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
導讀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再提「建設充電樁,推廣新能源汽車,激發新消費需求、助力產業升級,」但未再提「推動加氫站建設」等涉及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的相關內容。
5月22日,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在北京開幕,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作政府工作報告。據電池中國網了解,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再提「建設充電樁,推廣新能源汽車,激發新消費需求、助力產業升級,」但未再提「推動加氫站建設」等涉及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的相關內容。
2020年《政府工作報告》(未審議,以最後審議為準)內容截圖
值得注意的是,由於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今年《政府工作報告》約9500字,為改革開放40年來最短。
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發展恢復「冷靜」
2019年「推動充電、加氫等設施建設。」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而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僅有「建設充電樁,推廣新能源汽車」等內容,《政府工作報告》中並未出現與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發展的相關內容。
小編猜測,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未再提及氫燃料電池汽車相關內容,或因高層非常清楚,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發展要把補貼資金和政策紅利用在刀刃上,有的放矢,合理配置資源和政策支持,鼓勵有條件的地方發展,而避免產業界借《政府工作報告》盲目熱炒、推進氫燃料電池相關項目投資,氫燃料電池園區「遍地開花」,造成資源浪費。
事實上,當前發展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還面臨著諸多問題,如核心技術自主化缺失,關鍵零部件國產化水平較低,制氫、儲氫、運氫、加氫等產業鏈相關技術仍需攻克,產業鏈基礎較為薄弱,成本仍然較高等。
不過,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作為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重要路線,同時氫能也是能源轉型的重要方向,政府對於氫能產業發展並未忽略。
經歷過電動汽車產業全國全面發展的經驗與教訓,對於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發展,政府也更強調在有條件、資源環境好的地方發力,避免低水平盲目投資造成的資源浪費。
在上個月發布的2020年新能源汽車財政補貼政策中,對於氫能產業發展,政府提出了新的思路。
新補貼政策提出:將當前對燃料電池汽車的購置補貼,調整為選擇有基礎、有積極性、有特色的城市或區域,重點圍繞關鍵零部件的技術攻關和產業化應用開展示範,中央財政將採取「以獎代補」方式對示範城市給予獎勵(有關通知另行發布)。爭取通過4年左右時間,建立氫能和燃料電池汽車產業鏈,關鍵核心技術取得突破,形成布局合理、協同發展的良好局面。
財政部表示,針對產業存在的問題,將當前對燃料電池汽車的購置補貼政策,調整為選擇一部分城市圍繞燃料電池汽車關鍵零部件核心技術攻關,開展燃料電池產業化示範應用,形成布局合理、各有側重、協同推進的燃料電池汽車發展模式。
示範為期4年,示範期間中央財政將按照結果導向,採取「以獎代補」方式對示範城市給予獎勵,支持地方組織企業開展新技術研發攻關和產業化應用、人才引進和團隊建設以及新技術在燃料電池汽車上的示範應用等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轉載自電池中國,所發內容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全國能源信息平臺聯繫電話:010-65367702,郵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臺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