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聰明老鼠有人腦
星形膠質細胞對意識思維甚為重要,它強化了稱作突觸鍵的神經細胞連接。細胞卷鬚(如下圖)起協調突觸鍵電信號傳遞作用。星形膠質神經細胞形成大量連接人類的星形膠質細胞比老鼠的星形膠質細胞大10-20倍,並且卷鬚比老鼠的多100倍以上。這就是說,人的星形膠質細胞協調神經信號遠遠比老鼠的面積更廣、更靈敏。高曼說:「這就好比電腦提高了功率。」
-
鯨魚和海豚有多聰明?
鯨魚的大腦比人腦重5倍一些潛水員和科學家們在大海上與鯨魚生活了一段時間後,他們常常發現,自己無法想像這些海洋中最大的居民,它們的大腦裡到底發生了什麼。我們知道,在動物界裡,鯨魚擁有最大的大腦,它們的腦重是人類大腦的五倍。寬吻海豚的大腦與身體大小的比率,僅次於人類。智慧是它們成功的一大原因。藍鯨是迄今已知的最大生物,重達140噸。
-
香港大學生研究「透明人腦」 冀治療腦退化症(圖)
原標題:香港大學生研究「透明人腦」 冀治療腦退化症(圖) > 圖:黎曦明對研究腦幹有濃厚興趣。小圖為黎曦明成功將老鼠的腦部變成透明。香港《大公報》記者黃穎雅攝 據香港《大公報》報導,美國史丹福大學科研團隊,近年成功將老鼠腦組織透明化,為未來研發「透明人腦」奠下基石。香港大學生黎曦明,在醫學院解剖學教授吳武田指導下成功在港大實驗室進行相同實驗,他去年獲創新科技獎學金計劃資助港幣15萬元,於暑假期間赴英國帝國學院觀摩學習相關技術。
-
人腦只開發了10%?喝酒會殺腦細胞?關於大腦的謠言了解一下
人腦——是人類與其它動物產生明顯差異的主要器官,因為人腦能夠產生意識,且能對人類的行為進行更高級的控制。雖然動物的大腦也能產生意識,但它們大腦對行為的控制可以說是最原始的。同時,由於大腦是人體內最複雜的構造,人類到現在也還沒有完全了解大腦。
-
鯨魚身上密密麻麻的白色物體到底是啥?對鯨魚有危害嗎?
有密集恐懼症的小夥伴肯定會被瘮到一聲雞皮疙瘩,沒錯,有些鯨魚身上的東西確實會像我們起的雞皮疙瘩那麼密集。而這些密密麻麻的東西就是藤壺,那麼,藤壺為什麼會跑到鯨魚的身上呢?如此多的藤壺對鯨魚有什麼危害呢?我們簡單的來探討一下這兩個問題。
-
中國腦計劃重大進展:首度解碼人腦「中央處理器」,腦細胞圖譜領先...
圖丨人腦前額葉發育圖 而今,來自中國的科學家們正是以此著手,試圖通過一定的技術手段 在這一次的研究中,科學家們發現,胚胎發育過程中的人腦前額葉皮層是由神經幹細胞、興奮性神經元、星型膠質細胞、少突膠質細胞、小膠質細胞等六大類共計35個亞型的細胞組成的。
-
人腦與電腦的PK——記憶與聯想能力的差別
人腦本質上是一種信息加工器官,而「電腦」則是人類為了模擬自己大腦的某些功能而設計出來的一種信息加工機器。通過比較我們發現,人腦與「電腦」的信息處理能力、信息系統結構和信息處理方法都有很大差別。人腦與電腦的PK人腦與電腦在記憶與聯想能力方面存在很大的差異。
-
美科學家繪製人腦3D透視圖涵蓋所有基因組
研究該圖集的愛丁堡大學分子神經學家賽斯.格蘭特稱:「人腦是人類所知的最複雜的結構,現代生物學一個最大的挑戰即是弄清楚它的組成結構。」這使得我們首次能夠將將人類的大腦與基因組聯繫起來,為我們提供了釐清基因組和大腦之間聯繫的必要線索,並且提供了一條解釋基因失調將如何影響和引起腦部疾病的途徑。
-
丹麥科學家:新的技術突破,首次從幹細胞中培育出「微型人腦」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sputniknews報導,《自然生物技術》雜誌(Nature Biotechnoligy)發表文章稱,丹麥諾和諾德基金會幹細胞生物學中心的科學家與其他斯堪地那維亞國家的科學家一起首次從幹細胞中培育出人腦胚胎組織,並且己經達到4~5周胎兒大腦的發育水平。
-
美科學家繪製迄今最全人腦圖譜
美國艾倫腦科學研究院的艾德.萊茵和同事們繪出了迄今最完整的數字版人腦結構圖譜。該院官網16日發布公告稱,美國《比較神經學期刊》近日推出的350頁專刊,集中介紹了這一迄今最清晰腦部微觀解剖學結構圖譜,該腦部圖譜可在艾倫研究院官網公開獲取,將成為大腦研究人員的最新指南和「導航圖」。
