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浪嶼,美麗的音樂之島,真是讓人大開眼界

2021-01-07 笨笨的老虎

  美國人保羅·哈欽森當年來到中國閩東南鼓浪嶼,小住幾天後,即被這座「海上花園」迷住了!他曾發出這樣的讚嘆:「這是一個令人驚奇的小島,在如此狹小的島嶼上,居然擁有如此之多的風格迥異的建築,如此之多的英才與風雲人物。可以說,無論是在藝術、教育,還是醫學、建築,鼓浪嶼都扮演了一個時代先鋒的角色……」   鼓浪嶼位於福建省東南海域、廈門市西南部海中,隔著約500米寬的鷺江與廈門島遙遙相望。這座具有世界性影響的島嶼很小,小得只有1.91平方公裡的面積,但她卻足以書寫出令人驚嘆的傳奇和內涵。 我們不必說這座人見人愛小島的美麗風光——天風海濤,花團錦簇,天工鬼斧般粗獷壯闊中不乏精雕細刻的旖旎絢麗;不必說她逶迤中顯風情的街市——樓依山而建,街順屋而行,風格獨特、中西結合的洋樓別墅鱗次櫛比,起伏蜿蜒的街道滿目珠璣,還有皎潔如水的月光、繁花含笑的陽臺、枝葉茂密的枇杷樹伴著海潮沙灘;也不必說她為人們提供觀賞遊覽的最佳去處——國家5A級旅遊景區、中國最美城區之首、外國人最喜愛的中國十大景區之一……只說鼓浪嶼數百年間所創造出的文化價值,形成了瑰麗多姿、豐富獨特的文化遺產,特別是其「音樂之島」「鋼琴之鄉」的美譽,就足以令人神往了。

  水路是到達鼓浪嶼的唯一方式。從廈門市民輪渡碼頭坐上輪渡,看著身後的高樓大廈漸行漸遠,對面小島上的紅磚綠樹越來越近,我的心仿佛開始純淨起來,似乎所有的煩惱都被腳下的浪花洗滌而去。渡輪航行大約10分鐘左右,就抵近了鼓浪嶼輪渡碼頭。渡輪上的女服務生向遊客提示,鼓浪嶼輪渡碼頭的建築設計別具風味。我站在甲板上望去,碼頭造型就是一架打開的三角鋼琴!走出碼頭,隨著人流湧入島上石板鋪就的小街,突然發現,小街石板上很有規律地雕刻著五線譜音樂符號,每隔幾塊石板就有一組,順著小街往前蜿蜒延伸,一直到鼓浪嶼音樂廳前廣場。一位當地人說,這些五線譜是《鼓浪嶼之波》的樂譜,我不禁心裡嘖嘖稱奇。   天近黃昏,小島四通八達卻並不寬闊的街巷遊人如織,從「鋼琴碼頭」上擠進擁出,向著各條街巷盡情傾瀉。街道兩邊處處展現著現代商業的繁榮景象。霓虹燈織就的小街和海岸沙灘,洋味極濃的各色酒吧,現代前衛的重音樂,燒烤與咖啡的香氣瀰漫在傍晚的空氣中。我的耳畔似乎還聽到街道上有音箱在播放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偶爾從某棟街屋敞開的窗戶裡斷續飄出鋼琴和小提琴聲,還有街頭藝人忘情的小提琴和吉他的演奏,在這樣的氛圍中走著,我已經好感洶湧了,仿佛整個身心一下子步入到一個音樂世界。

  據史料記載,近代以來,在鼓浪嶼這個彈丸之地上出生、生活、學習、工作的人,有200多名音樂天才和鋼琴家,他們大都在我國省級以上藝術團體和院校或國外藝術院校及有關組織從事音樂演奏或音樂教育工作,其中有20多人在國際上具有較大影響,對我國音樂發展做出重大貢獻。曾被《紐約時報》評為「中國最優秀鋼琴家」的殷承宗,1941年出生在鼓浪嶼,9歲就舉辦個人鋼琴演奏會。1959年獲維也納世界青年節鋼琴比賽第一名,他演奏的《黃河協奏曲》至今仍深受歡迎。島上鋼琴保有量居全國之首,鋼琴覆蓋率居世界第二,每8個人中就擁有一架鋼琴。這裡相繼成立的「廈門藝術協會」「鼓浪嶼合唱團」「廈門愛樂團」「鼓浪嶼鋼琴藝術研究會」「鼓浪嶼文化社群」等音樂社團,至今仍然活躍在這座美麗的海島上,舉辦了諸如「鼓浪嶼鋼琴節」「鼓浪嶼春夏秋冬四季音樂周」「全國青少年鋼琴比賽」等音樂節慶,在全國產生重要影響。島上還有「鼓浪嶼藝術幼兒園」「廈門市音樂學校」「廈門演藝職業學院」「中央音樂學院鼓浪嶼鋼琴學校」等音樂藝術院校,為國家培養了一大批音樂人才。最令人稱奇的是,在這個小島上還建有「鼓浪嶼鋼琴博物館」「鼓浪嶼風琴博物館」「鼓浪嶼樂器博物館」,每天參觀者絡繹不絕;據說「中國唱片博物館」正在這裡籌建。這裡的「鼓浪嶼音樂廳」和「海天堂南音場」,每天免費舉辦音樂會和南音演唱。琴園,是這座音樂之島的主題公園,位於鼓浪嶼英雄山上,與東面的日光巖遙遙相望,園內有旋律廣場、琴思廣場、怡韻樓、留音園、餘悠門等,均和音樂有關。人們說,到了音樂之島不到琴園來多少有些遺憾……瀏覽這些史料,我想,鼓浪嶼享有「音樂之島」「鋼琴之鄉」的盛譽真是當之無愧!

