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份政策文件透露了中國氫燃料電池產業哪些信息?

2021-01-13 全國能源信息平臺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

自從2017年上海市發布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發展規劃之後,我國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迎來了密集的政策發布期。

1

4年22省市發布了105個政策文件

香橙會研究院統計,從2017年至今,我國各地方政府發布的氫能和燃料電池產業相關政策文件累計105個,涉及全國22個省市,其中廣東省20個,江蘇省、山東省10個,浙江省8個,上海市、山西省7個,湖北省、天津市6個,其餘均不超過5個。

圖表1 中國各省市發布氫能和燃料電池產業相關政策數量

資料來源:香橙會研究院

從發布時間看,2017年僅有兩個,分別是上海市《上海市燃料電池汽車發展規劃》和廣東省雲浮市《雲浮市推進落實氫能產業發展和推廣應用工作方案》。2018年至2020年持續增長,分別10個、38個、55個,對應的省市分別為5個、15個、19個。

從發布文件數量以及參與城市看,2019年是個重要時間點,當年「推動充電、加氫等設施建設」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將氫能和燃料電池汽車產業推向一個小高潮。

圖表2 中國2017-2020年發布氫能和燃料電池產業相關政策數量

資料來源:香橙會研究院

從政策類型看,氫能/燃料電池汽車發展規劃類最多,累計63個,發展政策類14個,加氫站管理辦法類12個,補貼政策類10個,其他6個。

圖表3 中國已發布氫能和燃料電池產業相關不同政策類型數量

資料來源:香橙會研究院

以排在前列的廣東省、江蘇省、山東省進行分析,廣東省氫能和燃料電池產業相關政策比較齊備,包括發展規劃、發展政策、加氫站管理辦法以及補貼政策等,其中補貼政策6個,一枝獨秀,在全國中佔比達到60%,遠超其他省市。而山東比較注重加氫站管理,涉及的相關文件達到3個,在全國所有省市中位居第一。需要指出的是江蘇涉氫城市中,如如皋、張家港、常熟,在發展規劃或發展政策裡面有提及補貼相關的內容。

圖表4 排名前三省份已發布氫能和燃料電池產業相關不同政策類型數量

資料來源:香橙會研究院

資料來源:香橙會研究院整理

2

已有的地方規劃裡,2020年燃料電池汽車9萬輛,加氫站840座

梳理氫能/燃料電池汽車發展規劃中提及的氫燃料電池汽車和加氫站目標(注:本文僅統計2022、2023、2025年三個節點的32個文件,同時有省級、市級的,以省級為主)。目前有9個地方明確2023年目標:到2023年,氫燃料電池汽車保有量超過27,000輛,加氫站保有量超280座;明確提及2025年目標的有20個規劃:到2025年,氫燃料電池汽車保有量超過90,000輛,加氫站保有量超過840座。看這些規劃數據,實現《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2.0版》中的目標可期。

圖表5 32個省市氫能/燃料電池汽車發展規劃中的氫車和加氫站目標

資料來源:香橙會研究院

3

加氫站補貼力度最大的是青島,最重視的還是廣東

從加氫站建站補貼和加氫補貼分析,有24個省市及地區發布的文件涉及加氫站補貼,其中13個提及加氫補貼。加氫站補貼方面,單一補貼金額最大的是青島西海岸新區,2020年12月31日(含)前建成的日加氫能力500公斤及以上的固定式加氫站可獲得900萬元補貼,其次是佛山南海區和長治市上黨區,同規模的固定式加氫站最高可獲得800萬元補貼,排在第三位的是廣州黃埔區,為600萬元補貼。

廣東是22個涉氫省市中唯一一個發布省級加氫站補貼政策的省份,同時也是第一個明確針對綜合能源補給站給與支持的省份。此外,河南、湖北加氫站建站補貼門檻相對較低,日加氫能力200公斤及以上的撬裝式加氫站就能獲得一定金額的補貼。綜合來看,一些看好氫能和燃料電池賽道的市轄區支持力度遠超市級、省級。

