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閉症患者,他們有一道心牆

2021-01-13 Word留聲機

常常聽人說起,自閉症患兒,他們不善交際,執拗,沉默,奇怪。他們安靜地在角落裡沉浸在自己世界。而那些少數的天才患者,也不過是名叫「自己」的圍城的被監禁者。

自閉症,也叫孤獨症,主要的特徵是社交存在缺陷。這種病症,多發於兒童之中。在患病過程中,他們極易遭受校園暴力和社會歧視,如果不及時疏導治療,此病症將伴隨他們終生。

1.

自閉症,也叫孤獨症

我們大抵都知道,患有自閉症≠天才、超能力。

這種病症患者中只有10%的人屬於學者症候群(即在某一方便能力超於常人)而大多數患者智力等於或低於常人。

對於那些少數的天才自閉患者,人們感嘆他們因禍得福,感慨自己為什麼沒有這樣的能力,甚至羨慕的誇讚他們的「超能力」。對於那些沒又任何超能力的患者,人們則慶幸自己沒有患上自閉症。

我們始終犯了一個錯誤,我們把「天才」自閉症患者和普通自閉症患者區別開來,去思考他們。可是,說到底,他們都是患上了名為自閉的病症。

2.

《良醫》,男主患有自閉症

《良醫》中,男主肖恩·墨菲,患有自閉症的類型恰好是學者症候群,他醫術超於常人,能夠和人進行一些社交,但是在與人交往中,顯得生硬而不和時宜。

他很孤獨,他不知道。他是天才,他不覺得。

他對於周圍的一切的反應都沒有普通人那麼有特點,如果不是特別需要的話,他可以沒朋友,反正,他獨來獨往慣了。

肖恩的這種社交模式,是自閉症患者普遍的「常態」

就算他們站在人群中,被擁擠的人群推來撞去,他們依舊在自己的世界,那個世界沒有人群,空空蕩蕩。心裡那道牆,生生的將他們與外界隔開。

正是這樣一道牆,也把他們與普通人隔開,把他們從人們的善意中驅逐出去。

對於肖恩進入醫院,大多數人都抱有不信任和敵意,甚至是歧視,這種歧視,來自於肖恩的同僚,也來自於患者。甚至有患者指名道姓,不要肖恩來治療自己。但隨著,肖恩的才華被展現,大家漸漸開始接受他,甚至誇讚他。

可像肖恩這樣有特殊能力的患者,是極少數,如果他沒有超乎常人的能力,是不是一輩子都要活在歧視裡。

像肖恩這樣的患者,是不是人們給他們的只有誇讚就夠了,他們難道不也需要數到治療和溫暖陪伴麼?像普通患者那樣。

我們往往覺得,那些天才患者,就是超厲害的普通人。卻常常忘了,他們是脆弱的自閉症患兒。

3.

歲月靜好?暗流湧動?

自閉症患者,總是安安靜靜的,不哭不鬧,看似歲月靜好。

那麼,得了自閉症的人,會不會因為自己的不同而難過,如果又恰好有了「超能力」,會不會慶幸自己的天才一面。如果,來生有的選,他們還會不會選擇這樣的命運?

這個疑問,我覺得我永遠不可能得到答案,畢竟,我不是他們。

如果你好奇,可以思考這個問題。

但我希望,如果有一天,你恰好認識了這樣一個人,不論他有沒有那所謂的天才「超能」,你能夠第一個想到的問題不是「他是天才,還是白痴」,而是「他是不是也想有個朋友,是不是我該給他一點點溫暖」。