  到鼓浪嶼聽琴,是每位來者的必修項目。夜幕降臨,我隨著人流步入了坐落在晃巖路1號的鼓浪嶼音樂廳。今夜是小提琴音樂會,系廈門大學嘉慶學院音樂係為胡唯斯、陳旎兩位研究生舉辦的畢業演出。找到座位坐定,我環顧四周,音樂廳不大,牆壁和舞臺顯得有些陳舊,白色牆皮呈灰色,幕布也有些暗,散溢著久遠的隔世的味道,沒有富麗華貴的水晶燈……但大廳裡幾乎座無虛席。鄰座的一位女士告訴我,這個音樂廳管理相當規範,秩序非常嚴謹,天天爆滿,有時一晚上要演兩場呢!是啊,從步入音樂廳那一刻,我就感受到了它的格調和品位,雖然在規模和影響上,與世界有名的卡內基音樂廳、倫敦帕拉斯劇院、維也納金色大廳、北京大劇院無法相比,但就是這名不見經傳的音樂廳,從1987年建成投入使用,30年間,舉辦了幾千場音樂會,許許多多不同文化的人都能在這裡找到適合的位置。真是舞臺小天地大、設施舊氣象新啊!   思忖間小提琴演奏開始了,兩位姑娘用音樂講述著自己的故事,悠揚的小提琴聲和鋼琴伴奏,緩慢又美妙的樂章在大廳裡迴旋,時而像從天堂裡傳來,時而像從大海飄過,這種感受,把我幾天來遊走攢下的勞頓和疲倦一掃而光,仿佛又進入熾熱的青春與夢想,感受到新一代大學生的風採。

  在南音場裡,懷抱琵琶的姑娘,閉目吟哦。我聽不懂這個古老的地方曲種,但只覺得這輕柔的彈奏,似乎把人帶到了一個和風拂煦的場所,周遭裡柔至無風,柔之微風,柔之大風,讓人突然就明白了「江州司馬青衫溼」的緣由了,那是幾千年的江水海濤濺溼了的憂傷,流淌著悲憫,吟唱的是平民的壯歌。聽這樣的演奏,能體味出繞指之柔、掠耳之音,於是,又有了通心通古今之感了。傳統音節裡往往是藏著氣節的。孔夫子的禮樂春秋,祭祀莊嚴;伯牙和子期的相知,高山流水;高漸離易水一曲永別故人,雙目被剜後被嬴政叫到宮中,泰然奏罷最後一曲,向著暴君舉築一擲,裂帛之音,山河迴響。我心裡想,自己的這種感覺和聯想,可能正應了「音樂的陶冶是用耳朵走心」的道理吧!

