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為給重病女兒移植骨髓連生兩子均配型失敗

2020-11-23 中國網

▲病蔫蔫的小菊珍和弟弟傑仔躺在病床上。

爸爸已崩潰放棄對女兒的治療

媽媽拖兒帶女在醫院奔波

本報訊(記者任珊珊攝影報導)不到5歲的小菊珍出生10個月時被發現患有重症地中海貧血。為給她做骨髓移植,父母在醫生建議下生子救女,但弟弟和她配型失敗且患輕型地貧。媽媽不甘心,又懷一胎。上月初,承擔全家希望的二弟傑仔出生,誰知,仍不能和菊珍配上型。昨天,菊珍因嚴重溶血住進南方醫院。爸爸決定放棄這個女兒。媽媽仍在堅持,她帶著嗷嗷待哺的傑仔,照顧「只剩半條命」的女兒。面對記者,她流淚懇求:「救救我的女兒,哪怕能讓她在我身邊多待一天也好!」

現場速寫:媽媽拖兒帶女辛苦求醫

昨天上午,在南方醫院兒科重症病區的一張病床上,四肢纖細、腹脹如鼓的小菊珍不停嚷著「媽媽,我熱」,一邊試圖摳掉插在鼻孔裡的氧氣管。張女士一手抱著吃奶的傑仔,一手費力揮動著剪開的牙膏包裝盒,給女兒扇風送涼。護士說,受病情影響,地貧患兒很怕熱。

「這個孩子來時,手腳嘴唇沒有一點血色,血紅蛋白只有4,而正常的孩子是100以上。」廣州市地貧家長會會長娟姐目睹了菊珍入院時的窘迫情景:媽媽一手抱著小兒子,一手摟著疲乏無力的菊珍。菊珍的腳剛一沾地,就趴倒了,一旁有人將她抱到凳子上,她又無聲地滑到地上。

「這些年,為了她,我們什麼苦都吃了。讓我放棄她,真的做不到!」張女士說,她和老公家在梅州豐順農村,菊珍是二女兒。菊珍九個月大時,他們夫妻倆出來打工,將孩子託付給婆婆。誰知還不到一個月,婆婆打電話告訴他們,孩子老是發燒,送到醫院,被查出患有重型地貧。

當時,張女士夫婦在肇慶四會擺地攤賣鞋,一邊攢醫藥費,一邊帶孩子輸血維持。在廣州一家三甲醫院,醫生建議他們再生一個孩子來救菊珍,畢竟同胞兄弟姐妹骨髓移植配型成功的機率更高。

張女士在菊珍兩歲多時懷上一胎。「結果五個月時抽羊水,發現孩子有輕型地貧。」張女士說,醫生說輕型地貧也可以配型。但等到八個月抽臍帶血時,發現弟弟和姐姐只有一個位點能配上。

希望破滅:連生二胎都無法成功配型

生子救女的希望破滅了,公婆倆十分沮喪。誰知,大兒子出生後沒多久,張女士意外懷孕。「老公讓我打掉,說實在養不起了。但我覺得,說不定這是上天給我們的希望,堅持把他生下來救姐姐。」張女士說,產檢顯示小四完全健康,自己一度覺得女兒有救了。

好景不長,配型結果顯示,小四和菊珍只是「半相合」,仍不符合骨髓移植要求。拿到配型結果的當天,張女士撕心裂肺地哭了。屋漏偏逢連夜雨,小兒子傑仔出生前一個月,菊珍突然出現急性溶血,拉肚子、發燒,一周之內瘦成皮包骨,嘴唇一點血色都沒有。

邊擺攤邊照顧幾個孩子的丈夫不堪壓力,終於崩潰了,向妻子發出最後通牒:「為了菊珍,這些年我們借了幾萬元。太累了,我放棄了!」張女士對著女兒哭了一整夜。與丈夫爭吵後,快臨產的張女士挺著大肚子,抱著菊珍到醫院堅持治療。如今傑仔出生一個多月,媽媽又帶著他,陪姐姐住院。張女士說,每次看著傑仔都很愧疚:因為菊珍的病,她懷孕和坐月子時心情很差,現在還要硬著心腸,讓這麼小的孩子到醫院來陪床。但一看躺在床上的女兒,她的心又變得無比柔軟:「她不發病時很乖,愛跟我說話,對人笑,你叫我怎麼忍心把她拋在一邊,看著她慢慢死掉?」

