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號|《政府工作報告》未提氫燃料電池 產業發展恢復冷靜?

2020-12-06 全國能源信息平臺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

導讀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再提「建設充電樁,推廣新能源汽車,激發新消費需求、助力產業升級,」但未再提「推動加氫站建設」等涉及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的相關內容。

5月22日,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在北京開幕,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作政府工作報告。據電池中國網了解,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再提「建設充電樁,推廣新能源汽車,激發新消費需求、助力產業升級,」未再提「推動加氫站建設」等涉及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的相關內容。

2020年《政府工作報告》(未審議,以最後審議為準)內容截圖

值得注意的是,由於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今年《政府工作報告》約9500字,為改革開放40年來最短。

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發展恢復「冷靜」

2019年「推動充電、加氫等設施建設。」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而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僅有「建設充電樁,推廣新能源汽車」等內容,《政府工作報告》中並未出現與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發展的相關內容。

小編猜測,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未再提及氫燃料電池汽車相關內容,或因高層非常清楚,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發展要把補貼資金和政策紅利用在刀刃上,有的放矢,合理配置資源和政策支持,鼓勵有條件的地方發展,而避免產業界借《政府工作報告》盲目熱炒、推進氫燃料電池相關項目投資,氫燃料電池園區「遍地開花」,造成資源浪費。

事實上,當前發展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還面臨著諸多問題,如核心技術自主化缺失,關鍵零部件國產化水平較低,制氫、儲氫、運氫、加氫等產業鏈相關技術仍需攻克,產業鏈基礎較為薄弱,成本仍然較高等。

不過,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作為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重要路線,同時氫能也是能源轉型的重要方向,政府對於氫能產業發展並未忽略。

經歷過電動汽車產業全國全面發展的經驗與教訓,對於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發展,政府也更強調在有條件、資源環境好的地方發力,避免低水平盲目投資造成的資源浪費。

在上個月發布的2020年新能源汽車財政補貼政策中,對於氫能產業發展,政府提出了新的思路。

新補貼政策提出:將當前對燃料電池汽車的購置補貼,調整為選擇有基礎、有積極性、有特色的城市或區域,重點圍繞關鍵零部件的技術攻關和產業化應用開展示範,中央財政將採取「以獎代補」方式對示範城市給予獎勵(有關通知另行發布)。爭取通過4年左右時間,建立氫能和燃料電池汽車產業鏈,關鍵核心技術取得突破,形成布局合理、協同發展的良好局面。

財政部表示,針對產業存在的問題,將當前對燃料電池汽車的購置補貼政策,調整為選擇一部分城市圍繞燃料電池汽車關鍵零部件核心技術攻關,開展燃料電池產業化示範應用,形成布局合理、各有側重、協同推進的燃料電池汽車發展模式。

示範為期4年,示範期間中央財政將按照結果導向,採取「以獎代補」方式對示範城市給予獎勵,支持地方組織企業開展新技術研發攻關和產業化應用、人才引進和團隊建設以及新技術在燃料電池汽車上的示範應用等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轉載自電池中國,所發內容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全國能源信息平臺聯繫電話:010-65367702,郵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臺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