相關焦點

  • 鼓浪嶼得名 與音樂有關
    鼓浪嶼被稱為「海上花園」,在古代叫做圓洲仔,因為嶼上西南海濱有一個受海水衝擊侵蝕而成的礁穴,浪花拍擊在上面,聲音好像擂鼓一樣,因此從明代起,便將它稱為鼓浪嶼
  • 奇妙之城:周深探秘溶洞,這神奇的地貌,讓人大開眼界
    奇妙之城:周深探秘溶洞,這神奇的地貌,讓人大開眼界跟隨著節目組的步伐,周深跟隨著探險隊員,進入了神奇的喀斯特地貌。這種地貌在貴陽,是一種十分常見的地形特徵,讓我們隨著周深的腳步,一起來探索這神奇的溶洞吧,一定會讓觀眾大開眼界的。
  • 河南80後鋼琴家把學生音樂會辦到「鋼琴之島」鼓浪嶼
    音樂會現場5/11 音樂會現場6/11 音樂會現場7/11 音樂會現場8/11 音樂會現場9/11 音樂會現場映象網訊(記者 陳偉然)近日,「鼓浪嶼之隨想——黃蓓蓓學生鋼琴音樂會」在廈門鼓浪嶼音樂廳舉辦,來自河南的青年藝術家黃蓓蓓和她的學生們傾情為觀眾演奏的鋼琴曲,感染了現場每一位聽眾,每曲終結掌聲不斷。
  • 中國「最美」五大城區之首,廈門最大的島嶼,鼓浪嶼你去過嗎?
    醉米鼓浪嶼鼓浪嶼(英語:Kulangus)原本被稱為「圓砂洲」,別名「圓洲仔」,南宋時代命其為「五龍嶼」,明代改為「鼓浪嶼」,因島的西南海岸有一塊高達2米以上的暗礁,漲潮時潮水湧來,觸礁的聲音和太鼓很像,鼓浪嶼是廈門最大的島嶼,與廈門島的廈門世茂海峽大廈、廈門大學等隔海相望,2017
  • 海上花園,鋼琴之島,福建廈門鼓浪嶼最美的六個旅遊景點
    鼓浪嶼位於福建省廈門市思明區,地處廈門本島西南側,是一個寧靜美麗的小島。小島西南方向海灘上有一塊兩米多高、上有洞穴的礁石,每當漲潮時,水湧浪擊礁石,聲似擂鼓,人稱「鼓浪石」,鼓浪嶼因此而得名。島上除了有日光巖、鼓浪石等觀光景點外,還匯集了各種特色的食鋪和商鋪,充滿了文藝範兒。
  • 外來物種貓爪藤肆虐「海上花園」鼓浪嶼
    新華網廈門6月10日電(記者盧志勇)「走進每一條小道,都能吟唱出美麗的詩句。」這是人們對聞名於世的「海上花園」——廈門鼓浪嶼的盛譽。如今,一種名為貓爪藤的植物,卻使這些美麗的詩句「爬」滿了憂傷。如門帘狀掛滿中西式小樓房的院牆,像蒙古包似地將樹木團團包裹、形成連綿起伏的綠色地毯,這種在鼓浪嶼隨處可見的、小葉頂端有3枚酷似貓爪的鉤狀卷鬚植物,就是貓爪藤。它生命力旺盛,隨處可以生長,已成為鼓浪嶼園林樹木的一大公害。
  • 老外親測,看完讓人大開眼界
    老外親測,看完讓人大開眼界在我們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的都是玻璃製品,玻璃杯、玻璃窗等,而玻璃的主要成分是由多種無機礦物組成的。這讓老外看到了實驗點,他腦洞大開想要用沙子製造玻璃,將沙子加熱到2200℃會變成玻璃嗎?老外親測,看完讓人大開眼界!老外來到沙漠中選取了一些沙子,然後準備了一個專門的加熱爐。
  • 浪漫景點數不勝數,尤其是鼓浪嶼
    羅曼蒂克景點不計其數,特別是鼓浪嶼,由於旅遊業中網絡的不斷普及,使得許多景點在網上迅速走紅,引起了驢友的關注。所以產生了一個網紅景點。這樣一個令人嚮往的城市,在中國的南方,它的存在可謂是國內最浪漫的城市之一。更重要的是,這裡也有很多的網紅景點,這讓看過它的人,對於這些景點總是處於念念不忘的狀態。就連被評為年輕人最愛的城市也不例外,那麼這個城市究竟是什麼地方?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 兩岸30位攝影師將拍攝福建十大美麗海島
    第四屆臺海新聞攝影大賽(「臺賽」)重要配套活動——「兩岸30位攝影師拍攝福建十大美麗海島」活動將於28日啟動。當日,分到第二組的六位攝影師將齊聚寧德,次日前往拍攝福建十大美麗海島之一的三都島;30日,六位攝影師將搭動車回廈門,準備次日的鼓浪嶼拍攝。  三都島位於寧德市東南部,是閩東沿海的「出入門戶,五邑咽喉」,是世界級的天然深水良港。
  • 福建第一大島,旅遊不比鼓浪嶼差名氣卻很低,是全國第五大島