圖表6 ,8個地方加氫站建站補貼情況

單位:萬元

資料來源:香橙會研究院

4

13個地方有加氫運營補貼,大連力度最大

加氫補貼方面,目前已有濰坊、武漢、成都、嘉興、大連、如皋、常熟、平湖、佛山南海區、廣州黃埔區、青島西海岸新區、天津港保稅區、長治上黨區等13個地方明確加氫運營補貼,但尚未有省級文件出臺。

每公斤氫氣售價補貼幅度最大的無疑是大連。大連市規定,2020年和2021年對氫氣售價20元及以下(35MPa)、20元及以下(70MPa)的分別補貼40元/kg、50元/kg,但單個站每年最高不超過200萬元。以百公裡耗氫量為7公斤的氫能公交車、每天行駛200公裡計算,可以補貼約10輛車的運營,如此規劃示範意義更大。此外,常熟也針對70MPa加氫提供補貼,在氫氣售價在45元及以下時,每公斤氫氣補貼為25元。

圖表7 中國各省市加氫補貼一覽

資料來源:香橙會研究院

加氫補貼排在第二位的是濰坊,2019年氫氣售價為46元/kg時,補貼為30元/kg,但在2020年大幅降低,氫氣售價低於46元/kg時,補貼為10元/kg。緊隨其後的是長治上黨區,2019-2020年度氫氣售價在40元/kg及以下時,補貼為24元/kg。

佛山南海區、廣州黃埔區、青島西海岸區三個市轄區氫氣價格在40元/kg及以下時,補貼均為20元/kg;同樣補貼力度,常熟和平湖以35元/kg及以下為基準,嘉興則沒有限定氫氣售價。武漢、成都、天津保稅港在政策有效期範圍內,氫氣補貼均為10元/kg,但都限定單站最高補貼金額。

從兩個方面的補貼力度來看,市轄區(政策疊加)>非省會城市>省會城市>省。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轉載自OFweek氫能,所發內容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全國能源信息平臺聯繫電話:010-65367702,郵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臺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