相關焦點

  • 廣東:加快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發展
    著力培育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鏈,支持氫燃料電池技術研發創新,開展氫燃料電池汽車規模化推廣應用,具體如下:為貫徹落實《廣東省人民政府關於加快新能源汽車產業創新發展的意見》(粵府〔2018〕46號),加快培育發展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持續增強新能源汽車產業核心競爭力,制定本實施方案。
  • 產業觀察:政策密集推動 氫燃料電池產業加速布局
    近年來,國家一直大力支持氫燃料電池汽車發展。進入11月以來,中央及地方政府紛紛出臺文件,對氫能產業的發展加大支持力度。業內普遍認為,我國氫能源汽車產業正處於即將進入「產業化發展」的前夕,即主要技術瓶頸「將通未通」,但成本尚未降到商用化水平。
  • 氫燃料電池的發展現狀和前景
    該路線圖提出了歐洲氫能未來30年的發展規劃,並得到歐洲17家氫能公司和組織的支持。該報告認為,氫是歐洲能源轉型的重要元素,到2050年可佔最終能源需求的24%並提供540萬個工作崗位。為了實現歐洲二氧化碳減排目標,必須發展氫能。對於諸如天然氣網、運輸(特別是重型車輛)關鍵部分的規模脫碳、高級燃料和化學原料需要大量使用氫氣。
  • 氫燃料電池車將是汽車工業的發展方向
    當前,新能源汽車產業蓬勃發展,而氫能作為一種更加綠色、環保、健康和可再生的能源,具有巨大潛力。作為最理想的替代能源,氫能儲量大汙染小效率高。因此,面對能源安全、環境保護等壓力,發展氫能已成為能源轉型共識。眾多車企紛紛試水使用氫燃料電池車擁有幾乎零排放的優勢,同時,氫燃料電池能抗住零下30攝氏度的極端低溫環境。
  • 再獲政策加持,氫燃料電池發展向好
    相比動力電池和其他燃料電池,氫燃料電池不需高溫轉化,而且轉化效率更高,基本無汙染物排放,只要有氫供入便能持久提供電能,優勢相對明顯,因此成為續航的首要選擇。目前,我國政府已經加大對氫能和氫燃料電池的政策指引。例如2019年,氫能源便被正式寫入政府工作報告之中,同時2020年4月,《能源法》也將氫能首次寫入法律之中,使其成為與煤炭、石油、核能、風能等一樣的能源。
  • 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深度研究
    氫燃料電池成本不斷下降,儲氫、制氫技術獲得突破。有條件的政府通過採購用於公共運輸來推廣氫燃料電池汽車。國內政策層面,補貼政策轉換為溫和方式。政策推動因素逐漸減弱,消費者自由選擇自己喜歡的汽車類型,考慮價格因素,純電動佔據主要銷量。
  • 105份政策文件透露了中國氫燃料電池產業哪些信息?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自從2017年上海市發布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發展規劃之後,我國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迎來了密集的政策發布期。圖表1 中國各省市發布氫能和燃料電池產業相關政策數量資料來源:香橙會研究院從發布時間看,2017年僅有兩個,分別是上海市《上海市燃料電池汽車發展規劃》和廣東省雲浮市《雲浮市推進落實氫能產業發展和推廣應用工作方案》。2018年至2020年持續增長,分別10個、38個、55個,對應的省市分別為5個、15個、19個。
  • 新政促發展 氫燃料電池汽車駛入快車道
    記者注意到,近期,全國多個省市密集發布與氫燃料電池汽車相關的規劃。  記者從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了解到,9月8日,北京市發布了《北京市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0-2025年)》。  9月中旬,在中國汽車工程學會主辦的第五屆國際氫能與燃料電池汽車大會上,上海市經信委副主任張建明透露了上海市在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發展方面的總目標:即到2023年,規劃加氫站約100座、形成產值規模近千億元、推廣氫燃料電池汽車突破1萬輛。與此同時,上海也將於近期發布推動燃料電池汽車發展的創新方案。
  • ...新能源汽車|氫燃料電池|氫能源|燃料電池|產業鏈|燃料電池汽車
    從2012年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划起,持續加強對於燃料電池汽車的戰略支持、產業引導以及財政扶持。自上海市發布第一個氫燃料電池汽車發展規劃以來,各地政府密集出臺氫能與燃料電池產業規劃。根據北京最新發布的氫燃料電池汽車發展規劃,2023年前,力爭推廣氫燃料電池汽車3000輛、建成加氫站37座,氫燃料電池汽車全產業鏈累計產值突破85億元;2025年前,力爭實現氫燃料電池汽車累計推廣量突破1萬輛、再新建加氫站37座(共計74座),氫燃料電池汽車全產業鏈累計產值突破240億元。值得注意的是,當前我國電動汽車產業已形成全球最完整的產業鏈,電動汽車市場規模全球位列第一位。
  • 氫燃料電池汽車離我們到底還有多遠?
    ▎氫燃料電池現狀根據《中國製造2025》和《「十三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的通知》等規劃性文件,系統性地推進燃料電池汽車研發與產業化,加強基礎材料和機理的研究,推動關鍵部件的研發,完善技術標準和基礎配套設施建設。到2020年實現燃料電池汽車批量生產和規模化示範應用。