專家說法

生下弟妹救兄姐是家長第一選擇

南方醫院兒科主任、地貧骨髓移植治療專家李春富教授表示,儘管小菊珍姐弟配型失敗令人扼腕,但不能否認,「生弟妹救兄姐」仍然是家長的第一選擇。

「重型地貧患兒要進行骨髓移植,最好的選擇是同胞移植,這樣骨髓配型相合的機會比非血緣人群更大,大約有四分之一。」李春富說。

他說,親緣人群進行造血幹細胞配型(即骨髓配型)每次需花費1500元至4800元不等。如果向骨髓庫申請與非血緣志願者進行配型,取造血幹細胞的花費以及檢驗費等大約需5萬~7萬元,如配型成功並完成移植,則需花費30萬至40萬元。

相關焦點

  • HLA配型與骨髓移植
    四、骨髓移植中HLA配型的重要性及骨髓移植的過程1.在HLA配型方面,主要進行HLA-A、HLA-B和HLA--DR三對位點的配型,只有兩個個體的HLA配型完全相同才能進行造血幹細胞移植,否則可能會發生兩種情況,一是病人體內的免疫細胞把植入的供體細胞當作"異物"或"入侵者"進行攻擊,稱為"移植排斥反應",其結果是移植失敗,"造血"不能在病人體內植活。
  • 為救活兒子生下二胎女兒,骨髓配型成功,兒子卻基因突變
    跑遍濟南、上海、北京、天津的大醫院,又尋遍山東省內的各個中醫……沒有好的效果後,2017年,程金財和妻子生下了女兒,想用女兒的臍帶血和骨髓來幫助兒子做移植手術。兩個孩子的骨髓配型成功了,但兒子卻在此時出現了基因突變。兒子病情不斷惡化,手術時間被一推再推。
  • 女童患白血病 親生父母兩次拒絕後終願骨髓配型
    27日,綿陽安州區4歲的小茜戴著口罩,坐在養父袁通雲身上,雖然尚不知生離死別是何概念,但身患白血病的她,面臨著生與死的考驗。而她的生死,目前可能掌握在親生父母手上。  不過,面對養父母求助,小茜的親生父親劉唐(化名)面臨著兩難,因為小茜是他的第三個孩子,他還有兩個孩子,一個已成年,另一個還在讀書。劉唐擔心骨髓配型會讓她們知曉還有一個妹妹存在,與他翻臉。
  • 為生男孩當年把女兒送人,16年後要女兒為男孩捐骨髓,捐不捐?
    生下這個兒子後,算是滿意了。他們對兒子千寵萬愛。可上天偏偏跟著兩口子作對,在兒子長到14歲的時候,突然發了高燒。經醫院檢查,竟然得的是一種可怕的疾病,白血病。這怎麼得了!指望兒子繼承血脈,得了這種可怕的疾病,這不是要絕他們家的後嗎?不行,拼死也要救寶貝兒子。可是,經過一年多的輾轉治療,大夫都是說要骨髓移植,可一時又找不到合適的骨髓。
  • 27歲女子需骨髓移植救命,配型成功的兩個親哥哥卻都反悔了
    妻子患病等待骨髓移植在熱傳的一篇文章中,範林俊妻子王愛身患重病。王愛的兩個哥哥配型成功可以進行骨髓移植,卻在關鍵時刻放棄捐獻。範林俊和王愛都來自山西省晉中市平遙縣,王愛今年27歲,兩人已經結婚6年,目前育有一個5歲的孩子。今年3月份,王愛再次懷孕。
  • 12歲養女身患白血病急尋親生父母骨髓配型(圖)
    醫生說,若有合適骨髓配型治癒的機率很大,一般直系親屬配型的機率會高一些。無奈之下,陳扣成想到,找到陳婷的親生父母或許可以救女兒一命。據其介紹,陳婷的生母叫胡海英,安徽銅陵人。此後,從江蘇鹽城、河南周口到安徽銅陵,在媒體、網友等等的幫助下,一場尋找陳婷親生父母的愛心行動拉開了大幕。
  • 三江白血病少女尋親 姐妹骨髓配型結果全部相合