《良醫》

相關焦點

  • 走近自閉症患者:他們不是天才不是傻子,也不是梵谷
    有次張貴超到外面休息,正好碰到一個孩子在做手工,他就過去一塊做。他跟孩子吹風車,有了眼神交流,「他朝我笑我也朝他笑」。張貴超發現,心立馬就貼近了。張貴超與自閉症孩子。吳媛 攝  其實,張貴超一直離自閉症患者不遠。小時候,他們村裡有個孩子和其他人不一樣,大家都管他叫「傻子」,張貴超還拿石子扔過他。過去那麼多年,他覺得他們不應該。
  • 自閉症患者都是天才?關於自閉症,這四大誤解你信了嗎?
    很顯然,這些理論並沒有考慮到一個重要的問題:自閉症的孩子往往有著正常的兄弟姐妹,他們雖然成長在同樣的父母關懷下,但為什麼依然有著不一樣的命運呢?「父母失職」論近年來已經被拋棄,自閉症的成因,更多的可能是遺傳及基因問題,並不是父母靠意願就能干預的。當然,如果父母能夠給予孩子更多溫暖,對自閉症兒童的社會適應是有幫助的,但這和「父母失職」論是完全不一樣的。
  • 自閉症的表現 自閉症的治療方法有哪些
    自閉症又稱孤獨症或者是孤獨性障礙。一般成人自閉症不是很多,但兒童自閉症卻有很多。兒童自閉症大多數和父母脫不來干係,那麼接下來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一下,自閉症的表現以及治療自閉症的方法。請看下文吧。他們對這些東西愛不釋手,且能在玩耍中感到滿足,如將這些物品拿走,則會引起哭鬧、驚慌。患兒很少參加其他兒童的遊戲,一個人玩耍反而高興,常常自得其樂。感知覺障礙患兒對聽覺、視覺刺激反應遲鈍,好似「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對周圍環境中出現的人或其他人物似乎沒有看到,對他們的講話也不予理睬。
  • 自閉症,星星的孩子:他們大多並非天才,他們身後才是真實的人間
    自閉症,又稱孤獨症,自閉症兒童有一個詩意的名字,被稱作是:落入凡間「星星的孩子」,他們給人的印象是孤僻、安靜、不跟人接觸,活在自己的世界裡。男孩多多,今年26歲,就是這樣一個重度孤獨症患者。從4歲確診至今,他的母親周靜便一直陪伴著他與病魔抗爭。
  • 國內100個人中就有1個自閉症患者?背後真正的原因你知道多少?
    而據中國殘聯發布的數據顯示,我國目前有8500多萬殘疾人,而其中自閉症患者作為精神類殘疾人群數量居然有1300萬多,佔比八分之一! 這樣的數據聽起來的確不可思議,在很多健康人身邊和社會公共場所似乎很少也很難發現自閉症患者,為什麼數量佔比會有如此之高呢?
  • 他們不安靜、不浪漫 他們中的大多數也不是天才 | 世界自閉症日
    ——自閉症患兒家長、康復幹預機構「星寶上學」創始人 陳婕自閉症在2歲時就可以被檢測出來,但美國自閉患兒平均得到診斷的年齡是4歲零8個月。——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大量的實踐經驗都已表明,儘管自閉症患者表面上看起來比較冷漠淡然,其實在他們的身心體驗上,卻比我們普通人群更需要親情上的調劑與互動。」
  • 自閉症是因為大腦超負荷運作?專家:自閉症者大多都很有天賦
    劍橋大學自閉症研究中心主任西蒙·巴隆-柯恩(Simon Baron- Cohen)指出「有大量證據支持感覺過於敏感」。他表示ASD患者的視覺,聽覺,觸覺都有可能過於敏感。科勒補充道,「這裡頭肯定有關聯,說不定是百分之百相關。」 然而把感覺超載置於自閉症問題中心的人則是馬科拉姆夫婦。卡米拉強調:「我們的假說是:自閉症患者接收,感受和記住的東西太多了。」自閉症嬰兒正是因為面前的世界過於五光十色才困惑地退縮,最後造成他們社交語言發展的嚴重問題。同時,那些搖頭撞頭之類的重複動作,可以看作是他們在努力給喧囂世界帶來秩序和可預報性。
  • 自閉症與基因和遺傳有重要關係
    數據顯示,2014年中國的自閉症患者可能已經超過1000萬,每100位兒童中就有一個自閉症患者(註:該數據援引自2014年由中國教育學會家庭教育專業委員會自閉症研究指導中心等機構共同發布的《中國自閉症兒童發展狀況報告》)。
  • 世界自閉症關注日:愛因斯坦可能是艾斯伯格症候群患者,這說明了什麼?
    在DSM-4和ICD-10中,艾斯伯格症候群與典型的自閉症是兩種獨立的疾病,被看作廣泛性發育障礙中的兩種亞型。但2013年出版的DSM-5中取消了該疾病分類,一律統稱為「自閉症譜系障礙」。 但有學者認為,典型的自閉症患者和艾斯伯格症候群患者在神經心理、腦機構和功能等方面存在差異,不應兩者合二為一。