相關焦點

  • ...新能源汽車|氫燃料電池|氫能源|燃料電池|產業鏈|燃料電池汽車
    一、行業事件近日,《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和《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2.0》兩份重磅文件下發,為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中長期發展提供了目標與指引,勾畫出未來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宏偉的發展藍圖。
  • 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深度研究
    2017 年,上汽大通推出 FCV80 氫燃料電池客車。該車採用燃料電池系統為主、動力電池為輔的雙動力源,最長續駛裡程可達 500 公裡。安全性方面:FCV80 通過在高強度氫瓶加裝密封機構實現了被動安全防護,通過乘員艙、氫瓶艙多方位加設氫洩漏傳感器、紅外線通訊信息交互模塊,實現了主動氫安全防護。
  • 產業觀察:政策密集推動 氫燃料電池產業加速布局
    如今,在車用場景中,氫燃料電池可解決鋰電池裡程焦慮,因充氫時間短,在重載、長距離場景中優勢明顯。但成本高、循環衰減性能差、加氫站建設不足等問題,使其發展仍處產業化初期階段。  目前,氫燃料電池產業鏈條上關鍵的「痛點」在於燃料電堆的成本和技術瓶頸。
  • 同為氫燃料電池 國內外的態度為何如此不同
    不過,全球車企都認為,真正清潔的新能源是氫燃料電池,畢竟排放物只有水而已 。但是,縱觀國內外,便會發現兩者之間對氫燃料電池技術研發的態度各有不同。18世紀初,英國科學家就發明了燃料電池的原理。20世紀50年代,英國劍橋大學教授培根用高壓氫試製成功燃料電池,在試驗室中應用。
  • 中國氫燃料電池,抱團取暖,集群作戰
    國務院辦公廳調研,就問兩個問題眾所周知,中國氫燃料電池汽車起步並不晚。早在2001年,中國就開始研究氫燃料電池汽車,並在萬鋼的帶領下,2002年就研製出第一輛氫燃料電池概念車「春暉一號」。但從2010年開始,中國就基本上放棄了氫燃料電池,選擇鋰電池路線。一直到2015年,這段時間可以說是氫燃料電池行業的「至暗期」。
  • 同為氫燃料電池,國內外的態度為何如此不同?
    不過,全球車企都認為,真正清潔的新能源是氫燃料電池,畢竟排放物只有水而已 。但是,縱觀國內外,便會發現兩者之間對氫燃料電池技術研發的態度各有不同。通用汽車其實早在1966年便開始研發氫燃料電池汽車,本田則是在1992年開始,豐田也在4年後跟上了本田的步伐。在政策層面上,部分國家對氫燃料電池技術是保持著積極的態度。比如說日本,在2014年日本經濟產業省發布了《氫能與燃料電池戰略路線圖》,制定了「三步走」發展計劃。支持政策主要包括研發、示範和車輛補貼等方面。研發層面,日本主要投資在燃料電池、加氫站和氫能供應鏈的方向。
  • 廣東:加快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發展
    方案提出,加快整合省內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資源,重點突破氫燃料電池關鍵核心技術和產業化,建立自主可控、技術先進的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鏈。著力培育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鏈,支持氫燃料電池技術研發創新,開展氫燃料電池汽車規模化推廣應用,具體如下:為貫徹落實《廣東省人民政府關於加快新能源汽車產業創新發展的意見》(粵府〔2018〕46號),加快培育發展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持續增強新能源汽車產業核心競爭力,制定本實施方案。
  • 【杜科新材料•聚焦】2021年中國氫能與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十大...
    高工產研氫電研究所(GGII)通過對中國氫能與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持續研究及跟蹤,結合調研數據,展望2021年中國氫電行業十大預測:一、政策示範城市群落地,地方財政加碼,燃料電池汽車產業將迎來發展春天2020年9月21日,五部委聯合下發《關於開展燃料電池汽車示範應用的通知》,對補貼方式進行重大調整
  • 年終紀事2020|氫燃料電池掀起價格戰?
    2020年氫燃料電池產業的發展狀態,分為上半場和下半場,從安靜走向熱鬧。上下半場之間,為何會形成如此強烈的反差?或許,由於上半年忙於抗擊疫情,所以關於氫燃料電池汽車的好消息集中在下半年。不過,我們又意外發現,蓄謀已久的產業價格戰在今年悄然打響。  2020年,氫燃料電池產業經歷了什麼?
  • 聚焦氫燃料電池車:突破「中國心」 駛入「快車道」
    中新社北京5月18日電 題:聚焦氫燃料電池車:突破「中國心」駛入「快車道」中新社記者 張素已在氫燃料電池車領域深耕20多年的付宇,近來有種「苦盡甘來」的感受。付宇透露,他們計劃在今年推出升級版電堆產品,屆時單堆功率將提升到130千瓦以上。在達成「國內最好的電堆」這個目標後,他們將衝擊國際最高水平,包括把單堆功率提升到160千瓦以上,並且進一步降低成本,拿出技術更加過硬的「中國心」,推動國產氫燃料電池車駛入「快車道」。
