘆他們的奇妙畫作的同時,不由讓人產生疑問:這些通常生活都無法自理的腦疾病患者,能夠畫出如此奇幻的作品麼?究竟有多少自閉症患者會像雨人一樣具有超常天賦呢?如果走進自閉症康復中心,您也許會發現,自閉症孩子都不想與您交流,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如何知道,他們具有或不具有某些天賦呢?
  • 你所了解的自閉症和你不了解的自閉症
    之所以談到《雨人》這部電影,是因為該電影是描述自閉症的經典電影。或許很多人對自閉症這一類人群感興趣,好奇於他們的那個小世界,那個以自我為中心、執著於一類事物的世界。究竟是什麼讓他們心無旁騖專注於他們所感興趣的東西上,比如一個自閉症患者如果執著於電風扇,那麼他們就會到處尋找各式各樣的電風扇,一旦找到,他就會把全部注意力都放在這臺電風扇上,沒有人能夠準確的知道他為什麼要執著於電風扇。
  • 世界自閉症關注日:愛因斯坦可能是艾斯伯格症候群患者,這說明了什麼?
    可是,雖然研究人員發現了一些關於自閉症譜系障礙的易感基因,但因為基因與基因之間的可相互作用,基因與環境之間的也有相互作用,令具體的遺傳方式難以明確。表觀遺傳學的介入可能為這個病症的研究提供新的方向。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有一些大眾對「成年人自閉症」有所誤解。
  • 熱播劇《以家人之名》帶來的對自閉症誤解有多深?
    這時我們對冬冬到底是有自閉特質還是患有自閉症存疑,但再往下看。當被問起:「冬冬從小就這樣啊,自閉症?」賀梅回答:「不是天生的,是後天原因。」看到這裡,我相信所有了解自閉症的人都和我一樣,坐不住了,腦中出現無數個問號。自閉症是後天原因造成的嗎?自閉症應該去看心理醫生?
  • 自閉症是天才症嗎?
    在全球範圍內,大約每100人中就有一名自閉症譜系障礙的患者。不過就算自閉症患者會出現交流障礙,刻板行為等症狀,有些人依然取得了令人的矚目成就,他們被稱為「孤獨的天才」。 好萊塢著名女演員達麗爾·漢納在熒幕上塑造了很多經典的角色,但她曾被診斷患有自閉症,經常會在人前感到畏縮難以開口說話。
  • 宋振華講解自閉症的四大特徵
    宋振華講解自閉症的四大特徵 時間: 2018-04-17 11:46  來源: 求醫網   編輯: 阿嬌 摘要:   他稱:自閉症是生活中常見的一種疾病,不少兒童出現這樣的問題,但是真正了解這種病的人卻很少。以下為大家介紹了自閉症孩子的特徵,想要了解更多的話,都來看一看吧。  孩子的健康是每一個父母都很關心的,如果孩子生病的話,家長會很傷心的。
  • 為什麼有些人說自閉症兒童都是天才?聽聽兒科主任怎麼說
    阿斯伯格症候群是一種高功能自閉症的一個特型,很多世界名家,包括牛頓、愛因斯坦、梵·高在內也都是阿斯伯格症候群的患者,因此,這種病還有另一個名字,天才病。 最近從網上看到一篇報導:寧波一名8歲的男童,名叫亮亮,他活潑愛笑,學習成績也不錯,數學經常考滿分,語文也都在90分以上。
  • 阿斯伯格症候群成年後就好了嗎 天才病是對孤獨症的誤解
    說到阿斯伯格症候群,可能很多人都聽過它的別稱「天才病」,或者「孤獨症」。這種病患在情感交流和社會交往中存在很大的困難,但也有人問阿斯伯格症候群成年後就好了嗎?患有阿斯伯格障礙的孩子通常會在特殊的領域和話題展現出驚人的天賦和興趣,不少父母因此而忽略了早期的引導和培養,天才病其實是對孤獨症的誤解。
  • 自閉症是怎麼引起的?小米熊帶你認識兒童自閉症
    自閉症一詞在現代社會已經不是什麼陌生名詞了,或許你身邊有不少沉靜的朋友小時候也是自閉症患者,自閉症的發病率近年來也有所提高,因此,了解一些自閉症的病因,能夠讓我們正確認識自閉症以及關愛身邊患自閉症的人群。
  • 國內100個人中就有1個自閉症患者?背後真正的原因你知道多少?
    自閉症患者「有視力卻不願和你對視,有語言卻很難和你交流,有聽力卻總是充耳不聞,有行為卻總與你的願望相違……」人們無從解釋,只好把他們稱作「星星的孩子」——猶如天上的星星,一人一個世界,獨自閃爍。自閉症患者表現為社會交往、交流障礙和行為異常,大都在語言發育和人際交往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障礙,不諳世事、思維單純直接,發病原因不明,且不可治癒。
  • 自閉症是因為大腦超負荷運作?專家:自閉症者大多都很有天賦
    設想你的世界中,每個聲音都像電鑽一樣刺耳,每絲光線都有如電火花般刺眼,身上的衣物好似砂紙,甚至母親的面龐看上去也裂成一堆令人恐懼的碎片。瑞士聯邦理工學院神經科學家卡米拉·馬科拉姆與亨利·馬科拉姆(Kamila and Henry Markram)就是這樣來描繪一個自閉症患者的感覺。
  • 既被汙名化又被浪漫化的邊緣群體:自閉症人群的存在真相
    因此,類似深圳公租房事件的誤解和衝突以不同的程度和形式在這一邊緣群體的日常生活中反覆上演。下文介紹的《開口吧,孩子》一書講述的正是自閉症患者和家長的困頓與掙扎,以及從中生發出的對社會規範和文化的思考。淑芬將此事稱為「一個苦澀的奇蹟」:這多少讓人覺得不可思議的事件因為當事人和她作為母親同時也是特教教師的身份,成為向大眾科普自閉症的良機。在當今社會,儘管相關文藝作品和公益活動層出不窮,一般人對自閉症的認識,多少年來恐怕仍然圍著「誤解」原地踏步。這本薄薄的小書所承載的,是自閉症群體及他們的身邊人的真實生存狀態的重量。
  • 自閉症與基因和遺傳有重要關係
    然而自閉症患者的家庭往往被忽視甚至被誤解。「人們曾經以為,自閉症是因為家長對孩子太冷淡造成的,這個觀點已經造成很多傷害。」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教授斯科特·塞立克(Scott Selleck)認為,這種觀點來自於對自閉症的錯誤認知。基因測序技術的進步,無疑將加速對自閉症的理解和個性化治療方法的推進。它幫助人們認識到,自閉症與基因和遺傳有重要關係,而不是單純由後天環境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