    現在海島旅遊越來越受歡迎,特別是一些島豐富的旅遊景點,所以島沿岸省是韓國社會的一部分的發展也非常重視,所以今天來,福建的一個島的面積非常大,開發的程度也高,但知名度不高,所以很多人都無視它。這個島是海壇島,對福建地區的人來說還是很有名的,是值得參觀的一個島,而且島的綜合能力有很大的提升,另外,海壇島的面積為267平方公裡,是中國第五大島嶼,也是福建省第一大島嶼,是福建的代表性島嶼。
  • 揪出電子秤貓膩 鼓浪嶼駐島部門聯動強力淨化旅遊市場
    為迎接國內外遊客到來,為了讓嘈雜的「叫賣聲」「吆喝聲」不再幹擾居民的休息,鼓浪嶼駐島各部門聯動,依託鼓浪嶼旅遊市場聯合執法行動,用足綜合懲戒「黑名單」威力,重拳頻出,集中查處了一批短斤少兩、欺客宰客的違法經營商家,將一批沿街叫賣、噪音擾民的違規行為人集體拉入「黑名單」,為市民遊客營造更加舒適安心的宜居家園和旅遊環境。
  • 20萬隻麻雀圍攻幾頭大象,看到最後讓人大開眼界,蔚為壯觀!
    20萬隻麻雀圍攻幾頭大象,看到最後讓人大開眼界,蔚為壯觀!來源:動物大觀察 原標題:20萬隻麻雀圍攻幾頭大象,看到最後讓人大開眼界
  • 歷史不容忘,鼓浪嶼的抗戰記憶,到底有多可歌可泣
    而作為著名旅遊景點的鼓浪嶼,在抗戰時又有哪些故事呢?通過採訪、整理一些前人的口述、日記,我對當年的民生狀況重新描繪,和大家一起感受那段非常歲月。01.1938年春夏之交,日寇的鐵蹄逼近廈門。那時廈門市政府有規定,凡年輕男子都要作為預備兵源,準備隨時開赴抗日戰場。那時有位吳先生住在中山路一帶(現在是繁華的步行街),等候著軍部的調遣。
  • 三分鐘帶你了解鼓浪嶼,四大特色玩轉全島,有趣的地方等有趣的你
    很多人對鼓浪嶼表示既陌生又熟悉,在我沒來到這裡之前也一樣,對鼓浪嶼的印象就是:它在廈門,有很多西式建築,經常在媒體和別人口中聽到,別的沒了。既如此,先給大家做一個基本介紹。鼓浪嶼位於廈門市九龍江出海口,面積不到2平方公裡,和廈門市隔著600多米寬的鷺江海峽,宋元時期稱為圓沙洲,明代開始稱鼓浪嶼。
  • 鼓浪嶼與湄洲島是舉世聞名的兩個小島嶼,福建還有大海島嗎
    福建還有兩個面積不大,但卻舉世聞名的小島,就是鼓浪嶼和湄洲島。鼓浪嶼面積只有1.91平方公裡,是個小島嶼,常住居民1.5萬人,緊靠廈門島,是廈門市思明區下轄的一個街道,沒有任何橋梁或海堤與別的陸地相通,乘坐渡輪5分鐘即可登島,現在的鼓浪嶼是全國最美城區,中國僅有的52項世界遺產之一,舉世聞名的5A風景名勝,有海上花園和東海明珠的美稱,但在鴉片戰爭之前,鼓浪嶼卻是一個人煙稀少的荒島,中國在鴉片戰爭失敗之後,廈門成為通商口岸之一,鼓浪嶼由於優越的地理氣候和優美風景
  • 19張神奇照片讓人大開眼界
    世界真奇妙,我們所生活的這個世界中有很多奇妙的事物和現象,這些神奇的事物或現象總是能讓人大開眼界。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了19張讓人大開眼界的神奇照片,一起來看看吧!
  • 廈門鼓浪嶼之旅,5個受歡迎的小店,趙小姐的店上榜
    說起廈門這座熱門的海濱旅遊城市,唯美的鼓浪嶼是文藝青年旅行的必到之地,就像去北京要去登長城一樣。對於很多嚮往鼓浪嶼的人來說,這是一個讓人魂牽夢繞,不得不去的地方。鼓浪嶼上沒有車水馬龍,沒有紅綠燈,沒有汽車鳴笛聲,有的只是環島的電瓶車和騎自行車的人,還有道路的兩旁綠樹紅花,總是給人清新浪漫的感覺。鼓浪嶼上充滿小資情調的街巷,略顯陳舊的街道卻有著迷人的味道。
  • 2020日出女子跑·鼓浪嶼鳴槍開跑 迎接曙光初耀
    海峽之聲廣播電臺11約29日(記者 莊楊筱)2020日出女子跑·鼓浪嶼29日在鋼琴碼頭鳴槍開跑。數百名來自全國各地的跑者在世界文化遺產賽道上,以奔跑致敬不平凡的一年,共同迎接曙光初耀。
  • 廈門一日遊:鼓浪嶼鋼琴時光與臺虎精釀的小美好
    入住的大床房,房間整體空間雖然不大,但是卻很溫馨,一踏進房門就有輕緩的音樂響起,原來每間客房都隱藏著一個可播放900首歌的音樂box,操作簡便,藍牙功能可連接播放自帶音樂。房內處處都有酒店的slog:「世界再大,邊際是家」。而每個客房配備單獨的wifi,網速超快,更是商旅客人的首選。