  • 中國氫燃料電池汽車將迎「春天」
    2020中國(四川)氫燃料電池汽車發展高峰論壇4日至5日在成都舉辦,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歐陽明高在致辭中表示,在車用氫燃料電池產業,燃料電池技術已取得重要突破,燃料電池產業鏈基本建立。清潔高效、來源廣泛的氫能是中國能源革命的重要方向。發展氫燃料電池汽車,則是推廣氫能源使用的突破口。
  • 【杜科新材料 聚焦】2021年中國氫能與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十大預測
    2020年,對於中國氫燃料電池產業來說,是不尋常的一年。 一方面,資本市場熱度不斷,技術進步和降本幅度遠超預期。「氫能第一股」億華通科創板上市,重塑科技、清能股份、武漢理工氫電、東嶽未來氫能等產業鏈企業紛紛獲得資本加持。
  • 布局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 助力重慶戰略新興產業發展
    在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大會上,慶鈴純電動輕卡獲得了「中國純電動物流車十大品牌車型金獎」、慶鈴集團獲得了「中國純電動物流車十大品牌企業金獎」。  第二,以全球領先技術為核心,搭建氫燃料電池商用車產業布局。  慶鈴2017年開始在氫燃料電池汽車產品與國際領先技術開展合作,共同推出了700P中卡氫燃料電池卡車,該產品在低溫冷啟動、續航裡程等關鍵技術指標居於行業領先地位。
  • 現代汽車將在中國建氫燃料電池系統工廠 亮出核心技術
    現代汽車將在中國建氫燃料電池系統工廠參考消息網1月13日報導 據韓國《新亞日報》1月5日報導,韓國現代汽車將在中國建立海外第一個氫燃料電池系統生產工廠。韓國政府審查這項技術出口的影響後,得出結論是利大於弊,遂批准了該項目。據業界人士5日透露的消息,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近日召集韓國產業技術保護委員會經過商議,決定批准現代汽車輸出氫氣燃料電池系統生產技術。
  • 氫燃料電池概念股有哪些?氫燃料電池概念股龍頭一覽表
    據最新消息顯示,氫燃料電池概念股走強,全柴動力(600218)漲停,德威新材(300325)漲幅為9.95%,美錦能源(000723)、華昌化工(002274)等個股也有比較亮眼的表現。那麼,氫燃料電池概念股都有哪些呢?下面我們一起來簡單的了解一下吧。
  • 信號|《政府工作報告》未提氫燃料電池 產業發展恢復冷靜?
    據電池中國網了解,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再提「建設充電樁,推廣新能源汽車,激發新消費需求、助力產業升級,」但未再提「推動加氫站建設」等涉及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的相關內容。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發展恢復「冷靜」 2019年「推動充電、加氫等設施建設。」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而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僅有「建設充電樁,推廣新能源汽車」等內容,《政府工作報告》中並未出現與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發展的相關內容。
  • 日韓在前 中國氫燃料電池車何時能趕超前輩?
    據悉,國內氫燃料電池產業基礎較好的城市如北京、上海、張家口、成都、鄭州、如皋、佛山、濰坊、蘇州、大連等城市都有可能入選。從這個角度來看,此次燃料電池汽車推廣計劃如果順利實施,或將與十年前電動汽車的推廣思路有異曲同工之妙。
  • 新政促發展 氫燃料電池汽車駛入快車道
    記者注意到,近期,全國多個省市密集發布與氫燃料電池汽車相關的規劃。  記者從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了解到,9月8日,北京市發布了《北京市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0-2025年)》。  9月中旬,在中國汽車工程學會主辦的第五屆國際氫能與燃料電池汽車大會上,上海市經信委副主任張建明透露了上海市在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發展方面的總目標:即到2023年,規劃加氫站約100座、形成產值規模近千億元、推廣氫燃料電池汽車突破1萬輛。與此同時,上海也將於近期發布推動燃料電池汽車發展的創新方案。
  • 中國(四川)氫燃料電池汽車發展高峰論壇在郫舉行
    中國(四川)氫燃料電池汽車發展高峰論壇在郫舉行 2020-12-04 16:4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國始終站在氫燃料電池汽車發展前沿!
    近年來,我國在能源方面進行了戰略性調整,將研究開發的重點逐漸轉向氫能,其中,汽車工業的氫燃料電池利用氫能研發進展較快,但我國的氫燃料電池研發技術起步較晚,基礎設施還沒有完全建成,開發速度較慢,相關技術研究還不夠成熟,尚需時間來完善發展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