    江西宜春的藍海珍在網上得知親生女兒身患白血病,便和丈夫趕到柳州。一家人相隔14年再度重逢,為楊澤輝點燃了生命的希望(本報3月18日4版、3月22日5版曾作報導)。3月22日,楊澤輝的大姐熊瑤趕到柳州,為澤輝抽血配型。如今,骨髓配型結果顯示,10個點位全部相合。
  • 女子急需骨髓移植,配型成功的兩個親哥反悔,丈夫跪求嶽父
    近日,一則「患病妻子骨髓移植當天,配型成功的倆哥哥突然反悔,丈夫跪求嶽父」的消息引發網絡熱議。
  • 養女患白血病需骨髓移植 養父母五年堅持尋來親人配型
    5年的尋找和堅持,他終於為身患白血病的養女,博來一絲生的希望。  許自文的養女許金童今年13歲,2010年突患慢性粒細胞白血病。他靠打零工為女兒籌集醫藥費,又輾轉多地尋找,克服重重困難,感動養女親人為養女配型。  許自文是湖北黃岡羅田縣白廟河鎮牌形鋪村人,他的妻子曹華英不能生育。2002年,夫妻倆在武漢打工時,從一位工友手中抱養回一名女嬰,取名許金童。
  • 白血病媽媽生下健康寶寶 將於9月進行骨髓移植手術
    令人欣慰的是,湘雅三醫院8月23日告訴記者,張瑩兩周前已經生下一個女兒,母女平安。她也找到了合適的骨髓配型,準備進行骨髓移植。令人欣慰的是,湘雅三醫院8月23日告訴記者,張瑩兩周前已經生下一個女兒,母女平安。她也找到了合適的骨髓配型,準備進行骨髓移植。   瀟湘晨報記者 陳斌 實習生 張沁 許慧琳 長沙報導   坨坨的出生,給張瑩和丈夫葉長富一家帶來了歡樂。   幾個月前,葉長富還在為保母親還是保孩子發愁,如今,好在母女都平安。
  • 農村媽媽罹患白血病骨髓移植失敗 臍帶血挽生命
    對於經歷了首次骨髓移植失敗、病情急危的劉慧芬來說,這次由臍帶血參與的第二次造血幹細胞移植,是她重獲新生的希望。  農村婦女為家操持半生,不料卻罹患重病47歲的劉慧芬是一名普通的農村婦女,作為一名妻子與兩個孩子的母親,每天都為這個家不停地忙碌。因家中田地並不適合種植莊稼,夫妻二人一商量,便將田地承包了出去,兩個人外出打工賺取家用。
  • 為給姐姐捐骨髓 19歲弟弟配型成功後每天跑5000米
    父母接連多日以淚洗面,始終不願相信懂事、孝順的女兒會得這麼嚴重的病。然而,悲痛過後,父母下定決心,無論如何要治好女兒的病。醫院裡,韓岐開始了艱難的化療,母親24小時陪在女兒身邊,而家裡的父親每天東奔西走張羅治療費用。  9月28日是學校月末放假的日子,他回到了義縣的家中,卻發現父親忽然蒼老了很多。在他的再三詢問下,父親才告訴他姐姐患病的事實。「我要救姐姐,只要能救她,我什麼都不怕!」
  • 身患重病危在旦夕,突遭悔捐?骨髓移植的致命缺陷
    而骨髓移植,是最普遍使用的方法。 近親屬間HLA配型全相合的概率約為1/4,非血緣關係人群中配型相合的概率僅萬分之一到十萬分之一。 也就是說,當親屬配型失敗後,在茫茫人海中尋找,希望渺茫。 欣欣能找到嗎?
  • 7歲女孩骨髓移植失敗,再次手術前問媽媽:「我是不是會死掉?」
    「詩雅從中華骨髓庫找到了全相合的供者,但移植沒有成功。這次移植是我和她配型,雖說是半相合,可我們都抱著很大的期望。詩雅生病後,家裡各方面都陷入混亂,唯獨救她這個信念最堅定,從沒有動搖過。」但是,輸血只能緩解病情,若想根治必須要做造血幹細胞移植手術。醫生說,孩子在5歲前做移植最佳,因父母配型一般為半相合,手術成功率低,建議先從兄弟姐妹中找配型,如果失敗了,再從中華骨髓庫中找全相合供者。圖為2018年12月11日,詩雅和姐姐坐在一起玩耍。2014年3月5日,陳婷婷讓大女兒與詩雅做了骨髓配型,結果失敗了,她只得將希望寄托在中華骨髓庫裡。