  • 你熟知的11位世界名人都是自閉症患者
    莫扎特、詹姆斯·杜賓、馬特·巴林、達麗爾漢納、提姆伯頓、安迪沃霍爾、丹·哈蒙、馬特·巴林、劉易斯卡羅爾、考特尼、克萊爾丹妮絲、丹艾科德等等你知道這些明星都為自閉症患者嗎?一些媒體公開了他們的私生活,通過名人效應幫助人們提高對各種健康問題的認知。
  • 造成社交恐懼的大腦神經通路找到了,自閉症患者有救了
    對於自閉症患者而言,不熟悉的社交活動會產生恐懼、焦慮等負面情緒。eurekalert.org 網站7月14日報導,研究人員在《細胞報告》雜誌發文揭示了「愛社交」和「社交迴避」的兩個關鍵神經通路。研究自閉症的神經科學家們一直在尋找造成社交恐懼的大腦神經通路,以提高診斷的準確性,進而制訂出有效的幹預治療方案。大腦繪圖工作涉及多個腦區,如大腦的情感中心和負責協調思想和行動的區域。
  • 英研究人員:男女大腦類型不同,自閉症患者偏男性大腦類型
    英研究人員:男女大腦類型不同,自閉症患者偏男性大腦類型 英國劍橋大學研究人員12日報告,一項大規模研究確認,從群體層面看,男性和女性大腦屬於不同類型,自閉症患者大腦偏男性大腦類型。
  • 阿斯伯格患者自述:自閉症是上天給我的挑戰,也是「禮物」
    此前有個名叫Alix Generous的年輕女孩,登上TED進行公開演講,她完成的科學研究曾屢獲殊榮,她是一家關於孤獨症診斷的生物科技公司聯合創立者,同時也是一位阿斯伯格患者。
  • 自閉症是怎麼引起的?小米熊帶你認識兒童自閉症
    自閉症一詞在現代社會已經不是什麼陌生名詞了,或許你身邊有不少沉靜的朋友小時候也是自閉症患者,自閉症的發病率近年來也有所提高,因此,了解一些自閉症的病因,能夠讓我們正確認識自閉症以及關愛身邊患自閉症的人群。
  • 孩子不說話就有自閉症?自閉症的8個真實特徵你知道嗎?
    其實,自閉症並沒有明確的診斷標準,它與常規醫學診斷有所不同,常規醫學診斷需要依靠病人某處生理變異的事實來下結論。而自閉症診斷,需要依靠醫生通過「核心症狀」或「診斷量表」進行綜合判斷。 那麼,自閉症的核心症狀有哪些?不同年齡段的自閉症患者有哪些表現?
  • 專注興趣造就專業,自閉症患者名人多,牛頓、愛因斯坦、達爾文
    關注「冷知識大講堂」獲取更多精彩內容↑自閉症在醫學上也稱為孤獨症,起病於嬰幼兒期,他們還有一個富有詩意的名字,叫做無意間落入凡塵的「星星的孩子」,自閉症孩子給人的的印象是孤僻、安靜、不跟人接觸,把自己關在角落。
  • 幹細胞與自閉症|幹細胞療法開啟自閉症治療的新篇章
    在70年代之前,自閉症非常罕見,每10萬人裡,也只能診斷出幾個人而已,從90年代開始,自閉症的診斷率快速上升,到了21世紀按照美國疾病中心的數據,每68個人當中就有一個自閉症,更激進一點兒的猜測是每45個人裡面就有一個自閉症。根據全世界範圍內的統計自閉症的發病率約為萬分之五。
  • 孩子自閉症怎麼辦?和自閉症兒童一起生活的感受,需要注意什麼?
    孩子被告知患有自閉症傾向時,常常給家庭帶來較大困擾,自閉症孩子該如何養育?自閉症孩子有什麼特點?和他們一起生活需要注意什麼呢?星悟說自閉症不一樣的情感表達方式自閉症患者並非無法感知和表達情感,因自身理解能力、表達能力等受限,他們情感表達方式千差萬別。
  • 自閉症:不管多難,都別放棄治療
    這些孩子,都是自閉症患者,又稱孤獨症,他們似乎永遠只生活在自己的世界裡。  更大的孤獨  薛曉路在電影《海洋天堂》裡寫的主人公王心誠的遭遇,實際上是中國自閉症患者遇到的現實難題:培智學校只管九年義務教育;孤兒院、福利院、養老院沒有專業的陪護人員,也不收自閉症患者;在商業保險部分,保險公司嫌風險太高,將自閉症患者排除在參保對象外;普通人享受的醫保系統沒有覆蓋自閉症患者;在社保部分自閉症患者很少有就業機會。
  • 自閉症基因療法致患者無法行走
    圖片來源:ULTRAGENYX在兩名被試者暫時喪失行走能力之後,一項關於安格曼症候群(一種與自閉症相關的罕見遺傳病)的小型臨床試驗被叫停。但鑑於該試驗中的基因療法有一定效果,且對指導類似腦部疾病的治療有借鑑意義,研究者可能還要認真考慮應如何降低該療法的風險。安格曼症候群是由人體內名為UBE3A的基因突變或缺失引起的。在患者體內,他們的腦細胞不表達活性UBE3A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