  • 燃料電池乘用車產業發展概況
    日本經濟產業省於2018年公布了第五期《能源基本計劃》,提出了面向2030年及2050年的能源中長期發展戰略,其中提到:大力推動氫社會的實現,全面實施《氫能基本戰略》的相關政策措施,構建氫能製備、儲存、運輸和利用的國際產業鏈,積極推進氫燃料發電、氫燃料汽車發展,推進「氫能社會」的構建。
  • 突破氫燃料電池汽車四大瓶頸
    經過多年積累,我國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初具產業化條件,商業化應用正在開啟。氫燃料電池汽車初具產業化條件近年來,國家《能源技術革命創新行動計劃2016-2030》《「十三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和《「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規劃》都將氫能發展與燃料電池技術創新提升到國家戰略高度,列為重點發展方向。
  • 日本制定氫/燃料電池戰略技術發展戰略
    近日,日本修訂了《氫/燃料電池戰略路線圖》(以下簡稱《路線圖》),同時制定了「氫/燃料電池戰略技術發展戰略」,不僅規定了具體的技術發展項目,還定下了符合《路線圖》中每個領域設定的目標。日本新能源產業技術綜合開發機構(NEDO)燃料電池與氫能部副部長大平英二表示,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工作,能夠改變日本現有的能源結構。事實上,日本最早開展氫能源技術開發要追溯至1973年成立的「氫能源協會」,當時主要從事這項工作的是大學研究人員。
  • 氫能發展戰略研討會解構氫產業發展燃料電池汽車發展路徑越探越明
    大力發展氫能成為了戰略選項、現實選項。7月24日,以「解構氫產業,謀劃氫未來」為主題的氫能發展戰略研討會在中國石化集團公司召開,與會人員圍繞氫能技術、氫能經濟、氫能產業鏈等重大技術產業問題進行研討,更好地謀劃氫能產業未來發展。
  • 布局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 助力重慶戰略新興產業發展
    新華網:4.目前新能源汽車受到廣泛關注,尤其是商用車方面,那麼慶鈴在新能源商用車方面發展情況如何?  杜衛東:第一,我們已經實現了輕型、中型、重型、皮卡全系列商用車電動化。在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大會上,慶鈴純電動輕卡獲得了「中國純電動物流車十大品牌車型金獎」、慶鈴集團獲得了「中國純電動物流車十大品牌企業金獎」。  第二,以全球領先技術為核心,搭建氫燃料電池商用車產業布局。  慶鈴2017年開始在氫燃料電池汽車產品與國際領先技術開展合作,共同推出了700P中卡氫燃料電池卡車,該產品在低溫冷啟動、續航裡程等關鍵技術指標居於行業領先地位。
  • 全球氫燃料電池市場深度解析
    中國:政府對氫能產業高度重視,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推動加氫設施建 設。中國燃料電池產業鏈技術快速提升,到 2019 年中國電堆產業鏈國 產化程度達 50%,系統關鍵零部件國產化程度達 70%。中國燃料電池 發展初期以商用車為主,目前燃料電池車保有量超 4500 輛,加氫站超 20 座。規劃 2030 年燃料電池車 100 萬輛,加氫站 1000 座。
  • 雲浮市迎來「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將為帶來新的發展機遇!
    方案提出,要在雲浮、廣州、佛山、茂名等地培育形成錯位競爭的氫燃料電池產業集群,並依託雲浮、廣州、深圳、佛山等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的先發優勢,加強氫燃料電池與系統、儲氫系統、整車等檢測能力建設,打造氫燃料電池國家級檢驗檢測認證中心。方案的出臺,將為雲浮市氫能源產業帶來新的發展機遇。
  • 高工產研&未勢能源聯合發布《2020年中國氫電產業發展藍皮書》
    年會的亮點之一,是高工氫電、未勢能源聯合發布了《2020年中國氫電產業發展藍皮書》。當前,全球能源低碳化和動力電氣化發展勢不可擋,我國作為能源消耗與汽車產銷大國,在氫能與燃料電池產業具備獨特的發展模式。上半年受新冠疫情影響,氫能產業推廣進度略有停滯,下半年迅速恢復,地方政府支持力度加大,以獎代補方針和十城千輛示範建設大大推進了示範區域的發展。
  • 氫燃料電池「狼也來了」
    2020年6月,豐田汽車宣布將聯合億華通、中國一汽、北汽、廣汽、東風汽車等五家企業,合作成立燃料電池公司。新公司將一條龍式地開展滿足中國市場需求的「FC電堆等的組件技術」「FC系統控制技術」以及「車輛搭載技術」等一系列氫燃料電池商用車技術研發工作。不僅如此,在此之前的2020年3月,豐田汽車還宣布與其在中國的合作夥伴中國一汽合作,投資12.2億美元在天津建造一座新能源汽車工廠。
  • 發展氫能與燃料電池汽車,如何「叫好又叫座」?
    據上汽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總工程師祖似傑介紹,中國研究燃料電池的歷史可以追溯到20世紀50年代,近一兩年氫能和燃料電池的關注度再次得到空前提升,特別是今年3月份的政府工作報告,首次提出要推動充電、加氫等設施建設,為國內氫燃料電池汽車的發展打開了高速發展的窗口期。而上汽集團從鳳凰1號燃料電池汽車研發開始,在燃料電池汽車的研發應用和應用化推廣方面已經積累了十多年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