-
科學家研究出新的大腦圖譜 堪稱人腦 GPS 圖
現在,科學家藉助最新科技終於摸清了人腦的主要迴路,並計劃在此基礎上製作出新一代大腦分區圖。不過,這只是繪製人腦迴路圖譜的第一步,後面的路還很長、很艱難。最新發現 科學家繪出人腦圖據美國每日科學網站 5月22日報導,美國喬治亞大學的研究人員繪製出了一幅很有發展前景的人腦圖譜(也稱「人腦迴路圖譜」),它可以成為了解身體這一最複雜、最關鍵器官內部運行情況的新嚮導。
-
談資| 如果機器和人腦不再有差別……
圖為澳大利亞昆士蘭理工大學的丹尼古拉博士。曾獲英國牛津大學醫學和數學生物學雙博士學位的尼古拉在接受新華社記者電話採訪時解釋說,人們在現實生活中經常遇到NP完備性問題,比如挑選配偶時大家往往會青睞那些忠誠、有吸引力、經濟上有保證的人,但同時又要求他們不能財迷、自大、控制欲過強。
-
研究發現:新冠病毒能感染人腦細胞並可以在腦組織中複製
已有臨床報告,在新冠肺炎疫情早期階段,有些患者會表現出神經症狀,但對於新冠病毒是否會感染人腦細胞,科學家並不清楚。近日,發表在《ALTEX:動物實驗替代品》上的研究表明,大腦類器官可以被新冠病毒感染。這意味著,新冠病毒是可以感染人腦細胞的。
-
鯨魚的大腦是人腦的9倍,為何智商卻遠低於人類?
筆者-小文鯨魚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哺乳動物,它們的體重超過190噸,相當於30到35頭非洲象,又或者說是2000-3000個成年人體重的總和。所幸的是,由於鯨魚生活在海洋裡,因此它們不必為自己過於龐大的身軀而苦惱,而且,其巨大的身軀還有利於它們保持恆定的體溫。鯨魚的身軀是如此地大,僅僅是鯨魚的頭骨就有3噸,而一根舌頭就有2000千克,根據科學家模擬的畫面,鯨魚的舌頭可以容納至少50個人。
-
鯨魚在海裡怎麼哺乳?雌鯨魚有乳房嗎?
鯨魚表面光禿禿,看不出有乳房,難不成把奶擠到海裡,那也太浪費了吧,今天,我們以座頭鯨為例,來談談鯨魚哺乳這件事。 海裡怎麼餵奶?座頭鯨:我有獨特的吃奶姿勢 首先,鯨魚是有乳房的,只是它的乳房不像其它動物一樣飽滿突出,它的一對乳房隱藏在生殖裂兩邊的細縫裡,這兩條裂縫被稱為乳溝,在哺乳時,鯨魚媽媽浮到水面附近,緩慢遊動,細長的乳首從溝口伸出,鯨魚寶寶從後方靠近,因為沒有靈活的四肢,也沒有突出的乳房,鯨魚寶寶的喝奶就顯得尤為困難。
-
人腦細胞能像微型計算機一樣工作,人類神經元關鍵結構差異被揭示
人腦中,數以千計的神經元間電信號交替傳送不斷,而長短不一的樹突(神經元胞體延伸)在神經元信息整合中起到了關鍵作用,由此我們的大腦細胞才能正常反應運作。 而這次,MIT 的神經學家們從珍貴的人腦組織樣本中發現,人類樹突的電生理性質與其他生物種類存在差異。
-
哈佛利用磁共振技術繪製人腦內部3D圖
哈佛利用磁共振技術繪製人腦內部3D圖> 1338944455000 來源: 網易探索 有0人參與 網易探索6月6日報導
-
揭秘鯨魚標本製作過程 鯨魚脫脂埋地下8年(圖)
12月21日,記者從青島海底世界水族館工作人員處獲悉,這條鯨魚是2003年左右掩埋在地下的,最近剛清理出來,目前已經將鯨魚骨架冷凍在標本製作廠,下一步將進行骨骼標本製作。記者採訪了解到 ,青島有多家科研機構專門製作大型海洋生物標本 ,並已形成成熟的製作方式。國內沿海捕撈發現的大型海洋動物 ,多數會在青島的標本製作廠加工製作成標本 。
-
13號颱風鯨魚生成颱風鯨魚實時路徑圖及影響範圍一覽
1鯨魚生成 颱風鯨魚實時路徑圖及影響範圍一覽據中央氣象臺消息,9月27日8時,今年第13號颱風「鯨魚」(英文名稱:Kujira;名字來源:日本;名字意義:鯨魚座)在西北太平洋洋面上生成,8點其中心位於日本東京東南方約2550公裡,即北緯20.5
-
江蘇鹽城4頭鯨魚擱淺死亡 半夜被割肉(圖)
17日半夜,擱淺死亡鯨魚被人割肉。CFP供圖 【點擊查看更多組圖】體形碩大的鯨魚引來居民的「熱情」圍觀。CFP供圖本報訊3月17日,在江蘇鹽城市濱海縣境內的黃海海域擱淺的4頭鯨魚,經搶救無效全部死亡,目前死鯨後續處理工作在進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