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彭博新聞社網站8月11日發表的一篇文章,作者安賈妮·特裡維迪指出美國的導航系統現在正面臨真正的競爭,新冠讓世界發生巨變,但卻沒能阻止中國在導航領域爭奪領導地位。
隨著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的最後一顆組網衛星被送到了它應該處在的位置,提供全球衛星導航服務的競爭者又多了一位。在一些指標上,中國的北鬥比美國的衛星網絡系統要更好,GPS的空間信號精度平均值為0.5米,而北鬥的空間信號精度平均值為0.41米,過去美國的衛星網絡能在導航和測繪上獨佔鰲頭,但現在有了強勁的對手。
據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主任冉承其介紹,北鬥系統的集晶片、模塊、板卡、終端和運營服務等已經具備完整的產業鏈,圍繞著北鬥一個涉及範圍廣泛的生態系統將被建立。
在上海市北鬥產業技術創新西虹橋基地,這裡是上海26個特色產業園區之一,匯聚了上百家北鬥導航定位相關的企業。新技術需要創新支持,一件件高科技設備正逐漸打開人們的視野,實現過去人們對北鬥的展望。有已經初顯效果的滑坡預警儀,還有未來有望大力普及的北鬥高清車載錄像機、車載信息娛樂系統,面向更廣泛領域的微功耗多功能傳感器等等。
一批「北鬥+」和「+北鬥」的企業正試圖將北鬥融入新的產品生態,構成升級的北鬥相關產業鏈。隨著不斷的開發與探索,如何將北鬥融入生活也變得更加清晰,智慧交通、智慧農業、智慧水務、智慧環保以及智慧公安等等,北鬥產業拓展與全球化是完全可以預見的展望。
據傑富瑞集團分析員指出,和GPS相比,擁有55顆衛星的北鬥被認為是更先進更精準的導航系統,目前已經有超過100個國家已經或準備使用該系統,「一帶一路」的參與者們對這一新系統表示歡迎。
美國對此能做些什麼呢?慣用的制裁恐怕很難實現,因為北鬥的核心部件已經實現了100%國產化,美國的導航系統始於上世紀70年代,如今也到了不得不進行升級的時候了。
免責聲明:本文由每天軍武原創創作,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告知
部分消息參考來源:參考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