  • 24歲白城姑娘突患白血病 養父母急尋親生父母骨髓配型
    多年來,夫婦倆最擔心的事就是有一天孩子的親生父母會反悔認回女兒。如今,為救突患白血病的女兒,張有夫婦通過各個渠道發布為養女找尋親生父母的消息,希望他們能出面為孩子做骨髓配型。24歲愛女突患白血病在北京工作的市民於先生是本報「尋親記」欄目的忠實讀者,曾多次參與公益尋人行動。
  • 弟弟得了重病,姐姐放棄高考捐骨髓給他,第一次抽血時還暈過去了
    2018年12月18日,李果碩被確診患上重型再生障礙性貧血,該病的治療難度比白血病還要高,必須進行造血幹細胞移植。當時的李姿正奮鬥在備戰高考的第一線,弟弟患上重病的噩耗不僅令父母悲從中來,也像一塊大石頭一樣壓在她的心上。生病後的李果碩每天都面對著病魔無情的折磨,進行著痛苦的腰穿刺、骨穿刺等檢查,家裡的親人也積極與醫生探討著治療方案。
  • 姐患白血病 弟配型成功拒捐骨髓
    原標題:姐患白血病 弟配型成功拒捐骨髓 來自蒙城的劉峰峰,半年前被確診為白血病,親弟弟配型成功卻不願意捐獻骨髓,理由是「捐獻骨髓影響精子質量,將來無法生子」。4月27日,劉峰峰丈夫胡蘭濤打進本報熱線求助,稱全家連一次化療的錢都沒了,只好帶妻回家籌錢。「醫生稱如果再不做骨髓移植,耽誤治療,我老婆只有三個月生命了。」
  • 妹妹得白血病急需骨髓移植 姐姐配型成功卻拒捐
    經過組織配型,舒玉梅和姐姐的配型結果完全相符,這個讓人心生希望的結果卻遭到了姐姐的拒絕:「不是說親兄妹成功的概率也很低嗎?你們串通醫生來騙我。」此後,她的哥哥也拒絕了捐骨髓的要求。  然而,當同樣的事情發生在另一對姐妹身上時,結果卻截然相反———29歲的妹妹得了白血病,需要進行骨髓移植,姐姐配型成功後,卻拒絕給妹妹捐獻骨髓。  哥哥姐姐不願捐骨髓  這位不幸的女子叫舒玉梅,家住安徽省樅陽縣樅陽鎮長安村。
  • 白血病骨髓配型引出30年身世之謎 親生父母姐弟終相見
    養父母情深似海不離不棄 親生父母姐弟終於相見隨時捐髓­  白血病骨髓配型引出30年身世之謎­  30歲的黃梅女孩梅李佳,在今年3月25日生日當天,被確診為急性單核細胞白血病。因為需要直系親屬為骨髓配型,她並非爸爸媽媽「親生」這個秘密,也在隱瞞了30年後,被養父母主動揭開。­  一邊,是養父母的真愛相隨,不離不棄;另一邊,在獲悉女兒生病的現狀後,久未謀面的親生父母和3個姐姐、1個弟弟,也趕到武漢協和醫院,擼起袖子捐髓配型。­  悲喜輪轉之間,越發彰顯親情的彌足珍貴。幸福來得如此猝不及防,梅李佳一下子同時擁有了兩個愛她的家庭。
  • 姐姐患白血病 弟弟配型成功拒捐骨髓
    據《安徽商報》4月29日報導,來自安徽省蒙城的劉峰峰,半年前被確診為白血病,親弟弟配型成功卻不願意捐獻骨髓,理由是「捐獻骨髓影響精子質量,將來無法生子」。而面對相似的經歷,另一位來自安徽的姐姐選擇卻截然相反,為了救白血病弟弟,無奈忍痛做人工流產,在兩難的親情之間,姐姐毅然選擇救弟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